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日本海軍11戰隊旗艦‘安宅號’在長江沿岸我軍對空火力和武漢空軍保護下經過十四個小時的航行安然抵達中華民國臨時首都武漢的漢口碼頭。
中華民國最高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一級上將、副委員長馮玉祥一級上將、總參謀長何應欽一級上將、程潛一級上將、李宗仁一級上將、白崇禧一級上將、海軍一級上將陳紹寬總司令、航空委員會主任錢大鈞二級上將、張治中二級上將,空軍司令周至柔中將、政治部副部長周恩來中將、武漢衛戍總司令羅卓英中將等親臨碼頭臂纏黑紗、胸佩白花,迎接**楷模12勇士凱旋。
碼頭上由我黨組織的民衆團體數萬人在董必武、邵力子、陳布雷、郭沫若帶領下打着國旗、紅旗、挑着標語、輓聯、擡着花圈、花籃、手裡拿着小標語、小國旗、捧着白花在外圍肅立,讓整個碼頭充滿哀思悲愴的情緒。中國電影公司、中國廣播公司、中央社、新華社等新聞單位到場採訪拍攝。
本來是希望陳海松在廣濟安排公祭下葬的,但陳海松以戰役處在緊要關頭難以分心爲由希望烈士遺體水運至武漢,空運至張掖安葬在高臺烈士陵園。陳海松自責之餘希望烈士的犧牲能得到國民政府的隆重褒獎,喚起後方民衆的抗日激情,堅定國民黨各級官員的戰鬥意志,震撼那些腦滿腸肥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官僚政客們的起碼良知。
再一個他希望這些曾經的西路軍老戰士能去高臺與長眠在那裡的四千西路軍烈士作伴,九泉下告訴先行者們如今的西路軍何等的輝煌榮耀,讓先烈們也高興高興。
爲此他回電請國府安排飛機爲12勇士返回張掖提供便利,並希望在武漢、張掖各舉行一場公祭。爲此他動用了自己的庫存青黴素,確保傷員增強抵抗力安然返回張掖。
當晚八點四位烈士由廣濟士紳捐贈的上好棺木裝殮,傷員由18軍醫務人員陪護送上經過簡單修復的‘安宅號’,在劉芳俊帶領下連夜趕往武漢,沿江部隊注意對空防禦。
蔣介石對爲幾名**低級軍官舉行隆重的公祭並不認同,原本希望派羅卓英意思一下就行了,可數萬民衆一早就開始向碼頭匯聚,大街小巷到處是打着標語挽幛的悼念隊伍,高唱着義勇軍進行曲、大刀歌、歌唱祖國、英雄兒女等八路軍巡演團的經典曲目,把整個武漢的抗日情緒推向極致。
上午十點他又得到通知馮玉祥、陳紹寬、抱病的程潛、李宗仁、白崇禧、張治中、邵力子都將陪同周恩來前往碼頭祭奠,電影公司、廣播電臺、掃蕩報、軍樂隊等政治部下屬部門被周恩來、郭沫若指派全體出動進行宣傳報道,他意識到民心渴望勝利、國家需要英雄、領袖不可吝惜褒獎,只得叫上何應欽、陳布雷、錢大鈞、周至柔匆匆趕來,公祭規格頓時上升爲國葬哀榮,侍從室立即制定了公祭程序,得到周恩來等的認可。
高大艦船進入人們視線,桅杆上高高飄揚的青天白日遍地紅軍旗迎風招展,咱們中國又有了大型艦艇了,令蔣先生、陳紹宏和武漢各界五萬多人心中激動不已。
軍艦漸漸靠近,殘破的上層建築、如同馬蜂窩的艦體令在場者無不動容,這就是勇士們用生命換回來的軍艦,十幾個人是怎麼抵擋這麼密集的火力的呀!
軍艦緩緩靠上碼頭,拋錨繫纜之後,12勇士中的唯一健康者纏着黑紗的劉芳俊跳下軍艦,跑步到蒼松翠柏環繞下的祭臺一側的蔣介石面前舉手行禮:“報告委員長,第九戰區特別偵察營張勇小隊完成作戰任務,押送俘虜及戰利品凱旋,護送四位烈士、五位傷員同時到達,請訓示!中尉劉芳俊。”
身臨其境蔣介石也被感染很是動情,按照提前安排好的程序擡手還禮說:“迎接英靈!”
一旁的軍樂隊奏響了中華民國國歌,艦上早已做好準備的18軍工兵排的戰士臂纏黑紗8人一組擡着四副棺木緩緩走下輪船,從肅立一旁的衆領袖面前經過,走到祭臺後面的木臺前由禮儀人員組織擺放在一米高的木架上。禮儀官員隨後在祭臺上擺放了六位烈士的靈牌,點燃了祭臺上又高又粗的白色蠟燭。
蔣介石在禮儀官的引領下表情肅穆地走到祭臺前,接過禮儀官遞上的點燃了的三炷香,對着靈牌躬身胳膊上下晃了三下,插在祭臺前巨大的香爐裡,退回原位緩慢莊重的鞠了三個躬,在禮儀官引領下繞着四座棺木走了一圈,不知是真被烈士們英雄壯舉所感動,還是爲日蘇停戰、國勢彌艱而痛心,忍不住撲在棺木上痛哭失聲,引領着全場男女老幼一片悲鳴,場面一時失控。
後邊祭奠的馮玉祥、周恩來等人連忙過來勸慰,扶着他走到祭臺另一側站立。高官、各界代表致祭鮮花獻輓聯以後,蔣先生恢復了常態,高聲說:“致悼詞!”
馮玉祥走出隊列面向祭臺鞠了個躬,轉身面對民衆高聲說:“同胞們: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悼念抗戰以來爲國捐軀的近百萬烈士中最英勇無畏的六位勇士,他們都很年輕最大的25歲、最小的21歲,可他們的壯舉感天動地、他們的精神可歌可泣。讓我這個老軍人由衷的欽佩。
他們和我們不同,我們打了一輩子仗,都是在自相殘殺、爲了地盤、錢財掙來搶去,沒有給國家帶來什麼利益反而打得民衆離散、經濟衰落、國家貧窮、軍隊虛弱。而他們是死在抗日的戰場,是爲武漢會戰的勝利鋪墊基礎,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他們僅僅十二個人,帶着對國家的忠誠、靠着軍人的勇氣響應國家的召喚、服從上級的命令毅然潛入敵人重兵把守的九江,用他們過人的膽量、高超的技能、堅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創造了開戰以來單兵殲敵的新紀錄。
人均破壞敵艦船艇4艘、人均擊毀敵機5架、人均損毀敵人彈藥200噸、人均斃敵220個。在中國其他軍隊裡有這樣的鋼鐵戰士嗎?就在這條船頂上和敵人10架水上飛機、30多條摩托艇激戰了一個多小時,穿過敵人層層堵截,全殲了追兵,開着他返回了後方,試問其他軍隊能做到嗎?
我要說的是他們纔是真正的軍人,對國家民族無比忠誠、對倭寇無比仇恨、執行上級命令無比堅決、面對優勢敵人無比頑強。我們的國家需要這樣的軍人、這樣的軍隊。
這些勇士來自八路軍第八戰區特戰大隊,這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在平型關、陽明堡、晉綏、平津、哈爾濱、瀋陽立下過赫赫戰功。爲了武漢會戰他們千里馳援義無反顧,剛剛抵達三天就創造了新的輝煌。我在感謝陳海松長官之餘想問我們九江周圍的五十萬大軍你們能像他們一樣去戰鬥嗎?全國三百萬大軍你們願意成爲他們這樣的軍中楷模嗎?
今天這麼多國家領袖、高級將領、各界民衆在這裡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寄託我們對他們的哀思,就是要弘揚他們無私無畏的崇高精神、愛國愛民的高尚情操。歲寒知松柏、板蕩見忠臣。當今的中國正遭受着有史以來最野蠻、最強大的進攻,我們拿什麼來維護國家民族的生存,只有忠誠和勇氣。
六位勇士不會白白犧牲的,你們不死的的精神已經震撼了所有人的心靈,激發出了更多有血
性有良知的人們去戰鬥。有了這種精神中華民族不會亡!
安息吧,勇士們!我們會繼承你們的報國之志、弘揚你們的軍人氣節、完成你們未竟的事業!請你們一路走好,在天堂上等着我們打敗日寇、驅逐倭奴的捷報吧!
下面我提議,全場高唱義勇軍進行曲,用烈士們最喜歡的旋律爲勇士們壯行!”
說着他帶頭用粗重的音調高聲唱了起來,周恩來、董必武、郭沫若跟隨唱了起來,陳紹寬、程潛、邵力子、陳布雷、李宗仁、白崇禧、張治中、萬民衆跟了上來,激昂的旋律、奮爭的歌詞排山倒海般覆蓋了整個碼頭、傳遍了武漢的大街小巷。蔣先生、何應欽、錢大鈞、周至柔、羅卓英也激情澎湃參與到裡面。
歌聲在空中迴盪,儀式還在繼續。蔣委員長莊重的喊道:“迎接勇士凱旋!”
十個高大的警衛戰士擡着五副擔架緩緩走下船來到蔣委員長面前,劉芳俊爲蔣先生一一介紹重傷者的姓名職務,旁邊的醫生介紹了各位勇士的傷勢情況,五人身邊全都跟着醫務人員提着輸液瓶子,其中有三人尚在昏迷。蔣先生一一爲他們掖掖被單,溫言撫慰送上祝福,把寶鼎勳章和雲麾勳章放在他們的枕旁。隨後五人被擡到一旁的汽車上送往南湖療養院接受進一步救治。蔣介石只是給劉芳俊親自頒發佩戴了三級雲麾勳章。
蔣先生再次高聲喊道:“獻俘!”
外圍的三十六名提着上了刺刀的中正步槍的武漢衛戍區的士兵跑步進場,從船邊到祭臺一邊18人形成一條通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船上。
在18軍警衛排的監視下從船艙裡走出‘安宅號’艦長實川中佐以下18名能夠行走的俘虜,其他6名躺在擔架上由警衛戰士擡着跟在後邊。
垂頭喪氣的實川走上碼頭回頭看了一眼滿目瘡痍的自己指揮了3年多的愛艦,又看了看桅杆上飄舞的敵國旗幟,無奈地嘆了口氣,迴轉身向着祭臺走來。旁邊的民衆隊伍裡有人帶頭喊起了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團結抗日還我河山!”“寧作戰死鬼不當亡國奴!”“中國人民不怕死!”“中華民族不屈服!”數萬人發出雷霆般的怒吼。很多人試圖衝進場內被士兵阻攔,愛國團體的骨幹也組成人牆勸阻住情緒激動的民衆。
民衆們脫下自己的鞋子、兜裡揣着的乾糧一股腦扔向這些侵略者。這宏大的場面、沖天的殺氣、密佈的怒火顯然讓上了歲數、有傷在身的實川無法承受,腿抖個不停,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讓他膽戰心驚,才走了十來米捱了幾下雜物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嘴裡烏魯瓦拉說着什麼。
蔣介石在日本東京振武學校留學過兩年多,此前此後還3次東渡日本,自然聽得懂日本軍官的心聲,原來這些日本兵在嘆息自己命苦,偏偏讓他們遇見了這些支那最勇敢的武士,十二個人竟敢深入九江,連施辣手,害的皇軍爆了彈藥、炸了炮艦、燒了空軍基地、毀了水上飛機和陸戰隊,死了不下一兩千人,這樣的戰士是令人敬重的,碰到他們是不幸的。
可憐自己不幸成了日本現代海軍歷史上第一艘被俘的軍艦、第一個被俘投降的艦長,受到這樣的屈辱和仇視,這本不該由他了承當的。按理他應該與軍艦共存亡的,可他和部下在強悍的支那武士面前無力做到,他要親眼見到這個分隊的勇士們,親自拜見這支強悍部隊的領導者,見識一下這支部隊的真實實力。
聽得蔣先生直皺眉頭,連敵人都佩服敬重的戰士是可怕的,可他們都是陳海松的部下,早聽說陳海松身手敏捷、武藝高強,沒想到他竟然還訓練了一支如此強悍的尖刀部隊,要是八路軍十萬人都是這樣表現的話,這天下誰還能與共黨爭鋒?**部隊裡啥時候也能擁有一支這樣悍不畏死、勇不可擋的特種部隊呢?
他惆悵地想着,那邊羣衆的報復性攻擊被勸阻,禮儀官已經提醒實川注意體面,實川悻悻地站起身來,準備走到祭臺前致祭。周恩來跨步上前阻止了日本人的行動,提醒禮儀官,中**人不接受日本軍人的祭奠,他們必須放下武器,真誠謝罪,方有資格在英雄靈前懺悔。
禮儀官向實川轉述了周恩來的意思,實川連忙立正向周恩來鞠躬用中國話致歉。摘下自己的指揮刀在禮儀官的引領下走到隔着一個持槍士兵的蔣介石面前雙手捧刀,躬身將刀舉過頭頂,嘴裡說道:“元帥閣下,我們被你勇敢地的部下所打敗,我們輸得心服口服,願意向支那軍隊投降,請按日內瓦公約相關條款給予我們軍人的體面!”
蔣委員長威嚴地點點頭,可能嫌對方身份太低,示意身邊的武漢衛戍總司令羅卓英中將過去接受投降。羅卓英是**中有名的儒將,入伍前就在家鄉中學任教導主任,北伐中投身革命軍和周至柔一樣受到陳誠賞識,一路跟隨陳誠從十一師、十八軍走上今天的高位。雖身在軍旅,筆耕不綴,文化修養頗高,圓圓的臉上戴着一副眼鏡,斯文清高,堂堂中將集團軍總司令豈能去接受一個日軍中佐的投降,他示意身前的持槍戰士去取刀。
戰士懂什麼軍中禮節,用空閒的左手就去抓刀,誰知戰敗的實川威風不倒執拗得很,比他軍銜低的都不肯何況是個二等兵。他惱怒地收回刀,對着蔣先生怒目而視。旁邊身着中將軍服的周恩來再次跨步上前,擋在蔣先生面前,嚴厲地說:“你是一個對中**民犯下嚴重罪行的戰犯,輕描淡寫地說聲投降就可以得到中國人民的原諒了嗎?”
實川看着英俊瀟灑、正氣凜然的**中將傲氣爲之所奪,想想也是,上海、蘇州、鎮江、南京、安慶、詢蔣先生的意見,蔣介石這時候已經無所謂了,投降儀式結束了他還要登艦視察呢,**的戰艦留着日本兵幹什麼?點頭同意。
見周恩來點頭應允,實川等人湖口、九江自己的軍艦戰功卓著不就是對支那人殺戮的狠嗎?投降就要有個投降的態度,唉,帝**人的體面算是讓我丟盡了。
他看了看周恩來胸前的軍牌破罐子破摔地跪在周恩來面前再次捧起起軍刀,嘴裡大聲說道:“敗軍之將實川大宇,真誠地爲戰爭中的罪行懺悔,請周將軍接受我的道歉和投降。”
周恩來回頭看了看蔣介石,蔣介石很感激周先生的急智,否則就鬧得下不了臺了,他示意周恩來接受實川的投降。周恩來轉過身雙手取過軍刀,依然嚴厲地說:“我們可以接受你們的投降,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但你們必須從事建設勞動來贖回你們的罪孽。”
實川說:“我接受貴軍的安排,不過我們從心底裡敬佩打敗我們的武士們,聽說他們將會安葬在張掖,我們希望能爲他們守護陵園半年,然後聽從貴軍的安排。”
周恩來再次轉身徵站起身來又跪倒在祭臺前焚香懺悔,長跪在棺木一側。
這時,官方公祭結束,民間公衆祭奠開始,羣衆排着長長的隊伍在祭臺前鞠躬鮮花。
蔣先生在衆將陪同下登上‘安宅號’,聽劉芳俊詳細介紹了九江突襲戰的全部過程,當然他在機艙裡並沒有參加後來的戰鬥,全是在船上甦醒過來的戰友講給他聽的,就這也讓蔣先生和遠離前線的達官貴人們驚歎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