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東南蠶神(三)

阜康錢莊是按照西洋的建築制式修建的,清一色的麻石料子,從地上往上一直建了七層的樓房,立在黃浦江邊,十分巍峨壯觀,頂層的石樑上,用銀光閃閃的金屬做成了四個大字,“阜康票號”,世人謠言說,這四個大字,是用純銀打造的,若不是樓層實在太高,只怕早就被飛賊盜走了。

最頂樓,面向黃浦江的一處房間裡,洋沙發上面,坐着一個叼着菸斗的中年男子,他正在聽着底下人的稟告,“老爺,一百萬兩銀子今天到了福州,欽差大人已經下令讓南洋水師護送,大約在兩三日之間就能到了廣州。”

此人自然是世人號稱蠶神的胡雪巖,胡雪巖倒是頗爲滿意這個稱呼,要知道蠶字和“財”字諧音,這是對於一個商人最大的稱讚,胡雪巖點點頭,“我已經寫信和老大人說過,接下去會捐獻一批糧草到兩廣前線捐助軍用,上海這裡的糧食不算便宜,我思來想去,還是回杭州,叫人去辦最好。”

“杭州那邊,”稟告的管事兒猶豫的說道,“只怕不太妥當吧。”

“我只是買點糧食,怎麼還不能買?”胡雪巖磕了磕菸斗,“不用這樣擔心,怕什麼,有老大人給我們撐腰呢,什麼事兒都不用擔心。”

他站了起來,走出了房間,站在了陽臺上遠眺黃浦江,冬日的江景,未免有些蕭索,只是江面上來來往往的船隻將黃浦江塞的滿滿當當的,熱鬧極了,他看了看,突然想起了什麼,“法國人那邊有什麼說法?”

“上個月他們雖然面上十分兇狠,還找了洪門的人來砸我們在蘇州的場子,可我已經打探清楚,”雖然只有兩個人,但是那個管事還是特意的壓了聲音,“他們國內的工廠已經沒有蠶絲的存貨了,沒有絲綢產出,反而便宜了咱們國內的貨,只要再等一段時間,他們就受不了,必然要朝着咱們議價了,到了二月,反而沒什麼消息,看着他們倒也不急。”

“他們不急,自然我們也不用急,”胡雪巖淡然說道,“我無非就是把今年的蠶絲都收進來罷了,壓一壓倉庫,別的還有什麼困難不成?有這票號,”他伸出手,把菸斗點了點他頭頂上熠熠生輝的“阜康票號”四個大字,“銀子就是源源不斷的來,根本不用擔心這個,只是今年上半年,想要做別的事兒,只是不成了,”他有些意猶未盡,“原本我還想着要和英國人鬥一鬥,”他轉身進了房間,“這蠶絲,眼看着就要降服法國人了,可是茶葉的價格,還在英國人的手裡,接下去這春茶就要上市了,可我就沒有多餘的銀子去弄這個更貴的茶葉了,再者,我也不是膽大包天的人,不至於要一起得罪了英法兩個國家的商人,所以,等到來年,或者是下半年的時候,再和英國人試一試,看看這個上海灘,”胡雪巖的眼睛眯了起來,“到底是咱們中國人說了算,還是洋人說了算!”

他的氣概十分驚人,作爲上海灘,甚至東南半壁江山最有錢的商人,他確實有這個底氣說這樣的話,紅樓夢有“東海少了白玉牀,龍王請來東南王。”形容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如何煊赫,那畢竟是小說,可胡雪巖的氣勢大傢伙是活生生瞧見的,根本不亞於王家。世人諺語說:“江南二徽,雪巖最肥。”說的就是胡雪巖。

一個管事的走了進來,對着胡雪巖說道,“老爺,布政使經歷洪大人來了。”

“哦?”胡雪巖站了起來,“快快請上來。”他站在了樓梯口準備迎接,他身上有江西候補道的官位,又有御賜黃馬褂,雖然自洪楊之亂後,黃馬褂已經是高級官員人手一件的標配,但是在一個商人身上有黃馬褂,這是蠍子拉屎——獨一份。迎接一個六品的經歷原本不用這樣,只是這位洪大人和胡雪巖分屬安徽老鄉,又管着布政使司的內務,算的上是藩臺的軍機領班,地位尊貴,跺跺腳,上海灘都要抖一抖的程度,屬於職位不高,但是職權甚大的那種人物,故此胡雪巖還要迎一迎,若是換成了尋常的六品官,只怕是眼皮都不會眨一下。

洪大人拾階而上,到了七樓已經是氣喘吁吁,“胡老闆,你這裡的房子什麼都好,就是樓層太高,每次我來,都是爬許久,下次我還是請夥計把你請到大廳來說話罷了。”

胡雪巖哈哈一笑,“洪老哥,有些日子沒見,您可是又發福了,要我說,這外頭的餐館還是少去,都是油啊糖啊的,在我這裡爬些樓梯也是好的,權當是鍛鍊了,老哥您今個鼻子是最靈的,徽州老家送了最好的臭鱖魚,還有毛豆腐來,鱖魚極臭,毛豆腐上面的毛絲長的又白又密,用菜籽油一煎,配上鹹辣醬,最好不過,您今日來了,就用了午飯再走吧。”

“今日怕是不得空,”洪大人搖搖頭,從懷裡掏了一張帕子出來,抹了抹臉上的大汗,“我這臨時火急火燎的過來,就是爲了藩臺大人臨時的事兒,”他對着胡雪巖說道,“要即刻提二十四萬兩的銀子出來,預備着下個月要購買發電機等發電設備。”

如今不過是二月初,下個月來處置這個事情要提前取款,似乎太早了些,但是胡雪巖二話不說,點點頭,吩咐管事的,“即刻提二十四萬兩銀子出來,裝好車,送到藩司衙門去。”復又和洪大人寒暄了起來。

不一會,下面就來報,款項提取完畢,洪大人隨身帶着布政使的大印,預備着在賬上簽字畫押,胡雪巖陪着他一同走了下來,第三層就是對公業務,專門接待這些款項極多的大戶們,洪大人辦好手續,窺見左右無人的時候,悄悄的對着胡雪巖耳邊說道,“老弟,你凡事要小心些。”(未完待續。)

四十七、永通橋戰(七)二、中外震驚(五)七十二、水陸並進(一)三十三、洞在清溪(一)二十一、何患無辭(二)十、萬壽節誕(完)三十六、帝國榮耀(一)五、白蓮教主(六)三十五、勤政親賢(五)十六、南轅北轍(二)七、江東才俊(上)九十七、英魂不遠(二)二十六 (一)二十七、英烈長存(下)二、明月孤雲(二)七十三、南巡之前(二)四十一、牡丹臺上(上)二十九、聖壽慶典(六)九十二、新軍南下(二)二十一、襄王有夢(五)二、指點江山(二)三十、同治立後(十)四十二、巾幗英雄(下)五、白蓮教主(一)大家七夕快樂。七十五、股掌之間(三)八十三、兩處齊發(五)二十五、(五)十七、非洲有土(四)二十四、開邊興兵(八)三十九、直抒胸臆(三)四十八、似曾相識(一)八十三、兩處齊發(六)三十七、千古艱難(二)四十、夜雨萌芽(三)四、咸豐字典十四、營造法式(五)二十八、新幣銀行(四)加更來了十六、其樂融融(四)四十六、壯志凌雲(一)十四、武昌大戰(九)四十二、浮萍霜露(三)二十八、新幣銀行(六)三、梨花滿地(四)八、賓至如歸(三)十三、金明暗滅(四)十三、浩罕之亂(四)二十三、步步生蓮(一)四十、夜雨萌芽(三)二十九、兵臨廬州(十一)四十一、思凡夜奔(一)八、鐵路紛擾(一)八十三、兩處齊發(五)三十五、兒女心事(八)二十六、驚鴻一瞥(一)二十二、同治之意(中)四、五千貂錦(三)十二、初露崢嶸(上)二十五、康慈太后(二)九、寶鍔棣華(上)十八、追封哀榮(一)九、情義大者(二)二十五、連鎖反應(五)十八、雷公電母(五)四十四、前度劉郎(三)十八、追封哀榮(一)三十、扶搖直上(一)四十一、寒光鐵衣(四)三十一、磨刀霍霍(一)二十三、請君入甕(三)三十五、硝煙再起(一)十三、各顯神通(一)十六、財源水患(四)二十、醇酒婦人(四)三十五、硝煙再起(四)五十八、天下熙熙(二)十一、銓選部閣(三)三十、南國煙雲(一)七十七、上海風潮(四)一、春風花草(四)四十九、一進一退(三)十五、五年瑣事(一)十七、金蟬脫殼(下)十六、生死茫茫(完)三十八、奪宮之變(一)五十一、南北水火(三)三十九、血染鳳闕(三)十、隨風入夜(一)二十、神女無意(八)二十一、何患無辭(四)六十九、老驥伏櫪(四)三十三、天津條約(九)六、步步驚心三十五、輪船飛渡(五)三十二、楊柳依依(五)二十八、春水微皺(五)三十七、天下無主(二)二十五、連鎖反應(二)三十三、天津條約(九)十五、新桃舊符(一)
四十七、永通橋戰(七)二、中外震驚(五)七十二、水陸並進(一)三十三、洞在清溪(一)二十一、何患無辭(二)十、萬壽節誕(完)三十六、帝國榮耀(一)五、白蓮教主(六)三十五、勤政親賢(五)十六、南轅北轍(二)七、江東才俊(上)九十七、英魂不遠(二)二十六 (一)二十七、英烈長存(下)二、明月孤雲(二)七十三、南巡之前(二)四十一、牡丹臺上(上)二十九、聖壽慶典(六)九十二、新軍南下(二)二十一、襄王有夢(五)二、指點江山(二)三十、同治立後(十)四十二、巾幗英雄(下)五、白蓮教主(一)大家七夕快樂。七十五、股掌之間(三)八十三、兩處齊發(五)二十五、(五)十七、非洲有土(四)二十四、開邊興兵(八)三十九、直抒胸臆(三)四十八、似曾相識(一)八十三、兩處齊發(六)三十七、千古艱難(二)四十、夜雨萌芽(三)四、咸豐字典十四、營造法式(五)二十八、新幣銀行(四)加更來了十六、其樂融融(四)四十六、壯志凌雲(一)十四、武昌大戰(九)四十二、浮萍霜露(三)二十八、新幣銀行(六)三、梨花滿地(四)八、賓至如歸(三)十三、金明暗滅(四)十三、浩罕之亂(四)二十三、步步生蓮(一)四十、夜雨萌芽(三)二十九、兵臨廬州(十一)四十一、思凡夜奔(一)八、鐵路紛擾(一)八十三、兩處齊發(五)三十五、兒女心事(八)二十六、驚鴻一瞥(一)二十二、同治之意(中)四、五千貂錦(三)十二、初露崢嶸(上)二十五、康慈太后(二)九、寶鍔棣華(上)十八、追封哀榮(一)九、情義大者(二)二十五、連鎖反應(五)十八、雷公電母(五)四十四、前度劉郎(三)十八、追封哀榮(一)三十、扶搖直上(一)四十一、寒光鐵衣(四)三十一、磨刀霍霍(一)二十三、請君入甕(三)三十五、硝煙再起(一)十三、各顯神通(一)十六、財源水患(四)二十、醇酒婦人(四)三十五、硝煙再起(四)五十八、天下熙熙(二)十一、銓選部閣(三)三十、南國煙雲(一)七十七、上海風潮(四)一、春風花草(四)四十九、一進一退(三)十五、五年瑣事(一)十七、金蟬脫殼(下)十六、生死茫茫(完)三十八、奪宮之變(一)五十一、南北水火(三)三十九、血染鳳闕(三)十、隨風入夜(一)二十、神女無意(八)二十一、何患無辭(四)六十九、老驥伏櫪(四)三十三、天津條約(九)六、步步驚心三十五、輪船飛渡(五)三十二、楊柳依依(五)二十八、春水微皺(五)三十七、天下無主(二)二十五、連鎖反應(二)三十三、天津條約(九)十五、新桃舊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