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引爆全城

ps:看《重生迷夢》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2004年火爆的除了在中國舉行的亞洲盃之外,就是《超級女聲》這個節目的流行了。⊥當然第一屆還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但是這個節目的流行很是說明了一種現象,中國大陸的娛樂事業已經方興未艾地發展起來了,2005年這個節目的火爆到以至於廣電總局不得不狠狠澆一盆水的地步。

香港作爲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在這方面自然是和先進的資本主義世界對接,年輕人中間浮躁的發財成名的夢想一點也不比大陸的小孩子低,只不過大陸人口更多,放大的效應更加明顯罷了。但是香港畢竟人太少,如果過來參賽的歌手都唱什麼四大天王之類的,想一想也挺沒有意思的,伴隨着大陸的高管的進入,他們在大陸的人脈關係被充分發掘出來,凡是唱歌有特殊還未成名的年輕人都先把扒拉着來參加這次節目的錄製,別的不說,報酬和在香港的食宿亞視都是有保障的,那些年輕人根本就不能拒絕這種成名的幻想,帶着行李就到了香港對面的深圳,辦理了通行證就投身到了讓自己成名的訓練中去了。

沈正輝並沒有從超級女聲的選手中扒拉人選,他的目標更多是落在有特殊這個點子上。流行音樂唱得好大家根本感覺不出來,之後超級女聲的火爆和各種選秀節目層出不窮,最終也沒有培養出來一批厲害的藝人,於是選秀節目的思路就要稍微改變一下了,突出的就不僅僅是參與感。最重要的是讓人覺得參賽的人是真的厲害,值得敬佩。

於是不少專業人士或者有特殊嗓音的人才也加入到了選秀中來,在沈正輝的重壓下,節目組非常辛苦地製作、磨合,到了快聖誕節的時候,《中國好聲音》第一期前半部分總算是出來了。

亞視早早地進行了宣傳。劉天王、張國容、王非擔當主角的綜藝節目說不上空前絕後,但是這樣的宣傳已經足夠吸引人們的好奇了,加上宣傳片上各種奇特的互動,演員們那各具特色的唱腔,讓人印象深刻,特別說明了是一檔選秀節目,最終的獲勝者能夠在亞視的支持下在紅磡體育場開演唱會,大家的興趣一下子被提上來了。雖然很多人吐槽說參加一個選秀節目就能夠開演唱會,到時候會不會有人去看都是問題。但是毫無疑問。香港地區的商家和普通觀衆牢牢鎖定了亞視新開播的綜藝頻道《中國好聲音》的首場比賽,一時之間,《中國好聲音》大有衝擊tvb臺慶劇《天涯怪醫》的架勢。

一開始tvb對此是不擔心的,一開始炒作得厲害,但是後來名不副實,被觀衆唾棄的節目也不少。在tvb看來是無線覺得在電視劇上無法和tvb競爭,準備用這種明星選秀來救場罷了。

不過《中國好聲音》的第一季開始震撼了tvb,因爲打着選秀的旗號。又是明星當評委,選擇的選手水平也頗高。第一次觀看此類節目的香港觀衆震驚了。他們本來以爲這是一部類似於英國偶像或者美國偶像類的選秀節目,參加的選手只需要歌唱得好就行。許多年輕人更是信心滿滿地準備從這個節目中找到優越感,看看自己屆時去參加這個節目會怎麼樣。亞視在宣傳上大肆宣揚說會對最終被導師選中獲勝的選手提供了豐厚的回報,不僅有機會獲得導師的指點,還能夠和導師一起開演唱會,獲得亞視的藝人合約等等。一時之間。本來浮躁的香港社會就被這宣傳搞得蠢蠢欲動。

但是tvb等待的爭議並沒有因爲節目的播放而出現,主要是開場的參賽選手一下子就鎮住了場子。

說實話,其實這幾個導師的人選根本不是太好,王非什麼反應都慢半拍,很多時候話都說不出來。需要旁邊的劉天王和張國容幫她讚美學員,她很多時候就會傻笑。劉天王是說話太多,老有點講資格的意思,說起話來沒完沒了,很多時候說的都不是唱歌的事情。張國容倒是還好,只不過他又有些太偏重唱歌了,他本身又是個好人,基本上只講好話不講批判的,這樣的風格自然引起了觀衆們聚在亞視的網站或者是其他社區網站上吐槽。然後現場的導演不得不再根據這些監控到的觀衆意見對後續的節目狀況進行調整。

但是,驚豔的學員就足夠了,這批來參加節目錄制的參賽者基本上都有絕活,就是最爛的香港本地的學員最起碼吉他彈得不錯,自彈自唱也算得上是有聲有色,內地來的專業人士更是不得了,高音高到沒頂,低音低到底,音樂老師重新編曲配音,然後配合個性化的嗓音唱出來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有學員當場演示唱了一段原版的意大利歌劇,震得在場的觀衆和電視機前的觀衆都坐不住了,這風格完全不搭啊,你明明是普通明星歌手的選秀場,突然之間畫風一邊變成了歌劇男高音,這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就因爲這種出人意料的安排,亞視的這檔選秀節目收視率節節高升,徹底壓倒了tvb花大價錢在非洲實景拍攝的醫生電視劇,讓原本應該在完結的時候高升的收視率硬生生地砸了下來。

特別是,這個節目一集全長2個小時,以半個小時爲一段插了4截廣告,到了節目的結尾他們還插了一段廣告,然後再切回來由主持人說再見。香港的觀衆覺這簡直就是喪心病狂,結果整個節目被拉長到了2個半小時,霸佔了八點到十點半這個最黃金的電視時間。

即使是這樣,觀衆們也沒有喪失掉對這個節目的熱情,網絡上和現實中都是鋪天蓋地的對於這個節目的討論,大家分成了不同的陣營對節目中出現的選手抒發自己的感情。有的人喜歡這個選手,因爲他唱得深情,有的人喜歡那個選手,因爲她長得可愛,等等。由於是第一期節目,加上沈正輝也沒有摸清楚香港的觀衆的口味如何。所以一方面他放手給下面人去做,另外一方面,三位導師基本上都是本色出演,他們也就把這個節目當做是某種遊戲一樣。但是這個節目就是這樣大紅大紫起來,每天都有人討論,逐漸形成了一種風潮。

於是節目調整爲星期六和星期天晚上放映,準備徹底把觀衆們吸引到電視機面前來。而收視率的高企,傑出的成績自然受到了廣告商的青睞,不過在此之前。亞視就已經將前兩集的廣告打包賣給了幾家日本在港企業了,順便還插播了某日本動畫片和電影廣告。電影是春日投資製作的,正在香港上映,而動畫片是亞視引進的劉欣的作品。然後,藉着節目的火爆和之前已經標定的高價,招商部門就可以對有意投標新節目廣告的企業獅子大開口了。

沈正輝的這一次出手可以說是一下子就把tvb打蒙了,不僅如此,藉助內地電視臺轉播。網絡直播,亞視網站在線觀看等方式。沈正輝把這個節目的影響力繼續擴展到了大陸。大陸的觀衆們剛剛從超級女聲的大坑中爬出來,馬上又掉進了《中國好聲音》的新坑裡面,三個天王天后級別的綜藝節目,自然引發了網絡大討論,大陸觀衆和港臺觀衆藉助嶺南省這個間接的平臺做起交流來,於是tvb也開始謀劃是不是上一個類似的節目了。臺灣方面沒有節操的電視臺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劃了。

不過tvb面臨的情況和亞視有很大不同,亞視是因爲資源太少,做選秀節目一方面能夠提高收視率,另外一方面也是在爲自己積累人才。通過這個節目脫穎而出的選手可以救急地擔當亞視的藝人,或者充當主持人、簽約藝人、參加綜藝通告等等。這也算是亞視培養自己人才的一種方式。tvb則不同,他們雖然一直被認爲內部青黃不接,但是因爲香港這個小市場,它的內部勞動力實際上是飽和的。特別是這些年來電影不景氣,很多大明星演員也不得不到電視臺混飯吃,譬如張家暉,雖然在電影事業上已經算是小有成就了,但是還是不得不回無線去拍電視劇。許多人不是頂尖的人因爲市場的緣故純粹拍電影根本養不活自己。所以要麼北上大陸,要麼退一步在電視劇裡面混口飯吃,不過北上大陸很大程度上也是拍電視劇居多,大陸的市場這個時候也還有限得很,這個時候就看出來關係的重要性了。

沈正輝這個在大陸和亞洲都創造了票房奇蹟的人,在擔任了亞視的主席之後,許多藝人不得不看在他的面子上,不說直接和亞視合作,起碼不是那麼不敢看不起亞視了,畢竟人家手上的電影資源很豐富,想要捧人還是很方便的。最起碼,在大家的眼中,已經看到了劉天王貼上去了,傑克成大哥也貼上去了——大哥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對《中國好聲音》非常感興趣,如果第二期請他去當導師的話,他一定去。這被視爲完全是爲沈正輝站臺,要知道傑克成從來不以唱歌見長,雖然他也出過專輯,還賣的不錯。

實際上許多音樂人都對《中國好聲音》這個節目感興趣,劉天王、張國容和王非因爲這個節目聲勢一再大振,雖然他們本身就是歌壇天王天后級別的人物,已經不在乎名氣了,但是曝光率和人氣這直觀的反應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就意味着金錢,有內幕消息的人已經打聽到了這三位的廣告合同紛紛漲價,廣告客戶拿着錢求着要續約,希望他們在好聲音的現場穿自己的衣服什麼的要求也是層出不窮,這讓很多人看着眼紅。但是這一期已經不指望能夠換導師了,許多人已經瞄準了下一期的導師的位置,同時也有人想,爲什麼只有三個導師?可不可以增加幾個?

其實這完全是因爲學員找得不夠的緣故,按照原本的好聲音的想法,應該是四名導師。四個隊伍,十幾期的比賽做下來就該過年了。但是即使關係遍地,找歌手,特別是找有特色的歌手,選歌什麼的都不是簡單容易的事情,於是不得不削減一下。三名導師,8期比賽,一個月的活動時間。沈正輝想的是先做一個雛形,有什麼好什麼壞到時候總結一下,第二期再修改也好。於是節目有些倉促,這樣倉促的形式,很多時候都需要參與者自我發揮,而不是導演把一切定死。於是這種對於觀衆來說有着強烈參與感的活動激發了所有人的興趣,特別是在復活賽的時候。引入了短信支持數據。tvb只能滿口吐血地看着亞視自在得意宣佈某位選手得到了多少萬條有效的短信投票云云。

tvb對亞視從各方面的壓迫,終於讓沈正輝找機會利用綜藝節目打開了一個缺口。

還沒有等到tvb反應過來,在整個綜藝節目還沒有結束的時候,亞視就開始放風說《中國好聲音》將在下一期改名叫做亞洲好聲音,對於參賽選手的篩選也將不僅僅侷限於中國,而將對全亞洲地區開放,甚至宣佈說東京電視已經購買了《中國好聲音》的版權,將在日本推出類似的節目。屆時亞視可能和東京電視合作,雙方可以開展中日兩國的《好聲音》組團pk。這個消息傳出來。tvb又是鬱悶非常。

沈正輝藉助日本的資源可以不斷地放消息刺激觀衆們對於節目的期待和支持,他甚至已經想好了,導師的名額變更,導師的選擇都可以認真地時不時當作噱頭炒一炒,吸引公衆的目光,同時提高收視率。有了這一檔節目在手,那就是手持利器,看tvb什麼節目給力,就和它對着在那個時間段上《好聲音》,除此之外。當亞視名氣重新響起來之後,影響力再上層樓的時候,再推出《我是歌手》這種節目,妥妥地吸引一幫粉絲爲自己的偶像加油,再然後,可以推出《奔跑吧,兄弟!》聯合日本和韓國的藝人,做一個三方pk大賽,這就把影響力拓展到了東亞地區了。作爲重生者,沈正輝算是徹底體會到了重生的先知先覺帶給了他的快感了。

“說不定我會愛上當電視臺主席的感覺,沒興趣去拍電影了啊!”沈正輝自言自語道。

而與此同時,大陸三大導演的電影也陸續開始上映了,最先上映的是張導演的《十面埋伏》,實際上這部片子早就拍好了,但是爲了不和沈正輝的電影撞檔期,推遲到了十月份上映。十月上映之後雖然票房成績頗爲不錯,但是電影本身引發了強烈的吐槽。這個劇情只能說是太弱了,劉天王有些做作的表演在這部戲裡面暴露無遺,張子怡在戲的最後老是不死引發了最大的吐槽,張導演充分展現了一個攝影師的才華,但是在拍攝武俠電影上,他雖然有一個外來者所帶進來的新意,但是思考的東西還不夠全就是了。

同樣也是因爲這部電影,劉天王覺得自己短時間內沒有興致再拍攝電影了,才答應了沈正輝的邀請,加入了《好聲音》的導師團,即使是這樣,他在節目錄制中還是屢屢被人用《十面埋伏》裡面的梗嘲笑。

然後是陳導演的《無極》緊隨着《十面埋伏》上映,陳導演對自己中日韓三國演員聯手信心滿滿,毫不在意自己的題材和《十面埋伏》重疊有可能導致觀衆們的觀影疲倦,他對自己太有信心了,結果跌得更狠,等到《饅頭》這個惡搞片出來之後,陳導演感受的不僅僅是失敗,更重要的是《饅頭》以一種藝術表達的形式將他貶低了,所以陳導演對於《饅頭》可以說是深惡痛絕,這比在他的傷口上撒鹽還狠,根本就是把他的失敗做成了紀念碑,以至於大家提起了陳導演就不得不提到這個紀念碑一樣。發行方也吐血,好不容易撐到了電影下架,發現成本居然收回來了,這簡直藝術水平的大失敗和商業領域不是那麼的失敗。陳導因此要沉寂好久。

馮導演既然咬着牙,以賀歲片的方式殺進了這個戰場。他的境況倒是比陳導演好得多,整個故事就好像是包裝華麗但是其實沒有什麼東西的東西,撇開莎士比亞的噱頭,精緻的包裝,結果打開看了沒有多少內容。這三部國產大片從票房上來說,都不能說是失敗,甚至還能夠說是成功,但是在口碑上,仆街得乾乾淨淨。

張導演的名氣還能夠硬撐,陳導演已經不得不蟄伏起來了,他心太高,步子太大,一下子扯到了蛋。馮導演向來是不服氣的,那裡趴下就要從那裡爬起來。對於常年拍攝商業片的他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個常規的失敗,況且票房也還沒有虧損。

但是,這樣的結果,還是給了電影市場很大的打擊,以至於所有人在看完了三大導演的傑作之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現在不務正業的沈正輝來。(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衆號!)(,!

第214章 新緋聞第131章 《世界空戰物語》第237章 劇中人第189章 拉關係第443章 網遊公司與母體(下)第275章 作者——編劇預備第162章 雜糅的劇本第323章 市場走勢第2章 中國式父母,中國式相親第350章 自玩自High第114章 福田光美的選擇第377章 黑科技震撼第314章 第一部上映第45章 挖不動的牆角第111章 黑島的矯枉過正第37章 票房和臺灣市場(上)第302章 眼紅的香港人第105章 後期計劃第328章 衝擊性大消息第95章 考驗第250章 威尼斯第275章 作者——編劇預備第5章 ACG屆深似海(下)第341章 i’m back第327章 三十而立第354章 現在的小學生很成熟的第164章 總裁第352章 一盆冷水第97章 工作!工作!第368章 希望世界和平,地球君完好第208章 面試(一)第300章 搞一個大新聞第212章 女主演的壓力第171章 信心和吹風第64章 宋老師的人脈第187章 《青蜂俠》殺青和911的來臨第116章 遇見女高中生第290章 領導的新期望3第366章 大聖歸來第61章 演員們第414章 民族主義是什麼?第135章 空戰三部曲?NO,四部曲!第310章 拍攝過程第9章 全國制霸的前提第396章 遊戲大市場第110章 福田光美的消失第194章 陰影第15章 大預言第35章 首映第180章 女演員第134章 讓人分心的福田光美第135章 空戰三部曲?NO,四部曲!第294章 仇人的招待第169章 未來的大勢第364章 最符合二維幻想的真人電影,不是神一樣的TMA第100章 工作!工作!(4)第99章 工作!工作!(3)第207章 導演的福利第207章 導演的福利第173章 女人的情愫第162章 雜糅的劇本第360章 大新聞第12章 飛速發展(下)第429章 福田光美有些莫名其妙第54章 宮本導演的準備工作第343章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第342章 回家第8章 組建第327章 三十而立第228章 幸運的老白第109章 作品後續第443章 網遊公司與母體(下)第223章 大旗黨第13章 刀俎和魚肉第375章 陰險資本家第230章 可以拍攝第306章 演藝圈——場外關係第196章 男人這種動物第226章 拍板?其實是備用方案第215章 勢利第372章 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第三產業拯救經濟第299章 預備第106章 公私分明第400章 拆分?第315章 票房估計第160章 父親的事業和國內的行情第139章 我是一個導演和一個演員第96章 放不開第163章 周星星來訪第126章 大人物第365章 月廚淚流滿面第335章 福田光美的探望第64章 宋老師的人脈第428章 精神病第411章 38年第7章 家有兒女第347章 論官僚的自我修養第352章 一盆冷水第387章 遇見老朋友第258章 去美國之前的煩惱
第214章 新緋聞第131章 《世界空戰物語》第237章 劇中人第189章 拉關係第443章 網遊公司與母體(下)第275章 作者——編劇預備第162章 雜糅的劇本第323章 市場走勢第2章 中國式父母,中國式相親第350章 自玩自High第114章 福田光美的選擇第377章 黑科技震撼第314章 第一部上映第45章 挖不動的牆角第111章 黑島的矯枉過正第37章 票房和臺灣市場(上)第302章 眼紅的香港人第105章 後期計劃第328章 衝擊性大消息第95章 考驗第250章 威尼斯第275章 作者——編劇預備第5章 ACG屆深似海(下)第341章 i’m back第327章 三十而立第354章 現在的小學生很成熟的第164章 總裁第352章 一盆冷水第97章 工作!工作!第368章 希望世界和平,地球君完好第208章 面試(一)第300章 搞一個大新聞第212章 女主演的壓力第171章 信心和吹風第64章 宋老師的人脈第187章 《青蜂俠》殺青和911的來臨第116章 遇見女高中生第290章 領導的新期望3第366章 大聖歸來第61章 演員們第414章 民族主義是什麼?第135章 空戰三部曲?NO,四部曲!第310章 拍攝過程第9章 全國制霸的前提第396章 遊戲大市場第110章 福田光美的消失第194章 陰影第15章 大預言第35章 首映第180章 女演員第134章 讓人分心的福田光美第135章 空戰三部曲?NO,四部曲!第294章 仇人的招待第169章 未來的大勢第364章 最符合二維幻想的真人電影,不是神一樣的TMA第100章 工作!工作!(4)第99章 工作!工作!(3)第207章 導演的福利第207章 導演的福利第173章 女人的情愫第162章 雜糅的劇本第360章 大新聞第12章 飛速發展(下)第429章 福田光美有些莫名其妙第54章 宮本導演的準備工作第343章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第342章 回家第8章 組建第327章 三十而立第228章 幸運的老白第109章 作品後續第443章 網遊公司與母體(下)第223章 大旗黨第13章 刀俎和魚肉第375章 陰險資本家第230章 可以拍攝第306章 演藝圈——場外關係第196章 男人這種動物第226章 拍板?其實是備用方案第215章 勢利第372章 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第三產業拯救經濟第299章 預備第106章 公私分明第400章 拆分?第315章 票房估計第160章 父親的事業和國內的行情第139章 我是一個導演和一個演員第96章 放不開第163章 周星星來訪第126章 大人物第365章 月廚淚流滿面第335章 福田光美的探望第64章 宋老師的人脈第428章 精神病第411章 38年第7章 家有兒女第347章 論官僚的自我修養第352章 一盆冷水第387章 遇見老朋友第258章 去美國之前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