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整個河州的老弱病殘之人自發的組織起一個年隊,扁擔,柴刀,叉子等等物件紛紛舉在頭上。別看體質不行,但也是一萬號人,浩浩蕩蕩。黑壓壓的奔着城門殺來。一時間,土匪懵了。今這是怎麼了?這些人怎麼就反抗了?
五比一的數量讓這些烏合之衆敢到膽寒,面對倍數多餘自己的百姓,不由的往後退了退,大慶早就跑到李泰身邊將那幾人斬殺,見到李泰胳膊和腿上有幾處刀傷,性命沒有大礙之時,禁不住嚇哭了。
“嗚嗚……公子,你可嚇死俺了。俺看着你不動,還以爲你讓刀給劈了呢。”
“潘哥,別說了。先扶我起來吧。兄弟我好像要死了!凝兒沒事吧。”
“公子,別怕,你不會死的,凝兒就是嚇暈了。你看,百姓出來救咱們來了!”
李泰見到百姓手持農具的衝出,心裡感激非常。忙道:“潘哥,告訴他們。將匪人圍起來便可!莫要動手。萬一傷到自己不划算!我跟他們談談!”
大慶連忙點了點頭喊道:“鄉親們,將他們圍起來。別打。大人有話要說!”
百姓此時已經快瘋了,被土匪欺壓的歲月不好過,如今剛來個知縣就要被殺,他可是能帶來糧食的大恩人啊,聽到有人喊話,不覺間便把匪人包圍起來。怒目而視!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轉眼間。兩千人的土匪被萬名百姓包圍,他們彼此拿着武器對峙。只要有一個人動手。馬上就能引起火拼!
就在這個時候,大慶一聲大喝:“大人有令,繳械投降,交槍不殺,頑固到底,死路一條!”
其後,李泰在大慶地攙扶下。來到站圈當中。喝道:“土匪們聽着。你們已經被我河州百姓包圍,限你們立刻放下武器,不然,定殺不饒!放下武器!放下武器!”
大慶高舉狼牙棒帶着百姓喊道:“放下武器,放下武器!”
萬人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每一次喊聲都像打鼓一下重擊在匪人的心頭,面對浩大的攻勢。不少人已經慢慢的放下了武器。站到了一邊。
漸漸的,一個,兩個,三個,幾乎所有的土匪都將武器扔在地上,李泰看在眼裡,身上的疼痛已經讓他搖搖欲墜,靠在大慶地身上言道:“潘哥。先把武器收起來。其後。讓他們把馬匹和衣物全部留下。光着身子回去,河州沒糧,關押不住。”
大慶言道:“公子。這是放虎歸山啊,他們過些時日還會再來地!”
李泰搖了搖頭:“現在最重要地是將糧食分發下去。號召全民抗匪是最有必要的。咱們現在糧食短缺。實在是耗不起。聽我的吧!”
大慶點了點頭,讓人上前將武器全部都搜走。經此一戰,除了大慶無傷以外,關魁手下的兩名衙役戰死。潘家三兄弟傷勢嚴重,要是沒有百姓的幫襯,今日一戰,肯定是要將着幾個人都扔進去了。
此時,李泰已經支持不住,在大慶懷中暈倒,大慶連忙將李泰等人送回縣衙後養傷後。挑選了幾個人跟着分發糧食!
“水……水……”恍惚中,李泰本能的叫着,隨後,一股甘泉流到嘴中,讓他神志清晰了不少。緩緩睜開眼睛,見到窗外漆黑,屋中的桌子上一柄慘燈發着螢弱地光,待近處,一雙眼睛焦急的望着李泰。欲哭無聲!
“燕兒……”
“少爺,好少爺……您醒了,嗚嗚嗚……可嚇死燕兒了,嗚……少爺要是有什麼三長兩短的,燕兒也就不活了。嗚……少爺,您以後可別犯傻了,要糧食就給他們吧。礙不着丟了性命啊,河州這地界太亂了,可嚇死燕兒了……少爺……少爺……”
李泰虛弱的笑了笑,提燕兒擦乾眼淚言道:“讓燕兒爲少爺操心了,是少爺的不是了。燕兒,這什麼時辰了?”
燕兒擦了下眼淚言道:“少爺,現在已經子時了,您都昏迷三天了。”
“凝兒呢?”
“唐小姐無甚大礙,驚訝到了,時纔剛走。和月娘姐姐住在一起了。月娘說這樣好照顧一些!您看我,少爺餓了吧。燕兒這就給您拿粥去!”
李泰虛弱的看着燕兒,心中感激之極,小聲說道:“燕兒,少爺告訴你個事!”
“少爺,您說?”
“撫耳過來!”
燕兒剛剛貼到李泰嘴邊,感覺臉上一絲溫熱,聽到李泰笑道:“幾天沒親了,怪想的!:”
燕兒喜極而泣。擦着眼淚笑道:“少爺知道欺負燕兒了。少爺好了。”說完,轉身走出屋子喊道:“少爺醒了,少爺醒了!”
大慶忽的一下衝進屋子,身後跟着關魁與潘家兄弟。望着李泰虛弱地樣子,大慶言道:“公子。您覺着怎麼樣?”
“呵呵,甚好,就是肚中飢餓。潘哥,糧食都發下去了嗎?”
大慶點了點頭:“都發下去了。百姓還給大人送來些白米呢。感激大人護糧之恩!”
李泰搖了搖頭:“感激什麼。咱們應該感激百姓纔是。要是沒有百姓,潘哥或許還能活命。咱們幾個都得去見閻王爺了。關大哥,戰死兄弟地屍首呢?”
關魁言道:“在縣衙停着呢。本想入土,潘將軍不許。說是大人要見見
李泰躺在牀上。眼角淚水滾滾而下:“都是漢子,面戰千人面不改色。爲糧戰死,雖死猶榮,我李泰來此兩日,與他們沒說上幾句話。他們就……唉!明日咱們召集所有百姓。給這兩爲兄弟立碑,從此以後。號召河州所有百姓。拿起武器。全民抗匪!只要我虎烈營的兄弟一到,我定要平掉周圍所有匪寇。給兄弟們報仇!咳……咳……”
關魁雙眼蒙淚:“大人,既然做了河州衙役,就要有這天。關魁不是聖人,往日就我等三人看守河州。土匪進城後也多是保護百姓撤離。那日本想撤退。沒想到大人如此單薄之身也會奮勇向前,我等焉能落後?與大人共同抗敵,我關魁值了。”
看着他們身纏麻布,包紮着傷口。李泰言道:“潘氏兄弟。你們是好樣地。實不相瞞。本官與陛下不合。被貶到河州做了知縣。你們地事蹟本應該給陛下上表請功。奈何……唉!不說了,這份功勞。本官記下了。以後肯定給你們補上,對了,大堂之上你們叫我大人,平時
以兄弟相稱吧。反正歲數都差不多。”
“少爺,粥來了。”燕兒端着碗走到身邊:“少爺,您少說點話。先喝粥吧!”
此時李泰腹中飢餓。連續喝了三碗才停下。不時什麼時候凝兒已經進來,站在哪裡看着李泰,見到李泰望向自己。情不自禁的哭泣道:“泰哥兒,是凝兒連累你了!”
李泰搖了搖頭,伸手讓她過來。握住凝兒的手笑道:“不連累,不連累。只怪泰哥兒身子單薄。要是有潘哥的本事。當真是不在話下!凝兒,嚇到你了吧?”
凝兒搖了搖頭:“泰哥兒不必多慮。凝兒已然好些了。泰哥兒多保重身子纔是。百姓還等着泰哥兒呢。”
燕兒忙道:“潘將軍,唐小姐。少爺剛醒。身子虛弱的很。大夥有話還是明天再說吧。讓少爺好好的歇息一會吧。”
衆人相繼離開。李泰言道:“燕兒。快睡吧!”
“不,我要看着少爺,從今兒開始。除了大堂之上。燕兒要時時的呆在少爺身邊。少爺快睡吧,咱們用地是最好地金瘡藥。明天少爺便能下地了。不是明天還要去縣衙看看兩位壯士嗎?燕兒跟少爺去。”
對着燕兒點了點頭:“有勞燕兒了。”再次沉沉睡去!
清晨,李泰身穿嶄新官府,與大慶等人來到河州縣衙。
大慶言道:“公子,您瞧,百姓都來了!”
見到百姓,李泰對大家點了點頭,對大慶言道:“先進縣衙!”
破舊地大堂之上。寒風蕭疏,在大堂的中間,躺着兩具被麻木掩蓋的屍體。不時的寒風吹過,露出一角,李泰慢慢上前,掀開麻布,看着被砍出白骨的屍體,眼淚不覺掉了下來。摸着露出白骨的傷口,李泰哽咽言道:“兩位兄弟,你們是咱們河州的驕傲,雖死猶榮!我李泰來此時日尚短,不曾與你們深交。是我李泰地不是啊!”
大慶上前言道:“公子,你有傷在身,別傷了身子。百姓還在外面等着你呢!”
李泰點了點頭:“潘哥,打點清水。給他們梳洗一番,那根針和細線,待我將他們傷口縫合。穿上新衣服。再擡出去!”
忙活了盡一個時辰,收拾妥當後,李泰與衆人擡着屍體來到縣衙門外,看着臺下等候的百姓,李泰哽咽道:“諸位鄉親,幾日前城門一戰。兩位壯士爲了保護糧食。不惜力戰千人,最終,含恨九泉。
今天,本官擡着他們的屍首,來跟大家見最後一面,請大家記住他們的名字。王昌鴻,宋惠山。請大家記住他們的樣子。他們今天雖然死去。但是他們的精神將長久的留在咱們心中。他們是咱們河州的光榮,是我輩敬仰之英模,他們,是保護咱們河州地烈士。他是爲了咱們大夥才犧牲地。
逝者已逝,但浩氣長存。本官請大夥做個見證,從今日開始。號召河州百姓全民皆兵,同抗匪寇,保衛河州!”
衆人齊聲高喊:“同抗匪寇,保衛河州!”
“同抗匪寇……保衛河州!”
“關魁何在?”
關魁抱拳上前:“屬下在!”
李泰言道:“在城門口修建石碑。名曰抗匪紀念碑,此後,不管是何人,只要是爲了河州,爲了百姓而犧牲者,皆然列在此碑之中。讓河州後人世代敬仰!每逢佳節必然焚香供奉,謹以此碑,激勵我等抗匪之決心。咱們要讓匪寇知道。河州的百姓不怕死。仇恨只會讓咱們更加團結。將兩位烈士擡到城門口處厚葬。以後。不管誰來到河州。都能見到咱們地烈士。這就是咱們河州地英魂!”
“屬下遵命!”
幾人將衙役擡進棺木。以李泰爲首的萬餘名百姓爲他們送行。一路上之。泣聲不斷,紙錢飛揚。吶齊鳴,哀樂震天,李泰身穿麻衣在前面打番開路。大慶揚起紙錢。關魁與一些百姓擡着棺材,萬人的送葬隊伍浩浩蕩蕩的走出城門。
百姓見到一個縣令能爲衙役做出如此出殯的架勢。不覺心中感動,尤其是一些血性男兒,當真是嚮往那種萬人敬仰的感覺了。
何大叔在城門口挖好的大坑邊上喊道:“時辰到。烈士入土爲安!”
看着棺材被輕輕地用繩子順進坑中,李泰捧着一捧土揚到棺材上:“英魂好走。河州地百姓來送你們了”
隨後,百姓們親手捧着一捧土,有條不紊地爲英魂蓋棺。
看着一人多高的墳墓,李泰言道:“鄉親們。大旱不算什麼。只要有人,咱們可以打井,沒有糧食。不算什麼。只要有人。咱們可以重新播種。只要有了人,咱們一切都可以重來。本官人單勢薄。一切還有仗餘大夥齊心協力。諸位鄉親。幾日前城門一戰。鄉親們衆志成城,讓匪寇見識到了咱們河州的英勇,爲了保護糧食。大夥拿起農具,頑強抗敵。雖有死傷,卻不敢讓匪寇再踏進河州半步。諸位都是英勇之人。本官一一記下,待咱們河州城好些。本官定要給大家論功行賞!”
“好……”
“謝謝大人……”
“大人啊,你與衙役幾人都敢上前,咱們爲何不敢。雖說河州百姓身子弱,但是跟着大人這樣的父母官。咱們也有主心骨啊!”
“就是,大人,您剛開就給咱們帶來糧食。你對百姓好。咱們都明白。”
看着百姓,李泰愈發的感覺到自己的肩上擔子沉重,嘆了口氣言道:“諸位,今天本官在此給大家交個實底,咱們的糧食不多了,最多能維持到春播時期,但是請大夥放心,水源地問題本官已經解決了,最多三天之內,大夥都不用再去山上打水喝,所有的枯井都將會有水。待播種之時,咱們就不用再爲乾旱發愁了!”
啊?大家驚訝的看着李泰良久不語,其中有一人問道:“大人,您說的是真的?”
李泰點了點頭:“是的,但是還要大夥幫忙才行,咱們河州窮啊,大夥彼此都幫襯着一些。日子慢慢的過,咱們肯定會有好日子的。本官不想多言,河州現在非常時期,本官希望所有地吃食都能先給老人和孩子。壯年之人再忍忍,本官定要將帶着
過這個災年,只要水源地問題解決了,咱們就什麼都
“是呀,大人說的對,只要有水,咱們就能種地了。”
“是呀,是呀,只要有水就成了?”
突然,一個人小聲的問道:“大人,咱們打井要用多些銀子?”
李泰一愣,笑道:“不要銀子,本官不會收取大夥一兩銀子。大夥放心吧。”
大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都是不可思議地眼神,一個老頭問道:“大人,實不相瞞,大人真要是將枯井打出水來,那可真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啊。但是咱們河州不止是一二十口井,那可是兩百多口井啊,所用的人力,所耗費的銀兩那可是海了去了。大人,您給咱們帶糧食,咱們感恩戴德,但您要是不收銀子,咱們……”說完,回頭看了看百姓。
百姓也不言語,就是彼此的小聲嘀咕,弄得李泰摸不到頭腦,燕兒貼在身邊言道:“少爺,他們是怕您給開了井。待糧食下來後,成倍的加租子。”
租子?我也不是地主階級啊,轉而一想,哦,我不是。別人還不是嗎?看着下面地百姓李泰笑道:“鄉親們,大夥不要着急,本官今天給諸位說個明白話。現在已經過完大年了,再過段時日便要播種了。今年一年。本官跟你們保證。不管是打井所用的銀兩。還是別的地方所用的銀兩,一概有縣衙支付!今年一年,縣衙不會收取大夥任何賦稅,待來年,要是大夥過的好了,咱們再找出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者,彼此商量着辦。我李泰對大夥沒別的要求,年景不好,大家都彼此幫襯着些,別爲了雞毛蒜皮的事情鬧地彼此不愉快。本官看了一下,咱們城中除了有幾個藥鋪和雜貨鋪,並無別地營生,也不知道幾位郎中來沒來。要是來了。本官向你們求求情,要是有了病患。一定要給醫治。要是銀子不夠,大家就擔待一些,咱們河州百姓定然會記得你們地好處。銀子實在少了,就到縣衙來。說名原委,本官給做保,先欠着,要是週轉不開,縣衙幫着你們籌辦!咱們這人少,一切以性命爲第一。只要有了人,只要大夥齊心協力,什麼困難都能克服,爲了不讓咱們的糧食再被匪人搶去。爲了咱們的妻兒老小不再被匪人殘害。本官今日在此烈士靈下達第一道官令!河州百姓團結起來。拿起武器,秉承先烈遺志,全面抗匪,保衛河州!”
“全面抗匪,保衛河州!”
“全面抗匪,保衛河州!”
凝兒看着李泰激動的樣子,想着亂馬之中他將自己壓在身下,至死也不鬆開,不覺美目含淚,看着泰哥兒瘦弱的身子,激憤的舉着雙手帶着大夥喊着口號,一時間,覺着眼前之人可算的上是偉岸雄姿。
深夜,
燕兒與凝兒座在李泰身邊看着李泰寫地小紙條。
燕兒問道:“少爺,您着是寫什麼呢?”
李泰嘿嘿一笑:“這叫標語,明天找些布,在上面寫上斗大的字,懸掛與街頭,城門處,時時鼓舞大夥,你看,這條是‘全民團結。共同抗匪!’這條是‘秉承先烈遺志,保衛河州!’這條是‘萬衆一心,團結抗匪,衆志成城
,建設家園!’嘿嘿,還行吧!”
燕兒與凝兒不斷點頭:“少爺真是聰慧,掛在城門處,別說百姓,就是匪人來了。也要掂量掂量。”燕兒言道:“燕兒覺着,少爺定當把做炮仗的辦法傳於百姓,讓他們平時多加練習,萬一匪人來了,咱們也好對付不是?再說,咱們這離着吐蕃這麼進,萬一哪天吐蕃鐵騎逼到河州。咱們也有對抗之力,少爺覺着呢?幹嘛,少爺幹嘛這麼看着燕兒?”
李泰嘿嘿一笑,發現凝兒正在瞧着自己,不由說道:“凝兒啊,泰哥兒想說件事?”
凝兒一笑:“莫不是找到師爺了
李泰哈哈大笑,連忙點了點頭:“嗯,找到了,燕兒,現在河州百廢待興,燕兒給少爺當師爺好不好。燕兒寫的一手好字,又聰明,又伶俐。凝兒,你覺着呢?”
凝兒笑道:“最好不過了,燕兒這小妮子鬼精的很呢。燕兒,如何呀?”
“別拿燕兒開心,燕兒一個丫頭,哪能做什麼師爺?再說了,哪有女子當師爺的?”
李泰笑道:“這算啥,還有女子當皇帝……的想法呢!”本來想說武則天,一想還沒到那個時候。算了。“嗯,明天咱們就跟大慶他們知會一聲,咱們河州,也是大炎的第一位女師爺,就是咱們燕兒了。”
看見燕兒低頭不語,李泰笑道:“燕兒,你就應下了吧,先說你離少爺近,這樣,不禁白天咱們在一起。到了晚上還能研究研究、嗯、我地意思是研究工作!唉,整個大炎朝,或許只有我有此福分,有了這麼美麗地師爺,哈哈,想來都開心啊,師爺!給本縣弄點水洗澡吧。哈哈~~不行;:~~”
燕兒低頭看着李泰,咬着嘴脣小聲說道:“既然少爺信得過燕兒,那麼燕兒就做這個師爺,燕兒不懂事,還請少爺擔待一些。凝兒姐姐是人合的頂樑柱,也請時時提點燕兒。”看見李泰與凝兒瞧着自己,不覺一溜小跑:“燕兒去倒茶!”
見到燕兒離去,凝兒挑了挑燈芯,屋子裡頓時光亮了幾許,看着李泰在燈下看着自己,不覺笑道:“泰哥兒幹嘛這麼看着人家?”
“嘿嘿,你說泰哥兒我是不是很有福氣?一個美麗的燕兒幫着打理縣城,一個美麗地凝兒幫着管理商會,你說,咱們還差什麼?好日子這不就來了嗎?”
凝兒點了點頭:“燕兒確實精明的緊,凝兒談不上大才,卻也會盡心的幫泰哥兒打理商會。現在河州百廢待興,一切都以泰哥兒馬首是瞻。泰哥兒切莫性急,此次不必商會,一個縣城要是底兒打不好。很難治理呢?”
寫好一條標語放在邊上,李泰一嘆:“唉,一切盡力吧,先把井水炸出來再說!飯要一口一口吃。日子一天一天過,媽的,明天出去轉悠轉悠。好好看看河州有沒有什麼可以利用的!”重生之民以食爲天 【卷三】 第六章 人民戰爭的思想還要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