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公使北上(二)

巴夏禮冷哼一聲,將手裡的信撕碎,丟在火盆裡,室內起了一團煙霧,“幾位先生,中國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推諉,就在信上,這位總督大人推脫着讓我們這幾位,這幾位世界上最強盛國家的代表,返回到廣州去,和那個敵視我們的新上任兩廣總督談!”

“天方夜譚!”巴夏禮聲調高了一些,柏貴因爲投靠英國人的行爲被皇帝免去了署理兩廣總督的職位,讓原來的內閣學士、刑部侍郎黃宗漢擔任兩廣總督兼通商大臣。黃宗漢他力主抗擊英法聯軍,沿途廣招義勇,經過泉州家鄉時募集神槍手。到廣東後,駐紮在惠州,立即聯絡紳民,辦團練兵。在籍侍郎羅淳衍、京卿龍元僖、給事中蘇廷魁與他密切配合,銳意收復廣州,時人稱之爲“一督三紳團”。這樣強硬的人是不會和自己和談的,巴夏禮十分地清楚,“我受夠了!兩位公使先生,我認爲中國人,特別在北京那個皇帝,還不明白我們三個國家聯合起來,在這個地球上是什麼樣子的力量!”巴夏禮再次舉起酒杯,示意幾個人一起碰杯,“我們應該給這些愚蠢、傲慢自大的中國人,用我們的火槍火炮軍艦好好上一課!讓他們明白自己國家的一句話,什麼叫做認清楚現實的人才是英雄!”三個水晶杯子崢的碰在一起,在半空中盪漾出莫名的光亮來。

。。。。。。。。。。

“識時務者爲俊傑啊,”穆楊阿拍了拍手,他對着英法兩國人過寧波而不入的行爲十分地滿意。是的,他拍了拍自己前些日子擔驚受怕乾癟下的肚子。滿意地想着,之前局勢危險的時候,他都已經在府裡準備好一瓷瓶的鶴頂紅了,要是英法兩國有半點進攻寧波府的意思,自己就服毒自殺。堅決不能連累宮中的女兒,皇帝如今對着漢人、和武將都十分的寬容,對着滿人是毫不留情,皇后的父親當年被懷疑棄城而逃,皇后都受了好大的委屈,要是輪到自己這裡,就算自己抱住了皇后的大腿,就算不死。恐怕也逃不了伊犁走一趟,穆楊阿十分清楚地明白,爲什麼洋人不和二十年前一樣,一路望着北邊攻打過來,爲什麼不攻打寧波府,半數的浙江財稅和三分之一福建的財稅都解到寧波府來購買外國槍炮,這纔是英法聯軍沒有攻打寧波的原因,相比較其他昏庸顢頇的官員。穆楊阿比較清楚地明白了其實商業行爲龐大的話可以影響到政治和軍事,不過這時候穆楊阿無暇理會這些瑣事,他吩咐管着購買軍火的師爺。“快快快,和城裡的那些洋人們說,說本官要加三分之一的價格來購買火槍火炮!來者不懼,誰拿來多少,本官全部包圓!”

師爺對着自己東家財大氣粗的命令默默地抹了汗,卻又不得不提醒穆楊阿。“大人,英國人說要咱們出承諾書,不得不將火槍用於對英*隊,還有火炮已經不再提供了。”

穆楊阿拍了桌子,“這怕什麼,本官給他寫承諾書便是!本官是絕對不會把這些火槍拿去對付英*隊的!曾總督自然也不會!”看着那個師爺還是懵懵懂懂的樣子,穆楊阿恨鐵不成鋼地罵道:“所以你纔是個師爺,蠢材,等到火槍到手,本官只要發送出去,誰怎麼用,對誰用,本官還管的着嗎!英國商人也不是好東西,玩這種掩耳盜鈴這一套,他們還嫩着呢,火槍到手,那就不是他們說了算了!”師爺恍然大悟,連連點頭,這中國官場的推諉責任,一般外國人是學不會的,就算中國將外國的火器對付英法聯軍,那些商人追究起來,也找不到最終要對此事負責的人。穆楊阿得意洋洋,又指點了火炮的生意起來,“火炮的價格再漲三分之一,本官就不信,這真金白銀,買不到火炮!英吉利法蘭西不肯賣,那就找俄羅斯,找美利堅,聽說有一個德意志國的火炮也很是了得,公佈貼出去,就說大清爲了平叛長毛,故此高價收購火炮,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本官就不信,撬不開他們捂着的口袋!”

“東翁英明!”師爺這時候是真心佩服穆楊阿了,難怪能坐到這幾年除了鹽道之外最肥的職位,除了有關係之外,這辦事的水平也果然高明。

“京中來旨意,要咱們全力收購,以防不時之需,”穆楊阿撫須微微沉思,“可見局勢有些不妙啊。”

“管他風浪多大,必然是吹不到東翁的。”師爺及時地奉上一記馬屁。

“那是自然,”穆楊阿頗爲自詡,自己是貞妃的父親,原本就在皇帝那裡掛了號的,又早通了皇后的路子,先捐獻了一批上好的軍火,皇后嘴角歪歪,自己也藉着平定發逆的這個東風,得了五口通商協辦大臣的位子,還專管軍火採購的肥缺,自己這幾年雖然是吃拿卡要賺下了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銀子,可到底也不敢耽誤大事,把購買軍火的差事是辦的滴水不漏,花團錦簇的,吏部已經有兩個嘉獎記檔了。女兒也來信說,皇后對自己當差極爲滿意,準備有機會和皇帝說要酬功,實授布政使,或者是右都御使銜。若是到了那一步,那接下來不是入京六部長官,就是就任一省撫臺或者總督了!想到此處,穆楊阿早就把之前惴惴不安的心情拋到了東海里,哪裡還有空去想着自殺殉國的晦氣事,又連忙吩咐師爺,“今晚本官要請那些洋商人吃飯,京裡帶來的廚子,還有去魁星樓把他掌案的廚子也請來,都請來,山珍海味,水陸八鮮,都上都上!今天本官要這些洋人全部吃的舌頭都吞掉!也不管他們那些火槍是不是最新的,只要能射出去,本官都要了!”依靠東南各省的財力,外*火商人眼裡的金主,穆楊阿大人準備揮動着銀票,準備將那些見錢眼開的商人們全部打倒在地。

ps:

乾隆五十八年,百菊溪擔任浙江按察使,與杭州太守李曉園本來很要好,偶而因小事鬧

了矛盾。李曉園大爲惱火,以至一個月都不去稟見百菊溪,之後還要推託有病辭職返鄉。

當時正是盛夏酷暑,百菊溪送李曉園一柄詩扇,上面寫有詩句:“我非夏日何須畏,君

似清風不肯來。”

三十九、血染鳳闕(四)三十四、青山隱隱(五)二十六、同治元年(完)二十五、連鎖反應(一)一百零一、真正所圖(四)四、閔妃來朝(一)二十三、步步生蓮(六)二十三、靜極思動(二)二十二、同治七年(一)十、江南江北(四)四十三、冷月無聲(一)二十、不請自來(一)十六、南轅北轍(三)十一、威逼利誘(四)五十七、一觸即發(四)三十六、當陽橋頭(三)二十八、新幣銀行(七)九十七、英魂不遠(二)十六、爆竹聲中(一)四、公使來京(二)十九、圖窮匕見(中)二十三、請君入甕(二)四十二、同文館事(完)二十一、封妃之後(上)四、公使來京(完)二十三、步步生蓮(九)五十九、利來利往(四)八十六、尷尬之人(六)三十五、輪船飛渡(完)二十六、一元復始(五)十四、功在詩先(二)十一、宮車晏駕(一)十六、其樂融融(四)九十四、戰爭延續(二)十三、浩罕之亂(三)七十四、海上上海(二)二十八、環環相扣(二)二、日出之國(三)六十九、老驥伏櫪(二)三十五、硝煙再起(四)七十七、彼此呼應(二)二十六、戰爭爆發(二)二、萬里風沙(一)六、金色大廳(三)十六、爆竹聲中(五)二十七、滿蒙八旗(一)十八、再破大營(三)四十六、壯志凌雲(五)二十五、萬國大會(四)二十六、驚鴻一瞥(一)三、以勝求和(四)三十六、粉墨登場(四)五十九、利來利往(一)六十八、他鄉故知(二)八十八、大戰前夕(四)四十五、游擊戰法(五)四十一、立後封妃(七)五、離恨無常(完)十二、巍巍宮闕(二)三十二、圖窮匕見(六)二十七、滿蒙八旗(五)九、寶鍔棣華(下)八十四、風雲再變(四)三十七、另有所圖(二)七、以退爲進(四)七十二、攘外安內(一)八、鐵路紛擾(一)三、梨花滿地(二)三、激揚文字(二)十二、天京事變(二)四十五、節節敗退(三)七十五、(一)九、爭風吃醋(二)三十三、洞在清溪(八)四十二、同文館事(上)四十一、立後封妃(六)二十一、何患無辭(四)四十四、前度劉郎(二)三、趁火打劫(二)二十一、襄王有夢(六)十三、金明暗滅(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四)六十七、宣室訪逐(三)一、阪上之雲(二)十五、玉蘭之會(一)三十五、議政輔政(二)四十一、寒光鐵衣(二)十八、追封哀榮(四)三十九、百計迎敵(二)十一、大國小國(四)三十四、青山隱隱(八)三十六、獨佔剛果(四)四十五、今又復來(二)五十九、利來利往(三)二十七、壓力動力(一)二十八、鏖戰江西(四)一、三月初三(二)十八、除夕大宴(六)三十七、天下無主(二)十八、雷公電母(三)
三十九、血染鳳闕(四)三十四、青山隱隱(五)二十六、同治元年(完)二十五、連鎖反應(一)一百零一、真正所圖(四)四、閔妃來朝(一)二十三、步步生蓮(六)二十三、靜極思動(二)二十二、同治七年(一)十、江南江北(四)四十三、冷月無聲(一)二十、不請自來(一)十六、南轅北轍(三)十一、威逼利誘(四)五十七、一觸即發(四)三十六、當陽橋頭(三)二十八、新幣銀行(七)九十七、英魂不遠(二)十六、爆竹聲中(一)四、公使來京(二)十九、圖窮匕見(中)二十三、請君入甕(二)四十二、同文館事(完)二十一、封妃之後(上)四、公使來京(完)二十三、步步生蓮(九)五十九、利來利往(四)八十六、尷尬之人(六)三十五、輪船飛渡(完)二十六、一元復始(五)十四、功在詩先(二)十一、宮車晏駕(一)十六、其樂融融(四)九十四、戰爭延續(二)十三、浩罕之亂(三)七十四、海上上海(二)二十八、環環相扣(二)二、日出之國(三)六十九、老驥伏櫪(二)三十五、硝煙再起(四)七十七、彼此呼應(二)二十六、戰爭爆發(二)二、萬里風沙(一)六、金色大廳(三)十六、爆竹聲中(五)二十七、滿蒙八旗(一)十八、再破大營(三)四十六、壯志凌雲(五)二十五、萬國大會(四)二十六、驚鴻一瞥(一)三、以勝求和(四)三十六、粉墨登場(四)五十九、利來利往(一)六十八、他鄉故知(二)八十八、大戰前夕(四)四十五、游擊戰法(五)四十一、立後封妃(七)五、離恨無常(完)十二、巍巍宮闕(二)三十二、圖窮匕見(六)二十七、滿蒙八旗(五)九、寶鍔棣華(下)八十四、風雲再變(四)三十七、另有所圖(二)七、以退爲進(四)七十二、攘外安內(一)八、鐵路紛擾(一)三、梨花滿地(二)三、激揚文字(二)十二、天京事變(二)四十五、節節敗退(三)七十五、(一)九、爭風吃醋(二)三十三、洞在清溪(八)四十二、同文館事(上)四十一、立後封妃(六)二十一、何患無辭(四)四十四、前度劉郎(二)三、趁火打劫(二)二十一、襄王有夢(六)十三、金明暗滅(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四)六十七、宣室訪逐(三)一、阪上之雲(二)十五、玉蘭之會(一)三十五、議政輔政(二)四十一、寒光鐵衣(二)十八、追封哀榮(四)三十九、百計迎敵(二)十一、大國小國(四)三十四、青山隱隱(八)三十六、獨佔剛果(四)四十五、今又復來(二)五十九、利來利往(三)二十七、壓力動力(一)二十八、鏖戰江西(四)一、三月初三(二)十八、除夕大宴(六)三十七、天下無主(二)十八、雷公電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