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權臣內定

“釜底抽薪之計,主公用得出神入化。”郭嘉先恭維了一下呂布,繼而笑問道。“主公,您能否給我們這些軍中將領在朝廷裡安排一個職位?”

“奉孝,你們爲何非要在朝廷上有個職位呢?”呂布疑惑道:“在中央軍中任職,掌握到槍桿子,纔會有真正的實權,你們應該不會在乎那些傀儡官位吧。”

“主公,雖然本朝的實權都在尚書手中,那些三公若無錄尚書事的頭銜,便掌握不到實權,但是史書卻只記載三公的變遷,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明眼人能看出那些官職位卑而權重,那些官位位高而權薄,但普天下的百姓並不知曉,他們還是以官位高低來評價一個人的官場成就,像盧植大人作尚書時,實權還在司徒丁宮之上,但人們卻通常把丁宮的位置擺在盧大人的前面。”郭嘉笑着解釋道:“我們軍中將領都還須要一個朝廷的虛銜虛官來告慰家族的父老,這個心思雖然虛榮,卻也是人之常情,主公不可忽視。”

“奉孝,若非你提醒,我還真把這個人之常情給忘掉了。唉,不對啊,你原來對這個人情世故根本不屑一顧,怎麼現在這麼靈動呢?”呂布詫異地問道。

“主公,您忘了,您把我安排做中軍師祭酒,我就跟隨中軍師董昭先生左右,跟隨他多日,受益匪淺,”郭嘉笑道:“由於對人情世故更加通曉,我現在對人的基本秉性也有了更加通透的瞭解,以後判斷敵方將領的舉止行動,便會更加精準,若是輔助情報,必定真正地知彼。謝謝主公的巧妙安排。”

呂布擺擺手,示意郭嘉無須多禮,然後火速地給他下了一個命令:“陳琳回家召集家中精英子弟去了,你就暫代主簿之職,趕快去統計一下旅級以上將領們對在朝廷任職有何想法,讓他們多想幾組感興趣的官職,隨後我在內閣裡提出來。我保證咱們中央軍將領都能在朝廷裡拿到一個官位,不然其他勢力也休想在我們中央軍控制的朝廷裡找到合適的官位。”

郭嘉領命而去,過了好半天,他才把旅帥以上將領的求官意願統計完全,呂布展開一看,哈哈笑道:“這些傢伙,也太小家子氣了,期望的怎麼都是一些小官呢?”

“主公,莫要小看這些官職,雖然位卑,但權重,若沒有這些小官同意,那些三公九卿的命令便形同廢話。 再者,我們中央軍依然牢牢地掌控了朝廷,不可再讓軍中將領驟然升至那麼高的官位,不然其他勢力必定心懷不滿,咱們中央軍未來還有無數惡戰無數立功的機會,待軍中將領功勞大了,主公再在朝廷上予以擢升,順理成章地排擠掉部分世家子弟,豈不更好。”說到這裡,郭嘉嘿嘿一笑道:“那幫傢伙本來寫得都是高位,經過我一番良言相勸,他們才同意暫居這些位置。”

呂布接受了郭嘉的建議,前往內閣,同其他五位輔政大臣商議,他們六位要把那些掌握實權的朝廷官職給內定下來,優先滿足他們各自家族的利益。

呂布本身沒啥家族底蘊,能夠依靠的便是中央軍的將士,他就爲了他這些麾下將領的官位跟其他的輔政大臣們進行了一番激烈漫長的爭執,該堅持的堅持,該妥協的妥協,最終中央軍的將領在朝廷裡的任職多半跟原先那個求官意願一樣,同時,許多官位只因爲呂布麾下沒有多少名士,所以無奈旁落。

呂布依然任職徵北將軍領司隸校尉,兼領光祿勳,徵北將軍、司隸校尉、光祿勳麾下的大小官職皆有中央軍各級將領兼任,像高順兼領掌管羽林騎的騎都尉,徐晃兼領掌管御乘輿車的奉車都尉,而這些職位的實際工作則有騎都尉和奉車都尉的副手執行,高順、徐晃只是掛着官銜,那些副手也是從中央軍中調出來的,專門執行維護朝廷安全的任務。

這樣的形式久而久之,光祿勳、騎都尉、奉車校尉等許多官職都漸漸演化成了虛銜,真正有執行力的是他們的副手,而他們的副手又聽命於六部尚書。

光祿勳麾下的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東中郎將、西中郎將、南中郎將、北中郎將等中郎將都暫廢止不設。

衛尉負責皇宮外門警衛,原本有楊彪擔任,後來改由鄭泰擔任,因爲鄭泰身兼尚書之職,久在中樞,衛尉之職便有他虛領,真正執行衛尉之職的卻是他的副手守宮令黃琮,黃琮乃是黃琬的堂弟,黃琮手下有一千人馬,這一千人馬不是天下掉下來的,而是呂布從中央軍調撥給黃琮的,雖然黃琮不認呂布爲主公,但他麾下的人馬卻唯呂布馬首是瞻。

執金吾,負責掌管宮外巡衛,負責徼偱京師,每當天子出行,執金吾爲先導。執金吾由幷州牧朱儁遙領,實際上由盧植的侄子盧衝擔任,盧衝同時任職中央軍第一軍第四師師帥,領所部人馬,巡防整個鄴城。

城門校尉,掌管京師城門的屯兵,在呂布派去徵召的陸駿到來之前,由中央軍第一軍第二師師帥黃忠暫任,黃忠的第二師經過整編後,便將鄴城的城防接掌下來。

黃忠原來的羽林中郎將暫且空缺,一千名經過重新整編絕無忠誠問題的羽林軍有羽林都尉吳崇執掌。

因爲王越實在缺乏統率才能,呂布便又把王越從中央軍調走,王越在第一軍第二師第五旅的位置則有朱靈的部曲補上。王越從全軍精選了一千名身手矯健的士卒,組成了虎賁軍,屯在鄴城皇宮一側,跟吳崇的羽林軍一起守衛皇宮。

那虎賁軍看似是皇家衛隊,實際上是中央軍培養的刺客兵團,是隻聽命於呂布的死士兵團,由王越和他的親傳弟子們訓練這一千人刺殺之術,等他們學成就刺殺之術,便跟郭嘉的軍情局接洽,由郭嘉派去各個敵對勢力,刺殺敵方的關鍵人物。

鞠義和朱靈暫時屈居爲旅帥,呂布爲了平衡他們的心理,特地把他們的軍銜升高一級,同時私底下給他們許諾,若有戰功,便會很快升爲師帥,與張頜高覽等人平起平坐。鞠義得到呂布許諾說願幫助鞠義重建平原鞠家,朱靈得到呂布許諾說願意幫助他成爲朱家家主,兩人又得到呂布封賞師帥的承諾,呂布在朝廷裡也爲他們兩人安排做了羽林左監、羽林右監,兩人都很滿意,便死心塌地爲呂布效力。

這樣一來,皇宮內有吳崇的羽林軍一千人和王越的虎賁軍一千人,皇宮宮門牆垣有黃琮的一千人,呂布的府邸則有郭通領五百人守衛,鄴城城內有盧衝的一萬人馬,鄴城城門城牆處有黃忠的一萬人馬,呂布的一萬飛虎鐵騎算是機動力量,駐紮在城外,卻能隨時支持城內的守兵,這樣算起來,鄴城有三萬三千五百名守兵,這還只是戰兵的數量,加上能夠迅速轉換成防禦戰兵的輔兵,鄴城的守備力量有六萬七千人。

鄴城外部還駐紮了高順、眭固、張頜、高覽四個師團,這四個師團的戰輔兵合起來有八萬人。

張遼所部的兩萬人馬去了黎陽駐防。鄴城周邊數百里分佈着韓浩的屯田兵團,裡面有二十四萬多人,若是戰勢吃緊,裡面的護田兵能迅速抽調出二萬多人來拱守鄴城的安全。

呂布不準備一下子把兵力鋪開到整個冀州,他想先把鄴城所在的魏郡牢牢控制住,把魏郡的敵對世家先清理一下,然後再慢慢往其他郡縣發展勢力。

光祿勳、衛尉、執金吾、城門校尉這四個執掌重兵的官位確定以後,呂布、盧植、馬日磾、黃琬、楊彪、劉弘等內閣輔政大臣便開始對內外九卿級別的其他官職安排進行內部人選敲定。

少府負責供養皇室,是從物質方面控制太后、天子的關鍵官位,呂布想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這個官位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呂布便推薦由陳琳兼任,推薦的理由是:“陳琳陳孔璋曾任大將軍何進的主簿,何太后和天子對他比較熟悉,陳琳又是文采斐然的飽學之士,足以勝任這個職位。”

其他輔臣提出的若干反對意見皆被呂布駁回,他們見呂布在這個任命上特別堅定執着,不好就這麼一個官位就得罪了呂布,何況呂布的推薦理由很充分,他們妥協了,同意讓陳琳就任,卻提出若是陳琳做了少府,身爲九卿,便不能再兼領徵北將軍府主簿、記室令史,呂布心中早有準備,點頭同意。

少府的屬官有掌管御用筆墨紙硯等物的守宮令、掌管刀劍弩機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爲宮廷治病的太醫令,其中守宮令由陳琳家族的子弟陳璐擔任,尚方令則有徵北將軍軍械曹鄭渾兼任,御府令由甄姜的哥哥甄豫擔任,至於太醫令則委任給張仲景或華佗,呂布派人給他們送去了內閣任命文書,言說,誰先到誰先得到這個職位,晚到者爲先到者的副手。

陳琳既然做了九卿之一的少府,那他原本兼領的魏郡太守也不能做了,呂布想委任徵北將軍府行軍長史前軍師沮授兼領魏郡太守,卻因鄴城在魏郡,魏郡太守之位至關重要,其他輔臣不願意呂布的勢力發展過大,便抱着遏制呂布勢力膨脹的想法給否決下來,呂布無奈,只得拋出一箇中立人選諸葛玄,諸葛玄是原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裔,乃琅邪郡名士,跟呂布素無交情,其他輔政大臣便同意了。

第418章 國與家第627章 神秘少年一第174章 霹靂建功第131章 眭固眭白兔第159章 田豐真幸運第857章 佔領琉球第368章 討董之侯成見風使舵第324章 迎娶甄姜(一)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845章 外部監督議政院第696章 大航海時代第52章 勸說陳公臺第261章 對付南匈奴(一)第112章 小將郝昭第172章 讓他決斷第168章 童子軍第680章 黃忠戰夏侯惇第770章 下邳陳家的覆滅第596章 因果報應天公地道第103章 盧植想收徒第22章 拒絕殺丁原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649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311章 趙雲副手陳到第448章 袁紹奪荊第818章 蔡瑁的妹妹第288章 謹遵太后懿旨(二)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144章 呂卿與太后第563章 顏良潰逃第585章 閻行虎豹騎第266章 對付南匈奴(六)第213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746章 簡體字和普通話第540章 連環計(中)第854章 預謀夷洲島第272章 別讓官軍再滾了第190章 袁隗之死第92章 這就是箭意第506章 通天教第238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四)第630章 四面受敵第49章 決定挖寶藏第837章 收鄂煥爲徒第627章 神秘少年一第633章 塞外決戰一第281 章 拜見丈母孃第104章 拜盧植爲師第55章 跟典韋比試第327章 迎娶甄姜(四)第512章 蔡琰的婚禮第24章 奉呂布爲主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365章 討董之激發盟軍士氣第802章 人口大普查第207章 基本國策第545章 攻佔洛陽第458章 皇后動氣第778章 接收曹操殘部第437章 傾巢而出第357章 討董之秘密結盟第477章 徹底漢化第582章 大漢的公主們第714章 孟子的偉大第224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三)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375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二)第373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三)第518章 孫策拜于吉爲教父第458章 皇后動氣第160章 沮授效忠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577章 伏皇后送上門第120章 袁紹出逃第184章 每天一杯奶第119章 不在呂布之下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742章 阿房宮賦第17章 呂布的出身第605章 收地方人事權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458章 皇后動氣第786章 江東十二虎臣第155章 平妻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第477章 徹底漢化第120章 袁紹出逃第730章 樑王陵財寶第300章 開啓三國大航海第798章 迎娶萬年公主第64章 見水鏡先生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276 章 匈奴是獵犬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382章 刺死張繡第712章 孔子的悲哀第254章 慈不掌兵第540章 連環計(中)
第418章 國與家第627章 神秘少年一第174章 霹靂建功第131章 眭固眭白兔第159章 田豐真幸運第857章 佔領琉球第368章 討董之侯成見風使舵第324章 迎娶甄姜(一)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845章 外部監督議政院第696章 大航海時代第52章 勸說陳公臺第261章 對付南匈奴(一)第112章 小將郝昭第172章 讓他決斷第168章 童子軍第680章 黃忠戰夏侯惇第770章 下邳陳家的覆滅第596章 因果報應天公地道第103章 盧植想收徒第22章 拒絕殺丁原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427章 田豐行策第649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311章 趙雲副手陳到第448章 袁紹奪荊第818章 蔡瑁的妹妹第288章 謹遵太后懿旨(二)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144章 呂卿與太后第563章 顏良潰逃第585章 閻行虎豹騎第266章 對付南匈奴(六)第213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746章 簡體字和普通話第540章 連環計(中)第854章 預謀夷洲島第272章 別讓官軍再滾了第190章 袁隗之死第92章 這就是箭意第506章 通天教第238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四)第630章 四面受敵第49章 決定挖寶藏第837章 收鄂煥爲徒第627章 神秘少年一第633章 塞外決戰一第281 章 拜見丈母孃第104章 拜盧植爲師第55章 跟典韋比試第327章 迎娶甄姜(四)第512章 蔡琰的婚禮第24章 奉呂布爲主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365章 討董之激發盟軍士氣第802章 人口大普查第207章 基本國策第545章 攻佔洛陽第458章 皇后動氣第778章 接收曹操殘部第437章 傾巢而出第357章 討董之秘密結盟第477章 徹底漢化第582章 大漢的公主們第714章 孟子的偉大第224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三)第122章 內閣十輔臣第375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二)第373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三)第518章 孫策拜于吉爲教父第458章 皇后動氣第160章 沮授效忠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577章 伏皇后送上門第120章 袁紹出逃第184章 每天一杯奶第119章 不在呂布之下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742章 阿房宮賦第17章 呂布的出身第605章 收地方人事權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第458章 皇后動氣第786章 江東十二虎臣第155章 平妻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第477章 徹底漢化第120章 袁紹出逃第730章 樑王陵財寶第300章 開啓三國大航海第798章 迎娶萬年公主第64章 見水鏡先生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271章 呂布妙計定河東(四)第276 章 匈奴是獵犬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382章 刺死張繡第712章 孔子的悲哀第254章 慈不掌兵第540章 連環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