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借刀殺人消除後患

那個烏桓部落的部衆四散奔逃,攪擾得周邊的聯軍也一片大亂,公孫瓚便像趕羊一樣地驅趕着那個烏桓部落部衆,把十萬大軍攪得亂七八糟,十萬大軍一旦無法兵合一處將打一家,就成了公孫瓚可以肆意蹂躪的綿羊。

鮮于銀、鮮于輔、齊周等人帶着殘兵往塞外逃竄,公孫瓚知道除掉鮮于兄弟,就除掉了劉虞最後的殘餘勢力,沒有劉虞這些從事的統領,那些烏桓、鮮卑就會變成無根之萍,好對付多了,公孫瓚想要除惡務盡,就領白馬義從拼命追殺。

鮮于銀、鮮于輔、齊周領着一萬多殘兵,一直往駐紮在寧縣的護烏桓中郎將閻柔那裡逃去,他們試圖藉助閻柔的勢力,來抵禦公孫瓚的追殺。

誰知道當他們到達寧縣時,寧縣城門緊閉,城上人說護烏桓中郎將閻柔受鄴城朝廷派遣,已經去烏桓王蹋頓那裡出使,要說動蹋頓出兵,對付公孫瓚。

鮮于銀、鮮于輔、齊周聽到這個消息大喜,但見後面公孫瓚追趕甚急,堪堪追上來了,便慌忙請求入城暫避,可城頭的守兵一直推說閻柔將軍不在,拒不開門。

一旁的太平山上,相貌俊秀的閻柔皺起眉頭,十分迷惑不解地問身邊的度遼將軍鞠義:“鞠將軍,您爲何執意不去援助那鮮于兄弟,也讓末將不去援救他們?”

鞠義之前在西涼是跟羌人打交道,現在又跟烏桓、鮮卑人打交道。十數年的邊疆生涯讓他未老先衰,三十出頭的年紀長得卻像是四十多歲的,滿臉大鬍子看起來粗豪無比。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地散發着銳利的光芒,他沉沉地看了閻柔一眼,站起身。指着西北方向:“閻將軍,你看那裡!”

閻柔看到那巍峨的秦長城在陰山上起伏,如同一道蒼龍盤旋起伏,詫異地問道:“鞠將軍,末將只看到秦長城,未知將軍深意?”

鞠義嘆息道:“秦長城西北三百里,便是鮮卑王庭彈汗山。這三年來,西部鮮卑被我們中央軍屢次擊敗。部衆折損大半,剩餘部衆全都被相鄰的中部鮮卑侵吞,現在中部鮮卑坐大,對我大漢疆土虎視眈眈,驃騎大將軍欲除鮮卑之心久矣。”

閻柔自小被鮮卑擄走,是被鮮卑人撫養大的,自然是跟鮮卑感情甚深。聽鞠義這樣一說,他心中一直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呂布是要藉着打公孫瓚之勢乘勢把盤踞在北地的鮮卑、烏桓全部掃除乾淨。

鞠義之所以不救鮮于兄弟,肯定是被驃騎大將軍呂布授意的,是因爲鮮于兄弟跟鮮卑、烏桓關係甚深。鮮于家族在幽州根深蒂固,留着親善異族的鮮于兄弟遲早是內亂的禍害,但呂布若自己除掉鮮于兄弟,不止會惹來鮮于家族的反撲,還會動搖幽州民心,不利於迅速平定幽州,若是假手於人,讓他們死在公孫瓚手裡,則完全可以避免這樣的不利情況。

呂布這樣煞費苦心,完全是被歷史上的幽州形勢給刺激的。

歷史上,袁紹消滅了公孫瓚後,很多人會理所當然的認爲幽州要劃入袁紹地盤,但事實上,與烏桓、鮮卑混到了一起的劉虞舊部並沒有選擇立刻併入袁紹勢力,而在一個實力說話的年代,顯然在這一撮幽州最後的軍事力量中,外族人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烏桓是早就投靠了袁紹的,但他們的投靠實際上看起來更像是結盟,三郡烏桓仍然擁有自治權,軍隊也不是袁紹能夠調動的了的。鮮卑更不用說了,他們本就沒有投靠袁紹,在閻柔的帶領下,鮮卑聯合劉虞舊部別樹一幟,自己扛起了一面大旗,幽州土地上的漢族味道已經越來越淡了。當然,無論是烏桓還是鮮卑,表面上依舊對袁紹表現出了曖昧,這樣一個有實力的大軍閥更適合去利用,而不是惹惱他。但是作爲外族,烏桓和鮮卑骨子裡又不願去完全被他所控制,如此一來,易京大戰後的幽州成了帝國身體上一個若即若離的零件,要不是有袁紹在,幽州恐怕早就在烏桓和鮮卑的帶領下脫離帝國自成一派了。

歷史上,官渡之戰爆發不久,幽州就出現了分裂,以三郡爲主的烏桓站在袁紹一邊,以閻柔爲主的鮮卑則隔岸觀火,採取觀望態度,而以鮮于輔爲主的帝國殘存勢力在田豫的勸說下,選擇投靠曹操。在親自拜見曹操後,鮮于輔被任命爲左度遼將軍,負責幽州六郡的軍事。但是幾乎呈現一邊倒局面的官渡之戰使鮮于輔等人沒有立刻配合曹操在袁紹後方搞破壞,而是也觀望起來,並沒有採取任何針對袁紹的軍事行動。此後,袁紹戰敗病死,袁家分裂,期間幽州各勢力遲遲沒有動作,直到近十年後,曹軍攻陷鄴城,又攻陷了南皮,曹操已經板上釘釘的成了勝利者,幽州的鮮于輔、鮮卑、以及小部分烏桓才選擇投靠,鮮于輔和閻柔先後率領部下到曹操那裡歸降,幽州終於有了自己的新主人。

鑑於三郡烏桓成了鐵桿親袁派,鮮卑代表閻柔在曹操遠征三郡烏丸的時候發揮了極大作用,不難理解爲什麼鮮卑對於殺戮好朋友烏桓那麼熱衷,此時站錯了隊的三郡烏桓成了鮮卑向上攀登的墊腳石,結果曾經一同搶劫漢帝國的兩個好夥伴分道揚鑣,鮮卑有了曹魏的庇護一直蒸蒸日上,在兩晉時期掀起了滔天巨浪,先後建立了多個國家,成爲歷史上不可忽視的一個角色。而得罪了曹魏的烏桓則每況愈下,在三郡烏桓被掃平以後,分佈在其他幾個郡的烏桓勢力弱小,經過一個世紀左右的打擊、融合後,關於烏桓人的記載最終在兩晉時期徹底消失。

呂布很明顯地留意到一點,若不除掉幽州世家大族出身的鮮于兄弟,任由他跟閻柔、鮮卑、烏桓勾結在一起,縱然呂布平定了幽州,幽州還是會被跟鮮于兄弟親善的鮮卑等異族盤踞,這不是呂布想要的結果。

呂布還有一個讓鮮于兄弟必死的一點,劉虞死因蹊蹺,呂布不想讓劉虞的舊部再去追究這個問題,索性乾脆都讓公孫瓚把他們一起搞定吧。

之所以還留着閻柔,一是看中他的才幹,二來呢,就是要拿他來柔化一部分鮮卑人的反抗意志,拿他作爲親漢的鮮卑人代表,籠絡那些希望漢化的少數鮮卑人,至於大部分鮮卑人都應該被清除掉。

鞠義很清楚閻柔這個鮮卑化的漢人對鮮卑的感情,沉聲道:“閻將軍你與鮮卑親善,是求其漢化,可若是中部鮮卑不睦漢化,該當何如?”

閻柔不假思索道:“大將軍橫掃河套時,對那裡的南匈奴執行的便是願漢化者生、不願漢化者死的政策,既然這樣對待南匈奴人奏效,那也可同樣對待鮮卑、烏桓,末將沒有任何異議,舉雙手贊成。”

鞠義凝重地叮嚀道:“主公曾跟本將說過,他對你寄予厚望,希望你以後能接替本將的位置,成爲新一任的度遼將軍,請你務必端正對待鮮卑、烏桓的態度,認真地貫徹主公的對外政策,服從漢化者生,不服漢化者死的方針大計不容違背,若你心慈手軟,把那些不服漢化的鮮卑人放走,後果難以收拾。”

閻柔神情甚是激動,他沒料想到呂布竟然如此看重他這樣一個被中原士大夫們唾棄的鮮卑化漢人,他面朝鄴城,躬身下拜道:“多謝主公賞識,柔必不負您的厚望!”

鞠義端起千里鏡,往下眺望,鮮于銀、鮮于輔、齊周等人無法入城,只好轉而往烏桓王蹋頓所在的烏桓山方向奔去,怎奈他們人困馬乏,而身後的公孫瓚白馬義從一人三騎,過不多時就追趕上來,白馬義從一陣箭雨襲來,鮮于銀、鮮于輔、齊周均慘死在白馬義從的箭羽下,剩下的人馬盡皆潰散。

鞠義收起千里鏡,吩咐下去:“先登士上陣,務必擊潰公孫瓚!”

公孫瓚意得志滿,就想策馬迴歸易京。

就在這時,不遠處閃出一千多個騎兵,打的是劉虞的旗號,喊叫着爲主公報仇。

公孫瓚大笑道:“潰敗之軍,何敢言勇?!白馬義從,隨本將一起將其擊潰!”

數千白馬義從高聲喝道:“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爲證!”因爲這白馬義從都是一人三馬,上萬匹白馬奔騰起來,宛如雪山雪崩一樣,以一種摧枯拉朽所向無敵的氣勢,逼向那一千多騎兵。那一千多打着劉虞旗號的騎兵跟白馬義從稍一接陣,便告不敵,潰散而逃,白馬義從緊追不捨。

追不多久,便進入兩側山谷之間的羊腸小道,公孫瓚見這裡不是白馬義從擅長的地形,便停止追擊,準備返身回去。就在這時,兩側山坡萬箭齊發,白馬義從被射倒上千騎,一片大亂,白馬義從追趕的那一千多打着劉虞旗號的騎兵也翻身殺來。

公孫瓚大叫不好,帶領白馬義從返身往谷口殺去,等他們到達谷口時,卻被數千步兵攔住了去路。。。)

第158章 去請田豐第116章 屯田大策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651章 平定遼東公孫第199章 蔡文姬要來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569章 南陽李嚴第386章 戰果空前第170章 公主招婿第120章 袁紹出逃第830章 降將張嶷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474章 血誓盟約第53章 被陳宮暫拒第465章 呂蒙的母親第346章 討董卓之六路並進第307章 兩個孔明第799章 董白待嫁第280 章 奉先公如此厚愛第56章 鏖戰勝典韋第643章 擺車騎大陣第697章 巴西橡膠樹第72章 美女名吳瑕第221章 既要江山也要美人第854章 預謀夷洲島第364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五)第836章 創建無當飛軍第405章 沙盤與地第3章 勸丁原入宮第764章 陶謙之死第390章 日夜兼程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311章 趙雲副手陳到第543章 史阿潛伏第762章 五大法寶第573章 治政能吏第299章 一起服侍夫君第170章 公主招婿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379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六)第193章 少帝遇刺第654章 擊敗袁術第715章 三個平等原則第775章 曹操北伐第622章 高薪養廉仁至義盡第197章 都是浮雲第784章 誅殺潘璋馬忠第225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四)第408章 大殺器之造紙印刷術第5章 救下何太后第767章 呂布再戰三英中第641章 謀除東鮮卑第52章 勸說陳公臺第248章 呂布失陷第162章 請你離開第514章 燈下看美人第87章 設太師太保第236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二)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248章 呂布失陷第20章 建立飛虎軍第567章 進軍宛城第485章 伏擊拓跋部第135章 張頜高覽第215章 呂布戰三英(一)第603章 異地爲官第395章 皇宮密道懇第374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一)第255章 約法三章第295章 集賢院法正馬鈞第220章 羣將磋三英第296章 棗祗入屯田兵團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396章 自作多情自作孽第338章 練五禽戲第455章 嚴禁晚婚第349章 討董之曹操慘敗汴水第173章 奇襲鄔堡第418章 國與家第662章 曹操氣瘋了第581章 陽安公主劉華第589章 趙雲白馬義從第417章 鄭泰越獄第235章 不只是討伐董卓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312章 同族大才呂範第816章 袁紹被炸死第39章 荀彧和荀攸第810章 檢舉人分成第246章 聞喜縣有個杜秀娘第362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三)第109章 還有誰送死第783章 挫敗孫權陰謀第745章 四個陪都第202章 蔡文姬發飆第40章 明月照溝渠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80章 入宮見太后第694章 三十種作物
第158章 去請田豐第116章 屯田大策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651章 平定遼東公孫第199章 蔡文姬要來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569章 南陽李嚴第386章 戰果空前第170章 公主招婿第120章 袁紹出逃第830章 降將張嶷第508章 通天教義導人向善第474章 血誓盟約第53章 被陳宮暫拒第465章 呂蒙的母親第346章 討董卓之六路並進第307章 兩個孔明第799章 董白待嫁第280 章 奉先公如此厚愛第56章 鏖戰勝典韋第643章 擺車騎大陣第697章 巴西橡膠樹第72章 美女名吳瑕第221章 既要江山也要美人第854章 預謀夷洲島第364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五)第836章 創建無當飛軍第405章 沙盤與地第3章 勸丁原入宮第764章 陶謙之死第390章 日夜兼程第230章 神仙丹換良馬第311章 趙雲副手陳到第543章 史阿潛伏第762章 五大法寶第573章 治政能吏第299章 一起服侍夫君第170章 公主招婿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379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六)第193章 少帝遇刺第654章 擊敗袁術第715章 三個平等原則第775章 曹操北伐第622章 高薪養廉仁至義盡第197章 都是浮雲第784章 誅殺潘璋馬忠第225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四)第408章 大殺器之造紙印刷術第5章 救下何太后第767章 呂布再戰三英中第641章 謀除東鮮卑第52章 勸說陳公臺第248章 呂布失陷第162章 請你離開第514章 燈下看美人第87章 設太師太保第236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二)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248章 呂布失陷第20章 建立飛虎軍第567章 進軍宛城第485章 伏擊拓跋部第135章 張頜高覽第215章 呂布戰三英(一)第603章 異地爲官第395章 皇宮密道懇第374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一)第255章 約法三章第295章 集賢院法正馬鈞第220章 羣將磋三英第296章 棗祗入屯田兵團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396章 自作多情自作孽第338章 練五禽戲第455章 嚴禁晚婚第349章 討董之曹操慘敗汴水第173章 奇襲鄔堡第418章 國與家第662章 曹操氣瘋了第581章 陽安公主劉華第589章 趙雲白馬義從第417章 鄭泰越獄第235章 不只是討伐董卓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312章 同族大才呂範第816章 袁紹被炸死第39章 荀彧和荀攸第810章 檢舉人分成第246章 聞喜縣有個杜秀娘第362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三)第109章 還有誰送死第783章 挫敗孫權陰謀第745章 四個陪都第202章 蔡文姬發飆第40章 明月照溝渠第533章 孫策母親別樣心思第80章 入宮見太后第694章 三十種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