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曹孫罷兵

建安十七年,十二月末

在劉備出發的前一天,魏延開始行使州牧之權,而他的第一道政令,不出衆人預料,就是減免建安十八年的全部賦稅,至於後續由情況而定。

和荊州一樣,減稅的政令覆蓋的是益州全境,也包括南中、漢中郡、以及各郡屬國。

隨着政令的快速鋪開,人心浮動的蜀中之地,迅速安定下來,連出徵荊州的大軍,士氣也肉眼可見的恢復,畢竟他們參軍,除了建功立業外,也有爲家裡人搏一個未來的想法。

……

建安十八年,元月初一

劉備在成都誓師,隨後領軍前往涪縣,再從這裡分批乘船,沿着墊水一路順流而下,至江州集結休整後,再一起浩浩蕩蕩的沿着長江順流而下,水師舟楫綿延近百里。

元月二十,大軍入江州,進入長江水道。

同時,在巴陵的孫權表示,誓要打入長沙,讓劉備交出魏延,爲江東百姓要個說法。

二月初十,大軍過臨江,向着奉節進軍。

同時,在柴桑的孫權表示,魏延擄掠百姓,劉備包庇於他,有愧仁義之名。

三月初一,大軍過奉節,進入荊州境內,向江陵進軍。

同時,在建鄴的孫權,讓所有江東大軍暫緩進攻,防備荊州軍的反擊,並公開表示攻擊荊州,乃民意也,非他所願。

三月末,劉備同關羽合軍,合計大軍五萬,向益陽一帶進軍,同駐巴陵的魯肅對峙。

四月初,劉備派出信使,向孫權言明利弊,告訴他北方的曹操纔是大敵,孫權迫於壓力,同劉備重修於好,在明面上,繼續保持孫劉聯盟的穩定。

四月中旬,劉備同孫權握手言和,雙方依舊維持當前態勢,爲避免再次發生衝突,雙方約定,不能在豫章、長沙、廬陵、桂陽四郡邊界,屯駐超過一萬大軍,否則視爲挑釁,可自行攻之。

孫、劉雙方握手言和,紛紛從荊州前線撤兵,讓停留在漢中的曹操,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大罵孫權首鼠兩端之徒。

原本雙方約定好,孫權攻取荊州,他攻取漢中,壓縮劉備的生存空間,就算他取得了益州,影響力也不會那樣大。

爲了計劃順利實施,他主動叫停濡須之戰,並且讓大軍撤退五十餘里,只留萬人守合肥,好讓孫權能騰出足夠的兵力,去攻取荊州之地。

可現在好了,孫權又雙叒叕的違背盟約,將大軍撤回,以曹操對孫權的瞭解,如果不回師合肥,孫權定會趁勢拿下合肥,以解揚州之危,所以,現在擺在曹操面前有兩條路:

第一條,暫時放棄合肥,讓樂進、張遼守合肥,他則親率十萬大軍,進兵漢中,趁益州未平時,儘快攻取漢中之地,爲入侵益州做好準備。

待取得漢中後,再領大軍回師豫州,親征合肥,並將其奪回,只是這樣一來,中原膏腴之地會被孫權擄掠、破壞,會給本就壓力巨大的後勤雪上加霜。

第二條,立即結束本次西進戰事,畢竟西進的目的,就是爲了撲滅韓遂、馬超等人,根本就沒想過攻略漢中,鍾繇部也只是一支偏師而已,目的是爲了讓張魯老實點。

如果不是劉備進兵益州,並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的進展,恐怕此刻他早就撤退,並回到豫州繼續發動濡須之戰。

而僅僅一年,劉備就在魏延的幫助下,迅速奪取了益州,如果放任劉備不管,以目前的形式發展下去,恐怕在未來不久,漢中之地就會落入劉備之手,

屆時攻守之勢易也。

所以,曹操在長安徘徊了很久,遲遲不能下決定,因爲他已經老了。

……

五月

劉備率五萬大軍回師江陵,讓南郡之地曹、劉雙方兵力,第一次發生逆轉,並有進兵當陽的意圖。

劉備此番舉動,讓曹仁如臨大敵,在加強防守的同時,立即向後方請求支援。

在江東,孫權以呂蒙爲帥,領兵三萬進軍濡須口,與駐守合肥的曹軍,形成巨大的兵力優勢,讓合肥身後的豫州深感不安。

再加上中原不穩,有部分勢力作亂,在多方壓力下,曹操不得不下令撤軍,讓剛剛趕到長安的十萬大軍,分別以于禁爲帥,領精兵兩萬,支援襄樊之地的曹仁,防範劉備的攻伐。

然後曹操親率五萬大軍,匯同中原之地的五萬兵馬,合計十餘萬大軍南下濡須口,繼續發起濡須之戰,誓要懲戒首鼠兩端的孫權。

在漢中方向,曹操也沒有棄之不顧,而是留下大將夏侯淵,以及精兵數萬。

如此一來,加上回師長安的鐘繇大軍,在潼關、三輔等地,有曹軍五萬精銳,再加上在涼州平定叛亂的曹軍,在漢中以北有近十萬曹軍。

面對曹操轉移戰略重心,剛拿下巴西的龐統,並沒有聽從張飛進兵漢中的建議,而是在漢中與巴西的交界處,廣修關隘,原地屯兵訓練。

龐統也不是隻知兵,而不知民政的謀士,他知道整個益州目前只拿下蜀中和巴郡二地,還有南中四郡,以及部分屬國尚未納入版圖。

所以,劉備急需的不是攻城略地,而是趁曹操將精力放在揚州之時,抓緊時間平定益州,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化作自身成長的養料。

漢中戰略地位是重要,但道路艱險,易守難攻,劉備僅憑疲憊之師,很難有所建樹,可不要忘了張魯還有五萬大軍,目前已經從北部撤回到南部,防備益州的攻伐。

所以,龐統認爲,雙方近十五萬大軍,隔着漢中這個緩衝區,互相對峙,對雙方都好,至於漢中的張魯嘛,說句難聽點的,曹操和劉備二人,誰拿他當盤菜啊。

……

在風雲變幻的半年裡,留守在益州的魏延,也不是啥都沒幹,比如上任後的第一道軍令,就是讓糜芳返回成都,將白水軍交給趙雲統轄。

並讓糜芳,在流民、農人或者蠻人中遴選青壯,然後再從魏則麾下,調來甲士充做隊率、屯長、曲長、軍侯等中、低級軍官,並組成罰罪營,然後由魏延親自訓練,並打開成都府庫,挑選優良的武器甲冑武裝。

在糜竺抵達益州,魏延會讓他繼續擔任監察使,然後讓糜芳帶着罰罪軍一起,跟着糜竺鎮壓反抗。

至於罰罪軍,非常好理解,就字面上的意思,所以益州世家,你們準備好了嗎?。

第三十七章 囑託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六十一章 益州軍政第一十四章 南方疲敝第九十一章 雌劍之威第四十七章 張任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機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六十二章 安排第二十五章 屯兵通城第八十九章 入關計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三章 密謀第一十一章 蜀漢隱憂第十章 安排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機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四章 歸劉第四十五章 斬二將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機第一十三章 諸葛亮第四十章 錯綜的局勢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五十章 成都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將第七十四章 攻略南中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爭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九十一章 雌劍之威第八十七章 人選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四十四章 荊州軍入益第一章 魏延第五十七章 陽謀第七十五章 多了個媳婦第六十八章 糧價第九十六章 張魯放權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九十三章 奪下辯第八十章 一眼萬年第八十九章 入關計第七十四章 攻略南中第三十六章 逃脫不得第一十三章 諸葛亮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九十二章 入關第七十二章 張魯第二章 入獄第二十二 農家肥第二章 入獄第五十章 成都第二章 入獄第三十六章 逃脫不得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四章 歸劉第一十六章 無恥的魏延第一十九章 臨蒸策2第八十章 一眼萬年第四章 歸劉第五十七章 陽謀第六十二章 安排第二十二 農家肥第一十八章 臨蒸策1第三十四章 鐵礦現蹤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六十一章 益州軍政第八十七章 人選第五十一章 綿竹攻防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七十四章 攻略南中第一十八章 臨蒸策1第六十九章 平抑糧價第八十九章 入關計第六十四章 民間凋敝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六十章 益州民政第九十章 鬥將第二十五章 屯兵通城第九十章 鬥將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將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七章 釘子第五十三章 雒縣第六十章 益州民政第六十三章 曹孫罷兵第九章 新的時代第一章 魏延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八章 鑄劍爲犁
第三十七章 囑託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六十一章 益州軍政第一十四章 南方疲敝第九十一章 雌劍之威第四十七章 張任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機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六十二章 安排第二十五章 屯兵通城第八十九章 入關計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三章 密謀第一十一章 蜀漢隱憂第十章 安排第七十一章 效果顯著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機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四章 歸劉第四十五章 斬二將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機第一十三章 諸葛亮第四十章 錯綜的局勢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五十章 成都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將第七十四章 攻略南中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爭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九十一章 雌劍之威第八十七章 人選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四十四章 荊州軍入益第一章 魏延第五十七章 陽謀第七十五章 多了個媳婦第六十八章 糧價第九十六章 張魯放權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九十三章 奪下辯第八十章 一眼萬年第八十九章 入關計第七十四章 攻略南中第三十六章 逃脫不得第一十三章 諸葛亮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九十二章 入關第七十二章 張魯第二章 入獄第二十二 農家肥第二章 入獄第五十章 成都第二章 入獄第三十六章 逃脫不得第三十五章 政令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四章 歸劉第一十六章 無恥的魏延第一十九章 臨蒸策2第八十章 一眼萬年第四章 歸劉第五十七章 陽謀第六十二章 安排第二十二 農家肥第一十八章 臨蒸策1第三十四章 鐵礦現蹤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七十九章 人才困局第六十一章 益州軍政第八十七章 人選第五十一章 綿竹攻防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七十四章 攻略南中第一十八章 臨蒸策1第六十九章 平抑糧價第八十九章 入關計第六十四章 民間凋敝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六十章 益州民政第九十章 鬥將第二十五章 屯兵通城第九十章 鬥將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一十七章 屯田中郎將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七章 釘子第五十三章 雒縣第六十章 益州民政第六十三章 曹孫罷兵第九章 新的時代第一章 魏延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八章 鑄劍爲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