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時隔半年,澄澄終於發行了第二張唱片《錯過》,看第一遍的時候,人們以爲這個錯過是指男女主角的錯過,可是抹着眼淚看了第二遍第三遍第N遍後,人們漸漸恍然:對師姐而言,她和男主是錯過;對將軍的嬌蠻未婚妻而言,她和未婚夫也是錯過;對苦苦守候了男主十多年,卻始終只能排在女主後面的男主女友,他們之間更是錯過。

沿襲了小多的一慣風格,故事裡沒有徹底的好人,也沒有徹底的壞人,大家都是被命運玩弄的可憐人……

而那個名字緊跟方辰後面的邵炎,很自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與澄澄纏綿對唱的《三生石》和那首情深意切的《答應不愛你》,一首半歌曲,讓這個默默無聞的培訓生一夜之間變得家喻戶曉,粉絲激增,按現在的說法就是,一夜間從小透明晉升成一線。

而本就當紅的方辰更是紅得發紫。

————

如果說《漫步雲端》給人的感覺是新奇和期待,那麼這張《錯過》就是深深的震驚和無限遺憾了。

延續了《漫步雲端》的唯美風格,《錯過》依舊是以一個故事爲主線,將五首新曲穿插其間,做點睛之筆。

特技絢麗,不似當下神話片粗製濫造,畫面精緻,隨意一張截圖都可當壁畫使,造型夢幻,是的,夢幻,不論是飄逸的第一世,華美的第二世,還是時尚的第三世,服飾都讓女孩們忍不住尖叫,並紛紛效仿。

於是在何家高端品牌“盼兮”大賣的同時,全國各地爲數不少的裁縫正捧着海報冥思苦想:這玩意兒到底要怎麼弄呢?

好吧,古裝的確比較複雜,一件套一件,還分上下,不似時裝好仿製,用料更是講究,是真的難爲他們了。

但何夕卻很高興,因爲《錯過》裡的兩世古裝,都是有原型的,仙俠改自西晉,宮廷改自盛唐。他當初進軍影視的一個目標就是復興華夏文明,現在看到漸漸流行起來的古典元素,心裡的成就感,不是語言表述得清的。

要說何夕致力掀起“華流”,實在是被後世那羣日韓腦殘粉給刺激的,不說那個肆意侮辱周恩來總理的白癡女人,那羣迷戀“嘔吧”到病態的“仙后”“妖精”們當初更爲了張演唱會門票大鬧世博,弄傷執勤武警,甚至光天化日之下扯掉衣衫,誣陷武警非禮!

這已經不是小孩子不懂事兒了,分明是被洗腦了!沒有家國之念,沒有是非之分,十多歲都活狗身上了!

對當年所謂“聖戰”,他不予評論,但看到“限電姬”這類腦殘中戰鬥機的言論行爲後,他是真的再不用韓度了……

而製造“華流“,在何夕看來,首先要做的是找回自己,自己都對本國的文明不清楚,又如何能影響其它國家,其它民族?

經歷了兩次“民族大融合”,雖未出現歷史斷層,但那曾經刻在我們骨子裡的驕傲,卻已不復存在,沒錢的卑微地討好有錢的,有錢的又轉頭諂媚有權的,有錢的有權的,全都卑躬屈膝巴結白皮膚金頭髮藍眼睛的外國人,即便,這個外國人其實在自己的國傢什麼都不是。十足十的漢奸模樣,你說扶桑花了千年也沒把我們的精髓學去,你們怎麼就能在百年不到的時間裡把人家的嘴臉學個十成十呢?

心態,他改變不了,即便重生一回,他也只是個普通人,擠走主席總理,自己上臺帶領民族往前衝什麼的,不切實際到他連做夢都懶得。

但是文化上面,他還是可以出一臂之力的,力所能及拯救保護那些後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埋沒民間的藝人,文化,至於高麗搶注“端午節”這種混賬事,那是絕對不允許再出現的。

他要他的觀衆明白,我們擁有輝煌燦爛的歷史,我的祖先是那般聰明,或許華夏族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但這並不能否認,華夏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不比那些現在還茹毛飲血的白人差!自然,也不可能比我們的鄰居差!

————

不同於上一張是電視劇的片花,《錯過》是個真正的獨立音樂小電影,三生三世,主角配角之間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只濃縮在這短短的45分鐘內。

雖然故事脈絡清晰,讓人一目瞭然,但畢竟限於時間,很多情節被一筆帶過,支線結局開放式,讓人遐想無數。只是沒有完整的電視劇解惑,遐想也只能是遐想,這就是粉絲們遺憾的原因。

在無數人寫信致電詢問這個故事以後會不會排成電視劇,卻得不到確切答案後,出於“自救”,無數姑娘小夥拿出了筆,寫下了自己心中的後續。其中一份優秀作品還被分不清原著同人的盜版商給放到了一本書中,以至於很多孩子以爲故事就是那麼發展的……

而巧合的是,這個將故事接得天衣無縫的人正是何夕很久沒有聯繫的熟人——姜晨!

何夕知曉後,直接重金將之從漢水挖了過來,實在是這姑娘的文風大合何夕胃口,再調|教調|教,就可以包裝成玉女寫手,並擔任女性言情組的組長。然後,那些酸死人的言情文就不用他費勁了,只提個方向,剩下自己看着辦,他也好有更多的時間幹別的事情。

所謂別的事情,可以是網站,也可以是遊戲,只要把這兩塊給攻下了,那就真是養了兩隻會生蛋的母雞。

男孩子不玩遊戲的,那真是鳳毛麟角,但他們都玩什麼呢?去做個問卷調查,百分之九十的人會告訴你,魔獸,當然也會偶爾玩玩其它遊戲換換胃口,但山口山是本命,這個不解釋。

魔獸製作精良,這個衆所周知,但國內的遊戲製作人就沒能力嗎?當然不是,10年以後依舊高溫不退的《仙劍》就是最好的解釋,我們的人不是不會做遊戲,而是不會用心地做遊戲,

遊戲商太過浮躁,做遊戲只一個目標,那就是賺錢,因此圈錢手段目不暇接,一個花費幾百萬做出來的遊戲,一年回本沒任何壓力。這直接致使很多有潛力的遊戲就這麼被拋棄了,年輕人們寧可跑去角色扮演矮人精靈,也不願繼續呆在熟悉的文化氛圍中。

作者有話要說:還在找房子,找到後恢復更新,不急不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