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他鄉故知(三)

“安公公,我倒是有一事不解,”高心夔問道,“雖然這合浦珠廠收益必然不錯,可這麼多年如果把銀子解入內庫,你這裡絕不會留着這麼多的銀子,卻不知?”

安德海搖搖頭,“從來就沒有把銀子運回內務府過。”

“哦?”高心夔奇怪的問道,“這是爲何?”

“從未有人下命令說要把合浦珠廠的銀子拿上去,前幾年還有人在這裡取珠,現在就連這裡的南珠宮裡頭都沒人來拿了。高大人您就在京中,知道這捧紅踩黑的例子,有人不願意讓太后她老人家記得我,珠子自然也不會送到宮裡頭去,合浦珠廠就算金山銀山,太后想不起來,也是枉然。”安德海叫了一聲,“把架上的盒子拿過來。”

裡面娉婷出來了一位婦人,高心夔看着她的容貌有些熟悉,大約是以前宮中見過,“這一位是?”

“算是我的妻室吧。”那個婦人放下盒子,行了一禮,轉身退下,安德海看着婦人的背影消失在芭蕉樹之間,對着高心夔說道,“我以爲她是個旗子,沒想到居然不懼風浪陪着我到了南邊,這其中之事,一言難盡,吃了這麼多苦,倒也不算後悔。這事兒就不談了,高大人瞧一瞧這個吧。”

高心夔打開了那個盒子,只見盒子之內用絨布託着滿滿一盒大拇指粗細的珍珠,那珍珠渾圓通透,是南珠裡面的極品,最爲難得的這一盒珍珠都是紅色,嫣紅,大紅,玫紅,粉紅,紫紅色,各色不一,如今市面上還未有這樣紅色的珍珠,高心夔拿起了一顆,放在太陽底下仔細打量,深紅色的珍珠在陽光下散發着溫潤的光芒,放在石面上,滴溜溜的轉個不停,古人稱最高等級的珍珠就是走盤珠,顯然,這一顆比走盤珠還要上佳,若是拿到市面上售賣,這一顆珍珠,只怕不下千金之數。這麼一盒珍珠,價值只怕比馮子材拿走的六十萬兩白銀,還要多。

高心夔顯然是知道往事的,“西聖昔日有言,只要公公種出紅色的珍珠,即刻就可以返京,爲何,公公不把這珍珠呈上去呢?若是公公要呈上去,想必誰也是攔不住的。”

“昔日大難,雖然我不是元兇,只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若不是我的過錯,孝哲皇后不會驚懼流產,太后也不會遭那樣的罪過,他們攔了我的道,我自己心裡也懷着愧疚,也不願意北上。”安德海長長的吐了一口氣,“你今日到了,這積存下來歷年的銀子,也算是有了歸宿,一百四十萬兩的銀票就在這裡,”安德海從袖子裡拿了一個信封出來,遞給高心夔,“就存在廣州城的幾家票號裡,你去提就是了。”

高心夔接過了信封,“你這裡的出息,按理來說,應該是要解入內庫的。我若是拿了,只怕將來內務府哪裡不好交代。”

“無妨,內務府的那些太監巴不得太后忘記我,怎麼會來問我要錢?只怕是心裡也存着把合浦珠廠的出息給我花銷,然後讓我好好在這裡養老的意思。”安德海傲然說道,“合浦珠廠之前,除了上貢內務府的珍珠之外,別的一年還要倒貼幾千兩銀子進去做開銷,我來了這裡,不過是十年,就已經賺下了兩百萬兩白銀,進貢給宮裡頭的珍珠,也早已準備好了幾箱,這幾箱均是最上等的南珠,如果一下子拿出去買,只怕就只有一百萬兩銀子可以賺。你雖然要軍費,但是這個珍珠不能都給你一次性賣了,一次性出了這麼多珍珠,價格只怕要大跌。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物以稀爲貴,若是這麼多珍珠賣出去,只怕是要和白菜價差不離了,珍珠我慢慢的賣出去就是,上次英國駐廣州領事問我買二百顆最好的合浦珠,進獻給英國女王,要做什麼珍珠王冠,我沒理他,既然如今缺銀子,也只好是賣給他罷了。”

“這進貢的珍珠,如何使得盡數發賣?”高心夔雖然大喜這數月之間的軍費必然是無憂了,但是也要考慮到這位昔日故交的前途,“只怕是不行。”

“無妨,你還不知道太后的性子?我這麼做,她只有歡喜的,昔日她還說冬春時候,要把圓明園開放收門票賺銀子,只是後來,混忘了,也就沒有再提這件事。再者,這也是我贖罪的意思,日後萬事都由我承擔,你且不用多慮了。”

“那我把這盒珍珠帶走,呈給西聖,”高心夔站了起來,拱手行禮,“沒有銀子,只怕我是寸步難行,如何也不能讓你獨自承擔,若是西聖怪罪,兄弟我一起擔着罷了。”

安德海雖然嘴裡如此說,但是心裡也是存着要重新返京的意思,只是自己作爲不好意思罷了,高心夔如此說,他自然是十分感激,扶起了高心夔,“你快去就是,軍情如火,我這裡若是還有什麼銀子,一概送到欽州來。”

兩個人聯袂出了宅子,到了碼頭,馮子材正在大呼小叫的讓珠戶們把銀子搬到大船上去,見到了高心夔手裡捧着的盒子,又厚着臉想要來接這個盒子,誰都知道,物品的價值不在於體積,這個盒子裡頭的東西只怕比銀子還要金貴,如果發賣的話......他正垂涎三尺,伸出的爪子,被安德海一巴掌打開,“這是進獻給西聖爺的東西,敢亂拿,剁了你的爪子!”

馮子材縮了縮頭,“那我就不搭手了,快請吧,時間不等人,我這會子是不能拉起一萬人的隊伍,我把馮字倒頭寫!”

“別在這裡說廢話,”安德海諷刺的說道,“戰場上見真章,你別這幾年在家裡做農活,見到法國人手腳痠軟,拿不動刀槍,那可真是要丟臉到九州萬國去了。”

馮子材鼻孔朝天,連連冷哼,“安大人,賺錢你是好手,花錢我也算是好手,但是用兵您就算不上了,提也別提,就老老實實看我怎麼殺法國鬼子吧。”(未完待續。)

十五、九龍治水(四)二十三、浙江新疆(六)四、宮內宮外(二)二十、神女無意(七)五、賦詩受封二、遇見榮祿三十一、歲在龍蛇(二)二十七、大捷之後(三)九十四、戰爭延續(八)六、法人之請(二)三十九、欲取姑予(四)三十二、圖窮匕見(四)十三、意在筆外(二)二、俯仰之間(三)一、阪上之雲(一)五十三、火上澆油(三)三十六、當陽橋頭(一)三十八、峰迴路轉(四)二十八、新幣銀行(七)七十五、波譎雲詭(四)五、補入軍機(四)七十一、故弄玄虛(一)十六、兒女情長(三)十六、爆竹聲中(四)三十七、千古艱難(一)一、白馬過隙(四)三十六、獨佔剛果(四)四十五、今又復來(四)二十四 五羊城中(一)二十八、鏖戰江西(七)三十一、中宮皇后(六)十七、燈前笑語(八)三十三、朝日鮮鮮(三)一百零二、升龍大典(四)二十二、同治七年(二)一百零一、真正所圖(五)二十六、同治元年(中)九、阻礙重重(一)九十四、戰爭延續(一)六十、正月初二(一)十、皇后人選(三)給第一粉絲!三十三、天津條約(完)二、中外震驚(六)二十六、同治元年(下)二十三、緩緩圖之(一)十一、大國小國(七)三、梨花滿地(二)十三、金明暗滅(四)十一、宮車晏駕(一)二、宗親衆人(二)八十五、王城喋血(二)三十、同治立後(七)四十六、不如意者(二)二十五、康慈太后(二)十九、來而不往(一)十九、一馬當先(三)七、江東才俊(中)六十三、天崩地坼(二)四十七、永通橋戰(六)七十三、鎮南關外(一)三十九、直抒胸臆(三)十六、兒女情長(三)十、江南江北(一)六、江淮戰事(一)三十七、千古艱難(二)六十八、他鄉故知(一)二十、兩廂比較(二)七十一、擡棺出征(三)七十三、南巡之前(三)八十二、大勝之後(二)三十五、輪船飛渡(完)六十二、無妄之災(二)三十二、公使北上(二)三十九、禍水東引(一)二十九、飛騎報捷(下)四十二、同文館事(五)四十、夜雨萌芽(三)十八、朝秦暮楚(一)二十八、鏖戰江西(九)十六、香腮豔雪(五)八、中樞之事(一)四十二、浮萍霜露(一)三十八、玉女素心(三)四十一、寒光鐵衣(二)二十二、金陵王氣(二)三十、同治立後(十)五、白蓮教主(四)十二、英人來華(一)三、梨花滿地(三)十一、大國小國(五)七十二、水陸並進(二)十二、天京事變(一)七十八、升龍大火(二)二十八、新幣銀行(八)加更十二、天京事變(二)二十三、步步生蓮(八)一、三月初三(八)八、賓至如歸(一)二十二、同治七年(二)二十九、燦燦萱草(四)
十五、九龍治水(四)二十三、浙江新疆(六)四、宮內宮外(二)二十、神女無意(七)五、賦詩受封二、遇見榮祿三十一、歲在龍蛇(二)二十七、大捷之後(三)九十四、戰爭延續(八)六、法人之請(二)三十九、欲取姑予(四)三十二、圖窮匕見(四)十三、意在筆外(二)二、俯仰之間(三)一、阪上之雲(一)五十三、火上澆油(三)三十六、當陽橋頭(一)三十八、峰迴路轉(四)二十八、新幣銀行(七)七十五、波譎雲詭(四)五、補入軍機(四)七十一、故弄玄虛(一)十六、兒女情長(三)十六、爆竹聲中(四)三十七、千古艱難(一)一、白馬過隙(四)三十六、獨佔剛果(四)四十五、今又復來(四)二十四 五羊城中(一)二十八、鏖戰江西(七)三十一、中宮皇后(六)十七、燈前笑語(八)三十三、朝日鮮鮮(三)一百零二、升龍大典(四)二十二、同治七年(二)一百零一、真正所圖(五)二十六、同治元年(中)九、阻礙重重(一)九十四、戰爭延續(一)六十、正月初二(一)十、皇后人選(三)給第一粉絲!三十三、天津條約(完)二、中外震驚(六)二十六、同治元年(下)二十三、緩緩圖之(一)十一、大國小國(七)三、梨花滿地(二)十三、金明暗滅(四)十一、宮車晏駕(一)二、宗親衆人(二)八十五、王城喋血(二)三十、同治立後(七)四十六、不如意者(二)二十五、康慈太后(二)十九、來而不往(一)十九、一馬當先(三)七、江東才俊(中)六十三、天崩地坼(二)四十七、永通橋戰(六)七十三、鎮南關外(一)三十九、直抒胸臆(三)十六、兒女情長(三)十、江南江北(一)六、江淮戰事(一)三十七、千古艱難(二)六十八、他鄉故知(一)二十、兩廂比較(二)七十一、擡棺出征(三)七十三、南巡之前(三)八十二、大勝之後(二)三十五、輪船飛渡(完)六十二、無妄之災(二)三十二、公使北上(二)三十九、禍水東引(一)二十九、飛騎報捷(下)四十二、同文館事(五)四十、夜雨萌芽(三)十八、朝秦暮楚(一)二十八、鏖戰江西(九)十六、香腮豔雪(五)八、中樞之事(一)四十二、浮萍霜露(一)三十八、玉女素心(三)四十一、寒光鐵衣(二)二十二、金陵王氣(二)三十、同治立後(十)五、白蓮教主(四)十二、英人來華(一)三、梨花滿地(三)十一、大國小國(五)七十二、水陸並進(二)十二、天京事變(一)七十八、升龍大火(二)二十八、新幣銀行(八)加更十二、天京事變(二)二十三、步步生蓮(八)一、三月初三(八)八、賓至如歸(一)二十二、同治七年(二)二十九、燦燦萱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