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三字鑄奇冤 剩水殘山 空悲夕日 千秋留正氣 英風亮節 深入人心

万俟(上佔下內)、羅汝揖二奸賊眼睜睜望着原被告走了出去,正在急怒交加,無法下臺。不料堂門開處,一陣狂風帶着大蓬雪花猛撲進來。正面公案上兩對殘燭,立被刮滅了一對半;下剩半支,殘焰如豆,搖曳寒風之中,和陰磷鬼火相似,轉眼也快熄滅。

兩旁差役慌不迭把堂門關好,換上新燭。薛仁輔正想發話退堂。不料二奸賊兩旁炭火太旺,身上穿得又多,方纔關門之後,便覺烤得難受,再加變生意外,連驚帶急,越覺煩熱難耐。正沒法下臺,吃寒風一吹,當時雖打了一個冷戰,人卻驚醒過來。

万俟離首用那一雙弔客眼斜視着薛仁輔,陰惻惻冷笑道:“秦丞相再三叮囑,此是欽命叛逆要犯,還有人證不曾對質,貴大理寺卿就隨便退堂了麼?”

旁座寺丞何彥猷見万俟(上佔下內)說時,羅汝揖朝身後爪牙耳語了幾句,即有數校尉往屏風後急馳而去。知道當晚冤獄已成既定之局,無理可講,不由激動義憤,把心一橫,不等薛仁輔開口,搶先起立,亢聲說道:“万俟大人!話不是這樣講。立法之道,首重慎刑。便是常人犯罪,也應詳查人證,審情度理,不應屈在無辜。何況岳飛屢抗強敵,保障江淮,身經百戰,功在國家,今已出將人相,並非常人之比。如其鍛鍊羅織,我們縱不顧千秋萬世的唾罵,將何以安人心而服天下?”

羅汝揖接口大怒道:“我二人奉有特旨,非追究此案不可。什麼叫做鍛鍊羅織?他自己謀逆,難道是我二人冤枉他不成?”

薛仁輔冷笑道:“岳飛謀反,並無實據,就說有人告他,現在也只一面之詞。二位大人今天一上任,先命趕造鐐銬刑具;並由秦相府調來許多校尉,又加上許多奇怪的佈置,做出如臨大敵之狀。審問的是岳飛,卻在深更半夜,嚴命牢頭禁卒把全監人犯,不問罪刑輕重是否定案,無故加以毒打虐待,使那慘痛悲號之聲遠徹於外。而新添設的非刑,有的直非人所能以想象。對這樣一個功在國家的元勳,即使情真罪實,也須問個水落石出才能動刑。何況事涉嫌疑,未經仔細推求,就這樣勞師動衆,大張聲勢,有意威逼,專重刑求!請問這也是聖上的特旨,還是另外有人要這樣做呢?仁輔因見王貴上堂翻供,衆目之下,非但我們久在刑曹的人感覺難堪,也是自大祖立國以來,從所未有的怪現象。實在看不下去,才命退堂,想等查明情由,改日再審,免得一個不妙,大家都受天下人的唾罵,原是一番好意。二位大人既怪仁輔擅專,仁輔實不敢在法求榮,只好避席待罪了。”

万俟(上佔下內)見薛仁輔理正詞嚴,聲色俱厲,不禁有些發慌,忙喊:“薛大人不要過意!”薛仁輔已拂袖而起,往堂後從容走去,頭也未回。

李若樸跟着起立拱手道:“這樣大審,我等從所未見。二位大人既奉有秦丞相之命,若樸不肖,不敢紊亂國家法紀,也只好告退了。”話未說完,何彥猷跟着起立,冷笑了一聲,便隨同李若樸向二奸賊一揖而退。

這三個素有人望的老刑官一走,下餘還有五個陪審官,也覺此事如若參預,必爲公論所不容,將來還有殺身之禍。內中三人相繼起立,異口同聲道:“二位大人奉有特旨,小官不敢參預。”各自長揖而退。

下餘二人因懼秦檜威勢,還在躊躇。及見這三人跟着一走,也覺再留下去不是意思,在此礙眼,也許還要招到二奸賊的忌恨,還不如與薛、李、何三人同其進退比較好些。

念頭一轉,也同向二奸賊拱手道:“薛大人和諸位陪審官都退,我二人也不便再留,請二位大人做主,等定案後,我等署名畫押便了。”說罷,一同退去。

當時兩邊公案上的官座全空。二奸賊又呆在座上,面面相覷,急不得,惱不得。

万俟(上佔下內)正想勢成騎虎,今日之事,有他(指岳飛)無我,除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害死,日後休想保得身家性命。忽見羅汝揖遞過一張紙條,上寫:“王貴已被扣押,岳飛現押在外候傳,此事決無善罷。”看完,惡念更熾。拍案大喝:“速帶岳飛。王俊對質!今夜出力的人都有重賞。”身後幾名心腹爪牙立時應諾,搶先由屏風後往外繞去。

岳飛上堂仍是昂立不動,王俊一到便朝二奸賊跪倒,開口便誣告岳飛謀反是實。

万俟(上佔下內)立向岳飛獰笑道:“如今人證俱在,不給你吃點苦頭,決不肯招。”

正要發威用刑時,羅汝揖見王俊跪在地下,始終未看岳飛一眼,忽想起岳飛兩次上堂,都是昂然直立,神情甚做。連忙在旁插口道:“這廝咆哮公堂,老是立而不跪。單這一件,就可斷定他反抗朝廷,目無法紀了。”

岳飛見左右陪審官全退,只有二奸賊在座,不容分說,就要動刑,已壓不住怒火,再聽這等說法,越發氣往上撞,挺身上前大喝道:“我岳飛先以爲人誰無過,也許平日有什麼無心之失。即使奸人暗算中傷,朝廷一時不察,只要問心無愧,是非曲直終可分曉,照今夜情勢和王貴所說的話,明是奸賊。糧餉通敵媚外,有意陷害。我守的是國家法紀,本來無辜,跪你這樣糧餉則甚!”

二奸賊聞言大怒,剛要同聲喝打。猛瞥見岳飛人已走向案前,不禁心一驚!万俟(上佔下內)老奸巨猾,急忙離座而起。羅汝揖看出不妙,也想躲時,不料人太肥蠢,行動不快,就這二奸賊相繼逃避,行刑惡奴拿了鞭棍搶上,一霎眼的當兒,岳飛右肩擡處,那長約一丈的大公案整個往後翻倒。

羅汝揖連人帶官座仰跌在地,後腦跌了一個大包,不住狂呼“救命”,爬不起來。

万俟(上佔下內)雖躲得快,沒有被公案壓倒,坐椅卻被撞翻,歪倒在旁邊大火盆上。

盆翻火飛,燒紅了的碎炭被激起好幾尺高,正落在万俟(上佔下內)的身上,把頭臉燙傷了好幾處,衣服也被燒焦。如非身後人多,搶救得快,幾乎燃燒起來。砰匐叭嘆和滿堂軍校差役奔走嚷叫之聲,亂成一片。

二奸賊被惡奴們扶向一旁,瞥見岳飛已被兩旁的撓鉤鉤翻,鞭棍交加,才放了心。

驚魂乍定,惡膽又壯。因那公案連官座一起砸毀,不能再坐,坐在旁邊又不夠氣派,只好立在那裡,嘶聲亂嚷。二奸賊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形貌又極醜惡,此時衣冠不整,鬚髮凌亂,再一暴跳,看去真如惡鬼一樣。

万俟(上佔下內)忽然瞥見王俊滿臉鮮血,暈倒地上,左眼珠露出在外,也無人管。

先當是岳飛打傷,正好藉此陷害。繼一想,岳飛雙手背銬,如何能將他眼睛挖去?正打主意乘機害人,忽見大理寺班頭徐浩跪稟道:“王將軍因見岳飛動手,搶着去抱他的腿,大家忙亂中,被撓鉤誤傷了一隻左眼,臉也鉤破,痛暈死去。必須擡出救醒,以免死無對證。”

万俟(上佔下內)不知徐浩久在公門,十分老練,惟恐王俊就此一死,如不點明,二奸賊又藉此誣害岳飛,故意當衆享告。以爲所說有理,忙命速擡出去延醫上藥,好好調養。徐浩應了一聲,把手微點,立有兩名差役趕過,用木板將人擡起。

徐浩又說:“這樣重傷,經不得風。”忙將外褂脫下,把王俊的頭蓋好,做得非常小心。等離開刑堂稍遠,便把蓋的衣服掀起,卻不揭下,又朝王俊痛眼偷偷用力一戮。

那喪心病狂的王俊受此重傷,被雪風一吹,已難活命。在這快要痛醒的當兒,哪再禁得起又來這一下?只鼻孔裡微微慘哼了一聲,連痛都沒喊出來,就此斃命。

堂上二奸賊正在跳腳發威,嘶聲喝打,忽聽鞭棍交加中,岳飛厲聲大喝:“‘皇天后土,實鑑此心!’任爾奸賊陰謀陷害,打算屈打成招,卻是休想!”

万俟(上佔下內)定睛一看,地上打斷的棍棒已有七八根,岳飛衣冠早被扯碎,周身是血,始終倔強不服。忽然聞到一股奇臭之味。原來方纔這一亂,那加上魚膠熬好的一桶生漆濺了幾點在地下,一塊碎炭恰落在上面,發出臭味。暗罵:“我真蠢才!這樣好的刑法,爲何備而不用?”見羅汝揖還在嘶聲喝打,也未想到這件毒刑。万俟(上佔下內)微笑道:“聽說岳飛背上刺有‘精忠報國’四字,我們何不借此見識見識,讓他緩一口氣,就不得不招了。”說罷,先命停刑,把嶽元帥扶起來。

行刑校尉全是二奸賊由秦檜那裡帶來的惡奴,事前早有安排,當時會意,將岳飛扶起,內二惡奴便去分頭準備。

岳飛氣得目光如火,鬚髮皆張,大罵:“奸賊秦檜和你們這些糧餉喪心病狂,陷害忠良,以遂你們的賣國陰謀。我岳飛生不能食爾之肉,死後必爲厲鬼,奪爾奸賊等之魄!”聲如洪鐘,聲態又極壯烈。二奸賊雖然聽一句,心中便似捱了一下重錘,不住膽寒心跳。無奈雙方勢不兩立,仍不得不照預計下那毒手。

万俟(上佔下內)先把氣強行沉住,故意向前,把弔客眼一翻,詭笑道:“嶽元帥莫生氣,我們也是奉命差遣,概不由己。聽說你背上刺有四字,容我們見識見識如何?”

岳飛知其不懷好意,恨到極處,劈面啐了一口!万俟(上佔下內)因見岳飛已被打得遍體鱗傷,周身都是生麻牛筋特製的繩索綁緊,四外並有好些人用撓鉤套鎖搭住,以爲再也無力反抗;沒想到這一啐,直似一蓬碎石子帶着一股剛勁之氣迎面打來!打得先前燙傷之處又辣又痛,嚇得連忙縮頭往後倒退。

這時岳飛上身衣服已全被惡奴撕碎,露出脊背。二奸賊先命惡奴用一把把的生麻蘸了熱的膠漆粘將上去,然後同聲喝問:“岳飛,你和張憲謀反,招是不招?”

岳飛依然大罵奸賊,絲毫不屈。羅汝揖笑道:“你要是忠臣,你背上刺的字決拿不下來,我們先試一下。”說罷,把手一揮。二惡奴早將生麻挽緊,接到暗號,用力一扯;岳飛脊背上的皮肉立時一片接一片地被二惡奴往下撕落,轉眼之間,上半身便成了血人。

除二三十個行刑的兇手外,滿堂軍校差役,十九偏過頭去。岳飛只把牙齒挫得直響,雙睛怒突,似要冒出火來。二奸賊哪裡還敢正眼看他?正想此人真個鐵漢,若不就此置於死地,秦相和我們決難安枕。身後心腹爪牙忽然傳進一張紙條。二奸賊接過一看,上寫“速來”二字,下有秦檜的密押。

原來秦檜雖然用盡陰謀想殺岳飛,無奈這類窮兇極惡的惡行虧心太甚,做起來到底還是怔忡不寧。加上朝野議論紛紛,人心沸騰,只管害怕,惡卻非作不可。從二奸賊上任起,便命心腹冒着風雪飛騎探報。一聽岳飛並未爲二奸賊的兇威所屈服,已是心寒;跟着連聽探報,王貴當堂翻供,八個陪審官全都退席;風聞明日還要聯名參奏,不禁急怒交加,手足皆戰。

秦檜心想此事雖得官家(趙構)默許,到底不曾明奉詔旨。這位皇帝老兒一向只顧自己,不管旁人。萬一岳飛寧死不屈,激動衆怒,他無以自解,卻全推在我的身上,那還了得?越想越害怕,忙命飛騎拿了親筆畫押,將這兩個心腹奸賊喊去密計。準備天一亮便乘着大雪入宮,搶在頭裡去見趙構,至少要他一兩句話,再行下手。

二奸賊一見到秦檜以親筆畫押深夜來召,做賊情虛,以爲發生了變故,急得心裡頭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忙命犯人還押,退堂候審。跟着狗顛屁股也似,急匆匆往秦檜家中趕去。

停刑以後,岳飛只管滿身血流,依舊大罵奸賊,挺立在地。這一種臨難不屈的凜然氣節,滿堂軍校衙役,不論平日爲人善惡,沒有一個不在暗中讚佩的。

徐浩見行刑的二三十個惡奴先自溜走,便對衆道:“他這樣重的傷,萬受不得風寒了。快取擔架和幾牀棉被來擡了走吧。要是有個一差二錯的,誰擔得起呢?”

衆惡奴同聲應“是”,忙命人取來擔架被褥。徐浩又說:“單把人臥倒還不行,我擔一點責任吧。”隨喚了四名老衙役一同下手,將岳飛輕輕扶倒,請其側臥勿動,再把被輕輕蓋好。

岳飛看出這個精明強於的班頭有心照顧,想說無妨。忽見徐浩眼皮微眨,忙又忍住,任其擡走。滿堂軍校衙役,除護送岳飛的三四十名軍校外,餘都散去,都是低着個頭,連二奸賊的爪牙惡奴也沒一個開口的。

岳飛先雖受到那樣毒刑,因在萬分憤怒之下,體力又極強健,當時並沒感覺厲害。

及至上了擔架,走不多遠,忽然覺出傷處奇痛,宛如周身都被撕裂神氣。休說翻身轉折,有時上下臺階,微一顛動,便疼得冷汗直流。這邊仗着徐浩一直在旁照看,擡的人又極小心,連快步都不肯走動一下,直和捧着滿盆清水一樣,把人擡送到監中才行放下,否則苦痛更大。

徐浩又向爲首校尉道:“這時要把他放在‘匣牀’上去,休想活命。口供還沒有,怎麼辦呢?”

那爲首校尉見岳飛面如金紙,周身血汗交流,心想,徐浩是老公事,此言有理。忙答:“先讓他臥在擔架上,我去向二位大人求恩再定便了。”

岳飛聞言大怒,挺身大罵道:“哪個要你這個奴才去向奸賊求……”底下一個字沒喊出口,盛怒之下,傷處迸裂,血流不止,人也痛暈過去。

那校尉正在發慌,倪完忽由外走進,見岳飛在架上業已痛暈過去,故意罵道:“這真叫自作自受!好好的公侯將相不當,偏不聽秦丞相的話,要去造反。”隨伸手向岳飛鼻孔試了試,摸了摸脈,轉向衆校尉道:“天已快亮,諸位累了一夜,也該睡了。把岳飛交給我,有什麼事,我倪完承當就是。”衆校尉哪知倪完用意,囑咐了幾句,便即退出。

倪完剛把這班惡奴送走,立命禁卒緊閉監門,口中連喝:“此是欽命要犯,誰也不許進來。”

禁卒會意,便分人把門守住。內一禁卒悄說:“還不把嶽爺爺救醒,時候久了,怕不行呢。”

倪完悄答:“此時把人救醒,那痛苦誰受得了?你看他這一身傷。”說罷,忙從身上取出一包藥粉,先給岳飛全身灑上,再用棉花蘸了溫水,輕輕拭淨血污。此是倪完連夜回家取來的特製傷藥,止血定痛,其效如神。隔了一會,岳飛一聲怒吼,便自醒轉。

倪完早就防到,忙把他按住,附耳說道:“相公此時剛上好藥,千萬動不得!”旁立禁卒,忙將事先備好的一大碗姜酒送上,幫助倪完把岳飛的頭輕輕扶起,餵了下去。岳飛覺得身上傷痛減了許多,忽想起岳雲不知是何光景?剛問了一句:“小兒如何?”倪完明知岳雲在另一處受審,已與張憲同一命運,仍以爲岳飛始終未被屈打成招,只要保得命在,終有除好復仇之日,恐其傷元氣,忙道:“少將軍今晚不曾過堂,只換了一個地方。相公此時保重要緊,不可多言,以免傷氣。”

岳飛慨然長嘆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千秋自有公論,吉凶禍福何足計呢?”

說罷,便不再開口。

這時衆惡奴早已走盡。全監中的牢頭禁卒奔走相告,紛紛趕來慰問,都被關在門外。

有的隔門和禁卒說好話:“只要看上嶽爺爺一面,當時就走,決不給你們惹事。”有的說:“方纔那些豬狗已去挺屍。外面風狂雪大,天還不曾亮透;除非那萬惡的奸賊有話,你去請他們都請不來。我們都是自己人,休看平日也曾欺壓過囚犯,不能絲毫沒有人心。

如果有人照應了嶽爺爺,誰敢去向奸賊告發,我們先要他的狗命!你們還不放心麼?”

守門禁卒說:“嶽爺爺正在上藥,不宜驚動。”衆人雖然安靜下來,都關在門前,誰也不走,後聽岳飛怒吼,誤以爲倪完受了奸賊指使,給岳飛苦吃。內中一個性暴的怒吼起來,竟想領頭破門而入。

倪完暗忖:“這班吃公門飯的人,多半不是善良,對於岳飛尚且如此敬愛,不知秦檜等奸賊是何心肝!”隨對禁卒道:“讓他們進來。有什麼亂子,都是我的。”監門一開,衆人立時一擁而進。見到岳飛身受之慘,一個個咬牙切齒,咒罵奸賊,有的竟痛哭起來。

秦檜和万俟(上佔下內)、羅汝揖等糧餉,由下半夜商計到天明,知道不把岳飛害死,全都不了。秦檜連眼都沒顧得合,便匆匆往叩宮門,去見趙構,連進讒言帶要挾,前後說了兩個多時辰。

趙構先是緊皺眉頭,一言不發。最後才說出“任卿所爲”,只是要有一個說詞。跟着便推神倦欲眠,示意令退。

秦檜明知趙構心意已定,偏偏費盡脣舌,討不出一句準話,空自着急,無計可施,見趙構人已起立,只得辭出。一路盤算到了家中,見衆糧餉還在等候消息,一個未走,都是眉頭緊皺,面如土色。沒奈何,把心一橫,仍照原定陰謀行事,一面密令万俟(上佔下內)、羅汝揖加細審問,軟硬兼施,只要討得一點口供,便可下那毒手。二奸賊硬着頭皮,領命而去。

第二日薛仁輔、李若樸、何彥猷首上奏疏,說岳飛有功無罪,不應聽人誣陷,興此冤獄。還有一些朝臣也紛紛上疏保奏,到處都聽到替岳飛呼冤之聲。秦檜等奸賊聽了,心中更自發寒;總算趙構爲他撐腰,竟將這些主持公道的人先後罷免。

布衣劉允升伏閥上書,爲岳飛喊冤,被秦檜下在大理寺獄內,活活打死。齊安王趙士褒,因救岳飛向趙構力爭,請以滿門百口保岳飛無罪,也被放逐建州安置。

韓世忠越想越不平,往尋秦檜質問:“岳飛父子與張憲謀反,有何憑證?”秦檜強顏答說:“張憲雖未招,此事‘莫須(也許)有’!”世忠大怒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說罷,拂袖而起。

秦檜趕緊出送,人已上馬走去。回來呆坐室內,半晌做聲不得。想了三日沒奈何又向趙構連進讒言,雖將世忠官職免去,每日想起岳飛之事,心便急得亂跳。万俟(上佔下內)等糧餉偏又用盡非刑,問不出岳飛父子口供!鬧得秦檜兩個多月寢食不安。

這日獨坐密室,不許旁人走進,本意靜心盤算,哪知平日和王氏商量還好一些,這一獨自沉思,更是心亂如麻,坐立不安,殘年風雪的寒天,雙手竟捏出一把冷汗,連茶飯也無心吃。

王氏知他喜吃蜜橘,親自端了一盤走進,見他搔首呆坐,喊了兩聲未應,便塞了一個大橘子在他手內,笑說:“此害非除不可,你也要保重些。”秦檜忽把眉頭一皺,揮手令去。

秦檜素來懼內,這樣頤指氣使,是從來沒有的事。王氏剛把臉一沉,忽一轉念,便退了出去,秦檜意如未見,不知想到哪裡,不知不覺把手一緊,手中橘子竟被握碎。橘汁迸射,濺了一臉。當時吃了一驚,手上又是粘膩膩的。本想喚人取水洗手,不知怎的一岔,人忘了喚,橘子也沒有吃,卻在室中低着個頭,往來走動。只把橘皮一點一點的亂掐,撒了一地的碎皮渣。眼看天已入夜,他忽然匆匆走向桌前寫了一個紙條,命心腹密送大理寺。

次日一早,便報岳飛死在獄中,跟着又將張憲、岳雲害死,家屬流竄嶺南。是助成冤獄的,均有升賞。岳雲死時年才二十三歲,除岳雲外,岳飛先後共生四子(雷、霖、震、霆)一女(-)。被害抄家時,嶽-萬分悲憤之下,意欲衝出叩閣,代父鳴冤,爲禁軍所阻,自抱銀瓶投井而死。後人把那井取名“孝娥井”,傳誦至人7。

這是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事情,岳飛死時,年才三十九歲。死之日,家無餘財。全國軍民得到岳飛被害的消息,個個頓足號呼,悲痛不止。

兀朮等金邦官將聽說岳飛被害,全部備下酒宴,痛飲歡呼,大舉慶賀。由此秦檜獨掌朝政,更無忌憚,只要當時爲岳飛說過一兩句公道話的人,貶官的貶官,害死的害死。

連岳陽因有一個“嶽”字,也被改爲純州。後來由於作惡大多,心越虛怯,也更倒行逆施。茶坊酒肆中只要有人提到一個秦字,便難免於殺身之禍。

秦檜死後不久,江南百姓恨他入骨,大家湊錢把幾個首惡元兇(秦檜、王氏、張俊、万俟(上佔下內))鑄成鐵像,跪在岳飛墳前面。

從此去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全指着鐵像咒罵,並用磚石亂打,還有在上面便溺的。

等到鐵像年久殘毀,大家湊錢又鑄新的,永遠如此,遺臭無窮。墳前還有一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的對聯。下聯以反面文章爲白鐵抱屈。這一切,都說明了我民族最重氣節、崇拜英雄和對內好民賊的永遠仇恨。

岳飛雖遭奇冤,爲昏君奸臣陰謀暗殺。但是金人屢被打敗,元氣大傷,知道岳飛雖然被害,宋朝民心未死,江淮一帶還有岳飛的舊部,暫時也就不敢再作南侵之想。後來金主完顏亮聽說西湖“十里荷花,三秋桂於”的湖山勝概,美景無邊,竟起了“投鞭斷流”的妄念,發動三十九萬人馬,分二十七軍,大舉滅宋(紹興三十年九月)。事前還派人去向趙構暴跳辱罵,嚇得趙構躲在屏風後面直哭。

這時,一些主張抗戰的元戎宿將,有的被秦檜陷害,死亡流竄。有的被秦檜收買,再將兵權奪去,即使老而不死,也都成了老而無用。只劉鑄、吳磷等有限兩人尚在,未被奸賊害死,偏偏兵力單薄,衰老多病,只勉強將內中兩路金兵敵住,收復了一些城鎮。

情勢依舊危急,眼看非國亡家破不可。結果還是依靠當年岳飛手下的一些將士(如李寶等)和各地起義抗敵的民軍(如宿遷、魏勝等)將金兵擋住。同時,山東、河南的義軍首領趙開、劉異,李機、李仔、鄭雲、明椿、王世隆各舉義旗,聚衆攻襲金軍後方城邑,金國又起內亂……完顏亮到處遭到宋朝軍民的猛擊,在進退兩難中爲部下所殺,殘軍也就退去。

中間虞允文采石磯一戰,大破金兵,所部也正是岳飛、韓世忠當年所練的水軍。

紹興三十二年六月。趙構實在老饋昏庸,步履艱難,這才放棄權位,自稱太上皇,傳位給養子趙-(慎、孝宗)。趙-即位的第二月,因朝野紛紛上奏,嶽霖又抗疏爲父辯誣,才恢復了岳飛的原官,以禮安葬。一面召回岳飛死後流竄在外的家屬,把下餘四子各封官職,並命御史中丞汪澈往荊襄一帶宣撫岳飛舊部。

汪澈到了岳家軍駐兵之處,只見竈幕鱗比,壁壘森嚴,旌旗蕭蕭,人卻少見。先頗奇怪。等到登上將臺,一聲令下,金鼓齊鳴!當時萬騎雲屯,刀矛映日,也不知這許多人馬是從哪裡來的,不禁大吃一驚!等把來意一說,大小三軍同聲痛哭,爲岳飛喊冤!

請汪澈代奏。連汪澈和同去的人都感動得流下淚來!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
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三回 民怒已如焚 猶溺狂歡 不知死所 敵強何可媚 自招凌侮 更啓戎心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六回 老眼實無花 能識英雄於未遇 長才容小試 從知事業在將來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一八回 急詔促回軍 大憝當前 萬民茹怒 分耕爲再舉 輕騎斷後 全師乃還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四回 桴鼓戰金山 女將威風殲敵寇 分兵屯牛首 岳飛勇略定江淮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第一一回 一將最難求 有意憐才全國士 深仇須緊記 含悲刺字勉佳兒第二回 勁敵當前 只有小心操勝算 憂危慮遠 密聯豪士備時艱第八回 播遷憑社鼠 相州開府起孱王 制勝是奇兵 賊寨攻堅擒巨盜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十七回 媚外圖偏安 更何知君父羈囚 黎民塗炭攻心除隱害 決不許河山破碎 逆賊猖第九回 不能戰而貪 以迅敗亡 遺羞千載 爲求和致死 其存氣節 終遜完人第一回 立雪聽書聲 只有英雄能耐苦 張弓穿雁羽 要將絕技授傳人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七回 抵足談心 徐慶單騎傳密信 防邊禦寇 岳飛初次入行間第一○回 百官被擄 二帝蒙塵 舊日繁華成夢逝 逐北追奔 冰河夜戰 漫天風雪建奇功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四回 應變識先機 午夜仍爲一惡狙 關心惟後起 彌留猶問九連槍第五回 人已雲亡 孤軍長眠悲宿草 世方多難 哀鳴四野痛災黎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九回 親自壞長城 昏主內奸 孰爲禍首 疾風知勁草 皇天后土 實鑑此心第一三回 懾以前鋒 八百精騎平醜虜 計然後戰 沿江燈火震兀木第一二回 虎帳淡兵 對敵當知尺土重 偏師陷陣 重來還使一軍驚第一五回 賣國陰謀 秦檜間關聯趙構 奮身破敵 岳雲匹馬斬京超第一六回 大勢論當前 請此日定策興師 營田漢水悲歌言壯志 問何時長車雪恥 痛飲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