第5章

過了清明節,朝廷休沐的寒食假期便只剩下兩天。今年官家有旨,文武官員無需去衙門歇泊,可在家休務。孟府照往年的規矩恢復了晨昏定省。

早間辰時還差一刻,程氏帶着三個小娘子,浩浩蕩蕩來到翠微堂。

翠微堂是後宅正院,三間小廳後是五間上房,屋頂上鋪滿綠色琉璃瓦,六枚黃綠相間的垂脊獸頭在雨後發亮的屋脊上靜靜坐着。

幾個身穿粉綠窄衫長裙的侍女靜立在兩邊的抄手遊廊下。兩側廂房掛着些鸚鵡、畫眉等鳥雀。廊下的侍女遠遠看見肩與過來了,笑着迎了上來:“娘子來了。”

屋裡黑漆百鳥朝鳳八扇圍屏前的烏木羅漢榻上,端坐着孟老太爺的繼室梁氏,五十多歲的老夫人保養得好,依然一頭烏髮,目光明亮,看見她們進來,就招手笑道:“昨日可累壞孩子們了吧。”

屋裡登時熱鬧起來,羅漢榻前踏牀上坐着的小娘子趕緊起身給程氏見禮。她個子嬌小,長眉鳳眼,身穿蜀錦冰藍牡丹紋半臂,梳着兩個丫髻,戴了珍珠髮箍,是二房嫡女六娘孟嬋,長房和二房統共只得這一個嫡女,從小養在老夫人膝下,最受老夫人寵愛。

老夫人下首端坐着長媳杜氏和二房的呂氏。程氏朝她們道了個福。

四娘因將要留頭,平時阮姨娘也總提點她一些梳妝打扮的訣竅,她忍不住偷偷打量着平日最是打扮考究的呂氏。

呂氏穿了件菸灰色綾牡丹海棠花半臂,明明有點素淡和老氣的顏色,被她披着的貼金牡丹芙蓉山茶花披帛一襯,顯得格外高貴。梳了雙蟠髻,斜斜戴了一朵白玉牡丹插花,又將這一身裝扮憑添了幾分雅緻。四娘暗暗將這身搭配記在心裡。

九娘卻注意到呂氏手裡搖着的那把金鉸藤骨輕綃紗山水團扇,這纔是內造的好東西。看看呂氏秀麗雅緻,自然流露出的高貴。九娘也感嘆,不操心的女人真看起來真是年輕。程氏雖然比呂氏年輕三歲,這些年操心中饋,看起來比呂氏還老一些。

孟府四個姐妹團團一圈禮畢,九娘挨着繡墩上坐下,聞到羅漢榻邊半人高的大梅瓶裡插着的昌州海棠,傳來陣陣幽香,暗歎百年世家名不虛傳,這有香的昌州海棠,外面哪裡找得到。

杜氏笑道:“今天你們口福好,老夫人屋裡做了杏酪,正好給你們嚐個新鮮。”侍女們端上來幾個白瓷小碗,裡頭裝着老夫人房裡特製的杏酪。另有描花碟子上裝着面燕、棗糕等寒食點心還有些果子。

九娘剛取了一個果子,就聽見四娘笑着輕聲說:“多謝大伯孃體貼,聽說九妹妹昨日真是餓得厲害,在開寶寺就熬不住了,也拿了碗杏酪吃,肯定比不上婆婆這裡的吧,你說呢,九妹妹?”

九娘一頓,心道孟四娘你要不要一言一行都是刀劍相加啊?這大家都是庶女,犯得着嗎?而且明明你姨娘比我姨娘受寵多了好嗎?

七娘一擡頭,可不是!她差點忘了這茬!

七娘站起身朝着老夫人委屈地說:“婆婆,九娘昨天在寺廟裡偷榮國夫人的供品吃,被我蘇家表舅當場抓住了!我孟家的臉都給她丟光了!可得好好罰她!”

唉,九娘放下果子收了手,默默垂下頭看自己腳尖。

老夫人沉下臉來。屋裡頓時靜悄悄的,侍女們趕緊魚貫退了出去。

程氏乾笑着說:“娘,七娘還小,不懂事,沒有這回事。” 她轉頭瞪了七娘一眼:“亂說什麼呢!”

七娘氣得嘭地一聲放下手中的碗,倒豎柳眉,蹭地站了起來:“我沒亂說!我親眼看見的!九娘自己也不也承認偷拿供品了?連榮國夫人的碗都拿回來了!是不是?”

四娘心中得意,手裡卻趕緊虛虛拉住她衣角讓她坐下:“七妹!快別說了!”

老夫人身邊的女使貞娘使了個眼色。乳母們趕緊上前將小娘子們也帶了出去,安置到廂房裡吃點心。

七娘一進門就揪着九娘問:“你倒說給大家聽聽,我可有胡說?我要帶姐姐們去看看那隻碗!”

乳母和女使們趕緊上前將七娘拉開,個個一身冷汗。這爆仗七娘,都敢上手了,要給娘子們或老夫人知道了,她們做下人的,免不了要捱上幾板子。

六娘孟嬋只比七娘大兩個月,性情溫和,見況便將九娘牽到一旁,給她理理衣襟,輕聲安慰她:“好了,九妹別怕,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你還小呢,肚子餓了,看見吃的就拿,又有什麼?我還經常偷婆婆櫃子裡的蜂蜜吃呢。”

九娘眨眨眼,我沒怕,你真好。

四娘拉着七娘急道:“好了好了,都怪我不好,都是我惹出來的事,七妹快別怪九妹了。”

六娘跟着老夫人長大,見多了這等侍女們之間互相傾軋,便看着四娘笑:“可不都怪四姐你,九妹就算做錯什麼,自有三嬸罰她。這許多姐妹嬸孃侍女婆子們在場的時候,拿出來說道,有什麼意思?我們做姐姐的,不應該私下提點妹妹嗎?”她說話不輕不重,不急不緩,語氣柔和,乳母們和女使們不由得暗讚一聲到底是老夫人撫育長大的,氣度不凡。

四娘眼圈一紅,拉着七娘的手就哭了起來:“都怪我,我哪裡知道這事說不得呢——”

七娘登時跳了起來,指着六娘說:“你講不講理?明明是九娘犯的錯,你不說她,反而來說四姐!偷東西還有理嗎?就算你是在婆婆身邊長大,還能不講理了?”她憋了一上午,卻被母親當着衆人的面責罵,這時忍不住萬分委屈,也哭了出來。

六娘性子看似溫軟柔和,卻是個最孝順又固執不過的小娘子,見七娘哭了,冷下臉就說:“七妹妹不愧是我孟家的爆仗,一點就着。這關婆婆什麼事?難道我說些什麼話,你還要怪在婆婆身上嗎?”

一看姐妹間全鬧翻了,還哭了兩個,乳母趕緊上前給四娘和七娘擦眼淚:“好了好了,這過節呢,你們這個哭那個也哭的,老夫人知道了,要不高興的。自家姐妹,有什麼話好好說就是。快別哭了。”女使們又匆匆出去打水,取了梳妝的物事來服侍四娘七娘淨面。

九娘被六娘攬在懷裡,眨着大眼睛朝着她們笑,來孟府這麼久,第一次感受到有姐姐的好處,何況這人還是隔房的堂姐,是孟府裡最受寵愛的嫡女。這尊菩薩,面軟心不軟,真好。

唉,九娘心裡後悔應該剛纔把果子拿上就好了,她真的一直吃不飽。

***

堂上只剩下老夫人和三個兒媳。貞娘輕輕地給老夫人敲着背。

呂氏搖着團扇,瞥着程氏,嗤笑了一聲說:“這小娘子呢,也得學着投胎,不給飯吃,不給做新衣裳倒也算了,要是被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有心養歪了,壞了孟家一家子的名聲。哦,對了,我們長房二房,除了已經出嫁的三娘,統共就剩六娘一個寶貝,要是誰害了六孃的名聲,我可是不依的。”

程氏氣得一口氣堵在胸口,赤紅了臉說:“小孩子家渾說幾句,二嫂你怎麼總喜歡聽風便是雨?我們家誰都知道你是最有學問的人,卻愛說這種誅心的話!你要是爲了中饋,和娘直說便是,何必處處刺我?”

杜氏趕緊起身打圓場:“自家妯娌,和和睦睦纔是,還在節下呢,何必這麼嗆,有什麼話在娘面前,好好說。”

呂氏舉起團扇掩了口:“大嫂,你是個最賢德的人。可我偏是個臺官的性子,忍不得。不然,一味只有人說好話,將來出了事,我家六娘被迫做了那遭殃的池魚,我要找誰怨恨呢?就算再恨恐怕也來不及了,萬一跟哪家破落戶似的,十六歲還無人求親,那可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程氏掩面道:“二嫂,你用不着編排大嫂。大嫂憐惜我,這些年幫襯了我許多,我心中有數。你說這些難聽話,不外乎要折辱我。我做弟妹的,嫂嫂要罵要打,也只能生受着,您是國子監祭酒大人的嫡女,勉強和我這樣的商賈女兒做了妯娌,難免心裡不痛快。就算當年二伯和我相看過,也插了釵子,到底不曾下草帖子,算不上悔婚。您又何苦總疑神疑鬼的看我不順眼?父母之命,我就算是商賈出身,也懂這個道理。二嫂不如學學我家三郎,他可從不疑心我心裡裝着別人!”

呂氏氣得差點沒折斷了手裡團扇的金鉸藤骨柄,她何時計較過這糟心的破爛事!明明說的是養女不教和閨閣名聲,卻被這破落戶攪和成了自己因私怨針對於她!

她冷笑一聲忍不住開口:“是,你家官人最是體貼你,你最懂道理!卻連個嫡子也沒有,倒要替侍妾們養着三個小郎君!”

上座的老夫人喝了一聲:“夠了!”

程氏撲到老夫人膝前大哭着說:“當年大嫂說自己不會算數,將中饋交給二嫂。二嫂生下六娘後虧了身子,娘才讓我接了中饋。若是二嫂想要接了中饋,我豈有不給她的道理?娘,您聽聽二嫂這有多恨我,說這些扎我心的話。可憐我的十二郎!才三個月大,就叫人算計了去!我要不是爲了七娘,還活着做什麼!二嫂何苦要逼我去死!若是要我死了她才稱心,不如娘,您賜我一封休書,將我休回眉州去罷!”

杜氏趕緊拍拍呂氏,又上前安撫程氏。老夫人頭暈腦脹:“胡說些什麼,你且起來好好說話,什麼休不休的!”

呂氏冷哼了一聲。

“我雖是商家出身,卻也有幾分骨氣。二嫂要是有這心思,說白了就是。我今日就把賬冊對牌都交給你。何必說這種話將人往死裡逼?”程氏扶着杜氏的手道:“大嫂,你說說,我怎麼虧待四娘九娘了?不說四娘,好幾雙眼睛盯着護着。就是阿林不知求了我多少次,恨不得說是我故意養胖九娘了,我才答應給九娘減了一餐飯。”

杜氏拍着她的手臂嘆氣:“這個我們都知道,不關你的事。”

程氏抽噎着道:“上次舊衫子的事也是,她們搞的什麼鬼,二嫂你這樣的聰明,看不出來?我爹爹給了我十萬貫陪嫁,還不夠我三房幾十口人這輩子花銷?我累死累活爲了這一大家子,難道是爲了守着公中的錢發財不成?”

呂氏卻說:“有人懷孕了,不肯撒手;早產了,也不撒手,連十二郎沒了,還硬撐着不肯撒手。娘不忍心,提了幾次吧,你可放手了?你程家是豪富人家,我們便是缺錢的破落戶,指望靠着公中這點錢發達不成?”

作者有話要說:注:

插釵:《東京夢華錄.娶婦》稱:“若相媳婦,即男子新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釵子插冠中,謂之插釵子;或不入意,即留一兩端彩段,與之壓驚,則此親不諧矣。”恩,宋朝因爲沒有相親就定親,悔婚的還挺多。也有女方嫌棄男方醜的。哈哈哈哈。

草帖子也是宋代娶婦的第一流程,兩家允許後才寫細帖子,要註明三代名諱、官職、田產。

十萬貫:別被嚇到了,宋朝習俗是厚嫁女兒。秦檜的妻子王氏嫁妝高達二十萬貫…當年靖康之難,秦檜逃難時想把老婆丟下自己逃,捱了老婆幾爪子,被抓了個滿面花。王氏罵他:放你的狗屁!老孃嫁妝就二十萬貫,你竟然想丟下老孃自己跑路?秦檜一輩子妻管嚴。哈哈哈哈。

北宋的一貫錢,就是一千文,按黃金價,約摺合465元,如果按米價,低得多。一貫錢等於一兩銀子。

南宋的銀銅折價又不同。本文就斗膽按一兩銀子一貫相當於465元算。整個宋朝,是木有人拿銀子買東西的,因爲宋朝銀荒。哈哈哈。

臺官:御史臺官員的俗稱。

看文圖個好玩,大家別太放在心上。

本章新出場的六娘,嗯,是女二,女二,女二。

我還是附一個孟府小娘子的排行和名字如下,早夭的就不寫了。大綱上看得我頭暈。年齡按本章算。

長房 宛姨娘所出 二孃 孟婉 (已出嫁) 17歲

三房 阮姨娘所出 四娘 孟嫺10歲

二房 呂氏所出 六娘 孟嬋(嫡女) 9歲

三房 程氏所出 七娘 孟姍(嫡女) 9歲

三房 林姨娘所出 九娘 (庶女) 7歲(快了,我很快就有名字啦。我是女主我是女主我是女主)

第265章第三百一十九章第三百五十八章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三百七十二章第三百六十六章第122章第242章第116章第107章第151章第248章第191章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52章第三百七十六章第37章第114章第282章第244章第273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301章第270章第188章第138章第259章386.番外385.番外第189章第202章第三百三十七章第284章第151章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章第232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53章第150章第52章第3章第254章第52章第三百一十二章第236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三百七十四章第204章第18章第一百六十章第256章第40章第三百零四章第72章第46章第146章第179章第三百九十四章第80章第三百二十四章第208章第264章第291章第135章第75章第210章第152章第三百七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216章第140章第三百五十章第三百三十三章第286章第221章第4章第三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五章380.番外第179章386.番外381.番外第21章第三百五十三章第220章第271章第三百七十四章第141章第三百七十四章第104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242章第108章第299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264章第三百四十八章第10章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章
第265章第三百一十九章第三百五十八章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三百七十二章第三百六十六章第122章第242章第116章第107章第151章第248章第191章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52章第三百七十六章第37章第114章第282章第244章第273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301章第270章第188章第138章第259章386.番外385.番外第189章第202章第三百三十七章第284章第151章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章第232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53章第150章第52章第3章第254章第52章第三百一十二章第236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三百七十四章第204章第18章第一百六十章第256章第40章第三百零四章第72章第46章第146章第179章第三百九十四章第80章第三百二十四章第208章第264章第291章第135章第75章第210章第152章第三百七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216章第140章第三百五十章第三百三十三章第286章第221章第4章第三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五章380.番外第179章386.番外381.番外第21章第三百五十三章第220章第271章第三百七十四章第141章第三百七十四章第104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242章第108章第299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264章第三百四十八章第10章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