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麥收

“那,聽見咱娘她們說啥了沒?”連枝兒臉色微紅,並不回答連蔓兒的話,而是繼續追問道。

原來吳王氏過來的時候,特意將她支開,只和張氏說話。連枝兒看吳王氏就像是有事的樣子,心裡猜疑她們是說她和吳家興的婚事,因此要避開她。她心裡記掛,又不好去聽,看見連蔓兒回來了,就沒說話。她知道,連蔓兒若是聽見了什麼,肯定會告訴她。

連蔓兒見連枝兒又靦腆了,就不再繼續逗她,而是將剛纔聽到的話一五一十地都跟連枝兒說了。

“咋就不能消停點兒?!”連枝兒聽完了就微微皺了眉頭。

是太能作了,連蔓兒點頭。

“這事,娘和嬸子她們肯定是不能當着咱們的面說。咱們也就當不知道吧。”說完,連蔓兒還囑咐了連枝兒一句。

“嗯,這個我知道。”連枝兒就點頭。

連蔓兒就讓連枝兒停了手裡的活計,姐倆出來,打算將香瓜洗了給吳王氏吃。香瓜連蔓兒並沒有帶到後院來,而是留在了跨院廚房。姐兩個走到前院,路過書房,聽見裡面有動靜。

“哥,你回來了?”連蔓兒就朝裡面問了一聲。

“嗯。”裡面五郎應了一聲。

“哥,吳家嬸子來了,在後院和咱娘嘮嗑那。”連蔓兒就告訴五郎道。

“我知道了。我這就過去。”五郎說着話。就從書房裡走了出來。雖然五郎要抓緊時間溫書,但是家裡來了客人,他還是要去問候一聲,說兩句話。這是禮節。

“咦,小七那?”連蔓兒見只有五郎一個人,就奇怪地問道。

“小七洗澡那。”五郎就朝跨院指了指。這個時候。連蔓兒也聽見了大胖和二胖歡快的叫聲。

連蔓兒和連枝兒兩個穿過月洞門,就看見跨院的院子當心放着一個大水缸,大胖正圍着水缸撒歡,二胖則是人立而起,費力地將前爪搭在水缸沿上,衝着水缸裡叫。

小七卻不見人影。

“小七,快出來。一會你嗆水可沒地方哭去。”連蔓兒就道。

她的話音剛落。小七就溼漉漉地從水缸裡冒出來。

“大姐,二姐。”小七摸了一把臉上的水,笑嘻嘻地衝連枝兒和連蔓兒道。

那水缸裡有多半缸的水,小七站在缸裡,也並不比缸高多少。那水面則是恰恰高過小七肚臍的位置。

夏日天氣熱,一天下來若不洗澡,身上就覺得黏黏的不舒服。繞着村子的小河有幾處深水窪,村裡的半大孩子,甚至大老爺們都愛去那裡,鳧水兒玩,連帶着洗個澡。以前,連守信也曾經帶着五郎和小七去河裡洗過。

現在,連蔓兒家自己建了浴室。連守信事忙,而且和從前的身份也不大一樣了,因此就不再往小河那邊去了。要洗,只在家裡洗就行。小七倒是張羅着去河裡洗,其實他是想去鳧水兒玩。張氏當然不肯,就是有五郎帶着小七。張氏也不鬆口。

莊戶人家夏天洗澡,除了下河,另外還有一個法子,就是曬一大缸水。經過一晌午的暴曬,水缸裡的水曬熱了,洗澡最爲舒適。連蔓兒家有了浴室,本來不用這樣了,偏小七就喜歡這麼玩水,所以每天這跨院裡都要曬上一缸水,就等着小七放學回來洗。

這是專屬於小七的浴缸。以前小七洗澡,不是連守信幫忙,就是張氏幫忙,而且必然是脫的光溜溜的。現在,小七上了私塾,就自己說長大了,是不肯再光着屁股的。比如說現在,小七脫了衣裳,身上卻還留着一件肚兜。

半、裸,其實還是光屁屁。連蔓兒暗笑。

“小七,姐給你搓背啊。”連蔓兒就笑道。

“呀,姐,不用你,哥都給我搓過了。”小七連忙拒絕,身子還往水裡埋了埋。

小屁孩,知道害臊、男女有別了。連蔓兒見小七有些窘迫的樣子,忍不住咯咯笑出聲來。

這會工夫,五郎已經去後院跟吳王氏打了招呼回來,還給小七帶來的換洗的衣裳。

等連蔓兒和連枝兒進廚房洗了香瓜,又將一個西瓜切了,用大托盤托出來的時候,小七已經被五郎從水缸裡給撈出來,擦乾淨了頭髮和身子,換上了乾淨的新衣裳。

“走,吃瓜去。”連蔓兒招呼五郎和小七。

幾個孩子一路笑着去了後院,都到上房東屋裡。大家一起吃了瓜,吳王氏又說了一會的話,這才告辭離開,自然,還帶上了張氏爲她準備的半籃子鮮菱角。

吳王氏走後,五郎就問張氏,吳王氏來,是不是有啥從太倉傳來的消息。張氏只是搖頭,說沒有。連蔓兒就知道,這件事,張氏是下定了決心,不讓她們幾個知道的。不過,那之後的幾天,連守信的臉一直都是陰着,就是小七去哄,也難得見一絲笑容。連蔓兒暗地裡琢磨了一下,就斷定張氏是將那消息告訴了連守信。

……

日子過的飛快,轉眼就到了大暑節氣。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同時這也是麥收的季節。春小麥生長期比較短,下種又比其他作物早,因此最早收割。麥子不同於玉米、高粱等作物,它的收割最要掐時間,既不能早,更不能晚。早了,麥粒注漿還不夠飽滿,而若是晚了,就會發生麥粒從麥穗上脫落等情況。而這早晚之間的時間差距,又極短,一天、兩天,也許就錯過了時機。

而收麥的季節,又最忌下雨。若是麥子成熟,又不能在雨前收割完畢,那麼麥粒就會發芽,影響收成。

所以說到收麥子,通常前面都要加一個搶字。

連守信連着在地裡看了幾天,終於大手一揮。

“麥子熟了,開始割麥子。”

麥子的收割,與穀子的收割大同小異。就是要用鐮刀,將整株的麥子割下,然後捆做一捆捆地,運回到晾曬的場地。爲了搶收麥子,連守信帶着三個長工,又請了吳玉貴和吳家興父子來幫工,然後還僱了幾個短工,整整用了一天的工夫,將全部的十畝地麥子全部收割完了。

收割完之後的麥地裡,就只剩下短短的麥秸茬。張氏、連枝兒、連蔓兒都沒有參加割麥子,不過她們也沒閒着。孃兒三個都穿了下地的衣裳,頭上戴了草帽,下面將褲腿用綁帶扎的嚴嚴實實的,腳面也裹了,一人手裡提了個籃子,在收割過的麥地裡拾麥穗。

十畝地,孃兒三個來回拾了兩遍,還叫了趙氏和連葉兒來幫忙。

莊稼種的辛苦,每一粒裡面都飽含着莊稼人的汗水和辛勞,所以浪費不得。就是沒讀過書,一個大字都不識的那些莊稼人,也懂得這個樸素的道理。因此,經常能夠在飯桌上聽到大人訓導小孩子,吃飯碗裡不能剩下飯粒。她們不會講大道理,即便講了小孩子也未必聽的懂。很多大人,只是告誡小孩子,如果吃飯碗裡剩下了飯粒,那將來臉上會落下大麻子的,也有的地方說法不同,說是這樣,將來長大了會嫁個大麻子的女婿或者娶個大麻子的媳婦。

還別說,這種嚇唬總是非常奏效的。

收割的麥子已經運回連蔓兒家的場院,開始晾曬,這邊麥穗也拾完了,連守信就又帶着長工們下了地。他們要趕緊將麥茬都刨乾淨,重新整地,然後再種一茬。

麥茬細碎,刨出來之後將上面的土磕打幹淨了,也沒往家裡面運。這些麥茬若是做柴禾,並不經燒。所以,連守信就將這些麥茬都堆在地頭的一個大坑裡,澆上水,又運來一些糞肥倒在上面準備漚肥。

爲了趕工,並沒有採用人工、鐵鎬來刨這些麥茬,而是乾脆讓騾子和牛拉着犁杖下了地,長工們只需要跟在後頭,將被犁杖翻起來的麥茬用鐵鎬收撿出來,運到地頭去就可以了。

十畝地,重新整好之後,一半就種了大豆,另一半則是種了白菜。

將菜種到地裡,這是三十里營子的莊戶人家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而連蔓兒則有她的計劃。

五畝地的白菜,自然是要留着今年醃酸菜賣的。這白菜比家裡園子裡的白菜種的早,到時候自然也收的早,正好可以讓醃酸菜更早的上市,多賣上一些。而五畝地的大豆,就更不用發愁。大豆的用途多,換豆腐、換豆油,發豆芽等等不一而足。

而這些大豆,自然比那些春耕時就種下的大豆收割的要晚的多,連守信略有些擔心。雖然莊戶人家種地遇到缺苗,而又來不及補種上原來的莊稼的時候,一般都會補種大豆。大豆收的晚些也沒問題,但種的這麼晚,還是頭一次。

連守信擔心到時候豆子長不成。

“就是到時候豆子太嫩,那也不怕。”連蔓兒卻笑道,“豆子嫩,不正好賣毛豆嗎……”

第一百零五章 小生意也有大賺頭第六百二十二章 牧場第二百四十八章 官司第二百一十一章 漿洗第五百九十一章 是非分明第六百一十一章 肅清第三百三十一章 各有各的分法第四百六十八章 拜牌樓第五百三十九章 轉變第二百三十三章 糞肥第一百一十二章 阻礙第一百七十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百零八章 烘乾第五百三十四章 石磨第六百一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肉第四百六十四章 責問第一百九十章 沈老夫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秀才第八章 不眠之夜第六百二十二章 牧場第三百一十七章 節禮風波第七百四十六章 冬寒第一百零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地的是誰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貨第二十四章 賠禮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七百四十七章 團圓第九十四章 閨女不能打第六百章 妻妾鬥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麼巧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賀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伏第五十五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比誰潑第五百五十四章 變故第二百五十八章 果樹第三百九十五章 分玉米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七十一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第四百八十一章 騾馬興旺第六十六章 耮花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勸學第二百四十一章 鬥爭的藝術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絮棉花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太倉第八十七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五百九十六章 新年新氣象第六百四十七章 風景第三百六十二章 要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門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教訓第九十章 一碗醬的風波第十四章 大腳和小腳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探望第五百六十六章 理論第六百八十五章 惡對惡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六百一十五章 送禮第五百一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六百零九章 將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搬家第六百五十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三十二章 錢該怎麼花的問題第六百八十七章 香灰第一章 重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六百五十二章 舊衣第二百七十一章 相罵第六百五十一章 盛夏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賴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上加喜第五百四十章 二進宋府第六百五十三章 雜音第三百九十章 買山地第七十二章 連花兒受傷第七百零三章 滾刀肉第三百一十章 鮮湯寶第五百四十七章 冬雪第五十九章 旱菸袋第九章 不眠之夜(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七十二章 連花兒受傷第二十一章 說服第七百二十三章 扒皮第一百二十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衝突第六百九十三章 離別第五百七十五章 決心第三十五章 打臉第七百四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七十一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
第一百零五章 小生意也有大賺頭第六百二十二章 牧場第二百四十八章 官司第二百一十一章 漿洗第五百九十一章 是非分明第六百一十一章 肅清第三百三十一章 各有各的分法第四百六十八章 拜牌樓第五百三十九章 轉變第二百三十三章 糞肥第一百一十二章 阻礙第一百七十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百零八章 烘乾第五百三十四章 石磨第六百一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肉第四百六十四章 責問第一百九十章 沈老夫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秀才第八章 不眠之夜第六百二十二章 牧場第三百一十七章 節禮風波第七百四十六章 冬寒第一百零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地的是誰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貨第二十四章 賠禮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七百四十七章 團圓第九十四章 閨女不能打第六百章 妻妾鬥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麼巧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賀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伏第五十五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比誰潑第五百五十四章 變故第二百五十八章 果樹第三百九十五章 分玉米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七十一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第四百八十一章 騾馬興旺第六十六章 耮花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勸學第二百四十一章 鬥爭的藝術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絮棉花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太倉第八十七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五百九十六章 新年新氣象第六百四十七章 風景第三百六十二章 要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門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教訓第九十章 一碗醬的風波第十四章 大腳和小腳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五百二十八章 探望第五百六十六章 理論第六百八十五章 惡對惡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六百一十五章 送禮第五百一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六百零九章 將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搬家第六百五十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三十二章 錢該怎麼花的問題第六百八十七章 香灰第一章 重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六百五十二章 舊衣第二百七十一章 相罵第六百五十一章 盛夏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賴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上加喜第五百四十章 二進宋府第六百五十三章 雜音第三百九十章 買山地第七十二章 連花兒受傷第七百零三章 滾刀肉第三百一十章 鮮湯寶第五百四十七章 冬雪第五十九章 旱菸袋第九章 不眠之夜(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七十二章 連花兒受傷第二十一章 說服第七百二十三章 扒皮第一百二十章 大房的新姑爺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衝突第六百九十三章 離別第五百七十五章 決心第三十五章 打臉第七百四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七十一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