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南陽李嚴

袁紹送出的密信到達呂布大營時,呂布大軍早已出了宛城,屯聚新野,兵鋒直指漢水一側的襄陽。

呂布很有信心拿下襄陽城,因爲他不但有雄師十萬,更有荊州本地賢士與豪強的投效。

數日前,呂布大軍進入宛城,呂布策馬進入宛城太守府時,看到原本的郡吏都跪倒在地,唯有一人英姿挺拔,昂首而立,並不下跪。

呂布身邊的近衛士卒見呂布凝視着那個不肯下跪的郡吏,以爲呂布生氣了,便連忙上前,要把那人按倒在地,那人屏氣凝神,運轉力氣,四個近衛兵一起按他竟然不能把他按倒在地。

呂布頓時來了興趣,正想問詢這個年紀輕輕有一身力氣的郡吏姓字名誰時,忽聽到跟在自己身後的大將黃忠高喊道:“你們四個不得無禮,此乃南陽賢才李嚴李正方。”

呂布笑着回顧黃忠:“漢升,你是怎麼知道李嚴大名的?”雖然黃忠是南陽人,但南陽郡戶口數十萬,李嚴只是一個區區的郡吏,黃忠追隨呂布以來已經成了獨當一面的名將,兩人應該沒有交集纔是。

黃忠笑道:“主公,您忘了你的大漢賢良冊裡有李嚴的名字,軍務院招賢部的崔琰部長之前曾印製多封大漢賢良冊,每個將領處都有一份,按照大漢賢良冊來爲主公招攬人才。”

呂布這才記得自己用來忽悠人的那份大漢賢良冊,裡面確實是有南陽人李嚴李正方的名字。

當然呂布記得南陽有個李嚴。全是在和諧盛世時期玩三國遊戲時在南陽宛城招募人才時得到的印象。

李嚴在遊戲裡的數值還挺高的,而且數值很均衡,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文武兼備的人才。

實際上。李嚴在正史裡展示的能力確實算是一流人才。

李嚴,字正方,少年時爲南陽郡郡吏。以才幹稱道,但他是寒庶子弟出身,並不被當時的荊州刺史劉表看中,在南陽郡做了許多年的郡吏,當曹操南征荊州時,李嚴只是一個小小的秭歸縣令,他不滿曹操統治,流亡入蜀。投入益州牧劉璋麾下,被任命爲成都縣令,因爲是能於政事而頗有名聲。

建安十八年,劉備在涪城擊敗了劉璋派來阻擊的軍隊,順勢進軍綿竹關,劉璋臨時任命李嚴爲護軍,與參軍負責於綿竹抵抗劉備。不料李嚴卻在陣前倒戈。率衆投降,被劉備拜爲裨將軍。劉備攻取益州後,李嚴被任命爲犍爲太守、興業將軍。此前,益州法紀鬆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劉備於是命軍師將軍諸葛亮、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與李嚴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後來成爲了蜀漢的法律體系的基礎。

李嚴在犍爲太守任上,表現出其優秀治政能力,他鑿通天社山,修築沿江大道,大興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悅之,觀樓壯麗,爲一州勝宇。

建安二十三年,劉備在漢中交戰正酣,蜀中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聚衆數萬造反,攻佔資中縣。當時蜀中大部分兵力民力都前往支援漢中前線,李嚴無法調集別處的軍隊,於是只率領着犍爲郡五千士卒討伐反叛,成功地消滅了叛軍。不久後,越巂郡夷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李嚴前往解圍,高定被擊敗後逃走。劉備於是加封李嚴爲輔漢將軍,領郡如故。

由於諸葛亮率軍進駐從漢中,李嚴被委以管理後方事務,於是移屯江州,留下護軍、徵西將軍陳到駐永安,江州、永安等地軍政皆歸屬李嚴負責。當時李嚴寫信給先前叛將、曹魏新城太守孟達,勸其反戈一擊,迴歸蜀漢,信中說:“我與孔明都受到先帝的託付,憂慮重重、責任艱鉅,所以想找到復興大業的良伴。”諸葛亮後來也寫信給孟達,信中曾言道:“處理事務像流水般迅速而又條理,決定重大事項的取捨時毫不猶豫,這就是李正方的性格啊。”

劉備病逝前,召李嚴到永安宮,託孤丞相諸葛亮和李嚴輔佐少主,委任李嚴爲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同年,李嚴受封爲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勳。

劉備那個傢伙雖然個人才能一般,但他頗有識人之明,他能對李嚴委以重任,讓李嚴跟諸葛亮分權,足見李嚴的才能,可惜李嚴這個人的性格和心術都不是太好,若不加調教,難以肩負大任。

呂布輕輕擺擺手,讓那四個士卒退後,但呂布並不下馬,而是繼續端坐在赤兔馬上,面沉似水,一直凝視着面前倨傲不跪的李嚴,眼神裡盡是冷峻的光芒,他要用自己的氣勢壓服李嚴。

李嚴本來自恃才高,以爲呂布到來必定會禮賢下士一番,所以才倨傲地站立不跪。

呂布瞭解李嚴的性格,知道他性格孤傲,自視甚高,難以與人相處,歷史上他做犍爲太守時,大蓋房舍滿足一己之私,曾因遷移郡治官邸一事與持反對態度的郡功曹楊洪爭執,楊洪一氣之下主動辭職引退。都督江州後,又與屬下牙門將王衝發生摩擦,王衝自知爲李嚴所疾恨,懼怕因此被誣陷罪名而叛逃降魏。李嚴自視甚高,護軍輔匡等年齡與地位與李嚴差不多,但李嚴卻不願主動與他們來往。很顯然,李嚴這個傢伙雖然才兼文武,若不好好磨練一番,絕對不適合獨當一面。

歷史上,諸葛亮在漢中,準備發兵伐魏,於是想調李嚴率軍鎮守漢中,但李嚴想盡辦法推脫不去,卻要求劃分五個郡作爲巴州,讓他擔任巴州刺史,諸葛亮沒有答應。李嚴此前又曾勸諸葛亮應該受九錫,慫恿諸葛亮進爵稱王,被諸葛亮加以駁斥。二人由此不睦,逐漸形合影離。李嚴的同鄉尚書令陳震出使東吳前,私下裡對諸葛亮說“李正方腹中有鱗甲”,暗示李嚴心術不正,可能會製造事端。諸葛亮以“大事未定,漢室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認爲自己與李嚴還是可以相忍爲國、並肩合作的。

後來,曹魏大司馬曹真發兵三路伐蜀,諸葛亮準備遣軍西入隴右武威擊退曹魏偏師。爲加強漢中防務,遂要求李嚴率二萬人趕赴漢中阻擊敵軍。李嚴不滿被調離江州,在私下傳言說司馬懿等已經設置了官署職位來誘降他,諸葛亮知其意,於是上表遷李嚴爲驃騎將軍,又表其子李豐接替督主江州防務,李嚴這才願意北上漢中。

再後來,諸葛亮率軍北伐,李嚴負責後勤補給。夏末之時,李嚴寫信給諸葛連稱由於連天大雨,運糧不繼,希望諸葛亮撤軍,諸葛亮聽取了他的意見。但是,當諸葛亮退軍時,李嚴又表示“軍糧饒足,何以便歸”,希望以此推卸自己運糧不力之責。李嚴又上表蜀漢後主劉禪,說“軍僞退,欲以誘賊與戰”。結果諸葛亮出具其前後手筆書疏,李嚴辭窮情竭,被撤職後安置梓潼郡。後來,諸葛亮在五丈原逝世的消息傳到梓潼郡後,李嚴認爲以後的繼任者不可能再給他戴罪立功的機會了,於是悲憤而亡。

呂布當然不是很相信歷史記載,畢竟從劉備死前的安排前看,是準備讓諸葛亮主持政務、讓李嚴主持軍事,但諸葛亮權謀功夫更強,一步步地把李嚴從朝廷排擠到江州,一步步地把軍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作爲李嚴的政敵,諸葛亮及其親信郭攸之之流可能對李嚴進行一定的詆譭,李嚴的品格可能沒那麼壞,但李嚴無論如何也要維持好大局,這點做不好,足見李嚴跟諸葛亮的差距。

呂布清楚地知道每個歷史著名人物的優點和缺點,所以他覺得甚是痛苦,因爲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要把一個人個性上的缺陷給改變過來,談何容易,可呂布明明知道因爲這些人個性上的缺陷而導致後來可怕的後果,他不能坐視,所以要絞盡腦汁地改變每個歷史著名人物的個性。

呂布靜默不語,冷峻地凝視着面前昂首而立的李嚴。

李嚴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郡吏,他的氣場很有限,根本無法跟手握數十萬兵馬的驃騎大將軍呂布相抗衡,過了沒多久,李嚴就覺得渾身流汗,雙腿發軟,撲通一聲,跪在呂布馬前:“李嚴見過大將軍。”

呂布見李嚴終於被自己的氣勢壓倒,滿意一笑,翻身從馬上下來,上前將李嚴扶起來:“正方,本將素知你才幹出衆,才兼文武,卻屈居於一郡吏,袁紹果真不會用人。”

李嚴聽呂布對自己如此稱許,臉上露出得瑟。

呂布轉而嚴肅地說道:“本將想要重用你,但本將有一個很大的顧慮。”

李嚴擡起頭,一臉迷惑地看着呂布:“請大將軍示下。”

呂布開門見山地說道:“正方,你覺得自己的性格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若是督撫一方,如何團結同僚,安撫下屬?”

李嚴雖然驕傲,卻是一個聰明的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個性的不足,知道自己性格孤傲,自視甚高,難以與人相處,只是他意外的是,這個從未謀面的主公呂布,是怎麼對自己的個性知道的如此精準。

李嚴驚顫地拜倒在地:“卑職性情孤僻,難以與人難處,誠恐有負於主公厚愛。”

呂布將李嚴再度攙扶起來,笑着勉勵道:“本將一直看好你,想要委以重任,但尚需你多多磨練性情,才能放心將你外放爲一方大員,這樣吧,你先跟着本將身邊,待你性情磨練沉穩謙和之後,再行任命。”

第498章 防患未然第333章 處決魏續第798章 迎娶萬年公主第117章 有大事發生第797章 公主的快樂第130章 混水摸魚第770章 下邳陳家的覆滅第449章 再度摸金第44章 發佈求賢令第517章 孫策母親吳夫人第226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五)第185章 培育好馬第594章 公孫瓚慘敗第141章 不做韓信第528章 一半江東已屬呂第457章 以身作則第302章 答不答應第849章 對外擴張第34章 第一次朝會第30章 軍姿汰劣兵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381章 單挑四將第723章 統一戰線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327章 迎娶甄姜(四)第2章 等待好機會第212章 八年無文盲第324章 迎娶甄姜(一)第477章 徹底漢化第770章 下邳陳家的覆滅第620章 廉政風暴二第848章 大中華法典第477章 徹底漢化第186章 賭馬第530章 太子是我兒第713章 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第341章 納貂蟬爲妾第326章 迎娶甄姜(三)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126章 籌謀黑山賊第211章 呂校長第296章 棗祗入屯田兵團第444章 大獲全勝第778章 接收曹操殘部第133章 不如你去搶第684章 曹操詐死第679章 典韋戰許褚第371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一)第293章 薦舉連坐第646章 新封狼居胥第308章 重修官制第764章 陶謙之死第152章 無雙上將第856章 傳教馴土着第44章 發佈求賢令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326章 迎娶甄姜(三)第512章 蔡琰的婚禮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188章 鬥顏良文丑第704章 隱性腐敗第540章 連環計(中)第645章 死神的戰旗第18章 收西園四軍第407章 輪到貂蟬第77章 大老婆嚴琳第794章 魯肅之才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101章 設計降楊彪第492章 郭淮入府第28章 股份攏將心第327章 迎娶甄姜(四)第827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497章 俘虜臧霸第681章 曹操的綠帽第342章 貂蟬豔光四射第259章 賈詡接替郭嘉第257章 犯我者死第804章 繼續基本國策第500章 準備滅絕羯人第54章 逐虎將典韋第602章 不養亂臣賊子第80章 入宮見太后第356章 討董之董卓堅守洛陽第262章 對付南匈奴(二)第750章 遭遇刺殺第514章 燈下看美人第725章 她們的事業第144章 呂卿與太后第335章 比曹操高尚第661章 曹操崛起第682章 曹家千里駒第695章 國人的後裔第486章 拓跋鴻基納命來第465章 呂蒙的母親第294章 收諸葛亮爲義子第438章 雞澤暴雨第354章 討董之連橫董卓第318章 曹魏襄陽太守
第498章 防患未然第333章 處決魏續第798章 迎娶萬年公主第117章 有大事發生第797章 公主的快樂第130章 混水摸魚第770章 下邳陳家的覆滅第449章 再度摸金第44章 發佈求賢令第517章 孫策母親吳夫人第226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五)第185章 培育好馬第594章 公孫瓚慘敗第141章 不做韓信第528章 一半江東已屬呂第457章 以身作則第302章 答不答應第849章 對外擴張第34章 第一次朝會第30章 軍姿汰劣兵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381章 單挑四將第723章 統一戰線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327章 迎娶甄姜(四)第2章 等待好機會第212章 八年無文盲第324章 迎娶甄姜(一)第477章 徹底漢化第770章 下邳陳家的覆滅第620章 廉政風暴二第848章 大中華法典第477章 徹底漢化第186章 賭馬第530章 太子是我兒第713章 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第341章 納貂蟬爲妾第326章 迎娶甄姜(三)第572章 預定兒媳婦第126章 籌謀黑山賊第211章 呂校長第296章 棗祗入屯田兵團第444章 大獲全勝第778章 接收曹操殘部第133章 不如你去搶第684章 曹操詐死第679章 典韋戰許褚第371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一)第293章 薦舉連坐第646章 新封狼居胥第308章 重修官制第764章 陶謙之死第152章 無雙上將第856章 傳教馴土着第44章 發佈求賢令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326章 迎娶甄姜(三)第512章 蔡琰的婚禮第348章 討董之得大將於禁第188章 鬥顏良文丑第704章 隱性腐敗第540章 連環計(中)第645章 死神的戰旗第18章 收西園四軍第407章 輪到貂蟬第77章 大老婆嚴琳第794章 魯肅之才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101章 設計降楊彪第492章 郭淮入府第28章 股份攏將心第327章 迎娶甄姜(四)第827章 馬超大戰張飛第497章 俘虜臧霸第681章 曹操的綠帽第342章 貂蟬豔光四射第259章 賈詡接替郭嘉第257章 犯我者死第804章 繼續基本國策第500章 準備滅絕羯人第54章 逐虎將典韋第602章 不養亂臣賊子第80章 入宮見太后第356章 討董之董卓堅守洛陽第262章 對付南匈奴(二)第750章 遭遇刺殺第514章 燈下看美人第725章 她們的事業第144章 呂卿與太后第335章 比曹操高尚第661章 曹操崛起第682章 曹家千里駒第695章 國人的後裔第486章 拓跋鴻基納命來第465章 呂蒙的母親第294章 收諸葛亮爲義子第438章 雞澤暴雨第354章 討董之連橫董卓第318章 曹魏襄陽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