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

第一節 煙要戒酒要限

“騰雲駕霧,酒中舞步”,這是很多人追逐的生活。少量飲酒不僅對身體無害,反而還有好處;少量吸菸對身體傷害也不大,但是菸酒過量就會損害身體健康。醫學研究證明,吸菸時,人體血管易發生痙攣,造成局部器官血供應減少,營養素和氧氣供給減少,特別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和養料供給,抗病能力也就隨之下降。而飲酒過量,肝硬化、酒精性心臟病、酒精性精神病、腦卒中、帕金森氏症等病的發病率也有所增加。

目前,吸菸喝酒的人是在逐漸減少了,但還是有一定比率的老菸民、老酒友,樂此不疲,想戒也戒不掉。戒菸戒酒之所以難,主要是由於許多人不相信吸菸喝酒會有那麼大的危害,他們認爲吸菸喝酒的危害是醫生們的誇大宣傳而已,等到發現肺癌、冠心病、肝硬化、腦卒中時,後悔已晚。因此,我在這裡提倡大家戒菸限酒,還自己及周邊人一個安全的環境。

一、爲香菸花錢、爲香菸去死不值得

吸菸是人類最大的公害,它所造成的健康、生命、經濟和社會的損失已是罄竹難書。而吸菸帶來的疾病、痛苦、早死、精神折磨、生離死別等,更是無法用數字統計。英國著名流行病學家皮託博士指出:中國現有20歲以下人口5億,按現在的吸菸率,將有2億人成爲菸民,其中5000萬人將提前死於吸菸導致的相關疾病,這數字接近兩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總和。5000萬人早病早死,多麼觸目驚心!

一位跨國菸草公司總裁說得很坦率:我們生產香菸,但不吸菸,香菸是爲窮人、愚昧的人、無知的人生產的。一位爲菸草公司做巨型廣告的酷哥牛仔51歲時死於肺癌,臨死前良心發現,聲淚俱下向世人通徹懺悔:我爲菸草公司做了一輩子廣告,我害了自己也害了大家,我後悔。我勸你們:爲香菸花錢,不值得;爲香菸去死,更不值得!我勸你們不要吸菸!

之所以吸菸有這麼多危害,主要是因爲香菸中含有很大危害成分,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其中尼古丁會讓人上癮,焦油中所含的有機和無機化學物質是導致癌症的元兇,一氧化碳會與血紅蛋白結合,影響心血管的血氧供應,導致膽固醇增高。此外香菸中的聯苯胺、氯乙烯等,對癌細胞的形成也都會起到促進作用。

我們一個研究生專門研究過煙,發現一個規律,吸菸量多1倍,危害爲4倍。如果每日吸菸不超過5支,危害很有限;超過5支菸,危害就會明顯增加。吸菸的危害程度與吸菸量的平方成正比,即吸菸量大一倍,危害達4倍,吸菸量增大2倍,危害達9倍。抽菸的人經濟消費也是很可觀的。如果一個人每天吸菸花費5元錢,一年就近2000元。這些錢可買一身像樣的衣服加一雙皮鞋。許多人一輩子吸菸費加醫療費甚至可以超過一套中等住房的房價。

二、酒是一把“雙刃劍”

現代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每日飲少量酒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壓病及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適量飲酒能緩解緊張,改善情緒和睡眠,有助於人際交往。

但是,飲酒少量可以,多量不行。酒是一把“雙刃劍”。少量的酒是健康的朋友,多量的酒就成了罪魁禍首。據國外研究報道,40%的交通事故死亡者、50%的監獄罪犯、25%的重病人都是和酗酒有關的。酗酒還可引起肝硬化、酒精性心臟病、酒精性精神病、腦卒中、腫瘤、帕金森氏綜合徵,以及其他嚴重的社會問題,例如道德的淪喪等。

此外,有些人喝多後還會通宵搓麻將打牌,大喜大悲,大吃大喝,觸犯了“飽餐、酗酒、激動、死亡”三聯徵,當天激動,當天死亡。美國人壽保險公司統計表明:少量飲酒者比不飲者預期壽命長1歲,而酗酒者折壽6歲。

由此可見,煙還是不抽爲好,酒還是少喝最佳。養成這樣的生活習慣,疾病就會離你越來越遠,而健康也會離你越來越近。

第二節 飯後吸菸百弊無利

嗜煙者有一句“名言”: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看到這句話,我們腦海裡會閃現出這樣的一幅畫面:一個人叼着一根菸,悠閒自得地吞雲吐霧,真的好似神仙一般呀!然而,醫學研究表明,人們在進食後立即吸菸,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這句話應換個說法,叫做:飯後一支菸,害處大無邊!

菸草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羧酸、色素、尼古丁、鏈烷烴、類脂物質等組成。人在吸菸時,香菸在不完全燃燒過程中發生一系列的熱分解與熱合成的化學反應,形成大量新的物質,其中有害成分達3000多種,主要的有毒物質爲尼古丁、煙焦油、一氧化碳。這些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很大。

一、損害心肺功能

煙焦油是由好幾種物質混合成的物質,在肺中會濃縮成一種黏性物質,影響肺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尼古丁是一種難聞、味苦、無色透明的油質液體,揮發性強,在空氣中極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於水和酒精中,通過人的口鼻支氣管黏膜很容易被機體吸收。人在吸菸時,菸捲中20%的尼古丁都會被人體吸入,對神經系統發生作用,能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而一氧化碳則會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累積,降低紅血球將氧輸送到全身的能力,這也是造成許多心臟疾病的原因。

二、危害消化系統

當我們吃完飯後,我們的消化系統會立刻全面運動起來,進行消化和吸收等各種生理活動。此時人體內的胃腸蠕動十分頻繁,血液循環加快了,全身毛孔也都張開,而且排放一些多餘的熱能和加緊組織細胞的生物呼吸。如果在這個時候吸菸,肺部和全身組織吸收煙霧的力度就會大大加強,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對呼吸、消化道都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其他生物鹼類物質就會大量進入人體,無疑會給人體機能和組織帶來比平時吸菸大得多的傷害。這時吸一支菸的危害相當於其他時候吸10支。而且飯後吸菸還可使膽汁分泌過多,使胰蛋白酶和碳酸鹽的分泌受抑制,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三、易致癌症

菸草中的尼古丁和煙焦油都是致癌物質,所以吸菸較多的人易患肺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和膀胱癌等。尤其是飯後馬上吸菸,更會使這些物質較多進入人體內,增加患癌症的機率。

可見,吸菸對身體有百弊而無一利,“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的說法更是不科學的。吸菸的人應該堅決戒菸,一時不能戒掉的人要少吸菸,特別是不能在飯後吸菸。

第三節 戒菸忌被動

戒菸很難,有人甚至說是難於上青天。有一項調查表明:在吸菸者中,知道吸菸有害的人佔95%,但願意戒菸的人則爲50%。而戒菸成功的人僅爲5%。其落差之大說明了當今戒菸的難度。1984年,我國50萬人吸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戒菸率僅爲3.85%,其結果與上述調查相近。

與肥胖的人不同,肥胖的人中知道肥胖有害與願意減肥、減肥成功者之間的人數落差很小,因爲人們認爲肥胖不美,而吸菸則不同。成年人吸菸認爲是社交需要,青少年則認爲吸菸是成熟和帥。當然,我認爲更重要的原因是許多人不相信吸菸有這麼大的危害。他們認爲吸菸的危害都是別人在誇大其辭,因此根本不予理會,更不會去主動戒菸。

我把戒菸的類型分爲兩種,一種是主動戒菸,病人高高興興、真心誠意、心甘情願、主動戒菸;另一種則剛好相反,屬於被動戒菸,戒菸以後,好的效果不明顯,甚至於得癌症更多,死得更快了。爲什麼?是不是因爲抽慣了煙,一戒掉,不習慣,就得病了呢?當然不是。主要原因在於他是被動戒菸,是被迫的、窩囊地戒菸,不是心甘情願的,所以在情緒上、心理上他都是牴觸的,鬱悶的,那效果自然也好不了。

在我從醫40餘年中,一位肺癌病人臨死前求救的眼光、求生的渴望給了我刻骨銘心的記憶。這是一位幹部,24歲時就開始吸菸,已有37年的煙齡,而且越吸越多,一天兩包。你說吸菸害人害己,他說吸菸利國利民;你說吸菸容易導致癌症、肺氣腫、冠心病等,他說吸菸能健腦、安神,有利人際交往,夏天防蚊,省裝紗門。愛人與他講理,勸說、吵架、打架都一概無效。他最後說:香菸就是我的命,我寧可戒飯也決不戒菸。看來,真是沒有辦法了。

但是奇蹟出現了,突然間他一分鐘之內就把37年的煙癮給戒了,什麼原因呢?一張CT片上顯示他已經是晚期肺癌轉移了。眼前多美好的世界啊,但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在以後3個月的日子裡,他惋惜、後悔、痛苦、自責、恐懼,但一切都無用了,死神一天天走近,噩夢一天天增多。有一天他用很真誠的眼光、很虔誠的口氣對我說:“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吧,救救我吧!我還想活,我不想死。昨天夜裡,我夢見一個很可怕的魔鬼,兩眼兇光像刀子一樣,伸出尖爪直掏我的心臟,我嚇醒後一身冷汗,你救救我吧!”但是最終手術化療也沒能救得了他,我的心也像刀扎一樣劇痛。我想,任何人只要看一看他的眼睛,接觸一下他臨走前求救的眼神,任何一個人,只要是有理性,愛自己也愛家人的人,就再也不會吸菸了。

其實戒菸也不是多難的事,只要你悟性高,說戒就戒;悟性低,千說萬勸也不戒;但死神一露面,不說也一分鐘就自動戒了。但是我們儘量不要等到死神出現的時候纔想要主動戒菸,那是恐怕就晚了。

吸菸的害處已舉世公認,越早戒越好。如果一時戒不掉,可以把每天的吸菸量限制在5根以內,這樣吸菸的危險度就會小一些。需要提醒的是,患心肌梗死的人吸菸量更要減少,乾脆不吸最好。

第四節 五日戒菸功效奇

據介紹,世界衛生組織已將菸草依賴作爲一種慢性成癮性疾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吸菸既然是一種病,那自然就需要就醫。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單純自行戒菸難度很大,失敗率約爲90%~95%,菸民需要在醫生的幫助和指導下,纔能有較高的戒菸成功率。來自亞太地區尼古丁依賴聯盟的權威控煙專家表示:“醫生和戒菸者共同參與是最有效的戒菸方式,可以很好地控制戒斷症狀,把它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世界上風行的“五日戒菸法”,經我國引進後試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1979年提出至今,各國已有2000餘萬人用此法戒菸,平均戒菸達37.4%。

什麼是“五日戒菸法”呢?採取集體施教,每日授課1小時,座談、知識講座、行爲矯正指導相結合,學習班結束後隨訪6個月評價效果。講課中心的教師以幻燈、投影、座談等方式幫助學員下定決心、樹立恆心戒菸,示範腹式呼吸法,介紹正確的健康生活方式,發揮小組的集體力量,互相鼓勵,共同度過“戒菸不知期”,走向成功。

“五日戒菸法”的學習過程共有三個階段:

一、生理準備

教授腹式呼吸,指導有氧體育運動和放鬆學習;迴避所有能影響戒菸決心的藥物和習慣;調整食物結構,增加飲水量,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

二、學習準備

思考吸菸利弊,權衡得失,掌握自我意識的控制能力,摸索一套沒有香菸的健康生活模式,選擇一個明確的日子突然徹底戒菸。實踐證明,這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可取的方法。充分了解戒菸中出現的症狀是戒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困難,是你身體建立新的平衡的信號。回吸只是發展中的一個曲折,而不是最終結果;對某些回吸信號積極採取措施,就可以保持戒菸成果。

三、社會準備

找對策迴避煙友和吸菸環境;學着抵禦菸草的誘惑;與不吸菸者交朋友;從朋友和家人處獲得幫助,接受監督;經常發現戒菸在生活中的各種益處。

通過這種“五日戒菸法”,吸菸者會驚喜地發現自己身心各方面的變化,最大益處莫過於重新獲得了自信、自尊、自愛以及對生活和自身的控制。許多人發自內心地說:“我能控制自我,知道如何對待生活了。我擺脫了尼古丁。小菸捲,永遠告別了!”

第五節 飲酒宜少量

關於少量飲酒對身體的作用,我國古書上早有記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少飲則活血行氣,壯神禦寒,遣興消愁,避邪逐穢。”祖國醫學的理論和中醫藥界名人都認爲少量飲酒對身體有益,對一些疾病有治療作用,而多飲則傷身。

衆所周知,經常大量飲酒會刺激肝臟,引起很多不良後果。可是“滴酒不沾”就好嗎?也並非如此。國內外的最新調研表明,對酒完全持否定態度有失公正。專家指出,少量飲酒對身體不但沒有壞處,還會有助於健康。現代流行病學研究也表明:每天飲少量的酒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壓病及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而且適量飲酒還能緩解緊張,改善情緒和睡眠,有助於人際交往。一般來說,少量飲酒有以下幾個作用:

一、起到中醫藥物的作用

中醫藥學認爲,酒是一味藥物,其性味屬“苦甘辛熱”,可以“行經絡、御風寒、通血脈、行藥勢”,並可主治“風溼痹痛及胸痹諸症”。

二、抗炎

德國一所大學醫學中心的科研認爲,適當飲酒者的血清反應蛋白水平低於不飲酒與過量飲酒者,表示少許飲酒具有抗炎效應。

三、防治幽門螺桿菌

德國醫學家曾對447名受試者調研發現,每週至少飲用80~86克酒精性飲料的人,其消化系統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比滴酒不沾者要低67%。因爲酒精性飲料中的酒精可以推遲胃的排空時間,使幽門螺桿菌不易在胃腸內壁形成感染病竈,並認爲葡萄酒具有頗強勁的抗菌活力。

四、有益心血管病

加拿大蒙特利爾心臟病研究所的一項新科研顯示,適當飲酒可保護心臟,可避免40%的冠心病發作。而且認爲酒精可長期控制總膽固醇水平,增加“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此外,酒精還具有減少血小板血栓形成的效應,不論是葡萄酒還是烈性酒或啤酒中的酒精,均可減少冠心病發作的死亡率。

五、防腎結石

哈佛大學對4萬多名40~75歲的男子進行了爲期6年的隨訪,最後發現,如果每天飲用380毫升的啤酒,可以使腎臟結石發病風險下降21%;每天飲用180毫升葡萄酒,可以使腎結石發病風險下降39%。

由此可見,少量飲酒還是有一定益處的,但是太多不行,一般以每日不超過5克酒精爲限。少量酒,按國外的標準是30克酒精,按我國標準爲15克酒精。這樣,葡萄酒、紹興酒是在100毫升以內,60度白酒就是25毫升,如果啤酒就是300毫升。

第六節 酗酒危害大

少量飲酒對健康有一定的益處,但是多量的酒就會發展稱爲罪魁禍首。只要想一想監獄裡的罪犯的50%、交通事故的40%和醫院患者的25%都與酗酒有關,這就意味着數以千萬計的人,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和無數痛苦悔恨也都與酗酒有關,更不要說許多蜚聲中外的名人精英因急性心肌梗死、肝硬化、肝癌等邃然離世了。酗酒的後果,是那麼令人感到痛心!

我有一位美國的醫生朋友,他的父親是里根總統的高級幕僚,從哈佛大學畢業不久,在一次週末歡宴上,因爲年輕氣盛,酒後駕車,在高速路上,騎車衝出護欄100多米,當場就粉身碎骨,令人痛徹肺腑,刻骨銘心。

我們前面說過,酒是一把“雙刃劍”。少量的酒是健康的朋友,多量的酒就成了罪魁禍首。酗酒不僅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增加罪犯率,很多重病也都與酗酒有關。可見,酗酒對我們的身心危害程度相當大。

一、損傷大腦神經

酒中的乙醇與大腦和神經系統的親和力最強,長期慢性酒精中毒,可致大腦、神經系統損害,嚴重時可出現幻覺、幻視、幻聽、幻觸、幻嗅、幻味等精神障礙。有位學者非常精闢地描述了酗酒者的反應:起初時,當血中酒精濃度爲20mg%時,飲酒者心情好、精神爽,有歡快感,這是飲酒後的最佳狀態;當血中酒精濃度爲40mg%時,飲酒者表現如孔雀,愉快而健談,思維敏捷,樂而忘憂,好展示炫耀自己;當濃度爲80mg%時,表現如獅子,精神亢奮,自高自大,語言傲慢,科長也說成了處長;當濃度爲120mg%時,表現如猴子,自控力減弱,行爲失當,作弄戲謔,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都敢做,是酒後誤事期;當濃度達到160mg%~200mg%以上時,表現如蠢豬,思維紊亂,步履蹣跚,反應遲鈍,語無倫次,有的開始朦朧睏倦,漸入昏睡。酒精濃度再高,就可能會導致昏迷,深度麻醉,甚至死亡。

二、損傷胃和肝臟

飲酒後70%經胃吸收,其餘經小腸吸收,2~5分鐘後開始進入血液,30~90分後達到高峰。攝入的乙醇有95%以上經肝臟代謝,主要經肝細胞中的乙醇脫氫酶和微粒體乙醇氧化酶系統的作用下被脫氫氧化成乙醛,乙醛再被脫氫氧化成乙酸,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熱量。乙醛具有嚴重的肝毒性,可使肝細胞膜脂肪過氧化,破壞肝細胞的微管結構,降低微管功能,損傷線粒體等,促使肝間質的纖維組織增生,並可引起肝內炎症細胞浸潤。乙酸在體內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並被認爲與肝臟毒性密切相關。飲酒後先入胃,然後在肝臟內代謝,所以酒精對胃及肝臟的損害很大,可造成肝硬化、營養不良等。

另外,高濃度的乙醇對胃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可直接引起黏膜上皮細胞變性壞死。爲什麼喝酒時經常感到胃部燒灼樣痛,酒後幾天內還感覺胃部不適,甚至出現嘔吐、嘔血、便血?道理就在於此。

三、導致冠狀動脈痙攣和阿斯綜合徵

有一位經理,男性,50歲,在宴會上與朋友喝了3瓶白酒,3小時後突感胸骨後壓迫、憋悶不適,到醫院急診室已不省人事。這就是發生了阿斯綜合徵。搶救過來心電圖出現急性心肌缺血改變。在酒精中毒死亡者屍檢中,可以見到肺部、心肌、胰腺、胃黏膜有多處出血點,腦膜血管高度擴張充血,切面腦實質有散在性出血。

四、導致癌症發生

酗酒可致癌,目前醫學界較爲公認的是過量飲酒與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肝癌、直腸癌、乳腺癌的發病有密切的關係。雖然直接用乙醇做動物試驗,誘發不出癌腫,但是,乙醇在體內代謝後產生乙醛,而乙醛卻被證明有誘癌作用。

酗酒的害處還遠不止這些,不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酒又是友情和親情的媒介。實在沒辦法不喝酒時,可以適當喝一點紅酒或啤酒。但千萬記得別過量,過量喝酒,一傷身體,二損形象,三傷感情,有百害而無一利。

第七節 借酒澆愁愁更愁

古人常說:“借酒消愁愁更愁”。經日本東京大學開展的研究證實,這句話是是有科學依據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喝悶酒非但不會實現“忘掉悲傷”的美好願望,反而會刺激大腦中業已存在的“不愉快記憶”持續更長時間。

日本學者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們首先反覆“刺激”實驗室籠子中的小白鼠,以便讓它們進入到一種“害怕和不安”的狀態。這樣,每當小白鼠被放到籠子裡後,它們都會條件反射般地蜷縮起來一動不動。然後,實驗人員再給老鼠們注射酒精,並觀察他們再次進入籠子時的反應。

研究發現,凡是在“不安”後被注射了酒精的老鼠,其恐懼感持續時間要遠遠超過那些體內沒有酒精的同類。日本學者以此類推稱,如果人要想忘記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應該先讓自己“高興起來”,然後再出去喝點“開心”酒,這樣才能通過“留住更美好的記憶”擺脫煩惱。而不是在憂傷難過的時候“借酒消愁”,這樣的結果只能是“愁更愁”。

曹操也有一個千古名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讀來讓人蕩氣迴腸。但是從現代心理學角度看,何以解憂呢?我想不應該再吃“杜康”了,而應當是“交流”!

怎麼交流?用語言,用心靈交流。

與誰交流呢?與人交流,友人、親人、愛人;與書交流,小說、歷史書、勵志書;與自然交流,陽光、空氣、水、名山大川、名勝古蹟。

一、與人交流解憂愁

實踐證明,對酒當歌,以杜康澆愁只能是愁上添愁,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與人的心靈交流,所有的憂愁煩惱、抑鬱苦悶都能在春風化雨般的心靈撫慰、涓涓流水般的心靈滋養中化解。尤其是夫妻間的話聊、牽手和愛窩,其偉大力量是世上任何美酒佳釀、明珠寶玉所無法比擬的。

二、與書交流大智慧

書是知識的源泉,進步的階梯,智慧的鑰匙。能與書做朋友,你就是最幸福的人了,“讀書靜坐,各得半日;清風明月,不用一錢”。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三、與大自然交流,迴歸自然

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人類是大自然的兒女。迴歸母親的懷抱,接受陽光、空氣、水的洗禮,看看神奇的造化,秀美的山川,你的心靈就會得到淨化,人格也會得到昇華,你甚至會有一種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悟,“念天地之悠悠”,“感吾生之須臾”,還有什麼想不開的呢?

第八節 健康秘訣 數字箴言

戒菸限酒五一五

煙:不吸,最多每天5支。

酒:不喝,最多每天15克。

對健康的四種態度

第一種:聰明人,投資健康,健康增值,一百二十;

第二種:明白人,儲蓄健康,健康保值,平安九十;

第三種:普通人,淡視健康,健康貶值,帶病活到七十八十;

第四種:糊塗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濃縮,五十六十。

生活起居四注意

一:定時休息;

二:順應自然;

三:注意清潔衛生;

四:戒除不良習慣。

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
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二章 自我關愛 營養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第三章 自我調整 心態篇第一章 自我樹立 觀念篇第五章 自我加油 運動篇第四章 自我養成 生活習慣篇第六章 自我注意 防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