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芳華正茂(中)

“太后用的好計謀!”高心夔對着陳孚恩笑道,“如此以來,之前各地督撫怕當出頭鳥的心思,如今怕都是成了要露臉了!”

“天下熙熙,皆爲名利來,”陳孚恩嘆道,“太后實在是心比比干多一竅,這樣的名號出來,誰不紅了眼?江南來的探子險些要把我那兵部大堂給埋咯,就連那武雲迪,素日裡都是不待見老夫的,這幾日,嘿嘿,也三番五次派了人要來打探消息了。”

“哦?”高心夔微笑道,“難不成要來老大人這裡問清楚會操的事宜?”

“不錯,大傢伙都想着知道怎麼一回事,怎麼搞,怎麼辦,好回去有些準備,”陳孚恩攤手,“可我如今又知道什麼了?無非是太后的意思,剛剛下了個旨意,什麼章程就沒個頭緒,怎麼就找到老夫這裡了,他們真是拜錯了菩薩!”

“老大人這又是多慮了不是?若不是交給你這個堂堂的兵部尚書,還能交給誰?更何況,恭親王是不會也不能要這個東西的!”

“哦?你的意思是?”

“恭親王他不敢要兵權,他自己個也看得清楚,”高心夔笑道,“太后從後宮的時候,做了那些事兒,老大人還記得嗎?

“唔,無非是在軍事之上獻計獻策,對了,還有這文教,咸豐字典!”

“正是,太后把軍備看的極重,雖然眼下沒有削藩的意思,可必然不會讓南邊的團練成爲一家之兵,這眼下是沒有打算,焉知太后心裡是不是早已有了打算?太后自留守京師之後。凡政務事一概不多嘴,只是牢牢把兵權放在手裡,前線督軍,購買軍艦,興辦水師。會操奪帥,這都是軍事上的事兒,太后的意思很清楚,政事她不多插手,只是這兵事,她是絕對不會讓恭親王染指的!”

“這話說的極是。”陳孚恩若有所思,良久才點頭說道。

“這也就是老大人必然能呆在兵部尚書位置上的緣故,”高心夔笑道,“老大人可以高枕無憂了。”

“那文教之事?”

“橫豎是管不到如今的事兒,恭親王是不會有意見的。何況,如今軍機之中科舉正途出身的少,對這事兒自然不會有太大阻攔,再者,如今是賈閣老挑的頭,辦得差事,他是老禮部,縱然有些許意見。自然能彈壓下去,再者,這科舉不過是府試加試而已。不廢八股,反而多了許多人成就進士的機會,豈能不美?”

。。。

“王爺,這可不太妙啊,”曹毓瑛有點擔憂得對着恭親王說道,“如今又搞出來這個什麼天下第一軍。也不和咱們商量,就這麼貿然推出。妥當嗎?”

“琢如,你又何必多慮呢?”文祥雖然臉上也有着不虞的神色。但似乎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太后的意思清楚的很,兵事上,是她自己個乾綱獨斷了。”

恭親王點點頭,“這原本是應有之義,琢如,不必擔心,太后也跟我說過幾次,這南邊的團練強盛了,是國家之福,因爲如今八旗綠營實在是爛的不像樣了,只不過是呆在地方上,這個不妥當,所以太后的意思要想着法子把這兵權全收進來纔好,不然夜不能寐也是尋常事,是吧?太后她有計謀,能料理好這些人的,除了這個,太后也不多幹預咱們當差,政事她知道怎麼回事也就罷了,咱們如今軍機處的差事多了很,不僅是全國各地的事兒繁瑣,總理衙門的事兒也要咱們商議着辦,把兵事交出去纔好,”恭親王吁了一口氣,“免得我將來位置尷尬,被人說閒話。”

“話雖然如此,”寶鋆大大咧咧得說道,“國朝向來君臣嚴謹,權操於上,若是太后將來不滿咱們劃分的範圍,那到時候,咱們該怎麼辦?”

。。。

“老大人又多慮了,太后一個人能把朝政全部攬在自己個身上?”高心夔擺擺手說道,“世宗皇帝勤勉如此,還需軍機處看摺子呢,如今朝廷的事情,比文宗皇帝在時不知多了多少倍,軍機處這些人也是勉強爲之,若是將來再多幾個入職軍機的,學生也是不奇怪的,太后在上頭插手是正常的事兒,老大人的這個練兵之事,將來若是想着合太后的意思,怕也是要多去勤政殿遞牌子的,太后不拘小節,卻十分注重時效,故科舉加試,一加算術,二加策論,都是實務的東西。”

。。。。

太后看了看賈幀遞上來的摺子,“恩,這算術和策論如何加到裡頭去?”

“微臣和禮部的人商議了一番,再聽了軍機處裡頭的意見,問過周祖培,定下八股定爲上中下九等,算術、策論爲加分,也照樣定爲九等,三者相加,定出名次,只是爲了彰顯八股本源,再定八股被評定中下之下,策論、算術再高,均不取中。”

“那就是要及格分了。”太后點點頭,“八股取士,這麼多年下來,自然有其合理性,不能一概廢止,若是驟然廢止,怕是民心不安,士人所學無法出仕,又要鼓譟了。這章程,定的不錯,八股看學識,策論看視野,算術看素質,如此三管齊下,自然不會選出無法經世致用的人來,甚好,”太后十分滿意,對於賈幀辦的科舉新章程十分滿意,太后心裡另外一個惡俗的想法就是:現在終於輪到自己來折磨這些人了,想當年自己考不上公務員,不就是死在申論和算術上嗎?太后充滿惡意得在心裡狂笑,“那定下來了多少進士人數了嗎?”

“是,定下了四百三十五人的人數,來充滿各地因發逆作亂而缺失的官員,”這不僅僅是賈幀一個人說了算的,恭親王繼續說道,“京察罷黜的人員。除命各地官員入京候補之外,也留下一部分低品級的留給新任進士,此外,各地缺的官員也按照品級都算出數目,以備新科進士選官所用。軍機處議論了一下,西南或者西北等地偏遠地方,官位不妨高些,體恤人心之用,再者,防着國庫的壓力太多。先把天津、上海、廣州、寧波等富裕之地的各縣六房的首腦也定爲官員,品級再開至是十一品,這些地方,也安排新科進士,如此先看看試點的效果如何。再做推廣。”

保守有保守的好處,恭親王這樣的觀點,十分符合他不激進的態度,太后點點頭,“如此甚好。”

“還有總理衙門等一干事宜,請太后批准。”恭親王拿了一個摺子出來,交給了楊慶喜,“是開同文館、鐵煤礦業、派遣留學生等事宜。”

“六爺總理衙門的事兒自己處置就是。”太后翻了翻摺子,笑道,恭親王連忙說不敢。“只要是與國有益的,沒有不準的理兒,洋務乃是重中之重,六爺,讓軍機處擬旨,說明洋務之意。讓地方官都明白,只要是搞得好經濟。搞得好商貿之事,自然有更好的頂戴等着他!”

“嗻。”

同治元年七月份下的旨意。被後世稱作長達四十年的洋務運動的正式開端,太后的說話,以及恭親王爲首的軍機處簽發的旨意,明確地說明了要洋務自強,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的宗旨,“以中國之倫常名數爲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並且對地方官的考覈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搞活經濟,不僅僅是從田賦裡頭榨油,而是應該發展工業、商業,並對各地開辦工廠者予以減免厘金的優惠政策,如此洋務運動轟轟烈烈得開始,在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爲旗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在李鴻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軍事工業相繼問世。短短几年中,中國就已經具備了鑄鐵、鍊鋼以及機器生產各種軍工產品的能力,產品包括大炮、槍械、彈藥、水雷、和蒸氣輪船等新式武器,裝備了一些軍隊他們還開辦了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廣州魚雷學堂、威海水師學堂、南洋水師學堂、旅順魚雷學堂、江南陸軍學堂、上海操炮學堂等一批軍事學校,爲國防事業作出重要的貢獻。

高心夔下了轎子,擡頭就見到了藍色底匾額的金色三個大字,“昇平署”,是文宗皇帝的御筆,兩邊齊刷刷得站了太監和一些伶人,見到高心夔下了轎子,伶人們跪下行禮,而一干太監在昇平署總管太監的帶領下,朝着高心夔打千行禮,高心夔滿臉含笑,扶起了那個總管太監,“公公何須行如此大禮,我不過是個提調官兒,您是在大內伺候皇太后的,不敢受你如此大禮。”

“高大人也忒謙虛了,”那個總管太監一副陰柔的樣子,嗓子尖尖的,大概也是時常上臺出演的,身材也纖瘦的緊,見到高心夔不擺架子,對着自己和顏悅色的,總管太監心裡十分受用,彎着腰說道,“高大人是太后欽點來昇平署的,我不敢怠慢,請。”

一羣人進了昇平署,昇平署在圓明園外的西南角,位置寬闊,一應房屋也均是宮殿制式,十分的氣派,高心夔一行人到了正房,總管太監一一介紹給高心夔認識,然後復又坐下,總管太監對着高心夔說道,“往日裡先帝爺倒是極爲愛看咱們昇平署的戲,可太后娘娘倒是不怎麼愛看,往日宮裡頭咱們獻藝,太后只不過是略微坐了坐,從來看不住,就算偶爾看上那麼一時半會兒,這臉上也是淡淡的,我這心裡呀,實在是難受的很,高大人,也不怕和你說實話,我們這些人,若是這太后皇上不待見咱們,可真沒好日子了,太后親自下旨讓高大人來管着昇平署,我實在是高興極了,可算是見到真佛了,高大人,我在這裡撂下一句話,這昇平署日後就是您一個人說了算,您要咱家怎麼做,咱家絕無二話!”

“汪公公謙虛了,”高心夔笑道,“太后的意思沒明個告訴我,不過我仔細問了問梨園這些年的劇目,是覺得如今昇平署的戲太古板了些,”一干伶人太監無不樹着耳朵仔細聽,“都是些以前的事兒,長久的演下來,太后怕是也絮煩的很,因此太后的意思怕是要咱們編新戲,總要來新鮮的戲纔好。”

“招啊!”那個太后猛地拍腦袋,“高大人說的極是,難怪啊,當年廣勝豐排了那出《戰武昌》,先帝爺看的那樣高興,時常叫廣勝豐入園子伺候,難怪難怪,如今可是撥開烏雲見太陽了,聽到高大人一席話,實在是茅塞頓開,”那個太監站了起來,朝着高心夔再打千行禮,“還請高大人主持着,咱們這昇平署可不能被別人小瞧了去。”

“總管何須多禮,咱們如今可是一條船上的人,”高心夔微笑得扶起了那個總管太監,“如今昇平署的戲目我認得不全,不如先演練一遍,我好心裡有數。”

“是是是,各位,快快扮起來!”

高心夔到了昇平署,一連看了三天三夜的戲目,再聯合專業戲曲認識閉門開會編曲,終於在咸豐皇帝的忌日,七月十七日那日,拿出了《永通橋》的大戲來呈現給皇太后和皇帝御覽。皇太后只不過是紅了眼圈,而皇帝早就哭的不能自抑,倒在了皇太后的懷裡,一干嬪妃無人不垂淚,慈禧太后大爲讚賞,將《永通橋》改爲《英烈傳》,命昇平署再仔細打磨,擇吉日在京中演出。

“《永通橋》這齣戲,雖然是描寫了許多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永通橋這次戰役之中很多普通人的故事,比如爲國捐軀的八旗遊俠,殺英法士兵賺錢的賞金獵人,新婚之夜拋下妻子而出戰的將領,以及舉起反抗大旗的少女格格,但是更多的把筆墨放在了慈禧太后運籌帷幄,御前會議與奸臣力爭,不容退卻的故事,還有就是留守京師,安撫民衆,再就是輕車小馬前往前線發表講話,激勵將士們送死的場面,最後這齣戲在皇帝太后一起親臨香山祭奠死亡戰領的*作爲結束,從藝術的表現行事來講,已經有了後世宣傳部門的高大全形象的弊端,這爲慈禧太后的個人崇拜樹立了一個很不好的影響,從此以後,昇平署作爲慈禧太后獨裁的工具,發揮出了自己的特長,導致了慈禧太后在執政時候的絕對權威,任何人都不敢表示出對這齣戲裡面的很多漏洞,太后怎麼可能親臨陣線,而且還能迅速得換裝?比如那個少女,事實證明中國的武術是虛假的代名詞,一個少女,怎麼可能有殺掉英法士兵的能力?新婚之夜離開嬌妻而去參加可能會死的戰爭,還有那些爲國捐軀的年輕人,他們平日裡都是紈絝和廢物,怎麼可能會突然生出這樣的膽子來,去參加戰爭?”一百多年後一個有名的獨立文化學者——司馬北在自己的博文裡頭這樣發表了一篇名爲《虛假和可笑——我看英烈傳》的博文,字裡行間對慈禧太后的質疑態度引起了渲染大波,政府、皇室、各媒體都對司馬北採取了口誅筆伐的行動,司馬北爲此付出了慘重代價之後被迫道歉並關閉了自己的博客,《英烈傳》這齣戲重新在京劇故紙堆裡被翻了出來,煥發出了原本應有的藝術風采。(未完待續)

ps:這個月換個形式更新下,嘻嘻。

三十、柏貴委員(下)八、鄱陽水火(二)三十二、圖窮匕見(六)十七、秀成玉成(上)二十、見風轉舵(五)十一、離間之計(四)四十一、寒光鐵衣(四)三十二、禮儀利益(二)三十七、天下無主(四)三十、同治立後(十)二十七、萬象更新(五)二十二、戮力同心(一)三十五、長阪坡上(二)十八、追封哀榮(三)五、白蓮教主(三)三十七、英雄末路(五)十九、有客來兮(四)二十三、步步生蓮(三)三十七、天下無主(一)四十一、立後封妃(一)四十二、浮萍霜露(三)九、寶鍔棣華(上)三十三、北圻金鼓(一)三十九、禍水東引(四)十五、大戰餘波(一)二、俯仰之間(一)二十九、飛騎報捷(下)二十七、大捷之後(三)五、白蓮教主(三)八十八、大戰前夕(十)八十六、尷尬之人(一)二十三、浙江新疆(三)二十三、靜極思動(二)十七、非洲有土(二)三十五、輪船飛渡(五)三十五、一瀉千里(三)十四、雷霆雨露(一)三十四、科場弊案(四)四十九、一進一退(三)二十七、兩江總督(下)一、阪上之雲(三)三、萬里風沙(四)四十三、檢閱三軍(四)二、指點江山(四)五十九、利來利往(四)十六、爆竹聲中(三)四十八、艱難唯死(四)三十、殷鑑不遠(七)十八、再破大營(三)二十三、亂象四起(四)五十三、火上澆油(二)七十七、上海風潮(二)一、三月初三(二)十三、各顯神通(四)四十一、立後封妃(二)三、東北總督(四)十二、英人來華(四)十四、林沖夜奔十五、新桃舊符(一)二十九、處處籌謀(三)二十一、翻雲覆雨(四)九十三、力壓法人(二)十三、各顯神通(二)七十三、鎮南關外(三)十七、昭陽節使(五)三十一、意在沛公(二)十六、南轅北轍(四)四十五、游擊戰法(八)四十六、壯志凌雲(完)四十二、浮萍霜露(四)三十四、九流賓客(一)三十三、雷霆雨露(三)十一、大國小國(二)十四、偶現麟角(二)三十六、獨佔剛果(三)八、鐵路紛擾(五)二十五、一波又起(四)三十六、帝國榮耀(三)二十二、金陵王氣(五)一百、駕御升龍(三)二十八、鏖戰江西(一)十、江南江北(六)二十六、一元復始(六)二十八、日月分明(四)十九、有客來兮(四)四十一、立後封妃(六)七十八、一潰千里(三)一、三月初三(四)三十三、洞在清溪(八)十九、瞞天過海(四)八、鐵路紛擾(一)三十三、天津條約(六)一、六年之後(二)三、東北總督(三)三十五、勤政親賢(三)三十二、楊柳依依(四)九十四、戰爭延續(四)大橘子、楊曉、杖劍直行、看雲又看我、木波!十九、有客來兮(二)三十七、輕描淡寫(四)二十九、聖壽慶典(三)
三十、柏貴委員(下)八、鄱陽水火(二)三十二、圖窮匕見(六)十七、秀成玉成(上)二十、見風轉舵(五)十一、離間之計(四)四十一、寒光鐵衣(四)三十二、禮儀利益(二)三十七、天下無主(四)三十、同治立後(十)二十七、萬象更新(五)二十二、戮力同心(一)三十五、長阪坡上(二)十八、追封哀榮(三)五、白蓮教主(三)三十七、英雄末路(五)十九、有客來兮(四)二十三、步步生蓮(三)三十七、天下無主(一)四十一、立後封妃(一)四十二、浮萍霜露(三)九、寶鍔棣華(上)三十三、北圻金鼓(一)三十九、禍水東引(四)十五、大戰餘波(一)二、俯仰之間(一)二十九、飛騎報捷(下)二十七、大捷之後(三)五、白蓮教主(三)八十八、大戰前夕(十)八十六、尷尬之人(一)二十三、浙江新疆(三)二十三、靜極思動(二)十七、非洲有土(二)三十五、輪船飛渡(五)三十五、一瀉千里(三)十四、雷霆雨露(一)三十四、科場弊案(四)四十九、一進一退(三)二十七、兩江總督(下)一、阪上之雲(三)三、萬里風沙(四)四十三、檢閱三軍(四)二、指點江山(四)五十九、利來利往(四)十六、爆竹聲中(三)四十八、艱難唯死(四)三十、殷鑑不遠(七)十八、再破大營(三)二十三、亂象四起(四)五十三、火上澆油(二)七十七、上海風潮(二)一、三月初三(二)十三、各顯神通(四)四十一、立後封妃(二)三、東北總督(四)十二、英人來華(四)十四、林沖夜奔十五、新桃舊符(一)二十九、處處籌謀(三)二十一、翻雲覆雨(四)九十三、力壓法人(二)十三、各顯神通(二)七十三、鎮南關外(三)十七、昭陽節使(五)三十一、意在沛公(二)十六、南轅北轍(四)四十五、游擊戰法(八)四十六、壯志凌雲(完)四十二、浮萍霜露(四)三十四、九流賓客(一)三十三、雷霆雨露(三)十一、大國小國(二)十四、偶現麟角(二)三十六、獨佔剛果(三)八、鐵路紛擾(五)二十五、一波又起(四)三十六、帝國榮耀(三)二十二、金陵王氣(五)一百、駕御升龍(三)二十八、鏖戰江西(一)十、江南江北(六)二十六、一元復始(六)二十八、日月分明(四)十九、有客來兮(四)四十一、立後封妃(六)七十八、一潰千里(三)一、三月初三(四)三十三、洞在清溪(八)十九、瞞天過海(四)八、鐵路紛擾(一)三十三、天津條約(六)一、六年之後(二)三、東北總督(三)三十五、勤政親賢(三)三十二、楊柳依依(四)九十四、戰爭延續(四)大橘子、楊曉、杖劍直行、看雲又看我、木波!十九、有客來兮(二)三十七、輕描淡寫(四)二十九、聖壽慶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