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雷霆雨露(一)

朝鮮的事兒,不好辦,太后心裡早就有了準備,所以皇后和皇帝想要敲打閔妃,她也不會反對,至於閔妃那些無禮的請求,當然是權當做放屁,但是朝鮮,的確是要注意敲打的尺度,“對着朝鮮人,若是這有求必應,他們就蹬鼻子上臉,忘乎所以,可若是這事事拒絕,怕是又把他們推到日本人那裡去了。”

馬上就要到二十世紀了,這民族心的覺醒,的確是很讓廣大殖民者很頭疼的問題,特別是朝鮮這種國家,白衣之國,單單李氏朝鮮,就從明太祖時期成立了,這麼四百年下來,對於自己的一套,是十分的堅持和推崇,這樣有着強烈自尊心,但是又沒什麼實在的武力能夠保護自己的屬國,實在是難搞頭。

“所以閔妃的意思,還是要聽一聽的好,”太后撫了撫自己絳紫色松鶴同春旗袍,“鐵路的事兒,就別修到朝鮮去了,皇帝想要開發東北,這也簡單,從盛京修到吉林去就是了,閔妃不想要,就隨她去是了,到時候只怕她哭的地兒都沒有!”

皇帝點點頭,“親爸爸思慮的周全,既然通到吉林去,榮祿所上的營造海參崴港的事兒,就可以一起辦了,可以從吉林再通到海參崴去,這倒是可以慢慢的建,這樣的話,海參崴港就方便許多了,將來金州回來的貨船也可以在此地卸載。”

“還說我思慮的周全,皇帝你才思慮的周全呢,”太后笑道,“把海參崴港的修建和鐵路一起連一塊了,想的好,這樣的話,都連了起來,就真的能發揮用處了。”

皇帝含笑稱是,皇帝這邊的事兒,處理的差不多了,皇帝又問戶部尚書人選,“這事兒就不必問我了,只是戶部尚書而已,閻敬銘還在中樞,想必戶部尚書就算是別人做去了,只怕他也是紅着眼盯着牢牢的,不會出什麼亂子,你皇帝自己個定奪就是。”

皇帝這邊沒事兒了,太后於是問皇后,“你今個來做什麼啊?內廷的事兒,你自己斟酌着辦就是,有什麼拿不準的,倒是可以問問瑛貴妃,她也打理着後宮不少年了,也算是妥當。”

“是,”皇后回道,“內廷的事兒,自然不敢拿着來麻煩皇額娘,還是之前和您說過的賜婚朝鮮世子的事兒,臣妾想着,讓皇額娘您下旨,最是給朝鮮體面了。”

“賜婚啊,這是好事兒,原應該讓我這個老婆子出馬,”太后笑眯眯的說道,“這賜婚的對象是誰啊?還是你的妹妹靜雅嗎?”

“是,”皇后說道,“比世子小兩歲,生肖歲數是合的。”

“那將來可是嫁到外藩,想要見面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你做姐姐的,倒也捨得?”太后問道。

“爲國效忠,自然是沒什麼不捨得的,皇上要拉攏朝鮮,聯姻是最好的法子,若是把靜雅賜婚給朝鮮世子,那麼除卻君臣之禮,也有連襟之情,朝鮮的事兒,想必以後就可以從容許多了。再者,也是臣妾奢望,靜雅若是賜給朝鮮世子,也是好姻緣一件。”

皇后說的頗爲誠懇,且十分的真實,又是爲國貢獻,又是自己得了便宜,處處想得周全,太后滿意的點點頭,“既然如此,也沒什麼可說的,鐵路的事兒允了閔妃之請,這件事兒就由不得她自己個說了算了,那就叫禮部選個好日子,直接賜婚吧。”

這就是天2朝1上1國的膽氣,有正經的父母親在面前也是要先遵循君臣之禮,皇后微微點頭應下,兩個人該稟告的事兒都稟告了,想必也沒什麼事兒可說了,皇太后卻是說了另外的事兒了,“皇后賢惠,幫着皇帝打理分憂政事,這倒也罷了,夫妻一體,原本是要分憂的,”太后微微閤眼,似乎是蓮花臺上打坐的佛陀,面帶微笑有着慈悲心,卻又似乎對外物一視同仁,沒有任何表情,“可是,皇后也不要忘了自己個的本分啊。”

這話說的有些重,皇后連忙站起來,“臣妾不敢忘后妃之德。”

“不是德不德的事兒,後宮不得干政,這話原本就是廢話,你幫着皇帝處理一些皇帝不好處理的事兒,比如賜婚的這件事,做的極好,我也不會因爲此事怪罪於你,”太后慢悠悠的轉着佛珠,“我素日冷眼瞧着,你處事公允,是一等一的賢德人,可別的事兒,我卻是要說你一次了你也知道,大婚三年來,我是一次都沒說過,這事兒,今個我要說一次,皇帝,你也要仔細聽着。”

皇帝連忙坐直,靜氣凝神,“是,兒子聽着。”

“皇家,不僅僅是皇家,包括任何一項事業,最要緊的就是代代有傳承,做生意的,總是想着把生意傳下去,若不能發揚光大,謹守本分也是好的,可最要緊的,還是要有繼承人。”

帝后原本還不知道皇太后想要說什麼,這會子一聽,也就知道了太后的真意,“國家基業,和洋務大業,自然都是要繼承人的,之前圓明園宮變,最要緊的緣故,我思來想去,除了逆賊別有居心之外,大約就是因爲天下無主的緣故,英宗皇帝沒有留下子嗣,原本有些異心的人頓時就敢出手了。”

時間過去許久了,久的差不多慈禧太后以及忘了那時候的絕望和悲傷,悲歡離合,真真是彈指一揮間,這些年,走的人那樣的多,只有自己還頑固的留在這個世間,“原本你們還年輕我也不該多說什麼,可這六宮之中,一個嬪妃都沒有喜信兒傳出來,這不得不說,是你皇后的失職!”

皇后連忙低下頭請罪,皇帝也連忙站了起來,垂着手聽太后訓話,“親爸爸,”他想了想還是出聲援助皇后,“這也不是皇后一個人的事兒......”

“皇帝你別幫着皇后說話!”慈禧太后輕輕的呵斥道,皇帝一個哆嗦,“你的事兒,我還沒說呢!”(未完待續。。)

九、情義大者(一)十三、浩罕之亂(六)十四、營造法式(五)四十四、臨危受命(下)三、激揚文字(二)十三、各顯神通(五)二十二、同治七年(二)十、東華之門(二)三十六、帝國榮耀(三)三十七、英雄末路(一)一、春風花草(五)二十七、滿蒙八旗(四)三十四、又見泉臺(一)三十七、輕描淡寫(二)九、訓政意向(三)給盟主天偌水!三十五、兒女心事(一)四十八、似曾相識(三)三十六、帝國榮耀(一)三十五、一瀉千里(七)四十、言笑晏晏(四)三十六、當陽橋頭(五)三十五、輪船飛渡(一)四、閔妃來朝(二)五十、得失之間(三)十七、燈前笑語(五)十五、香腮豔雪(二)四、閔妃來朝(四)十二、巍巍宮闕(五)十六、香腮豔雪(四)四十二、浮萍霜露(四)二十九、顧此失彼(一)三十三、朝日鮮鮮(二)六十六、詔書下達(三)二十一、襄王有夢(二)七十、壯心不已(二)五、北京條約(三)三十八、奪宮之變(一)二十四、削減開支(四)七、含笑帷帳(三)八、撤簾風波(六)預祝青帝在東莞居住快樂!九十四、戰爭延續(八)十一、南海風雲(二)九十、閃電逞威(一)qadhz0413、青帝、楓香緣的加更!二十八、日月分明(一)十二、北國七月(二)二十六、一元復始(四)四十八、似曾相識(四)三十六、粉墨登場(一)十八、五馬進京(三)三、東北總督(三)十三、浩罕之亂(一和二之間的)補發五、白蓮教主(二)三十、南國煙雲(六)十四、六六大順(中)十、海不揚波(二)三十八、峰迴路轉(一)十九、一馬當先(六)二十九、兵臨廬州(二)二十七、壓力動力(一)八十三、兩處齊發(四)二十九、兵臨廬州(十一)七十七、彼此呼應(二)十四、營造法式(二)四十六、不如意者(二)十六、其樂融融(三)三十三、洞在清溪(二)九十四、戰爭延續(四)大橘子、楊曉、杖劍直行、看雲又看我、木波!二十一、翻雲覆雨(一)五、補入軍機(三)二十三、慈禧慈安(中)二十九、東征蘇福(上)九十七、英魂不遠(四)二十、不請自來(七)三十五、硝煙再起(四)七、大南天子(四)二十二、關鍵棋子(三)八十七、越南新主(八)二十六、羣英薈萃(三)二十六、少年之國(四)三十六、臨朝稱制(四)四十七、可與人言(一)五十五、山西戰事(一)二十、福禍相倚(一)三十一、歲在龍蛇(二)十、萬壽節誕(完)三十五、勤政親賢(二)三十四、九流賓客(二)十四、偶現麟角(六)四十七、永通橋戰(六)八十八、大戰前夕(十)三十六、粉墨登場(五)四十五、節節敗退(三)三十七、通州和談(十)八十二、大勝之後(二)二十九、德皇威廉(四)三十六、獨佔剛果(四)三十五、兒女心事(三)二十一、翻雲覆雨(三)十九、急轉直下(上)三十五、勤政親賢(七)
九、情義大者(一)十三、浩罕之亂(六)十四、營造法式(五)四十四、臨危受命(下)三、激揚文字(二)十三、各顯神通(五)二十二、同治七年(二)十、東華之門(二)三十六、帝國榮耀(三)三十七、英雄末路(一)一、春風花草(五)二十七、滿蒙八旗(四)三十四、又見泉臺(一)三十七、輕描淡寫(二)九、訓政意向(三)給盟主天偌水!三十五、兒女心事(一)四十八、似曾相識(三)三十六、帝國榮耀(一)三十五、一瀉千里(七)四十、言笑晏晏(四)三十六、當陽橋頭(五)三十五、輪船飛渡(一)四、閔妃來朝(二)五十、得失之間(三)十七、燈前笑語(五)十五、香腮豔雪(二)四、閔妃來朝(四)十二、巍巍宮闕(五)十六、香腮豔雪(四)四十二、浮萍霜露(四)二十九、顧此失彼(一)三十三、朝日鮮鮮(二)六十六、詔書下達(三)二十一、襄王有夢(二)七十、壯心不已(二)五、北京條約(三)三十八、奪宮之變(一)二十四、削減開支(四)七、含笑帷帳(三)八、撤簾風波(六)預祝青帝在東莞居住快樂!九十四、戰爭延續(八)十一、南海風雲(二)九十、閃電逞威(一)qadhz0413、青帝、楓香緣的加更!二十八、日月分明(一)十二、北國七月(二)二十六、一元復始(四)四十八、似曾相識(四)三十六、粉墨登場(一)十八、五馬進京(三)三、東北總督(三)十三、浩罕之亂(一和二之間的)補發五、白蓮教主(二)三十、南國煙雲(六)十四、六六大順(中)十、海不揚波(二)三十八、峰迴路轉(一)十九、一馬當先(六)二十九、兵臨廬州(二)二十七、壓力動力(一)八十三、兩處齊發(四)二十九、兵臨廬州(十一)七十七、彼此呼應(二)十四、營造法式(二)四十六、不如意者(二)十六、其樂融融(三)三十三、洞在清溪(二)九十四、戰爭延續(四)大橘子、楊曉、杖劍直行、看雲又看我、木波!二十一、翻雲覆雨(一)五、補入軍機(三)二十三、慈禧慈安(中)二十九、東征蘇福(上)九十七、英魂不遠(四)二十、不請自來(七)三十五、硝煙再起(四)七、大南天子(四)二十二、關鍵棋子(三)八十七、越南新主(八)二十六、羣英薈萃(三)二十六、少年之國(四)三十六、臨朝稱制(四)四十七、可與人言(一)五十五、山西戰事(一)二十、福禍相倚(一)三十一、歲在龍蛇(二)十、萬壽節誕(完)三十五、勤政親賢(二)三十四、九流賓客(二)十四、偶現麟角(六)四十七、永通橋戰(六)八十八、大戰前夕(十)三十六、粉墨登場(五)四十五、節節敗退(三)三十七、通州和談(十)八十二、大勝之後(二)二十九、德皇威廉(四)三十六、獨佔剛果(四)三十五、兒女心事(三)二十一、翻雲覆雨(三)十九、急轉直下(上)三十五、勤政親賢(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