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大捷大捷(三)

是什麼樣的密旨?慈禧太后似乎現在已經越過了軍機處直接指揮在越南的戰事了,這事兒原本是不妥當的,下密旨不過是權宜之計,在這樣大的軍國要事面前,怎麼說,總是討論協商然後出具的萬全之策纔是最妥當的,可惜,如今的軍機處,根本就沒任何強項令,只是一羣聽命行事的大臣,君前奏對,不能越級上陳,這事兒應該讓世鐸發問,可是這位禮親王一點想要知道這密旨是什麼的心思都沒有。

他只是對着馮子材的人員配置有些疑問,“聽說這位馮子材,把兩個兒子都放在前線,忠心爲國,自然是沒話說的,可是兩個人若都有了閃失,豈不是太過殘忍??這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了,西聖應該要體諒一些。”

這雖然是拘泥於小節,不管大事,但是慈禧太后點點頭,認爲這事兒說的很對,“說的有道理,不過這事兒不適合下旨,你們軍機處出一個命令,讓他們兄弟兩個派一個回國內運糧。”

別的事兒就無關緊要了,世鐸打定主意不想管前線的事兒,額勒和布負責了一點招兵的事兒,可這和對法作戰毫無關係,他自詡知兵,卻什麼事兒都插不上手,鎮南關大捷和中樞也毫無關係,只是兩廣,特別是高心夔和那個養珠廠廠長安德海的功勞,自然是歡喜的,但是這歡喜之中隱隱有着嫉妒的意味所在,只是如今不能夠跳出來反對慈禧太后直接插手越南戰事。

慈禧太后越過軍機處直接指揮軍事,已經是成爲慣例了,以前不會擅自干涉前線統帥的具體部署,怎麼這次是要親自指揮了?額勒和布隱隱覺得有些不對,這不是一件好現象,前線軍情瞬息萬變,在深宮之中,不見得能夠指揮妥當,但是這時候世鐸不開口,別人不好說話。

別的國內的事兒,世鐸一一請示,慈禧太后也一一應允,末了還繼續說道,“禮王你當差謹慎,有些事兒,你也不必要一一都來請旨,軍機大臣就是宰相,這是半點沒錯的,你凡事行去就是,我自然爲你撐腰。”

世鐸感激不盡,又要跪下了謝恩,其餘的人沒法子,只能是也跟着跪下謝恩,慈禧太后又賜了二月二龍擡頭吃的春餅,於是也就退下了。

董元醇和慶海是同一個值房,閻敬銘和孫毓汶一個,景壽和額勒和佈一個,禮親王獨自一個,今日也不知道如何,世鐸十分的高興,御前散了之後,居然揹着手親自來景壽的值房,他是最沒用架子的,景壽邀請他上坑坐,世鐸也不和他們兩個人客氣,上了靠山坑,坐在了東首,景壽在西首作陪,額勒和布資歷最淺,在地上擇了一個椅子坐着,蘇拉們上了茶,退了出去。額勒和布看着世鐸笑眯眯的樣子,顯然是心情極好,他也不知道如何開口,趁着景壽絮絮叨叨的和世鐸談着市面上的瑣事時候,低着頭想了想,擡起頭來,對着世鐸說道,“論理兒,我這話不該說,只是西聖爺擡舉我,讓我進了軍機處,我想着總是不能尸位素餐,要幹一點事兒出來,咱們軍機處裡頭,包括禮王,都是新人,這西聖覺得咱們不懂軍事,怕辦不好越南的差事兒,這咱們都沒話說,可說句犯忌諱的話兒,西聖給前線的兵下密旨,我只怕這,”他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說了,“怕好心辦壞事兒啊。”

世鐸微微一笑,卻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對着景壽說道,“六額駙,你是什麼個意思啊?”

景壽舊年被慈禧太后和恭親王聯手收拾了,起復又稱爲御前大臣之後,又因爲自己兒子癆病隱瞞下來,想要和榮壽公主結親的事情被太后訓斥,現在老實的如同一隻鵪鶉一般,他聽到世鐸一問,搖頭說道,“我沒什麼意思,這事兒,和咱們沒關係。”

“是沒關係,但是也不是沒有關係,”世鐸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車軲轆話兒,“筱山,算起來,你和西聖都是鑲藍旗出身的,應該是要親近一些,這話兒不管如何,總是擔心着國事,也擔心着西聖,沒的說。”

世鐸喝了口茶,“不管外頭傳的風聲如何,這明面上,下旨讓恭親王退出軍機處的原因,就是因爲恭親王干涉前線,曲意妥協,致使北寧大敗,對不對?”

額勒和布點了點頭,似乎發覺了什麼,“王爺您的意思是?”

“既然是因爲在這裡跌倒了這麼多人,咱們何必還要踩上去呢?第一點,咱們要安分守己的當差,不該管的不能管,我是有自知之明的,西聖爲什麼選了我當這個領班軍機大臣,無非就是看在我懦弱。”

景壽連忙說道,“王爺您這是性子好。”

“六額駙就別開玩笑了,我的性子是好,所以不會駁上頭的旨意,”世鐸說道,“識人難,識己更難,我是不太能認清楚別人,不過我自己什麼能耐,還是分的清楚的,什麼事兒該辦,什麼事兒不該辦,是有區別的,如果忘了自己是什麼身份,有些事兒瞎辦,那就是找死,這麼幾年咱們什麼人,什麼事兒沒見過?不知道自己身份的人,已經被遠遠的打發了,我心裡呢,第一個是不願意進軍機的,但是西聖這麼說,沒有不遵的,但是我也明白自己的身份,我這一房,這麼多年都是這麼下來的,我當這個領班,沒有別的法子,只有一條:上頭交代給我的事兒,辦好,底下人求我的事兒,若是和上頭交代的事兒不衝突,自然也可以辦,筱山,六額駙和我一樣,或者說,軍機處這些人都是什麼人,你仔細的揣摩揣摩,就應該知道,爲什麼選了這些人進軍機。”

“也不單單是咱們這,”世鐸說道,“你還沒瞧清楚,兵部的事兒,咱們不用管,也輪不到管。”這時候蘇拉進來稟告,“養心殿叫了榮祿大人。”(未完待續。)

二十八、鏖戰江西(三)二十四、開邊興兵(六)四十四、臨危受命(中下)三十四、又見泉臺(二)十四、營造法式(一)十一、宮車晏駕(二)七十五、波譎雲詭(三)二十四、削減開支(二)五十七、一觸即發(二)四十六、壯志凌雲(三)十八、八仙過海(中)二十三、三家分晉(一)七十四、大捷大捷(二)三十五、長阪坡上(四)四、五千貂錦(三)二十五、白雲蒼狗(三)二十三、步步生蓮(九)三十二、楊柳依依(中)三、以勝求和(三)十五、大戰餘波(二)二十八、鏖戰江西(九)二十二、同治七年(一)三十五、一瀉千里(一)八十七、越南新主(三)三十、(一)七十八、升龍大火(一)一、阪上之雲(八)二十四、霸權本質(二)八、鐵路紛擾(四)二十四、投名之狀(三)四十、言笑晏晏(四)七十七、上海風潮(四)十七、指東打西(二)二十一、鼎湖弓箭(二)三十三、北圻金鼓(三)二十一、慧眼識英(一)十、海不揚波(一)十四、武昌大戰(九)八、中樞之事(二)三十八、欲取姑予(二)三十五、輪船飛渡(四)十三、大漠孤煙(三)二十三、浙江新疆(一)三十八、玉女素心(三)十四、偶現麟角(三)二、日出之國(四)六十一、觥籌交錯(二)一、眼前大敵(二)十四、偶現麟角(三)二、萬里風沙(一)二、指點江山(三)十八、八仙過海(下)三、雲龍半現(三)二十二、同治七年(二)四十三、冷月無聲(一)七十一、擡棺出征(二)十六、其樂融融(四)十九、風起北疆(四)三十、項莊舞劍(二)四、內外諸事(一)二十九、兵臨廬州(三)二十一、佈局奧匈(三)二十四、削減開支(二)四十六、壯志凌雲(四)四十八、艱難唯死(四)九、寶鍔棣華(上)二十八、日月分明(四)二十六、同治元年(上)三十七、天下無主(四)八十七、越南新主(五)八十八、大戰前夕(三)十六、其樂融融(四)二十八、日月分明(二)二十四、圓明三園(三)七、出將入相(四)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二)二十三、舉國之力(二)十六、其樂融融(二)三、趁火打劫(三)四、閔妃來朝(二)十一、大國小國(五)十六、協理六宮(四)三十三、朝日鮮鮮(一)三十五、一瀉千里(八)三十、扶搖直上(四)一、金鼓畫角(二)十八、五馬進京(三)三十六、粉墨登場(一)四十七、可與人言(四)四、進宮選秀十四、鬢雲欲度(四)三十五、一瀉千里(八)十八、再破大營(四)八、鐵路紛擾(一)五十一、南北水火(五)四十五、今又復來(三)八十八、大戰前夕(八)一、三月初三(八)四十、言笑晏晏(三)七十六、新人舊人(四)
二十八、鏖戰江西(三)二十四、開邊興兵(六)四十四、臨危受命(中下)三十四、又見泉臺(二)十四、營造法式(一)十一、宮車晏駕(二)七十五、波譎雲詭(三)二十四、削減開支(二)五十七、一觸即發(二)四十六、壯志凌雲(三)十八、八仙過海(中)二十三、三家分晉(一)七十四、大捷大捷(二)三十五、長阪坡上(四)四、五千貂錦(三)二十五、白雲蒼狗(三)二十三、步步生蓮(九)三十二、楊柳依依(中)三、以勝求和(三)十五、大戰餘波(二)二十八、鏖戰江西(九)二十二、同治七年(一)三十五、一瀉千里(一)八十七、越南新主(三)三十、(一)七十八、升龍大火(一)一、阪上之雲(八)二十四、霸權本質(二)八、鐵路紛擾(四)二十四、投名之狀(三)四十、言笑晏晏(四)七十七、上海風潮(四)十七、指東打西(二)二十一、鼎湖弓箭(二)三十三、北圻金鼓(三)二十一、慧眼識英(一)十、海不揚波(一)十四、武昌大戰(九)八、中樞之事(二)三十八、欲取姑予(二)三十五、輪船飛渡(四)十三、大漠孤煙(三)二十三、浙江新疆(一)三十八、玉女素心(三)十四、偶現麟角(三)二、日出之國(四)六十一、觥籌交錯(二)一、眼前大敵(二)十四、偶現麟角(三)二、萬里風沙(一)二、指點江山(三)十八、八仙過海(下)三、雲龍半現(三)二十二、同治七年(二)四十三、冷月無聲(一)七十一、擡棺出征(二)十六、其樂融融(四)十九、風起北疆(四)三十、項莊舞劍(二)四、內外諸事(一)二十九、兵臨廬州(三)二十一、佈局奧匈(三)二十四、削減開支(二)四十六、壯志凌雲(四)四十八、艱難唯死(四)九、寶鍔棣華(上)二十八、日月分明(四)二十六、同治元年(上)三十七、天下無主(四)八十七、越南新主(五)八十八、大戰前夕(三)十六、其樂融融(四)二十八、日月分明(二)二十四、圓明三園(三)七、出將入相(四)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二)二十三、舉國之力(二)十六、其樂融融(二)三、趁火打劫(三)四、閔妃來朝(二)十一、大國小國(五)十六、協理六宮(四)三十三、朝日鮮鮮(一)三十五、一瀉千里(八)三十、扶搖直上(四)一、金鼓畫角(二)十八、五馬進京(三)三十六、粉墨登場(一)四十七、可與人言(四)四、進宮選秀十四、鬢雲欲度(四)三十五、一瀉千里(八)十八、再破大營(四)八、鐵路紛擾(一)五十一、南北水火(五)四十五、今又復來(三)八十八、大戰前夕(八)一、三月初三(八)四十、言笑晏晏(三)七十六、新人舊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