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我們先介紹一下本書第一反面角色:朱溫同志。曾經一位天朝偉人這樣評價朱溫: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多麼中肯的評價啊,朱溫的確是比曹操更狡猾,而且比曹操更加的詭異、更殘忍、更嗜殺。
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他的行爲,行爲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朱溫能養成這樣的性格,跟他的家庭背景、周圍環境、童年經歷密不可分。
朱溫有一個怎樣的童年呢?說話,在宋州的碭山,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碭山縣午溝裡,後來,唐代皇帝爲了拉攏朱溫將這裡改名成沛王裡。午溝裡有一戶窮人家,戶主姓朱,名誠,如果不姓朱,說明你找錯人了,爲什麼朱誠能進入歷史,這還要拜他兒子朱溫的福,隨叫朱溫坐上皇帝的位子呢?但凡做皇帝的人都要追述上幾代人光輝偉大的歷史,就這樣朱誠的名字被後人記錄下來。
朱誠的職業是鄉村私塾先生,相當於現代的小學老師,朱誠可不教數學、英語,只教《四書》、《五經》儒學經典,靠着在鄉村教書,朱誠靠着菲薄的收入養家餬口,母親姓王,因爲窮就沒有名字了,負責家中洗衣燒飯、縫縫補補的事情,偶爾做些針線活,補貼家用。
朱誠與王氏的組合,幸福並快樂着,很快就成功的生下兩個男孩:老大朱全昱,老二朱存。現在,王氏的肚子裡已經有了一個九個月的胎兒,很快就要生了,這是朱誠與王氏幸福的結晶,日夜操勞的結果。古代的出生證明很有趣,不但有時間有地點,還有具體的異象描寫,當然,你要認爲普通老百姓也有出生證明那就錯了,這裡我們說的是帝王的出生證明,如果像黃巢那樣在長安過了幾天皇帝生活,就不能算皇帝,最多隻能算野皇帝,來路不正,所以,出生證明一般都被史學家糊成出生年月日不詳。
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10月21日,是朱家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這天晚上,王氏躺在牀上呼天喊地,看樣子是要生了。這時朱家的破屋中冒出一道紅光,直衝雲霄,蔚爲壯觀。所謂:所居廬舍之上有赤色上升,四周鄉里,見狀驚呼而來,曰:朱家着火矣!情節十分雷人,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朱誠的第三個兒子,就這樣神話般的降臨人間了。這裡需要鄭重聲明一下,如果真有其事,朱三同志看不見第二天的太陽,因爲在古代,這屬於祥瑞或者妖孽範疇,祥瑞需要上報朝廷,妖孽需要就地正法。
也不知道是哪位史學家煞費苦心的編撰這個故事,讓這個新生兒一出世就非同凡響,目的就是想讓大家知道這個孩子來頭不小。以至於476年以後,有史學家在寫《明史》的時候,對朱溫這一段情節愛不釋手,直接複製粘貼過來,讓這個驚世駭俗的場景在朱元璋出生的時候有一次轟轟烈烈的表演了一番。不由得,對那些史學家的想象能力的欠缺,表示悲哀。
小時候的朱三不愁吃不愁穿,餓了吃、困了睡,在陽光與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主要是史學家對幼年時期的朱三實在是找不到可圈可點的地方,不像黃巢同志小時候還搞出來一首詩,家人大呼神童降臨。
到了上學的年紀,朱三與自己的哥哥朱二一樣,不愛讀書,成天在外面鬥雞遛狗、遊手好閒,和一幫小混混在一起,打架鬧事,惹是生非。爲了這件事情,老實的朱誠時常嘆息:“我以教書育人爲己任,到頭來,自己的兒子都教養不好,丟人啊!”,不過,讓朱誠感到欣慰的是,家中的老大朱全昱像自己,吃苦耐勞,讀書有悟性。朱誠是不指望老二和老三了,以後家中的事情全要指望老大朱全昱了。
聽見朱誠的嘆息,朱三很不以爲然,老實、吃苦、幹活勤快能有多大的出息啊!朱三不僅瞧不起老大朱全昱,順帶着連朱誠一起相當的鄙視,還在背後給朱誠起了一個外號:朱五經,取笑道:朱五經平生讀書,不登一第,十分厭惡朱誠天天像老學究一樣教訓自己,像孔乙己一樣到處丟人。
朱誠知道朱三給自己取外號,氣的半死,能夠把朱三怎麼樣呢?打也不能打死,罵也不管用,一着急一上火,便頭昏眼花、四肢無力、氣喘吁吁。隨着,家中三個兒子漸漸的長大,飯量越來越大、負擔越來越重,朱誠的身體越來越差,沒有過多久,積勞成疾、病魔纏身,很快就嚥氣了,不用再跟朱三嘔氣了。
朱誠一死,可苦壞了母親王氏,好不容易支撐起來的家庭,頂樑柱就怎麼垮了,接下來的日子,讓王氏怎麼活啊,想想,一個婦道人家,帶着三個孩子今後的日子真的不知道怎麼過了。很快,通過別人的介紹,王氏在蕭縣的一戶叫劉崇的地主家做幫傭。兄弟三人也在劉崇家幫忙幹活,儘管朱二、朱三身體強壯,可幹起活來是一個比一個懶,一個比一個精,不是拈輕怕重就是出工不出力,擺明了一副磨洋工的樣子。
劉崇看在眼裡,厭在心裡,就忍不住,數落了朱三幾句:“朱三,你一天到晚吹牛,無所事事,就是一個窩囊廢!整天手不提、肩不挑,你說你以後能做什麼”。
朱三聽後,對着地狠狠的吐了一口吐沫,說道:“你這個死財主,你以爲我會像你一輩子修理地球啊!這是狗眼看人低”。劉崇還真一下子被朱三這句話給唬住了,默不作聲。反正,朱三平時也吹牛習慣了,劉崇也聽麻木了,劉崇就沒有把朱三的話往心裡去。但是兩人的矛盾卻在不斷的加深。
有一次,朱三在外面賭輸了錢,便回到家中,二話不說,拿去劉崇家的鐵鍋就往外面走。這時剛好被劉崇看見,拎起棍子就瘋了一般去追朱三。現代人,可能不理解,不就是一個鐵鍋嗎?至於讓劉崇反映如此激烈嗎?還真至於,首先說鐵器在古代屬於專賣產品,價格奇高,不然朱三也不會去偷鐵鍋去賣了。其次,劉崇家正等着洗米下鍋燒飯呢,鍋沒有了,中午大夥吃什麼啊!你說,劉崇能不跟朱三急嗎?就因爲這件事情,朱三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外號:“負鍋賊”。而且,朱三的行爲屬於明目張膽的入室搶劫,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讓人從心底裡瞧不起。
所以,劉崇真的怒了,後果很嚴重,逮住朱三,就想往死裡打。這時,屋外的吵鬧聲,驚動了劉崇的母親,跑出來制止劉崇道:“朱三非常人也,汝輩當善待之”,然後,述說出爲什麼要善待朱三的原因。劉崇的母親曾今看見熟睡的朱三化作一條赤蛇,所以,就一口咬定朱三是赤蛇化身,不是尋常人,以後不許劉崇爲難朱三,實在搞不清楚劉崇的母親爲什麼維護朱三,難道劉崇的母親能掐會算。
雖然,這個故事在我們看來是無稽之談,我們也不知道劉崇相不相信,反正劉崇的母親是相信了。而且劉崇是一個孝子,對母親言聽計從,不敢違抗母親的話,這樣一來,助長了朱三的歪風邪氣,只好任由朱三在劉崇家胡作非爲。而且,還要把朱三當神一樣的供着,不敢有絲毫怠慢,朱三快樂的生長着。
歷史上評價朱三這段時間是:不事生業,以雄勇自居,鄉里多厭之。朱三毫不理會鄉里的輿論評價,每天神情自如,我行我素,擡頭挺胸,氣宇軒昂,行走在鄉里大街小巷之中,欺****小。因爲,朱三知道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道理,我是流氓,我怕誰。其實,朱三也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比如,上山打獵就是朱三最喜歡的一項愛好,正因爲打獵讓朱三遇見了生命中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