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

岳飛和徐慶同榻而眠,見他閉着眼睛,彷彿睡得很香,略微盤算未來的事,便朦朧睡去。隔了一會,忽被徐慶搖醒,附耳說道:“你先不要開口,我有要緊話和你說。休看都是同門師兄弟,情分也都不差,但富貴人家子弟到底和我們兩樣,有的話還不能讓他們聽見。”隨把來意說了。

原來徐慶憤恨朝廷無道,民不聊生,到處流離死亡,朝不保夕。再見強敵壓境,虎視眈眈,邊境上的良民不時受到敵人的侵害,身受更慘,一班有志之士和許多受苦不過的人們,不是去往軍前投效,打算爲國殺敵,便是率領那些苦難的百姓起義造反,想把昏君和手下奸賊除去。聽說湯陰聚集了許多難民,後面還有好幾起也要陸續趕到,他認爲這是一個極好機會,想把這三家財主說動,一同起義。有他們的財力相助,容易成事。

如不肯聽,便一面鼓動難民,一面把玉貴等三人拉在一起。先把相州各縣佔據,然後招納流亡,共圖大事。那時木已成舟,這三家財主都只一個獨子,斷無不從之理。因和自己同門至交,特地趕來商計。

岳飛聽完,呆了一呆,悄說:“此事關係重大,明天我再回話如何?”

徐慶拉緊岳飛的手,急道:“你平日不是和我一樣的心思麼?怎麼今天剛受到財主人家一點款待,心就活動了?”

岳飛笑說:“你太輕看我岳飛了。休說以前,就是現在,我也和你心思一樣。我也知道,各處的民變都是官逼民反,並不老是百姓的錯處。但是國有內憂,必來外患,內亂越多,越使敵人多出進攻的機會。我們國力本就調敝,再若自相殘殺,使那虎狼一般的強敵乘虛而入,萬一造成國破家亡之禍,我們豈不成了千古的罪人麼?休看朝廷無道,各路兵將不能全是糧餉。兵力雖有強弱之分,如能善用,也是力量;而這些起事的老百姓,多半都是年輕力壯之人,動起手來,非常勇猛。若能曉以大義,引着他們同御外侮,定必人入奮勇,個個爭先。這力量比官軍更大得多!我們不把這些力量用來對付敵人,卻用來同室操戈,使敵人坐收漁人之利,豈不冤枉?”

徐慶苦笑道:“你話倒說得對。只是你我弟兄空有一身本領,眼望着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倚勢橫行和萬姓流離、救死不暇之慘,就不過問了麼?”

岳飛道:“時日易喪,冰山易倒;社鼠城狐,轉眼消亡。若是內亂紛起,敵人得志,國如不保,民將焉歸?此時只應全力對外,先保全了國家纔是要緊。輕舉妄動,萬來不得!”

徐慶又問:“如今奸臣當道。我們弟兄出身寒微,既沒有人援引,又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難道就永遠受苦受難,老死田野不成?”

岳飛笑道:“自古以來,埋沒的英雄豪傑雖然很多,那都是在國家無事的時候。今當國家多事之秋,正是我們出力之時。只遇到一點機會,便能爲國盡忠,爲民除害,外抗強敵,內去權奸;本身功業也必因此成就。你怎麼只想自己這一面呢?周恩師在日曾說,到什麼時候,說什麼話,辦什麼事,我們只把事理認清,看準再做,不愁沒有出頭之日。忙些什麼?”

徐慶道:“我越聽你的話越有理。只是吉青、霍銳業已在太行山佔了山頭,專和官軍對抗。我這次便是受他二人之託,想把這些難民鼓動起來。等到佔了湯陰,再把相州十八里崗兩個坐地分贓的惡霸除去,奪了他的糧馬兵器,就此起事,算計得很好。照你這樣說法,這封信怎麼回呢?”

岳飛大驚問道:“就這分手不多天的工夫,吉青、霍銳就佔山落草了麼?”

徐慶答說:“你看,這是他們的來信。”

岳飛見對榻王貴業已朝裡睡熟,便輕輕走向燈前,把信看了兩遍,想了又想,回對徐慶說:“照他們來信所說,倒也不差。留這一支人力,可爲後用。這封信等我日內和你一同回覆吧。若能照我算計那纔好呢。”

徐慶笑道:“你親自回信,再好沒有,我們先睡。”

第二日一早,衆小弟兄往村外賑濟難民。快到中午時分,忽見一員差官帶了兩名旗牌,騎了三匹快馬,直往莊中馳去。

這時王明,張濤和衆鄉紳富戶均在湯家,商議發放衣糧之事,和來人談有半個多時辰,方始送走。跟着湯永澄便命人將岳飛等小弟兄請到裡面,先朝岳飛笑說:“嶽賢侄,你們快要出去建功立業了。”隨即談說經過。

原來真定宣撫使劉韜乃是老將宗澤的舊部。日前接到宗澤一封密函,說童貫等奸賊誤國,甘受金人屈辱,又爲遼兵所敗,致啓金人野心:“以爲我國窮民困,兵力單薄,不久定要大舉來犯,我軍必須早爲防備。我已奏請朝廷,招募武勇忠義之士,以作防邊防敵之用。河北各州與敵接近,最關緊要。當朝命未下以前,速在當地招募忠義敢戰之士,暗中訓練起來。萬一此時爲奸臣所阻,便將原有老弱無用的州兵裁去,將新募勇士補上;內中若有才勇過人的,必須當時提拔,使爲國用,千萬大意不得。”過了些日,朝廷降詔,命照宗澤所請行事。劉韜本就日夜擔心金人南犯,忙即密令所轄各州縣招募敢戰之士。因和湯永澄舊日同僚,知他平日無事,常和張濤帶了許多莊丁練習弓馬,兒子又是關中大俠周侗的門下。爲此派了二名州將,拿了親筆書信,來請永澄相助物色人才,代爲招募。

永澄不願先靠自己的情面來推薦衆小弟兄,當時回了封信,說:“今當國家多事之秋,稍有血性的男兒,都願從軍殺敵。只要真心選拔真才,便不愁沒有人才前來應募。

若是事前薦舉,老弟有了先人之見,既難免於偏愛,並使其他寒素之士,有無人援引容易埋沒之感。我二人都是行伍出身,深知此中況味,既承重命,到時必有人來應募。如果我二人的老眼無花,決不辜負老弟所望。”

寫完信,又對來人說:“你回覆劉宣撫,說我一定照他所說行事,非但我所知道的人,他們都會自去應募,別的州縣,定還有不少被埋沒的人才。請他挑選時千萬留心物色,對那真正有本領的不要放過。”

永澄送走來人之後,忙請岳飛衆小弟兄商議,並說:“當地官府準備聯合富家丁壯鎮壓難民之事,已被劉韜嚴令阻止,金人不久必要南侵。你們正當少年,又有一身本領,爲國殺敵,義不容辭。我不願你們作人情貨,初去時全是當兵,憑自己真行真幹來建功立業。只是開頭難免受苦,連我的兒子也不勉強。誰願意去,說話?”

岳飛聞言正合心意,先朝徐慶看了一眼,起立答道:“小侄願往。”徐慶跟着忙說:

“我和嶽師弟一同去。”湯懷,張顯也說:“我們都去。”

王貴剛要開口,王明忙搶口說道:“既然四位賢侄都去,等這裡放賑事辦完,小兒也去便了。”王貴見父親暗中示意,沒敢再說。

永澄笑道:“這是關係個人一生事業和安危成敗的事。此去應募,全出自願。休說令郎,我和張賢弟想挑百把名莊丁前去應募,也都要問過本人才定呢。”王明微笑了笑,沒有答話。

張濤接口笑說:“看劉韜來信甚急,這班人幾時起身呢?”

永澄道:“好在救濟難民的事,嶽賢侄業已辦得井井有條。再來難民時,照他所說去做,決可無事。何況他父親又是一個能幹熱心的人,一樣可以把事辦好呢。這和我們當年從軍一樣,當兵的人不用多帶行李,說走就走。先讓他們歇息一半日,嶽賢侄也回家去和他母親妻室談一談。如無話說,明日來此,就準備起身的事吧。”

嶽和在旁忙接口道:“內人早就想令小兒建立功名,斷無不願之理。”

張濤笑說:“弟妹賢德,我早聽人說過。休看我和湯大哥每人都只有一個兒子,平日有些嬌生慣養,但這是關係他一身前程的事,我弟兄決不姑息。天已不早,你父子全家明天就要分手,這裡有一百兩銀子,是我和張大哥送給嶽賢侄安家和作路費的,請拿了一同回去,明天再見吧。”

嶽和父子再三辭謝,不肯收那銀子。永澄故意把臉一沉,對岳飛道:“我是粗人,沒讀過什麼書,但我也聽讀書人說過,好像孔夫子有這麼兩句話,老年人要給年輕人東西,年輕人不收,就是失禮呢。”

王貴接口道:“那原文是‘長者賜,不敢辭’。”

永澄笑說:“好像是這麼兩句話,我記不清了。不管孔夫子怎麼說吧,我要送人東西,人家不要,就是看不起我,我可要急了。”

岳飛還想婉言辭謝,嶽和早看出永澄豪爽,沒有什麼虛假,若再推辭,恐其不快,略一尋思,便命岳飛收下。岳飛只得上前拜謝,告辭先回。

嶽和因當地有事,還不想回去。張、湯二老再三勸說,方同岳飛迴轉。湯懷、張顯知道徐慶家貧,又各稟知父親,送了幾十兩銀子,作爲川資和購買衣甲馬匹之費。徐慶因正等用,並未推辭。

嶽和父子走到路上。岳飛笑問:“周老恩師生前所贈衣甲兵器全都現成;張、湯二位世伯所贈銀兩,是否收得多了一些?”

嶽和說:“此銀我本來不想收。一來張、湯二老盛情難卻;二來這次救濟難民,都因湯世伯和你談得投機而起,否則決沒有這樣方便。人家一番好心,若再堅拒,他一不高興,連原有的情分也傷了。此銀你可帶走一些,其餘留在家中吧。”

岳飛到家見了母妻,說起要往真定應募投軍之事。岳母早知金人殘暴及遭難百姓身受之慘,心中憤恨。再想到周侗生前對岳飛所說的話,固然是巴不得愛子早日出去,爲國殺敵,建立功名,以報答周侗、李正華二人的知遇之恩。便是嶽妻李淑也覺丈夫文武全才,不應坐守家中,長此埋沒。只管婆媳二人心中有也些惜別,表面上絲毫不曾露出,反恐岳飛戀母念家,兒女情長,再三鼓動。

岳飛見慈母愛妻,都是那麼殷殷慰勉,喜笑顏開,才放了心。岳母因明早愛於就要起身,大黑不久便命早睡。岳飛覺着真定離家雖不算遠,此去身人軍籍,再想回家探母,恐非容易,再三推延,不捨就睡。

嶽和卻因年老多病,愛子一去,不知何年纔回,口裡不說,心中不捨,笑說:“五郎天性素厚,明日一早就要分別,容他多談一會也好。”

岳母原想兩小夫妻少年恩愛,今當離別之際,難免有些話說,又恐明日早起,睡眠不足,才命早點安歇。後聽岳飛說,明早只是在湯家聚齊,並非當日就走;又見丈夫望定愛子,依依不捨神氣,由不得心裡一酸,也就不再多說。老少四人談到夜深才睡。

次早,岳飛起身,嶽和業已先走。正準備收拾完了衣甲,再去買馬,忽見王貴帶了兩名莊丁,疾馳而來,後面還帶着一匹鞍轡鮮明的白馬,見面笑說,奉了父親之命,送一匹好馬和一百兩川資與嶽師兄。因爲昨日當着人不便多贈,今早特來補送等語。

岳飛知道王明心意,礙着王貴同門情面,只得稟告母親,將銀退還,把馬收下。送走王貴之後,因馬已無須再買,陪着岳母談到傍午,方始拿了行李。兵器趕往湯家。見徐慶也是剛到,另外還有一百二十名莊丁,都是湯、張二老挑選出來的壯士。當日還要等做衣服,演習武藝,明日才走。

張濤因湯家連日賑濟難民,來往人多,和永澄商量,特在自己家中備下十幾桌酒筵,爲這一百二十四人餞行。岳飛一到,便即同去入席。

那一百二十名壯士都曾受過張、湯二老的訓練,拳棒弓馬俱都來得。衆人吃完餞行酒,便同去平日練習弓馬的廣場之下。

張濤先對衆人道:“我和湯大哥年都老邁,只盼你們能力國家出力,爲鄉里爭光了。

你們此去,都是當兵,前程大小,全靠自己的爲人和本領。不過本領有大有小,蛇無頭而不行。你們這一百多人,也得有人爲首纔好。如命湯懷。張顯爲首,你們以前都是我兩家的莊丁,自然沒有話說。我本來也有這個意思,後因湯老員外力說,此去投軍,不比是在家裡,誰的本領高,誰就當頭,才合情理。昨天報名之後,你們的弓馬刀槍也還不曾試過,我和湯老員外的意思,連你們和岳飛、徐慶、湯懷。張顯四人,全在一起,考較一回拳棒弓馬,選出兩人帶領,不管他是什麼人,只本領最高,就是當頭人。你們以爲如何?”

衆人同聲應諾。湯、張二老又送給壯士們每人十兩銀子作盤費,命衆人先比弓馬,再考拳棒。於是一百多條好漢先後比試過弓馬拳棒。這班年輕的壯士俱喜習武,平日常聽湯懷、張顯誇過岳飛的本領,這次賑濟難民又由岳飛主持,都覺他有才幹。等到一比弓馬武藝,更是比誰都強,由不得個個贊服,同聲喝采。湯永澄對衆人說:“岳飛文武全才,理應選他爲首。”衆人全都喜諾。永澄隨命岳飛先領衆人演習步伐。

岳飛早看出湯。張二老對他的一番盛意,但知道兩位老將家居納福,壯心未已,平日專以兵法部勒手下丁壯。自己雖然學過兵法,到底不曾實地練習,先還恐教得不對,有些顧慮。後一想,天下事都從不會當中學來。這兩位世伯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難得對我這樣熱心,正好照着恩師所傳,當面演習,以求得他們一些指教,如何臨場氣餒起來?念頭一轉,先謙謝了幾句,便將這一百二十人分成三個小隊,分交張顯、湯懷、徐慶三人率領,照着周侗所傳步伐進退、戰陣攻守之法,連教帶演習了半日。因爲這些丁壯平日受過訓練,岳飛所教雖有不同,幾次過去,也全學會。

張,湯二老見岳飛指揮着這一小隊人,縱橫變化,無一處沒有呼應。湯懷、張顯、徐慶三人,也都能照着岳飛所說,做得一絲不亂。自己雖在軍中數十年,像這樣整齊嚴肅、動作神速的行軍攻守之法,卻是從所未見。問知全是周侗教授,而岳飛所得最多,也最精熟,不禁大爲驚服,稱讚不已。爲求熟練,又在高興頭上,一面準備夜宴,爲這班投軍的少年人預祝成功;一面命人去請衆紳富來看演武。一直演到日色偏西。

岳飛經湯懷、徐慶慫恿,又將師傳躍馬“注坡”之法傳與衆人。四小弟兄再同帶頭演習一回。湯、張二老固然連聲誇好,衆紳富也是讚不絕口。只有王貴一人,因乃父王明惟恐愛子受苦,另有打算,在旁觀陣,十分技癢。

王明看出愛子心意,笑說:“貴兒!你不是和我說,周老師教過你的兵法麼?何不也到下面練上一回,請二位老世伯指教,長點見識?”

王貴受過周侗指教,知道軍旅之事森嚴如山,就是隨便演習,也絲毫輕忽不得;再見岳飛手持令旗,全神貫注場上衆人的動作,神態嚴肅,如臨大敵之狀,知他平日對人雖極謙和,遇到正事,卻是絲毫不肯遷就。父親所說,恐難答應,心正爲難。

永澄己冷笑道:“王員外!兵家之事非同兒戲。我知令郎是周老先生的高足,本領料不在他們四小兄弟之下。不過這班立志從軍、爲國殺敵的少年人,剛把隊伍成立起來,最要緊的是軍規!他們還沒有經過戰陣,若還當作後輩和莊丁看待,一開頭就亂了他們的章法,就不好了。請恕我的口直,改日我們同去貴莊,再請令郎當衆施展着玩如何?”

王明鬧了一個無趣,知永澄性情剛直,只得老着一張臉,賠着笑說:“湯老大哥說得對。改天我奉請諸位,再教小兒吧。”

永澄沒有答話。王貴見父親窘狀,好生難過。岳飛操演完畢,永澄便命擺席,衆人一同盡歡而散。

當晚,幾個小弟兄都非常興奮,哪裡肯睡!王貴向衆人說:“我本想隨諸位師兄弟前去投軍,爹爹偏叫我後去,也不知什麼意思。這一分手,不知將來能否和你們在一起呢?”

岳飛見王貴愁容惜別,正在勸慰,忽然想起一事,便將昨晚所寫的信暗中交給徐慶,又囑咐了幾句。

徐慶說:“昨日見你事情大忙,以爲無暇及此,因此已照你的意思說與來人,打發走了。這封信比我所說詳細得多,我再把信親自送去。好在你已先往應募,我晚去數日無妨,上路時我自打主意便了。”

張顯知嶽、徐兩人家貧,又見揹人說話,笑問:“兩位師兄有什麼爲難的事嗎?”

徐慶接口忙答:“我與人合夥販藥材,還有一些未了之事,想請諸位先走,再趕去呢。”湯懷、張顯都不願徐慶單走,岳飛笑說:“無妨,只勻出一匹快馬給他,至多晚來幾天而已。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讓他後來,也是一樣。”跟着又談一陣,方始安歇。

次日一早,衆人便辭別湯、張、嶽和三老和王貴等,起身往真定趕去。徐慶先走。

岳飛見一百二十名弟兄全是步行,便和湯、張二人說好,將三人的馬都用來馱乾糧,人全步行上路。由此無論打尖宿店,都是岳飛搶先安置,設想又極周到,衆心更加悅服。

岳飛看出衆人都是互相關切,情同手足,又和湯、張二人商議,按照兵法行軍。

衆人全都喜諾,小小一隊人馬,行列非常整齊。剛到真定境內,便聽路上人說,劉宣撫招募新軍,已來了不少應募的壯士。跟着便見一名中軍手持令旗,騎馬跑來,到了衆人面前,下馬笑問:“諸位壯士哪裡來的?都是應募的麼?帶頭的是哪一位?”湯懷忙指岳飛說了來路。

中軍笑說:“諸位來得正巧,劉宣撫今日午後要在教場挑選新軍,隨我一同去吧。”

岳飛請他上馬,中軍笑說:“諸位都是步行,我一人騎馬,沒有那個道理。”

衆人再三勸說,見中軍只是推辭,說話神情十分謙和。想起平日所見官府徵兵徵役那樣強橫霸道的情景,大出意料,均覺劉韜禮賢下士,長於治軍,投在他的手下,爲國立功,必有指望。

岳飛暗中留意,見大街之上,到處貼有招募壯士的告示,應募之人來往不斷。有的說要往報名,有的說要歇息一天,明日再去。都是三、五、十、八一夥的多,並無人管。

心方一動,又見一名旗牌飛馳而來,和中軍見面略談了幾句,朝衆人看了兩眼,重又飛馳而去。

教場在南門外。大片廣場,當中一座將臺,旁邊環繞着好些營房。衆人被安置在新搭的十幾間帳篷之內,每十人一間,午後便要校閱。衆人連日行路,未免疲勞,等中軍走後,剛想吃些乾糧,歇息片時,忽見幾名兵士擡了開水和饅頭飯菜,來請飲食。只當是照例如此,也未在意。吃完,歇了一會,便聽將臺擂鼓。

岳飛正命衆人準備聽點,先前中軍也趕了來,說宣撫一會就到。隨領衆人去至將臺側面等候。教場附近營房內的兵校,也都排成隊伍,走了出來。

張顯悄說:“怎麼這些兵老弱全有,行列也不整齊?”岳飛低囑衆人且聽選拔,不要多口。不多一會,劉韜帶了一隊比較整齊的人馬走進。到了將臺,隨來人馬自向兩邊分列。只劉韜帶了幾員將校、一夥從人走上臺去,向衆發話說:“今天專爲選拔應募入伍的新兵,已在場中備下槍。刀。弓矢。戰馬之類,有何本領,只管施展。如有奇才異能之士,必定重用。”

軍吏便照花名冊傳點,將人分成七八起演習,均有劉韜專派的將官分頭指揮查看。

一時槍刀並舉,騎射飛馳,看去十分熱鬧。

岳飛等站在將臺附近,見各縣送來的丁壯和自願應募的壯士,差不多都經軍吏點到,同在場中演習。本領較高的都被挑向一旁,只自己這一隊百餘人,一個未點。眼看日色偏西,尚無動靜,中軍也未再來,方疑軍吏遺漏,忽見一員偏將手持令旗揮了幾下,場上比試的人便各歸原處,紛紛退去,跟着便聽將臺上傳呼岳飛、湯懷、張顯、徐慶。嶽、湯、張三人忙同趕到將臺之下,行禮報到,井說徐慶家中有事,隨後就來。劉韜便命岳飛等三人先練槍刀,再試弓馬。三人領命,各把本領施展開來。

這三小弟兄都是周侗的嫡傳,當然與衆不同。岳飛更是弓強箭急,遠射三百步外,接連九枝全中紅心。休說劉韜喜出望外,連聲誇好,連旁觀的軍校和新招募的人們也都暗中驚佩,讚不絕口。

演習剛完,劉韜又命岳飛帶領同來的一百二十名壯士演習陣法。岳飛仍和湯懷、張顯把人分成三小隊,將行軍步伍分合攻守之法演習了兩遍。劉韜看完大喜,傳令所有新兵全准入伍,聽候甄拔。只湯陰縣來的這一起新兵,仍住原處待命。隨傳岳飛、湯懷、張顯三人到府衙進見,仍是先前中軍引路。

三人到了宣撫衙內,等了不多一會,劉韜便喚三人去到裡面,見面笑說:“你們未來以前,便聽人報,有百餘名壯士由湯陰來此應募,個個精神抖擻,與衆不同。不料你們本領既高,又通兵法。像這樣英年有志之士,定能爲國家出力,建立功名了。現在先命岳飛暫爲小隊長,湯懷、張顯爲副,莫要辜負我的期望。”岳飛等三人拜謝辭出。

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
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