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武昌大戰(二)

京師,紫禁城,儲秀宮。

咸豐皇帝叫楊慶喜進殿:“慶喜,你把常大淳上次那個摺子拿來,朕要看看湖北水軍有多少水手船隻。”

“喳。”不多會,楊慶喜就把湖北巡撫常大淳的摺子呈了上來,咸豐皇帝興致勃勃地打開一看其中的內容,立馬黑了臉,冷哼了一下,神色不豫地對着杏貞說:“蘭兒你看看他的摺子,拿着,朕許你看!哎,你的法子雖然是極好,可惜的是湖北那些奴才不會未雨綢繆,整個湖廣才這麼點子水師,這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呀!”

杏貞打開常大淳的摺子,定睛一看,面上還是淡定的很,心裡早就像火山一樣爆發了,火星四濺,我的天呀,如來佛祖玉帝啊,偌大的一個湖北省,湖北水師居然沒有什麼像樣的大船,只有那麼幾條常規的巡邏船,那些船上連火炮都沒有半根!這算是水師嗎?應該說是漁船!好麼,這樣在皇帝面前可就丟臉丟大了,還女中諸葛呢!

什麼?我想到了什麼?女中諸葛,諸葛......杏貞望着地上安茜在夾着泥金小銅爐正煮着玉女長春湯,那無煙的紅羅炭正燒的正旺,把本來已溫暖如春的暖閣裡面又多了幾層熱意,杏貞的臉上紅撲撲的,眼睛裡晶亮一片,身子一激靈,腦海裡靈光閃過,杏貞入鬢長眉猛的一跳,目光炯炯直視咸豐皇帝:“皇上,這倒是臣妾的疏忽了,不過臣妾還有一計,或許可以補救!”

“蘭兒快快道來!”

江南雙福先督清軍在城外修築大量炮臺、工事、營壘,預備在城外頑抗,等太平軍大至,便將工事盡數啓發,留得八百餘人留守,自己進了武昌城並傳巡撫常大淳之命令:“事若不能爲,焚燒破壞方可撤退!”八百餘人無力抵擋太平大軍的攻勢,才半個時辰,燒了工事,炮臺,就做鳥獸散了。楊秀清並一干太平軍將領志得意滿,均說清狗軍心低迷至此,武昌城指日可下。

武昌城外的居民懸於城外,唯恐被太平軍擄去,紛紛請求入城,助官軍守城,常大淳、雙福打開城門,發炮攻擊企圖掠走圍在城門外的百姓的太平軍,將百姓引入城中。

向榮帶援軍萬人抵達武昌城外,攻克洪山太平軍據點,部下把總張國樑也數次擊敗太平軍。但由於雙福、常大淳聽從皇帝命令放棄漢陽、漢口和武昌城外據點,太平軍已經全面包圍武昌孤城,太平軍又封鎖江面,搭建浮橋,援軍往來不斷,武昌既無名將守於內,又無精兵援於外,糧草斷絕,向榮束手無策,急的嘴角都起了好幾個熱水泡。

在太平軍看來,武昌眼見已是一座死城。

“安茜,把架子上那本三國演義拿了過來!”

“是,娘娘。”

杏貞接過安茜送上來的全繡本三國演義,翻了幾翻,找到了自己想找的那一篇回目,遞給了咸豐皇帝。

咸豐皇帝狐疑的打開三國演義一看,看到回目,剛開始似乎還是找不到什麼頭緒,再略一沉思,窗外的北風呼呼刮過,咯噔一聲,殿門外的燈籠應聲落下,咸豐皇帝猛地佔了起來,眼中精光四射!

那一章的回目赫然寫的是:

“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

咸豐二年十月二十日,湖北巡撫衙門。

“正是火攻之計!”常大淳在內書房和湖北提督常祿、湖北總兵王錦繡,江南提督雙福,並三位漢陽、漢口、武昌知府六個人開起了閉門會議,爲防着走漏風聲,連一應的丫鬟僕人也遠遠地遣開,幾個人只能不顧體統的自己斟茶喝。常大淳低聲喝出了咸豐皇帝授予之計。

湖北提督常祿是一個黑臉漢子,黝黑的臉色中帶着一絲沉吟,常祿放下蓋碗,開口問道:“皇上這火攻之計自然是好的,下官只是怕洪逆和僞東王楊逆不會乖乖地把水軍放着讓我們燒啊?”

雙福點頭贊同,王錦繡是一個面色泛黃,神情彪悍的中年男子,他坐在梨花木太師椅上,放在扶手上的雙手青筋暴露,默不作聲。

“皇上已然頒下密旨,這密旨只有在座的七人知曉,泄露者,斬!”常大淳斬釘截鐵道,“因欲讓長毛逆賊中計,故堅壁清野,讓逆賊的大軍耗死在武昌城下,趁機火攻而勝之!我等領命即可!兩位知府,傳我命令,徹底搬空漢口、漢陽兩座城池,開了府庫,發給百姓糧食衣服,驅使百姓入武漢,給青壯工錢,命上城協助官兵守城!常提督,雙提督,兩位加高武昌城,整頓防務,操練團練,並肅清內務,確保探子在城內不會擾亂軍心!王總兵!”常大淳轉頭神色凝重地看着神情彪悍的王錦繡,“我命你,收羅湖北水師的船隻,帶上三千兵馬,焚燒船塢,將那些尚未完工的大船也一併焚燬,將漢口、漢陽兩地存儲的火油、炸藥、藤甲、硝石之類全部運走!即刻到漢水上游尋一處僻靜地方安扎水師,等逆賊大軍搭起浮橋,圍攻武昌之後,你便宜行事,待有時機,一舉順水而下,火燒僞賊水師,無需顧忌我等守勢!常提督,雙提督在城中看的江上火起,待逆賊陣腳大亂,再出城痛擊!皇上已然許諾,武漢三鎮,只需守住武昌城不失、軍民不被裹挾、多殺敵之有生力量,此戰即爲大捷!從優敘功!”

“喳!”

儲秀宮,是夜,北風呼嘯,外頭掉在地上的燈籠被燭火引燃,風借火勢,燈籠燃的更快了,一個小太監輕手輕腳地過來。

“武漢三鎮隔水相望,如今軍心頹廢,彼此難以呼應,不可全守,爲今之計,只能棄兩城而保一城,以臣妾之見,當保人丁最多,糧草最豐厚,城牆最爲高大的湖廣第一雄城武昌城,既然要保武昌城,索性將漢口漢陽兩城搬空,免得逆賊裹挾了當地百姓、又得了錢糧壯大聲勢!此外,逆賊爲方便攻下武昌城獲取補給,從嶽州補充的水師大軍必然集結於三鎮江面。”杏貞又指了地圖上漢水上游,肅然道:“擇一勇將隱蔽在漢水上游,待得逆賊久克武昌不下,心浮氣躁之時,擇機開火船順流衝將殺下去,若是逆賊的船沒有連起來也就罷了,只能衝散他們水軍而已,若是他們爲了貪圖省事,將船鐵鎖鏈環了起來,咱們也不用學諸葛亮借東風,直接順着北風,再讓火燒透長江兩岸!”

二、中外震驚(二)十五、新桃舊符(五)十三、大漠孤煙(六)五、德意志國(一)二十五、白雲蒼狗(八)四十、夜雨萌芽(五)十九、圖窮匕見(上)二十三、靜極思動(五)二十八、返京之前(一)四十三、檢閱三軍(八)二十九、顧此失彼(一)七十七、上海風潮(三)二十五、連鎖反應(五)五十八、天下熙熙(一)四十八、似曾相識(二)十、隨風入夜(一)二十五、天京天京(上)八十四、風雲再變(五)二十三、浙江新疆(二)四十五、節節敗退(一)二十四、玉座珠簾(中)七十三、南巡之前(二)三十二、公使北上(一)八十五、王城喋血(五)二十六、羨慕與否(二)三十一、橫的楞的(二)三十八、峰迴路轉(四)六十二、無妄之災(三)十一、離間之計(四)四十八、似曾相識(一)四十一、牡丹臺上(下)三十三、天津條約(二)十三、各顯神通(三)二十五、白雲蒼狗(二)二十三、亂象四起(七)二十、不請自來(一)二十、不請自來(七)二十六、羣英薈萃(四)五、補入軍機(四)六、步步驚心十七、燈前笑語(八)十 東南西北(五)三十、同治立後(四)六十四、改弦更張(一)八、撤簾風波(二)二十三、請君入甕(一)九十、閃電逞威(六)爲“舞鎖雲霄”再次加更!十三、浩罕之亂(七)二、指點江山(二)七十四、大捷大捷(三)三十三、戰爭陰雲(一)十八、除夕大宴(二)五十四、步步爲營(一)二十六、一元復始(八)十五、五年瑣事(四)十六、爆竹聲中(五)三、激揚文字(四)九十二、新軍南下(三)二十七、兩江總督(中)六、法人之請(一)二十四、投名之狀(一)二十七、滿蒙八旗(七)五十二、山高水長(三)八十、瞞天過海(三)三十一、中宮皇后(一)三十七、通州和談(四)三十六、北狩爭議(五)十九、一馬當先(八)二十二、我心欲託(二)二十八、鏖戰江西(八)十一、宮車晏駕(一)二十二、圍魏救趙(一)二十六、少年之國(一)三十六、獨佔剛果(二)三十五、兒女心事(四)二十三、浙江新疆(五)七、歌舞昇平(下)九十八、割地賠款(二)二十二、圍魏救趙(二)一、春風花草(三)七十四、大捷大捷(一)六十二、無妄之災(三)二十一、佈局奧匈(六)十四、武昌大戰(五)五十四、步步爲營(一)二十五、一波又起(二)三十一、磨刀霍霍(一)八、鐵路紛擾(一)三十八、欲取姑予(一)十七、昭陽節使(一)十三、問計寧壽(三)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七)三十七、通州和談(九)六十一、觥籌交錯(三)七十四、海上上海(二)二十三、浙江新疆(四)五、德意志國(一)二十八、日月分明(四)三十二、公使北上(六)三十二、身世浮沉(一)
二、中外震驚(二)十五、新桃舊符(五)十三、大漠孤煙(六)五、德意志國(一)二十五、白雲蒼狗(八)四十、夜雨萌芽(五)十九、圖窮匕見(上)二十三、靜極思動(五)二十八、返京之前(一)四十三、檢閱三軍(八)二十九、顧此失彼(一)七十七、上海風潮(三)二十五、連鎖反應(五)五十八、天下熙熙(一)四十八、似曾相識(二)十、隨風入夜(一)二十五、天京天京(上)八十四、風雲再變(五)二十三、浙江新疆(二)四十五、節節敗退(一)二十四、玉座珠簾(中)七十三、南巡之前(二)三十二、公使北上(一)八十五、王城喋血(五)二十六、羨慕與否(二)三十一、橫的楞的(二)三十八、峰迴路轉(四)六十二、無妄之災(三)十一、離間之計(四)四十八、似曾相識(一)四十一、牡丹臺上(下)三十三、天津條約(二)十三、各顯神通(三)二十五、白雲蒼狗(二)二十三、亂象四起(七)二十、不請自來(一)二十、不請自來(七)二十六、羣英薈萃(四)五、補入軍機(四)六、步步驚心十七、燈前笑語(八)十 東南西北(五)三十、同治立後(四)六十四、改弦更張(一)八、撤簾風波(二)二十三、請君入甕(一)九十、閃電逞威(六)爲“舞鎖雲霄”再次加更!十三、浩罕之亂(七)二、指點江山(二)七十四、大捷大捷(三)三十三、戰爭陰雲(一)十八、除夕大宴(二)五十四、步步爲營(一)二十六、一元復始(八)十五、五年瑣事(四)十六、爆竹聲中(五)三、激揚文字(四)九十二、新軍南下(三)二十七、兩江總督(中)六、法人之請(一)二十四、投名之狀(一)二十七、滿蒙八旗(七)五十二、山高水長(三)八十、瞞天過海(三)三十一、中宮皇后(一)三十七、通州和談(四)三十六、北狩爭議(五)十九、一馬當先(八)二十二、我心欲託(二)二十八、鏖戰江西(八)十一、宮車晏駕(一)二十二、圍魏救趙(一)二十六、少年之國(一)三十六、獨佔剛果(二)三十五、兒女心事(四)二十三、浙江新疆(五)七、歌舞昇平(下)九十八、割地賠款(二)二十二、圍魏救趙(二)一、春風花草(三)七十四、大捷大捷(一)六十二、無妄之災(三)二十一、佈局奧匈(六)十四、武昌大戰(五)五十四、步步爲營(一)二十五、一波又起(二)三十一、磨刀霍霍(一)八、鐵路紛擾(一)三十八、欲取姑予(一)十七、昭陽節使(一)十三、問計寧壽(三)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七)三十七、通州和談(九)六十一、觥籌交錯(三)七十四、海上上海(二)二十三、浙江新疆(四)五、德意志國(一)二十八、日月分明(四)三十二、公使北上(六)三十二、身世浮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