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王元姬的祖父

?當呂布掃平了遼東公孫度、消滅了東部鮮卑、降服了中部鮮卑和三郡烏桓、消滅了涼州韓遂、擊敗了兗州曹操,聲威大震,繼徐州陶謙向朝廷補交近五年拖欠的賦稅、朝貢之外,益州劉璋、漢中張魯都派人前來朝見天子,補交拖欠的賦稅、朝貢。

??交州牧土燮也派人繞道江東前去鄴城朝見天子,補交賦稅。

??揚州將軍孫策本來在各個方面都依賴呂布,自然不敢怠慢,將他佔據江東以來藉口不交的賦稅交足,還將他擒獲的僞會稽郡太守王朗、僞豫章太守華歆以及僞揚州刺史劉繇的幕僚許劭、兒子劉基都送到鄴城。

??呂布原來對王朗根本沒有什麼好印象,王朗在演義裡,是一個非常猥瑣的龍套角色。他初爲漢會稽太守,爲孫策攻敗,後投曹操,在逼漢獻帝禪位時他跟華歆是急先鋒,諂媚曹丕威逼漢獻帝,形象極其猥瑣。魏國建立,蜀相諸葛亮攻打魏國,王朗做大將軍曹真的軍師,兩軍相遇在渭河,王朗想要以言辭說降諸葛亮,反爲諸葛亮痛斥,王朗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

??但實事求是地講,王朗在正史里根本不是那樣死的,估計是尊劉抑曹的羅灌水看不慣王朗在漢獻帝禪讓時的表現,所以才讓王朗在諸葛亮面前像小丑一樣地表演,這是低級黑。

??王朗和華歆、鍾繇併爲曹魏立國時的三公,曹丕認爲像王朗、華歆、鍾繇這樣的大臣“乃一代之偉人也。後世殆難繼矣!”陳壽評價王朗“文博富贍,誠皆一時之俊偉也,魏氏初祚,肇登三司,盛矣夫!”以呂布後來對王朗的瞭解,曹丕、陳壽的評價雖然有幾分過譽,但王朗確實是治世能臣,特別是在律法上。

??王朗是徐州東海郡郯城人,跟他兒子王肅都是著名的經學家,王朗曾師從弘農楊家的楊賜。以通曉經籍而拜郎中,任菑丘縣長,後因老師楊賜逝世而棄官服喪,後來獲舉孝廉,被辟命都不應命,乃後被徐州刺史陶謙舉爲茂才,任徐州治中從事。

??歷史從此因爲呂布而變得不一樣,劉協被董卓扶持着在洛陽登基,王朗與別駕趙昱認爲呂布扶持少帝劉辯離開洛陽已經不算正朔朝廷。建議陶謙遣使向劉協表示對漢室的支持,陶謙聽從並命趙昱帶着奏章到洛陽。劉協接到奏章後讚賞並升陶謙爲徐州牧、安東將軍,趙昱和王朗都獲升遷,趙昱被任命爲廣陵太守,而王朗被任命爲會稽太守。

??王朗到會稽後,見當地民衆仍然祭祀秦始皇,並且與夏禹同廟,王朗認爲秦始皇是無德之君,不配獲得民衆祭祀,於是將這行爲取締。

??王朗在任僅一年。就被從呂布處借兵的孫策攻破,王朗的功曹虞翻建議避其鋒銳,但王朗不接納,堅持守護城池到底,領兵對抗,最後被孫策擊敗,王朗打算逃到交州。出海到東冶時遭孫策追擊,唯有投降。

??孫策因敬重王朗而不作加害,亦曾派張昭勸王朗爲他效命,但王朗堅決不肯。孫策便想將王朗送到鄴城交給呂布。王朗卻因呂布殺害其師楊賜的兒子楊彪而憎惡呂布,揚言若是孫策送他去鄴城,他就自殺。

??王朗的揚言流傳到呂布耳朵裡,呂布輕蔑一笑,他從來不認爲這些世家名士們能真正地威武不能屈,呂布當時又念起王朗的孫女王元姬,便派人去揚州,命令揚州將軍孫策將王朗送回鄴城。

??孫策將王朗及其家人強行送回鄴城,王朗本來想橫劍自刎以死明志,但孫策擔心無法向呂布交差,便以王朗的兒子王肅的性命作威脅,王朗顧忌到兒子的安危,便只得放棄了誓言,活着到了鄴城。

??呂布見到王朗後,覺得他學識淵博精深,且氣質文雅昂然,若說這樣的人物在諸葛亮面前表現得像小丑一樣,呂布是不信的,呂布愈加堅定了自己的一個判斷,那純屬羅灌水的編篡,來襯托諸葛亮。

??呂布詳細考察了王朗的治政能力,發現王朗對律法非常熟悉,王朗主張寬刑罰重教化,處理刑律多半會寬恕犯罪者,控罪有疑點時判罰都會從輕,與鍾繇一起以治獄而知名,他曾進言勸減輕刑獄,轉以扶助幼弱,幫助人民休養生息。

??呂布一直以來都在極力推進減少肉刑、死刑等殘酷刑罰,改爲勞動改造和思想教化,以繼續爲社會創造價值的多少來減輕罪犯的刑獄,還會讓罪犯在脫胎換骨的勞作中掌握一技之長。

??王朗甚爲贊同呂布的觀念,之前對呂布的厭惡一下子減輕很多,呂布又用道術給予王朗一定的心理暗示,使得王朗對呂布的厭惡憎恨煙消雲散,取代的是越來越深的崇敬、忠誠。

??呂布便舉薦王朗爲刑部侍郎,跟法學家應劭一起主持刑部,後來又代替法衍主持廷尉。

??呂布器重王朗,除了看重他的律法背景之外,還看重他有從龍意識,對呂布來說,能識時務地只忠於他呂布而不是忠於大漢朝廷的名臣纔是呂布真正想要的,比如董昭,比如華歆,比如王朗,而如荀彧之輩,能力再大,也只能在前期重用,中期的關鍵時刻就算了。

??呂布重視王朗,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因爲他有個好孫女王元姬。

??王元姬的父親王肅跟他祖父王朗一樣,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經學家,王朗是魏司徒、蘭陵侯,王肅是魏中領軍、蘭陵侯。王元姬從小就知書達理,崇尚節儉。八歲的時候,可背誦《詩》、《論》。九歲的時候,遇到母親生病,她終日服侍左右,衣不解帶。祖父王朗非常喜歡她,並且說道:“興我家。必定是元姬,可惜她不是個男兒。”

??王元姬十五歲時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婚後育有武帝司馬炎、遼東悼王司馬定國、齊獻王司馬攸、城陽哀王司馬兆、廣漢殤王廣司馬德、京兆公主。

??王元姬看人獨到,時鐘會以才能見任,王元姬每言於司馬昭曰:“會見利忘義,好爲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鍾會後來果然造反。

??司馬昭去世後,太子司馬炎繼爲相國、晉王。同年十二月,他迫使曹奐禪讓。改國號爲晉。尊母親爲皇太后,住崇化宮。司馬炎建國初期提倡節儉,王元姬以太后之尊,身體力行,爲宮中后妃做出榜樣。她的房間沒有一件豪華的擺設,吃飯從不超出三菜,穿的是洗了又洗的舊衣服。她還在宮中帶頭紡紗織布。在其精心治理下,后妃相處和睦。

??王元姬似乎是在公元217年出生的,距離現在相距二十三年。以此推論,王元姬只能做呂布的孫媳婦。連兒媳婦都做得勉強,更不用說做呂布自己的媳婦了,畢竟呂布沒有某個楊某某那麼喜歡老牛吃嫩草。

??王元姬出世的晚,乃是因爲她父親王肅出世晚,王肅就是在這一年冬天降臨在鄴城的。

??王朗的夫人跟隨王朗從會稽來鄴城,經過舟車勞頓,胎兒差點不保,幸得華佗救治,王肅才得以安全地來到世間。王朗對華佗感激不盡,華佗卻笑着說:“與其感激老夫,不若感激奉先公,若非他多加囑託,也許你兒子就胎死腹中了!”

??當時王朗對呂布尚有牴觸情緒,聽到華佗的話,王朗心裡不禁生出一絲溫暖。在隨後的日子裡,王朗一點點地感受到呂布的偉大遠見,感受到呂布對他的器重,日漸對呂布忠誠起來。

??對於王朗兒子王肅的培養。呂布並不插手,因爲王肅靠着父親的培養,完全可以做到歷史上的成績。

??王肅在學術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借鑑《太玄》儒、道兼採的做法,融匯今古文經學兩派的學說,爲己所用,用道家無爲而治的思想來闡釋儒家的理論,結合當時的社會實際,逐步形成具有一家特點的學術和治國思想,號稱王學。

??王肅把道家的思想融合到儒家的學說之中,又遍注衆家經典,目的是借儒家學說的傳統影響力,宣揚他自己的安邦治國的思想,在當時面對三國鼎立,亟待統一,安定天下的局勢,也需要一個統一的認識,一整套具體的措施。所以,在王肅的奏議和僞造的《孔子家語》《孔叢子》中,煞費苦心地進行設計。在他的設計中,首先要解決的是禮義道德的問題,其次纔是人君的作爲和人才的選拔與任用。

??王肅的一系列思想裡面,有幾點,頗爲呂布屬意。

??“人之可使,以有欲也。故欲多者,其所得用亦多;欲少者,其所得用亦少矣。”(《孔叢子?陳士義》)統治者應當儘可能順應人們的慾望,發揮他們的才能,創造一個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環境,這對東漢末遭受戰亂、陷於民不聊生境地的老百姓,顯得尤其重要。

??“故能有天下者,必無以天下爲者也;能有名譽者,必無以名譽者也。達此,則其利心外矣。”(《孔叢子?抗志》)如果國君首先去其利慾,以免傷民,則天下、名譽皆可得,如果繼續貪多索求,嗜慾無厭,不僅一統天下不能得,名譽喪失,還將造成嚴重的社會動亂。

??呂布詳加了解後,發現王學可比後來的玄學積極太多,所以他很期待小王肅將來的成就。

??PS:我在上個月就寫了幾萬的存稿,然後我就把他們全部上傳,設定爲定時發佈,後來再回頭讀存稿,實在忍受不了,決定要大修,可是定時發佈的章節已經無法刪除,縱然是可以修改章節裡面的內容,卻無法更改章節名,而我修改後的可讀性增強的章節已經是面目全非,已經完全沒辦法用之前的章節名,這樣也會造成你們閱讀的障礙,思前想後,決定還是用舊稿子,十分抱歉。?

第527章 徐州遊擊將軍臧霸第328章 迎娶甄姜(五)第715章 三個平等原則第855章 周瑜到夷洲第185章 培育好馬第690章 曹操的尹夫人第152章 無雙上將第413章 被皇后發現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764章 陶謙之死第558章 趙雲引開顏良第673章 巧敗程昱第811章 學習西方反腐第593章 巧用白馬義從第104章 拜盧植爲師第110章 戟下之鬼第688章 曹操的丁夫人第631章 緩解矛盾第311章 趙雲副手陳到第734章 龍驤斬尾第93章 整三萬精兵第221章 既要江山也要美人第428章 如何強渡第324章 迎娶甄姜(一)第397章 衝動的陸遜拜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第725章 她們的事業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355章 討董之呂布囂張跋扈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229章 張仲景的五石散第519章 以孫策母妹爲質第700章 敲詐糜竺第422章 敵衆我寡第150章 沮授董昭第570章 新野鄧芝第434章 忘憂城堡第447章 放棄滎陽第736章 終極信仰第381章 單挑四將第803章 大漢傷不起第244章 給董卓帶個話第289章 管亥欲襲張遼第467章 全民入籍第59章 陳羣陳長文第448章 袁紹奪荊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402章 憑你也配使戟第664章 道術幻術第298章 對她很不公平第66章 勸說司馬徽第315章 呂蒙來了第296章 棗祗入屯田兵團第169章 有別的女人第394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481章 不讓草原變沙漠第102章 黃琬謝呂布第338章 練五禽戲第628章 神秘少年二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709章 霸道與王道第63章 徐庶搞中情第238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四)第184章 每天一杯奶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718章 趙雲馬雲祿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31章 大劍師王越第566章 袁紹水遁第327章 迎娶甄姜(四)第514章 燈下看美人第796章 公主的火辣眼神第486章 拓跋鴻基納命來第652章 誘敵深入第732章 曹櫻的隱疾第636章 司馬懿作祟第400章 三司會審第801章 董白的快樂下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810章 檢舉人分成第781章 三國相師第395章 皇宮密道懇第718章 趙雲馬雲祿第218章 呂布戰三英(四)第392章 董襲報信懇第612章 兩個私生子第85章 劉辯的尚父第784章 誅殺潘璋馬忠第726章 收義子王基第132章 找到婆娘第629章 公孫度重振第384章 換十六萬育齡婦女第73章 一石二鳥計第569章 南陽李嚴第234章 大漢布種天下第319章 四個姐夫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第105章 大匠師鄭渾
第527章 徐州遊擊將軍臧霸第328章 迎娶甄姜(五)第715章 三個平等原則第855章 周瑜到夷洲第185章 培育好馬第690章 曹操的尹夫人第152章 無雙上將第413章 被皇后發現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764章 陶謙之死第558章 趙雲引開顏良第673章 巧敗程昱第811章 學習西方反腐第593章 巧用白馬義從第104章 拜盧植爲師第110章 戟下之鬼第688章 曹操的丁夫人第631章 緩解矛盾第311章 趙雲副手陳到第734章 龍驤斬尾第93章 整三萬精兵第221章 既要江山也要美人第428章 如何強渡第324章 迎娶甄姜(一)第397章 衝動的陸遜拜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第725章 她們的事業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355章 討董之呂布囂張跋扈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229章 張仲景的五石散第519章 以孫策母妹爲質第700章 敲詐糜竺第422章 敵衆我寡第150章 沮授董昭第570章 新野鄧芝第434章 忘憂城堡第447章 放棄滎陽第736章 終極信仰第381章 單挑四將第803章 大漢傷不起第244章 給董卓帶個話第289章 管亥欲襲張遼第467章 全民入籍第59章 陳羣陳長文第448章 袁紹奪荊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402章 憑你也配使戟第664章 道術幻術第298章 對她很不公平第66章 勸說司馬徽第315章 呂蒙來了第296章 棗祗入屯田兵團第169章 有別的女人第394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481章 不讓草原變沙漠第102章 黃琬謝呂布第338章 練五禽戲第628章 神秘少年二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709章 霸道與王道第63章 徐庶搞中情第238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四)第184章 每天一杯奶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718章 趙雲馬雲祿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31章 大劍師王越第566章 袁紹水遁第327章 迎娶甄姜(四)第514章 燈下看美人第796章 公主的火辣眼神第486章 拓跋鴻基納命來第652章 誘敵深入第732章 曹櫻的隱疾第636章 司馬懿作祟第400章 三司會審第801章 董白的快樂下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810章 檢舉人分成第781章 三國相師第395章 皇宮密道懇第718章 趙雲馬雲祿第218章 呂布戰三英(四)第392章 董襲報信懇第612章 兩個私生子第85章 劉辯的尚父第784章 誅殺潘璋馬忠第726章 收義子王基第132章 找到婆娘第629章 公孫度重振第384章 換十六萬育齡婦女第73章 一石二鳥計第569章 南陽李嚴第234章 大漢布種天下第319章 四個姐夫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第105章 大匠師鄭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