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五月

前面的馬車裡,只有連花兒一個人在說話,宋海龍漫不經心地聽着。後面的那輛馬車裡,卻是另外一番情形。

連蘭兒會說話,極善與人相處,即便是被連花兒安排到這輛馬車裡面,與宋家的下人一起坐,她的臉上也並沒有露出任何的慍怒或者不快來。相反,她還與孫大娘和小紅兩個人相談甚歡。

孫大娘還好,小紅的目光,卻忍不住時不時地看向連蘭兒的身後。那裡放着一個包袱,是連蔓兒家給連蘭兒的回禮。

依舊是連蘭兒送禮用的那個包袱皮,包袱的大小形狀也與連蘭兒送出去的時候一致,甚至那包袱上打的結,都一模一樣。

孫大娘和小紅早就交換了一個眼色。即便連蘭兒再善於掩飾,可剛拿到包袱時那灰暗的神色,卻並沒有逃過她們兩個的眼睛。

孫大娘這個年紀,還有什麼沒見過的,就猜到連蘭兒送出的禮,人家根本連打開都沒打開過,就給還回來了。這其中代表着什麼,是根本就不用明說的。

想想今天在三十里營子所受的招待,牌樓連家於禮數上面做的是一點也讓人挑不出不是來,飯菜也極豐盛。不過,她們都沒能進得後院內宅。女眷們之間說話,儘管連蘭兒八面玲瓏,但還是可以明顯地看出來隔閡。不論是連蘭兒還是她們的三奶奶,與牌樓連家的關係都絕稱不上親密。

不僅如此,怕是連面子情都有些勉強。牌樓連家之所以對她們以禮相待,應該也是看着沈家的情面。

再想想張王氏明顯敲打的那些話,還有三奶奶莫名地崴了腳,弄得一身的狼狽,以及趕上門的那兩夫妻。孫大娘耷拉下眼皮,回去這些都得好好地稟報給老夫人,爲了宋家好。她還得向老夫人提議,以後再與牌樓連家來往,還是不要讓三奶奶出面了,免得適得其反。

至於這位總是巴着她們一起往牌樓連家走動的大姑太太。以後更是要疏遠着些纔好。

想到這些,孫大娘不由得暗暗地嘆了口氣。與連家結的這門親事,老夫人現在悔的無可如何。當初還是因爲宋家的那個詛咒,對三爺太過縱容了。

………………

這邊送走了宋海龍、連花兒和連蘭兒,連蔓兒一家與張青山一家又回到屋裡坐了一會,張青山和李氏也就張羅着要走。

連守信和張氏就都留張青山和李氏留下年。

“過了五月節再走吧。”

張青山和李氏都不肯,雖然是小節令。但是老兩口子還是想回自己家去過。

“娘,我爹不住,你帶着採雲就多住些日子唄。”張氏小聲跟李氏商量。

“正趕着過節,不地啦,等往後吧。”李氏就道。

張慶年就出去套車,連蔓兒已經將給張家的禮都準備了出來,就招呼人往車上擡。這次給張家的禮有大米、白麪、酒、茶,還有包的現成的幾樣糉子、五郎從府城帶回來的點心、尺頭等。整整裝了小半車。

“這太多了。”李氏看了,就擺手道,“我和你爹都知道你們過好了。可有錢也省着點花。我們啥也不缺,知道你過的好,就比啥都強。”

“娘,這都是應該的。就這些,孩子他爹還說有點少。還是我跟他說,現在東西多了也放不住,要是有那個心,等過年的時候再多預備點,就啥都有了。”張氏就道。

閨女給張羅是一回事,姑爺給張羅那又是另一回事。聽張氏這樣說。張青山和李氏都特別的高興,尤其是李氏,看着連守信都眉開眼笑地。

連守信就有些靦腆了。

看的連蔓兒在旁邊偷笑,所謂丈母孃看女婿,就是這樣吧。

“小七,你上那個學。今年伏天放假不?”李氏又摟了小七,捨不得放手,“要是放假,到時候讓你大舅趕車來接你,來姥姥家住一伏天。”

“五郎是要念書、考試,這不能給耽誤了。枝兒、蔓兒,你倆沒啥事,到時候讓你大舅來接你們倆啊。”

臨上車,張青山、李氏、張慶年、張王氏和張採雲就都說讓連枝兒、連蔓兒和小七過些天去燒鍋屯。

一般的小孩子,都有在姥姥家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的經歷。三十里營子這裡管這樣的就叫做住姥家。

燒鍋屯在山裡,伏天的時候比三十里營子這裡涼快。連枝兒、連蔓兒、五郎和小七以前就有在張家一住就是一兩個月的經歷,既避了暑氣,還能吃上一兩個月的鮮果子。

以前沒分家的時候,周氏對此格外的支持。每到入伏,要是張家遲了幾天沒來接,周氏還不高興,催問張氏。幾個孩子去住姥家,她那可不就省了這一兩個月的嚼穀了嗎?張家來接外孫,也得挑時候。不能接的太早,那樣地裡的活還沒幹完,也不能太晚回來,因爲那個時候要忙秋收。連蔓兒幾個不大,卻都得下地頂半個人幹活。

不過,張家沒來接,周氏不高興。張家來接了,周氏也不會給好臉。

“……大老遠的來接了,不讓去又不好,又得說我邪乎啥的。這都走了,家裡家外這些活,就都撇給我了。不知道心疼人,心狼啊。”

似乎,讓連蔓兒她們幾個去住姥家,是她給的恩惠,是她吃虧了。畢竟,連蔓兒她們幾個在家裡的時候,每天出去挖野菜、割草、餵雞餵豬,在家也能給大人打下手做各種家務。

這個時候,張氏就得多幹活。張家來接外孫的時候,要送禮,將外孫送回來的時候,也得送禮,要不然,張氏和幾個孩子就要更多地看周氏的臉色。

而分家了之後,連蔓兒幾個不是忙着唸書,就是忙着家計,反而沒有去燒鍋屯歇伏了。

至於今年,還是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脫開身。

因此,連蔓兒就只說到時候有工夫就去,纔將張青山、李氏這一家送走了。

…………

過五月節,連蔓兒一家自然比平時更加忙了,吳家興、王舉人、王幼恆等幾家送了節禮來,她們要準備相應的回禮,鋪子裡僱工還有幫傭等人過節也要發福利,自家也要準備過節的吃食,佈置屋子等等。

這天,連枝兒和連蔓兒就坐在炕上,拿了彩紙疊葫蘆、燕子,連守信和張氏則忙着釘紗窗、換門簾。

夏天到了,窗戶要常開着。她們這後院乾淨,但是還是要防蚊蟲蒼蠅。上房這幾間屋子都是雙層的窗戶,裡面的一層琉璃窗當時蓋房子的時候,特意做成了可以拆卸的樣式。冬天,兩層琉璃窗,到了夏天,則將裡面的一層拆掉,還上紗窗。

那紗窗框是蓋房子的時候就一起做好了的,現在只要釘上窗紗,利用摺頁安到窗戶上去就可以了。

今年連蔓兒家買的是淡綠色的窗紗。

透過這樣的窗紗往外看,一院子的花木更顯得別緻而生機勃勃了。

門簾也要換。冬天用的是粗布面,裡面絮了棉絮的厚棉門簾子,春秋的時候則是用布簾,而到了夏天,連蔓兒家也依着一般莊戶人家的習慣,換上了豆黍子串成的珠簾。

“停一會,”張氏突然對拿着榔頭釘紗窗的連守信小聲道。

連守信不明所以,卻也停了手。

“咋地啦?”連守信就問張氏。

“燕子回來喂小燕子了,咱別把它倆給嚇着。”張氏就又小聲道。

連蔓兒坐在炕上,將一個摺疊好的紙葫蘆吹的鼓起來,扭頭看見連守信和張氏的模樣,就笑了。

搬新家,張氏捨不得老宅自家房檐下的那一窩燕子。可喜的是,現在她們新房子的房檐下,終於迎來了燕子築巢。東屋房檐下一窩,西屋房檐下一窩。那天在院子裡看着幾隻燕子飛來飛去的,連蔓兒就哄張氏說,在東屋房檐下築巢的兩隻燕子是原來老宅裡來的。

張氏就信以爲真了,對房檐下的新住客格外關注,恨不得拿糧食來喂燕子。

可惜,燕子不同於家雀兒,它們勤快,不喜歡不勞而獲,張氏心裡其實也知道,她只是想表達自己的高興。

等兩隻燕子餵了小燕子,又飛走了,張氏才讓連守信繼續釘紗窗。

“……今兒個一大早我從地裡回來,碰見他三伯去上工。他三伯跟我嘮嗑,問咱五月節給太倉那邊捎東西不。”連守信將一扇紗窗釘好,一邊往窗戶上安,一邊跟張氏說道。

連蔓兒聽見太倉兩個字,立刻豎起了耳朵。

“爹,那你咋說的?”連蔓兒就問連守信。

“還能咋說。”連守信就道,關於這件事,一家人也已經商量過了。他們沒有準備給太倉那邊送節禮,是爲了表明一種態度。

道不同、不相爲謀。

“我還跟他三伯說了,讓他不用看着咱家,他家是送還是不送,都看他自己個拿主意。”連守信接着又道。

“那他三伯咋說?”張氏又問。

第三百六十一章 惠及第五百一十八章 罪名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五百零三章 富業第二百一十二章 買年貨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彆扭第六百五十八章 表禮第七百一十七章 團聚第七百一十九章 瑣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離開第二百四十章 雞圈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死相逼第七百一十七章 團聚第四百三十章 客飯第五百七十六章 雪夜第七百零六章 嫁妝風波(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具第三百八十八章 勸學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一百五十二章 借光第三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一百二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四百六十六章 鬆口第三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年歲的印記第二百二十七章 肉第六百五十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八十九章 韭菜花第二百六十六章 玉米第五百六十章 不要錢第三百零九章 麻蚶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二百六十四章 槐花和榆錢兒第五百七十七章 斧頭第七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媒人第九十八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工第六百零九章 將軍第五百四十六章 做好人第三十一章 誰管錢第三十八章 鍋碗瓢盆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趙秀娥的如意算盤第四百四十三章 驚聞第七百二十章 說情第六百七十四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威脅第二百五十八章 果樹第三百八十二章 傳話第一百零三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十章 包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雜貨鋪第八十七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四百一十七章 推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婆媳鬥第四百三十七章 是你想差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分玉米第六百六十一章 巧遇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不要臉第六百零三章 真相(加更,求粉紅)第四百三十四章 五香驢肉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二百二十七章 肉第一百七十五章 工資--家規第六十七章 四郎告密第三百五十三章 洋辣子第四百八十章 榆錢餅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騙了誰第五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不滿第五百九十二章 村議第七百三十章 熱熱鬧鬧第四百三十一章 歇宿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五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不滿第四百四十二章 終於回家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七百四十章 鬥不休第七百六十章 添妝(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求和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七百二十一章 矛盾第六百三十章 飛來橫禍第十章 包子第一百零七章 老爺子的夢想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五百二十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四百一十章 上眼藥第三百六十一章 惠及第一百一十五章 鬧賊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五百一十九章 冬小麥
第三百六十一章 惠及第五百一十八章 罪名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五百零三章 富業第二百一十二章 買年貨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彆扭第六百五十八章 表禮第七百一十七章 團聚第七百一十九章 瑣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離開第二百四十章 雞圈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死相逼第七百一十七章 團聚第四百三十章 客飯第五百七十六章 雪夜第七百零六章 嫁妝風波(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具第三百八十八章 勸學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一百五十二章 借光第三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一百二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四百六十六章 鬆口第三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年歲的印記第二百二十七章 肉第六百五十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八十九章 韭菜花第二百六十六章 玉米第五百六十章 不要錢第三百零九章 麻蚶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二百六十四章 槐花和榆錢兒第五百七十七章 斧頭第七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媒人第九十八章 我不是連朵兒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工第六百零九章 將軍第五百四十六章 做好人第三十一章 誰管錢第三十八章 鍋碗瓢盆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趙秀娥的如意算盤第四百四十三章 驚聞第七百二十章 說情第六百七十四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四章 威脅第二百五十八章 果樹第三百八十二章 傳話第一百零三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十章 包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雜貨鋪第八十七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四百一十七章 推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婆媳鬥第四百三十七章 是你想差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分玉米第六百六十一章 巧遇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不要臉第六百零三章 真相(加更,求粉紅)第四百三十四章 五香驢肉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二百二十七章 肉第一百七十五章 工資--家規第六十七章 四郎告密第三百五十三章 洋辣子第四百八十章 榆錢餅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騙了誰第五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不滿第五百九十二章 村議第七百三十章 熱熱鬧鬧第四百三十一章 歇宿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日不見第五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不滿第四百四十二章 終於回家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七百四十章 鬥不休第七百六十章 添妝(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求和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七百二十一章 矛盾第六百三十章 飛來橫禍第十章 包子第一百零七章 老爺子的夢想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五百二十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四百一十章 上眼藥第三百六十一章 惠及第一百一十五章 鬧賊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本生意能賺錢第五百一十九章 冬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