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這天註定的便是天賦,靠打拼也就是勤奮努力,但在這十分裡頭,似乎應該還有運氣的成分。
也就是說,想要成事,其實三分天註定,四分靠努力,剩下三分靠運氣。
耶律淳或許沒什麼天賦,若放在大焱,他或許還是能夠做個閒散王爺,因爲大焱的王爺連廢物都能做好,無非就是虛度年華混吃等死,是個人都能做好。
可在遼國,軟弱無能漫說做皇帝,便是做個皇族,都是不合格的,而耶律淳顯然還不夠努力,或者說沒有任何的努力。
但是他爲何還能夠當了一陣子的皇帝?
因爲他有運氣,出生在皇族,成爲皇族最正統的後嗣,擁有登上帝位的資格,這就是他的運氣。
他是個無能的人,可爲何能夠逃出上京,爲何能夠被西夏王冒險收留?
因爲他雖然無法產生價值,但他本身的存在,就是巨大的價值,即便他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即便他什麼事情都不去做,只要他不死,就擁有着比其他人更加金貴的價值。
這就是他出生在帝王之家最大的運氣。
蕭德妃確實要比他更聰慧更狡猾,爲人處事更加的霸氣,也更加的有魄力。
但蕭德妃終究是個女人,即便踏上巔峰,以目前的天下形勢,以及遼國岌岌可危的大背景,她也不可能像蕭太后蕭燕燕蕭觀音等前輩那般垂堂干政,掌控一國,呼風喚雨。
耶律淳在西夏的小日子其實過得不錯,遼國在一百多年間都是這片大地上最爲強大的帝國,疆土比大焱要遼闊,人口也比大焱要多,軍事上更無需多言。
所以與大焱糾糾纏纏了數十年的西夏,最終還是投入了遼國的懷抱,對大遼帝國俯首稱臣。
耶律淳雖然只是遼國的“廢帝”,但狡黠的西夏人卻並不打算將他交出去,而是本着奇貨可居的心態,將他藏了起來。
直到現在,蕭幹終於找上門來,他們越發慶幸於自己的英明決策,越發堅信當初藏起耶律淳是多麼明智的做法。
當然了,既然本着奇貨可居的心態,如今這枚“奇貨”就要賣出去,自然要賣個好價錢。
而事實上西夏人如此精明,不會看不出,蕭幹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買家。
他剛剛纔反叛了大遼帝國,偷襲幽州又吃了大敗仗,想要奪回居庸關,竟然連郭藥師都打不過,還被种師道率領西軍老卒燒了他的屁股,這才灰溜溜佔據了遼國的西京大同府,與西夏人做了鄰居。
但反過來一想,在他已經公開反叛的前提之下,在他大敗特敗,手底下缺兵少將的情況之下,蕭幹竟然還能夠佔據西京大同府,相信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一來遼人真的走到了窮途末路,被女真大軍打上門不說,被遼人欺壓了數十年的大焱,以軍事糜爛臭名遠揚的大焱人,竟然也將他們的中京大定府給打了下來,而蕭幹走投無路竟然還能夠把西京大同府給奪下來,遼國的形勢有多麼惡劣嚴峻,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來西夏人從來都不是偏安一隅的性子,他們也想在這天下紛亂之中分一杯羹,可惜他們的國土來之不易,當初李繼遷與太宗真宗朝的大焱不知糾纏了多少年,纔拿下了定難五州,爲西夏打下了家底,他們不得不如履薄冰地守護着這份家業。
他們也不是沒想過趁火打劫,將大同府給打下來,趁着遼國奄奄一息,將這頭大老虎的屁股咬下一塊肥肉來。
可他們最終還是沒有行動,因爲他們名義上還是大遼帝國的盟友,可以說西夏還是大遼的女婿,幫着外人掐死老丈人,老丈人沒斷氣就開始瓜分家產,怎麼說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這也是他們將耶律淳藏起來的原因。
因爲耶律淳也算是半個老丈人,只要把老皇帝趕下臺,他們這個將耶律淳推上老丈人位置的女婿,可就是最大的功臣,名正言順瓜分遼國,那才叫穩妥。
當蕭幹派人過來西夏交涉之時,他們自然是否認的,誰敢正大光明說自己藏着耶律淳,雖然是公開的秘密,但秘密沒有公開,即便說有人都知曉,起碼還有一層遮羞布的。
蕭幹已經孤注一擲,他再沒有更多的底牌和籌碼,他唯一的家底,就是西京大同府。
所以不管西夏人如何否認,他的人便將最後的底線拋了出來,因爲蕭乾沒有更多扯皮的時間,如果不能趁着耶律大石新死的機會,讓遼國上京穩定下來,也就沒他蕭幹什麼事了。
他的底限和唯一的籌碼,就是西京大同府,只要西夏人將耶律淳交給他蕭幹,西京大同府,就是西夏人的!
而且等到耶律淳重登帝位之後,蕭幹允諾,會讓西夏王稱帝,結成兄弟之盟!
稱帝!即便只是蕭幹畫餅充飢,但這個誘惑還是大得驚人,由不得西夏人不動心。
於是西夏人便讓蕭乾的使者,與耶律淳見了一面,並與耶律淳做了交涉,讓耶律淳做下許諾,甚至提前寫下了“國書”,這纔派人與蕭幹聯絡,商議如何交割的問題。
如果說大焱人是雄鹿,遼人是老虎,那麼西夏人便是狐狸,蕭幹就是蒼鷹,西夏人夾縫求生,能夠存活這麼多年,並非靠的運氣。
他們也防備着蕭幹出爾反爾,所以動用了上萬党項騎兵,揮師進入遼國境內,直奔西京大同府。
西夏人佔據了富饒的河套以及河西走廊,經過數代的積累,國力漸漸雄厚起來,境內更是羣山環抱,易守難攻,備有陰山和狼山,西有賀蘭山,還與祁連山接壤,國內又有靈渠等水利,農業發達,祁連山乃天然牧場,水草豐美,西夏駿馬馳名天下,得了涼州之後,更成爲了大焱的喉中骨鯁。
党項羌騎的戰鬥力向來是爲人忌憚的,這也與西夏的部落兵制密不可分。
在西夏,一個家庭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男丁,就必須讓一個男丁來當兵,一個男丁在軍中服雜役,保證了西夏的兵源,而且男子十五歲就要入伍,兵丁的篩選也有着嚴格的要求,最大程度保證戰鬥力。
這種部落兵制使得西夏保持着良好的戰鬥力,以部落爲單位,碰到戰爭,全民動員,可謂舉目皆兵。
西夏的國土很是富饒,又跟吐蕃和回鶻等國接壤,邊貿往來頻繁,可惜自從與大焱斷了邊貿互市之後,他們也嚐到了苦頭。
西夏有自己特產的青鹽,質量上比大焱的鹽產還要優良,大焱就是他們最大的顧客,他們會用青鹽換取茶葉絲綢布帛等等緊缺物資,當然了,西夏也曾經一度成爲大焱戰馬的唯一來源。
可惜雙邊關係惡化之後,這種交易也就徹底斷掉了,所以他們也一直沒有能夠擴張自己的國土,守着這片土地,默默地休養生息。
如今遼國瀕臨崩潰,大焱又開始展露爪牙,如果他們再不出來爭取,待得大焱坐大,必定會將他們的靈州涼州等收復回去,便如同他們收復燕雲十六州一樣!
西夏要趁着這個機會,爲自己打下一些地盤和底氣,使得坐大的大焱不敢輕啓戰端。
這一次上萬羌騎入遼,強行交割遼西京大同府,便是西夏正式加入這場戰爭的號角!
除了這一萬羌騎之外,西夏的大軍還在後頭緩緩而行,在遼國的邊境上駐紮壓陣,只要蕭幹敢耍花樣,漫說耶律淳回不去,便是大同府都給他強行打下來!
牆倒衆人推,目今的遼國,大抵就是這麼一個形勢了。
而這一次,西夏人顯然把老底都拿了出來,給這一萬羌騎充當開路先鋒的,赫然是三千“鐵鷂子”!
前番已經有所提及,西夏人的鐵鷂子與遼國充當斥候的鐵鷂子稍顯不同。
西夏的鐵鷂子乃是最爲精銳的重甲騎兵,一共三千人,分爲十隊,每隊三百人,隊長皆是最爲悍勇的武將。
這支鐵鷂子乃是西夏王的禁衛力量,輕易不會拿出來揮霍,他們的裝備極其精良,騎的是西夏最優良的大馬,披掛重甲,刀槍不入,而且騎兵之間還用鉤索絞聯在一處,即便騎兵身死,也不會墜馬!
這支鐵鷂子應該是後世蒙古鐵騎出現之前,彼時天下最爲兇悍的一支騎軍,代表着那個時代騎兵的最高水準,乃是所有党項敵人的夢魘!
眼下西夏王李乾順又是個有大野望的人,這樣的機會他自然是不可能會放過的。
李乾順三歲之時便登基當了西夏王,而後大焱冊封他爲西夏王,到了後來,遼朝也派遣使臣冊封李乾順位西夏王。
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位西夏王的智商,他能夠擺脫母后梁氏和舅父樑乙甫的干政,徹底掌控王權,使得西夏能夠在遼國和大焱的夾縫之中求生,甚至還能發展起來,而他奪回王權親政之時,才十六歲,這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了。
遼國女真大焱三國爭霸,西夏隔岸觀火,能否漁翁得利坐享其成,除了看天意,自然還需要西夏王的膽色和魄力。
遼國雖然守住了上京,但已經被女真大軍打到了家門口,眼下不過苟延殘喘罷了,大焱一路向北,竟然所向披靡,不動聲色就佔據了大定府,已經對西夏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此時再不出兵,待得塵埃落定,無論誰沒落誰崛起,西夏仍舊只是偏安一隅,按說不需要臣民去打仗送死,應該是最好的局面。
但李乾順很清楚,遼國的迎面不大,而完顏阿骨打是胸懷大野望之人,若女真得了天下,勢必要對大焱動粗,而爲了贏下大焱,女真勢必會將沿途和周遭的地盤先打下來。
也就是說,無論女真和大焱誰能夠贏,西夏都避免不了被征服的結局。
可如果西夏強勢出擊,將遼國取而代之,擁有自己的資本,那麼無論是女真打大焱,還是大焱打女真,都必須權衡西夏的存在。
如果他們選擇對女真動手,那麼自己的力量也會因此而削弱,再無爭霸的力量,可如果雙方爭搶拉攏西夏當盟友,西夏也就能夠坐地還錢了。
在遼國和女真的戰爭末尾,西夏終於還是按捺不住,趟入了這池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