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一進一退(一)

乾成殿內一片愁雲慘霧,嗣德帝的母親慈裕太后,妻子儷天英皇后,寵妃學妃一起圍在龍牀前,一個個都是掛着眼淚,自從得到法人的艦隊朝着順化城襲來的消息後,嗣德帝驚懼之下就已經臥牀不起,加上前幾日又聽聞到了天使鄂格在四方館被法人刺殺身亡,這樣的晴天霹靂一得知,嗣德帝吐血數升,更是奄奄一息,行將就木了。

御醫已經暗示過準備後事了,學妃雖然有些傷心,到底更多的還是害怕,害怕皇帝若是驟然離世,內閣首輔卻遠在西貢,如何能夠幫襯自己和養善堂皇子呢?她想到這裡,忍不住啜泣出聲,卻知道不對,連忙把帕子捂在嘴上,抽泣聲變得悶悶的,嚥進了喉嚨。

儷天英皇后不悅的盯了學妃一眼,皇后的樣子有些像蒙古人,臉盤大大的,眼睛細長狹小,她低聲喝道,“不懂事的女人,聖上這個時候最要靜養,你在這裡嚎什麼?真是一點規矩都沒有,還不快些離了這裡?聖上要見你,自然會傳召。”

學妃嘴裡應了一聲是,腳下卻是紋絲不動,開玩笑,皇帝已經身子不行了,風中殘燭什麼時候被吹滅了也不知,若是自己呆在宮裡頭,這裡什麼事兒都不知道,如何能夠第一時間參與?只怕到時候他人登基爲帝自己還被矇在鼓裡。“聖上一直都是臣妾服侍的,龍體如何,臣妾最是清楚,”學妃咬了咬下嘴脣,嬌豔的顏色透着水潤的光澤,儷天英皇后更覺煩躁,“實在是不敢擅離。”

儷天英皇后正欲拿出皇后的架勢來訓斥學妃無禮,龍牀之上的嗣德帝幽幽吸了一口氣,咳嗽幾聲醒了過來,學妃連忙搶先上前,握住了嗣德帝的手,梨花帶雨的般的哭着,“列祖列宗保佑,聖上您終於醒了!”儷天英皇后反而被隔在了後頭。

嗣德帝的頭髮就在這幾日盡數變白,他臉上的肉都已經乾枯了下去,只剩了一層皮掛在骨頭上,簡直就是活骷髏一般,身上和嘴裡發散出惡臭,這就是臨死的徵兆,嗣德帝的眼睛渾濁不堪,但是眼神還是十分凝聚,可見這個時候神智還是清楚的,他聽到了學妃的哭喊,扯着嘴角笑了笑,卻也不答話,“叫尊室說!”

尊室說是阮朝宗室子弟,算是朝中頗爲有武力的大臣之一,如今任的是內閣大臣,加兵部尚書,兼管順化城防之事,阮文祥遠在西貢,這裡頭能夠主持政事的,也就是尊室說了。

這顯然是要託孤,學妃收住了哭泣聲,跪在榻前不肯離去,這時候誰在皇帝面前晃悠,就能夠讓皇帝惦記着自己,誰就能夠在立儲爭奪之中獲得優勢,她怎麼可能放過這個露臉的好時候,如今的嗣德帝脾氣反覆無常,若是瞧不見自己,忘了昔日最受寵信的是自己,那豈不是完蛋。

儷天英皇后臉色鐵青,慈裕太后微微皺眉,這時候總是要注意體統的,“皇后和學妃,你們一同站在皇帝身後,不要阻攔尊室說覲見。”

太后發話,學妃也只好起身,哀怨的眼神看了一眼嗣德帝,嗣德帝這時候雙眼發直,看着天花板上的藻井,完全無視了學妃素來最有用最具有殺傷力的眼神。

尊室說不一會就進來了,他是一個黑色皮膚又矮又胖且禿頭的中年男子,尊室說跪了下來,“聖上有何吩咐。”

“今日三宮在此,尊室說,你草詔,”嗣德帝仰面看着天花板,慢悠悠的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瑞國公阮福膺禛爲人老練,可堪大位,即刻封爲東宮太子,日後承襲皇位。”

學妃聽到了這樣的消息猶如雷劈一般,翻着白眼軟軟癱倒在地,瑞國公阮福膺禛乃是皇后的養子,他將來成了皇帝,自己哪裡還會有什麼立足之地?按照皇后的性子,只怕將來要整死自己這個****在御前爭寵的寵妃妖精!

皇后喜形於色,學妃知道這個時候若是不說話,只怕是將來再也沒有機會說話了,她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哀哀慟哭道:“聖上,阮福膺祜是您最喜愛的幼子,如今這大位定了,他將來如何自處啊?”

嗣德帝搖搖頭,“瑞國公仰慕法國之禮儀文化,如今法人侵犯,若是爲君者不能夠協調供奉法國之能,爲君也是無用,朕已經定奪了,你無需多言。”

學妃知道嗣德帝的意思,無非是如今法人臨城,若是爲君者不能夠和法國人搞好關係,豈能在順化城的龍椅上坐的安穩?只是嗣德帝未免也太天真了,難不成,換了一個親法的皇帝,就能夠讓法國人幾百人全殲,丟盡了臉面的事情煙消雲散嗎?

皇后呵斥了一句,“聽到聖上說的話了嗎?還在這裡饒舌作甚?還不快退下,”她見到學妃只是賴在地上動也不動,皺眉於是吩咐內侍,“請學妃下去歇息吧。”

內侍半是攙扶,半是拉住學妃下去了,尊室說磕了一個頭,也退了出去,皇太后雖然有些失落,但是見到自己的兒子已經確定了後繼者,無法反對,只好閉着眼在捏着一串佛珠喃喃唸經。皇后這個時候志得意滿,十分痛快,昔日被學妃蓄意爭寵而產生的失落感一掃而空,內侍拿了一碗湯藥進來,她接了那個玉碗,刻意柔聲對着嗣德帝說道,“聖上,凡事還是要保重自己的身子要緊,吃了藥您就會好的。”

皇后拿着湯匙勺起了一湯匙棕色發着蜜香的湯藥送到嗣德帝的口中,嗣德帝喝了幾口,原本不停的咳嗽聲突然消失了,似乎這個藥有奇效,原本閉着眼唸佛的慈裕太后感覺到了可怕的寂靜,她睜開了眼,看到了讓自己肝膽俱裂的場景,嗣德帝仰面躺在龍牀之上,眼睛睜的大大的,嘴角不斷的涌出殷色的血液,儷天英皇后端着玉碗坐在牀前不知所措,太后手上的佛珠線都被扯斷了,刷拉拉,佛珠撒了滿地,皇太后刷的站了起來,怒喝道:“皇后,你犯上作亂!”(未完待續。)

四十五、節節敗退(三)八十四、風雲再變(一)十二、其中深意(二)二十六、一元復始(六)三十、柏貴委員(上)十五、左顧右盼(一)七十六、新人舊人(一)二十九、燦燦萱草(二)四十、禍起蕭牆(二)三十三、雷霆雨露(六)二、萬里風沙(一)四十一、立後封妃(六)二十九、聖壽慶典(五)四十七、針鋒相對(三)三十四、科場弊案(五)八十、瞞天過海(二)十一、離間之計(四)四十八、艱難唯死(四)四十一、思凡夜奔(四)四十三、桃代李僵(下)二十七、英烈長存(上)三、趁火打劫(八)四十七、針鋒相對(一)七十、壯心不已(四)二十一、襄王有夢(二)十九、風起北疆(二)二十九、兵臨廬州(五)六、英國大使(三)二十八、新幣銀行(七)十六、協理六宮(五)五、白蓮教主(五)十二、顧命大臣(二)五、北京條約(四)七、江東才俊(下)五、白蓮教主(五)六、惠慶公主(四)一百零一、真正所圖(四)三十七、另有所圖(一)三十九、直抒胸臆(二)十八、朝秦暮楚(一)二十六、一元復始(四)二十五 導火之索(三)四十六、白雲出岫(二)三十五、一瀉千里(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六)二十四、霸權本質(四)二十二、關鍵棋子(一)二十三、浙江新疆(八)三十八、玉女素心(一)四十、秋獮熱河(中)四十八、艱難唯死(一)三十七、通州和談(十一)二十七、有意無意(三)十六、財源水患(三)九、阻礙重重(六)二十五、白雲蒼狗(四)五十七、一觸即發(四)二十四、投名之狀(一)十六、生死茫茫(一)二十四、開邊興兵(六)八、撤簾風波(八)四十八、艱難唯死(二)二十六、一元復始(三)二十二、戮力同心(六)四、閔妃來朝(三)五十一、南北水火(二)二十八、春水微皺(六)九、阻礙重重(三)五十七、一觸即發(一)五十三、火上澆油(三)四十二、浮萍霜露(三)三十六、帝國榮耀(三)九十七、英魂不遠(一)九十三、力壓法人(二)九十九、先退後進(二)二十六、驚鴻一瞥(四)二十四 五羊城中(二)十五、左顧右盼(四)九、驚雷清風(一)六十三、天崩地坼(四)七十六、東南蠶神(二)二十八、春水微皺(五)十六、爆竹聲中(三)十一、銓選部閣(四)二十六、同治元年(完)七、以退爲進(中)六十七、宣室訪逐(二)二十六、北海之水(四)五、訪華儀注(三)六十四、改弦更張(二)八十八、大戰前夕(一)六、法人之請(四)八十六、尷尬之人(三)四、公使來京(二)四、五千貂錦(四)三十、同治立後(一)三十三、天津條約(二)二十三、靜極思動(四)四十七、可與人言(四)二十、醇酒婦人(四)
四十五、節節敗退(三)八十四、風雲再變(一)十二、其中深意(二)二十六、一元復始(六)三十、柏貴委員(上)十五、左顧右盼(一)七十六、新人舊人(一)二十九、燦燦萱草(二)四十、禍起蕭牆(二)三十三、雷霆雨露(六)二、萬里風沙(一)四十一、立後封妃(六)二十九、聖壽慶典(五)四十七、針鋒相對(三)三十四、科場弊案(五)八十、瞞天過海(二)十一、離間之計(四)四十八、艱難唯死(四)四十一、思凡夜奔(四)四十三、桃代李僵(下)二十七、英烈長存(上)三、趁火打劫(八)四十七、針鋒相對(一)七十、壯心不已(四)二十一、襄王有夢(二)十九、風起北疆(二)二十九、兵臨廬州(五)六、英國大使(三)二十八、新幣銀行(七)十六、協理六宮(五)五、白蓮教主(五)十二、顧命大臣(二)五、北京條約(四)七、江東才俊(下)五、白蓮教主(五)六、惠慶公主(四)一百零一、真正所圖(四)三十七、另有所圖(一)三十九、直抒胸臆(二)十八、朝秦暮楚(一)二十六、一元復始(四)二十五 導火之索(三)四十六、白雲出岫(二)三十五、一瀉千里(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六)二十四、霸權本質(四)二十二、關鍵棋子(一)二十三、浙江新疆(八)三十八、玉女素心(一)四十、秋獮熱河(中)四十八、艱難唯死(一)三十七、通州和談(十一)二十七、有意無意(三)十六、財源水患(三)九、阻礙重重(六)二十五、白雲蒼狗(四)五十七、一觸即發(四)二十四、投名之狀(一)十六、生死茫茫(一)二十四、開邊興兵(六)八、撤簾風波(八)四十八、艱難唯死(二)二十六、一元復始(三)二十二、戮力同心(六)四、閔妃來朝(三)五十一、南北水火(二)二十八、春水微皺(六)九、阻礙重重(三)五十七、一觸即發(一)五十三、火上澆油(三)四十二、浮萍霜露(三)三十六、帝國榮耀(三)九十七、英魂不遠(一)九十三、力壓法人(二)九十九、先退後進(二)二十六、驚鴻一瞥(四)二十四 五羊城中(二)十五、左顧右盼(四)九、驚雷清風(一)六十三、天崩地坼(四)七十六、東南蠶神(二)二十八、春水微皺(五)十六、爆竹聲中(三)十一、銓選部閣(四)二十六、同治元年(完)七、以退爲進(中)六十七、宣室訪逐(二)二十六、北海之水(四)五、訪華儀注(三)六十四、改弦更張(二)八十八、大戰前夕(一)六、法人之請(四)八十六、尷尬之人(三)四、公使來京(二)四、五千貂錦(四)三十、同治立後(一)三十三、天津條約(二)二十三、靜極思動(四)四十七、可與人言(四)二十、醇酒婦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