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第二次反共高潮

一九四〇年,是白崇禧從中間立場走到方面的一年。

二月二十七日,蔣介石在柳州會議閉幕後,宣佈白崇禧在桂南會戰(即爭奪崑崙關)中督率不力,予以降級處分。四月二十日,蔣介石即下命令,撤銷桂林行營,白崇禧回渝任副總參謀長及軍訓部長本職。

張治中在他的回憶錄中,承認這兩事都是出自他的建議,目的是要“嚴明賞罰”、“提高統帥部威權”。(《張治中回憶錄》,第二九七頁。)就筆者看來,張文白的這個建議,是出自蔣介石本人的面承身命,張氏不過奉令辦事而已。白崇禧曾對我說:“蔣介石左右有些人善於逢君之惡。”是不點名地指責張治中。

白崇禧失掉了桂林行營的陣地,對國共關係和西南抗日軍事的影響太大了。

周恩來與白崇禧有一個君子協定,即不在廣西發展組織。桂林行營一撤銷,形勢立刻有變化,於是南方局於一九四〇年六月恢復廣西省工委。同時,國民黨兩大特務系統——中統、軍統也積極向廣西開展工作。兩年後桂林發生“七九”事變,實以此爲契機。

蔣介石爲什麼把白崇禧調回重慶?一句話:實際爲發動第二次做準備。

第一次,發生於一九三九年十二月,首先是閻錫山在山西對以員做骨幹的新軍突然進攻,接着於一九四〇年初,國民黨第九十七軍朱懷冰(1892—1968,中將銜。曾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後曾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參謀廳第二局局長,第六戰區政治部主任等職。抗戰期間被稱爲與八路軍制造矛盾的“摩擦專家”。)進攻八路軍總司令部。在這一次中李宗仁、白崇禧站在中間立場,白崇禧甚至授意李任仁積極吸收進步人士入廣西建設研究會,藉此以表明他的開明進步作風。

以武漢失守爲起點,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側重在敵後發動運動戰和游擊戰,由於日寇集中兵力來控制點線,因此點線以外的廣大地區就落在八路軍和新四軍手中。蔣介石看見的軍事勢力發展太快,憂心忡忡,引爲心腹大患,於是處心積慮地發動第二次。

白崇禧回重慶後,蔣介石即派他同何應欽與周恩來、葉劍英就八路軍新四軍的作戰區域進行協商,意欲把軍力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蔣介石的意思是要八路軍全部調到黃河以北,而新四軍則調到長江以西。這兩者均使不能答應。因此,久久不能達成協議。

到一九四〇年七月十九日,蔣介石驀地通過何應欽、白崇禧向周恩來、葉劍英提出《中央提示案》,硬性地規定十八集團軍(八路軍)和新四軍在一個月內全部調到冀察兩省和魯北、晉北地區,非奉命令不得越出境外活動。另外,決定第十八集團軍編爲三軍六師,新四軍編成兩師。這《中央提示案》準備強加於人,沒有商量餘地,方面當然不能接受。

十一月九日,八路軍朱德、彭德懷兩位總、副司令及新四軍葉挺、項英正副軍長以“健”電答覆何應欽、白崇禧,具體地指出:“國內一部分人士在策動所謂新,企圖爲投降掃清道路。欲以所謂中日聯合剿共,結束抗戰局面,以內戰代抗戰,以投降代獨立,以分裂代團結,以黑暗代光明,其事至險,其計至毒,道路相告,動魄驚心,時局危機未有如今日之甚者。”同時爲了顧全大局,挽救危亡,朱、彭、葉、項在電中允將新四軍江南部隊北移。

由於白崇禧參加蔣介石所發動的第二次,隨而影響了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的地位。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的成立,事前周恩來與白崇禧在從武漢撤退南下途中談過這個問題,取得白崇禧的充分諒解。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中,八路軍桂林辦事處在桂林中山北路一三八號宣告成立。該處主任李克農去訪廣西省政府主席黃旭初,彼此談得很好,李克農坦率地表示在廣西旨在支持廣西團結抗戰,不干涉廣西內政,不挖廣西的牆腳。自此以後,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與廣西當局關係融洽,合作無間,到一九四〇年十一月十二日,軍事委員會軍政部通知八路軍辦事處必須於本月十九日前結束。十分明顯,軍政部發出這樣的通知,何應欽事前是徵得白崇禧的同意的。

一九四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由楊東蓴主持的廣西地方幹部學校宣告停辦。

這一年,是白崇禧在國共兩黨關係上從中間立場走到方面的轉折點。所以有此轉變,與桂林行營的撤銷有其不可分離之關係。

桂張軍合力攻粵失敗白崇禧在紅軍長征中與蔣介石的冷戰放棄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傾巢北上醞釀第二次反共高潮倡辦遊擊幹部訓練班去臺北給蔣介石勸進,孤單寂寞的生涯開始了白崇禧蒞港,拉汪精衛赴穗組府大局已定,主張蔣、李“攤牌”,蔣介石始終難捨權力白崇禧攻浙滬前夕的軍事形勢前方將士奮戰,白家壽宴鋪張掌滬軍政大權,指揮龍潭戰役財政無着,何應欽辭去行政院長職務,守粵只能靠白崇禧的三個軍白崇禧在紅軍長征中與蔣介石的冷戰去臺北給蔣介石勸進,孤單寂寞的生涯開始了蔣介石到徐州晤李宗仁、白崇禧桂張軍合力攻粵失敗胡宗鐸妄興“湘案”,授蔣可乘之機桂張軍合力攻粵失敗勸唐生智參加革命行列兩廣在胡漢民掩護下仍與南京對立蔣介石施計,李濟深到湯山“休養”揮兵入浙江,勢如破竹百色禁菸起兵變梧州會談後,赴穗商兩廣統一問題裁兵不如實邊蔣介石決定將白崇禧外放,華中“剿總”成立,白崇禧建議不受重視向美國人承認李宗仁的基本弱點,美方對何應欽不存好感白崇禧攻浙滬前夕的軍事形勢逮捕韓復榘與臺兒莊大戰擊潰林彪部隊,乘勝欲搗佳木斯陳銘樞的計劃和兩廣的對策白崇禧反對蔣介石的整編計劃白崇禧赴武漢執行徵湘任務對白崇禧出任參謀長的商磋桂軍在滬戰中傷亡慘重武漢瓦解,白崇禧流亡海外白崇禧取代黃紹竑,程思遠加入秘密組織去臺北給蔣介石勸進,孤單寂寞的生涯開始了毛澤東認爲對白崇禧不可視同一律白崇禧拒絕指揮中原大軍,對徐州會戰冷眼旁觀出衆的穆斯林後裔參加北伐學生軍擊潰林彪部隊,乘勝欲搗佳木斯促李宗仁赴粵主持中樞逮捕韓復榘與臺兒莊大戰魏德邁來華調查國民黨失敗原因後 記與劉鄧大軍形成對峙局面裁兵不如實邊擊潰林彪部隊,乘勝欲搗佳木斯逮捕韓復榘與臺兒莊大戰李宗仁赴美就醫,白崇禧應邀到渝解釋宋子文謀求兩廣經濟合作裁兵不如實邊百色禁菸起兵變桂張軍合力攻粵失敗兩廣局勢的變化促李宗仁赴粵主持中樞向美國人承認李宗仁的基本弱點,美方對何應欽不存好感出衆的穆斯林後裔財政無着,何應欽辭去行政院長職務,守粵只能靠白崇禧的三個軍白崇禧反對蔣介石的整編計劃白崇禧蒞港,拉汪精衛赴穗組府被委任爲東路軍前敵總指揮勸唐生智參加革命行列蔣介石在受降問題上的錯誤決定逮捕韓復榘與臺兒莊大戰桂軍在滬戰中傷亡慘重白崇禧不願李宗仁競選副總統,李宗仁參選是美國中途換馬的體現蔣介石爭取白崇禧入京百色禁菸起兵變白崇禧拒絕指揮中原大軍,對徐州會戰冷眼旁觀出衆的穆斯林後裔白崇禧兩電蔣介石,促恢復國共和談,黃紹竑赴香港晤中共代表“第二次北伐”蔣介石施計,李濟深到湯山“休養”魏德邁來華調查國民黨失敗原因向美國人承認李宗仁的基本弱點,美方對何應欽不存好感“聯胡打桂”與“倒桂反蔣”我軍一潰千里,桂林難逃厄運對白崇禧出任參謀長的商磋白崇禧取代黃紹竑,程思遠加入秘密組織促成蔣介石下野的外因和內因去臺北給蔣介石勸進,孤單寂寞的生涯開始了勸唐生智參加革命行列白崇禧反對蔣介石的整編計劃白崇禧取代黃紹竑,程思遠加入秘密組織兩廣局勢的變化領兵入北京的華南第一人胡宗鐸妄興“湘案”,授蔣可乘之機被委任爲東路軍前敵總指揮兵不血刃,進軍上海白崇禧向蔣介石推介《論持久戰》精神赴渝調處蔣介石和李宗仁的關係解除楊騰輝兵權,黃紹竑赴寧投蔣李濟深被逐,汪精衛出國先鄂後贛的北伐戰爭
桂張軍合力攻粵失敗白崇禧在紅軍長征中與蔣介石的冷戰放棄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傾巢北上醞釀第二次反共高潮倡辦遊擊幹部訓練班去臺北給蔣介石勸進,孤單寂寞的生涯開始了白崇禧蒞港,拉汪精衛赴穗組府大局已定,主張蔣、李“攤牌”,蔣介石始終難捨權力白崇禧攻浙滬前夕的軍事形勢前方將士奮戰,白家壽宴鋪張掌滬軍政大權,指揮龍潭戰役財政無着,何應欽辭去行政院長職務,守粵只能靠白崇禧的三個軍白崇禧在紅軍長征中與蔣介石的冷戰去臺北給蔣介石勸進,孤單寂寞的生涯開始了蔣介石到徐州晤李宗仁、白崇禧桂張軍合力攻粵失敗胡宗鐸妄興“湘案”,授蔣可乘之機桂張軍合力攻粵失敗勸唐生智參加革命行列兩廣在胡漢民掩護下仍與南京對立蔣介石施計,李濟深到湯山“休養”揮兵入浙江,勢如破竹百色禁菸起兵變梧州會談後,赴穗商兩廣統一問題裁兵不如實邊蔣介石決定將白崇禧外放,華中“剿總”成立,白崇禧建議不受重視向美國人承認李宗仁的基本弱點,美方對何應欽不存好感白崇禧攻浙滬前夕的軍事形勢逮捕韓復榘與臺兒莊大戰擊潰林彪部隊,乘勝欲搗佳木斯陳銘樞的計劃和兩廣的對策白崇禧反對蔣介石的整編計劃白崇禧赴武漢執行徵湘任務對白崇禧出任參謀長的商磋桂軍在滬戰中傷亡慘重武漢瓦解,白崇禧流亡海外白崇禧取代黃紹竑,程思遠加入秘密組織去臺北給蔣介石勸進,孤單寂寞的生涯開始了毛澤東認爲對白崇禧不可視同一律白崇禧拒絕指揮中原大軍,對徐州會戰冷眼旁觀出衆的穆斯林後裔參加北伐學生軍擊潰林彪部隊,乘勝欲搗佳木斯促李宗仁赴粵主持中樞逮捕韓復榘與臺兒莊大戰魏德邁來華調查國民黨失敗原因後 記與劉鄧大軍形成對峙局面裁兵不如實邊擊潰林彪部隊,乘勝欲搗佳木斯逮捕韓復榘與臺兒莊大戰李宗仁赴美就醫,白崇禧應邀到渝解釋宋子文謀求兩廣經濟合作裁兵不如實邊百色禁菸起兵變桂張軍合力攻粵失敗兩廣局勢的變化促李宗仁赴粵主持中樞向美國人承認李宗仁的基本弱點,美方對何應欽不存好感出衆的穆斯林後裔財政無着,何應欽辭去行政院長職務,守粵只能靠白崇禧的三個軍白崇禧反對蔣介石的整編計劃白崇禧蒞港,拉汪精衛赴穗組府被委任爲東路軍前敵總指揮勸唐生智參加革命行列蔣介石在受降問題上的錯誤決定逮捕韓復榘與臺兒莊大戰桂軍在滬戰中傷亡慘重白崇禧不願李宗仁競選副總統,李宗仁參選是美國中途換馬的體現蔣介石爭取白崇禧入京百色禁菸起兵變白崇禧拒絕指揮中原大軍,對徐州會戰冷眼旁觀出衆的穆斯林後裔白崇禧兩電蔣介石,促恢復國共和談,黃紹竑赴香港晤中共代表“第二次北伐”蔣介石施計,李濟深到湯山“休養”魏德邁來華調查國民黨失敗原因向美國人承認李宗仁的基本弱點,美方對何應欽不存好感“聯胡打桂”與“倒桂反蔣”我軍一潰千里,桂林難逃厄運對白崇禧出任參謀長的商磋白崇禧取代黃紹竑,程思遠加入秘密組織促成蔣介石下野的外因和內因去臺北給蔣介石勸進,孤單寂寞的生涯開始了勸唐生智參加革命行列白崇禧反對蔣介石的整編計劃白崇禧取代黃紹竑,程思遠加入秘密組織兩廣局勢的變化領兵入北京的華南第一人胡宗鐸妄興“湘案”,授蔣可乘之機被委任爲東路軍前敵總指揮兵不血刃,進軍上海白崇禧向蔣介石推介《論持久戰》精神赴渝調處蔣介石和李宗仁的關係解除楊騰輝兵權,黃紹竑赴寧投蔣李濟深被逐,汪精衛出國先鄂後贛的北伐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