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如切如磋

張無忌朗聲道:“太師父,當今天下大亂,烽煙四起,我既然學了一身好武功,絕不能視而不見,自當爲天下百姓出一份力,謀一份福澤。太師父,我這想法是否有錯?”張三丰怒氣稍緩,點頭道:“你能有此想法,也不枉你父親一番教導。雖說我武當派份屬道門,崇尚無爲,但你並未出家,心懷天下百姓,願意爲之奔走,我並不反對。”張無忌又道:“當朝入住中原以來,政策多有謬誤之處,但那是歷位皇帝被奸臣矇蔽,纔會有此後果。當今新皇英睿賢明,寬厚仁慈,自小深受漢家文化薰陶,素有‘天下大同’之志,但國內叛亂四起,新皇諸多治國之策無法順利實行,唯有掃平叛亂,澄清乾宇,新皇才能大展宏圖,澤潤天下。太師父,孩兒跟隨公主四處奔走,也算是爲天下百姓出力……”

“胡說八道!”張三丰聽張無忌越說越離奇,當即斷喝一聲,打斷他的說話,又正色道:“無忌,你失蹤這麼多年後,淳良的天性未改,我很欣慰。只是你的心底雖好,考慮問題的方向卻錯了。如果新皇帝真的有‘天下大同’之志,他新頒佈的詔令裡,就不會還把蒙人放在其他人之上!無忌,你和你父親一樣,耳根都有些軟,很多時候自身的想法會被他人所左右,你如今這般想法應當也是受到其他人的影響。你還是跟我回武當山,好好待幾年,到時候你就能恢復過來了。”

張無忌爭辯道:“太師父,新皇之所以不把種族等級完全廢除,是因爲他登基不久,還未將朝中大臣完全懾服,怕激起朝廷內的蒙人高官反對。只要汝陽王府一脈幫新皇平定天下叛亂,到時候新皇威望大增,又手握兵權,自然能將‘天下大同’的理念實行。”張三丰搖頭道:“無忌,你太年輕了,只怕還不懂得‘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我自今年已百歲有餘,自宋入元,親眼看着當朝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自當朝入住天下以來,百姓苦不堪言,歷年多有民衆舉旗反抗,但是朝廷卻從未深究過其中原因。若說英睿賢明,寬厚仁慈,仁宗聖文欽孝皇帝在當朝歷任皇帝中,絕對是好的一位,但就連他都不願意善待漢人,更何況當今皇帝。你不必多說了,還是跟我回武當山吧!”

趙敏見兩人逐漸說僵,心下焦急,忽道:“張真人,仁宗聖文欽孝皇帝主政的時候,曾有位張全一前輩,多次參加朝廷科舉,多次落第,但他鍥而不捨,屢敗屢戰,最終仁宗聖文欽孝皇帝憐其心志,任命他爲中山博陵令。不知真人可認得這位前輩?”張三丰臉色一僵,目光落在趙敏面上,銳利如刀,他細細打量了一會兒,點頭道:“不錯,那個張全一正是我早年化身。”

張無忌聞言詫異不已,心想太師父曾經當過朝廷官員,怎麼他從來不曾跟父親他們提起過?趙敏又道:“張真人,當年您願意入官府任職,想必也是心懷宏圖大志,想要爲百姓謀福澤吧?後來您突然棄官而去,宏圖大志未得施展,實在是太可惜了。如今新皇上位,急需賢人相助,無忌此番作爲,正是繼承了您的理念,爲何您要把他帶回武當,浪費他一身才能呢?”張無忌也勸道:“對呀,太師父,新皇求才若渴,若您願意出山,國師之位非您莫屬,武當派有朝廷支持,必定能超越少林,成爲武林第一。而且新皇有您在身邊監督,他的所作所爲,自然不會偏離‘天下大同’的方向,您當年的宏圖大志也能得以實現,如此一舉多得,太師父,不如你和我一起走吧?”

“無忌,你中毒太深了。”張三丰搖着頭,嘆道:“當年我化名入大都參加科舉,打遍天下高手,連續三次奪得第一,卻因爲‘南人’的身份,不得授官。後來我又以道人身份參加論道大典,一舉奪魁,這才被授予中山博陵令的職位。但我任職不過數月,便知道這天下已經爛到根子上了,根本無法救得過來,只有把這根掘出來,重新種上一棵新苗,才能茁壯成長。但我既然接受了仁宗皇帝的官職,卻不好作此忘恩之事,所以纔會棄官而去,回武當山立派傳下道統。無忌,我正是對官府瞭解得太深,所以纔要帶你回去。”

趙敏道:“張真人,你沒有全力以赴堅持到底,爲何就如此斷言?”張無忌也道:“太師父,官府雖然弊病重重,但若有賢人匯聚,徐徐圖之,未必就不能起死回生。”

張三丰搖頭道:“太晚了,現今天下大勢在漢不在蒙,順着昌,逆者亡。你摻和進入,無異於螳臂當車,自絕生路。當年郭靖大俠御守襄陽,他武功天下無敵,身邊不但有智慧超羣的黃蓉女俠協助,更有天下英雄共襄義舉,最後落得個城破人亡的下場,終究無法逆轉大勢。無忌,你若不及早抽身,只怕難逃如此下場。”趙敏反駁道:“張真人,如今朝廷正重整大軍,多處亂軍也已被招安,剩餘幾個亂黨也互相攻伐,形勢一片大好,哪裡像您所說的那般悲觀。”

張無忌卻知道張三丰學究天人,這般堅持必有道理,但他多年來在汝陽王府內生活,耳濡目染,又有趙敏時時提點,心中早已有所偏向,他說道:“太師父,起兵叛亂的幾個大勢力各懷私心,就算僥倖能打敗朝廷,互相之間還不知道要爭戰多久,到時候天下百姓只怕死傷慘重,十不存一。與其如此,還不如全力幫助朝廷,迅速平定叛亂,也能少死一些百姓。至於個人生死,我早已置之度外。”

“糊塗,糊塗!”張三丰見他如此冥頑不靈,心火再也壓抑不住,怒喝道:“萬物生化,陰陽互生,此乃自然之理。這天下大亂之後自有大治,何須你去操心!再說你身爲我的徒孫,還以爲自己的作爲僅僅代表了個人嗎?你這般作爲,想把武當派置於何處?你老老實實說,跟不跟我回武當?”

張無忌轉頭望向趙敏,見她眼裡盡是哀求之意,他深吸一口氣,堅定道:“太師父,請恕孩兒不孝,不能跟您回武當山。等將來天下太平之時,孩兒再上武當山向您賠罪。”

“好、好、好!沒想到我張三丰竟然出了這麼一個徒孫。既然你如此大逆不道,我親自執行門規!”張三丰怒極而笑,渾身真氣鼓盪之下,一襲道袍無風自動,烈烈作響。張無忌見狀心下一驚,左手將趙敏推開,忙道:“公主,您先走,我隨後趕上。”趙敏退入廳內,卻沒有離開,只是摒聲靜氣,緊張地望着廳口對峙的兩人。

張三丰威震武林數十年,一身武功已臻化境,實乃天下第一人。張無忌雖然已將九陽神功練至大成境界,又是年輕力壯,但他上次在武當山待了數十天,每日向張三丰討教武功,雖然進步神速,卻覺得自己和太師父的差距越來越大。就像人看山,遠遠望去,山就那麼小,等到了山腳,才發現山的高大巍峨,再等進了山中,卻連山的輪廓也見不到了。

張無忌面對張三丰,心裡壓力倍增,全神貫注之下,已經無法分心留意趙敏是否離開。他二目平視,精神內守,雙臂慢慢提至胸前,擺出太極拳的起手式。張三丰冷哼道:“武功倒是學得不錯,腦袋卻是被糨糊塞滿了,冥頑不靈!”張無忌不敢分神出聲,只是心隨意轉,一下便進入渾圓自如的境界。

張三丰等他調整完畢,說道:“瞧好了!”身形一動,已經到了張無忌面前,右臂一擡,手掌倏然向他肩上搭去。張無忌不敢怠慢,當即使出太極拳中一招“攬雀尾”,右掌似慢實快,已搭住張三丰腕,體內真氣疾轉,一道柔勁發出,便要將他手掌撇開。張三丰手肘一沉,手臂一圈一繞,轉瞬將張無忌發出的勁力化於無形,又往懷裡一帶,立刻將他身形扯動。

張無忌心下一驚,暴喝一聲,力貫雙足,如大樹落地生根,右掌極力收回,左掌從兩人手臂交接處前推,迅如滑魚,便要擺脫控制。張三丰右掌輕旋,左掌前穿架住張無忌右掌,雙臂一沉一推,一道圓勁倏然而出,立刻將他雙掌圈住。張無忌雙臂疾震,想要掙脫開來,卻覺雙臂被一股巨力牢牢吸住,無法脫離,又卻被那道圓勁帶動,雙臂不由自如的划起圈來。

張三丰雙臂勁力再轉,已經將張無忌帶入太極推手之中,他雙臂勁力渾圓,如推如磨,緩緩推動,一個照面間已控制住主動。張無忌心下驚駭,又是一聲暴喝,一身內力再無半分保留,全然衝入雙臂,已經使出乾坤大挪移第七層的功夫,囫圇圈住張三丰發出的圓勁,極力往手臂推動的反方向逆轉。

這乾坤大挪移是西域武林最巔峰的武功,張無忌將之練到第七層的境界,已經超越了那位創出此功的高人,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但張三丰這太極拳,是他鑽研道家至理,結合易學的陰陽變化之道創造而出,是他畢生武學心血結晶,其奧妙精微之處,比之乾坤大挪移,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三丰感到一股古怪之極的勁力陡地襲來,乍然一感,頗似太極拳勁,但略一體味,兩者道理卻截然不同。他“咦”了一聲,雙肘一沉一捋,太極勁一催,拈連黏隨,已經將襲來勁力化解掉,雙臂如切如磋,繼續推動着。

張無忌暴喝連連,疾速催動乾坤大挪移內功,一挪再挪,卻如蚍蜉撼樹,無法挪動張三丰太極勁半分。他心中焦急,內力一變,陰陽驟分,右臂真氣熾熱如火,已經使出天山六陽掌掌力,左臂真情陰寒勝冰,使出的卻是從玄冥二老遺物中學到的玄冥掌力。

第二四三章 推脫搪塞第二二九章 反覆盤問第三零六章 連番反應第一五零章 意外之遇第一八三章 後院安定第二一零章 慧劍素心第二七九章 潼關驚變第二四五章 激戰落水第二七一章 功虧一簣第一五九章 山腰激鬥第四十八章 天性難抑第一一九章 原來是她第一七二章 局勢變化第一五零章 意外之遇第二零七章 各懷心思第一八八章 成都復興第六十一章 大局將定第一*章 山間設伏第一一四章 無法避免第二零零章 守宮之疑第八章 阿離被搶第六十五章 元兵來襲第八十六章 雙龍相會第一七二章 局勢變化第二七一章 功虧一簣第一九八章 趕赴奉元第二六零章 夜探重陽第四十二章 雪嶺風景第二七零章 放手對敵第一六五章 心狠手辣第五十二章 坐忘峰上第六十一章 大局將定第七十八章 魔長道高第二一四章 兩女再會第二六七章 艱難抉擇第二一九章 爲道日損第二六六章 兩難之地第一七七章 轉移寒氣第二八八章 方家之事第一二三章 各展身手第四十七章 蝠王來襲第一七七章 轉移寒氣第一七九章 爭與不爭第一九二章 婚前紛爭第一六二章 緊追不捨第二*章 城頭糾纏第四十章 六派合謀第八十三章 女兒心態第一九一章 應對天完第一五四章 秘道情動第一六零章 糾纏不休第二八四章 曉之以理第一七零章 長春蠱滅第九十四章 各自淵源第一七九章 爭與不爭第四十一章 朱家獒犬第二十七章 闖毒龍洞第二五零章 夜襲呼應第二七一章 功虧一簣第一三五章 巧之又巧第一一三章 面對心魔第八十七章 火燒眉毛第一零一章 一夕貪歡第三十九章 西行之前第二七四章 敵手輪轉第八十五章 兩處無眠第一八三章 後院安定第一三六章 謝遜之策第二九三章 洛陽之戰第一三零章 路上癲狂第二一七章 如切如磋第八十二章 憂愁憤恨第一三五章 巧之又巧第六十章 力敵鷹王第二十七章 闖毒龍洞第二七七章 大戰落幕第五十五章 峨嵋救場第一三五章 巧之又巧第二五六章 奮力掙扎第三零零章 殺敵奪志第一七五章 再見藍瀾第一一二章 異樣柔情第十四章 阿離之師第二九六章 失道寡助第十三章 再赴峨嵋第一二一章 門外聽春第二六五章 力解危機第一七五章 再見藍瀾第一九六章 顛倒幻想第六十八章 綠洲休憩第一七八章 非此即彼第二四五章 激戰落水第六十九章 沾染外魔第二五一章 奉元來使第一四九章 再入山莊第二二六章 刺客來歷第二二二章 分道而走第二十九章 阿離遇敵第二九零章 花好月圓第八十二章 憂愁憤恨
第二四三章 推脫搪塞第二二九章 反覆盤問第三零六章 連番反應第一五零章 意外之遇第一八三章 後院安定第二一零章 慧劍素心第二七九章 潼關驚變第二四五章 激戰落水第二七一章 功虧一簣第一五九章 山腰激鬥第四十八章 天性難抑第一一九章 原來是她第一七二章 局勢變化第一五零章 意外之遇第二零七章 各懷心思第一八八章 成都復興第六十一章 大局將定第一*章 山間設伏第一一四章 無法避免第二零零章 守宮之疑第八章 阿離被搶第六十五章 元兵來襲第八十六章 雙龍相會第一七二章 局勢變化第二七一章 功虧一簣第一九八章 趕赴奉元第二六零章 夜探重陽第四十二章 雪嶺風景第二七零章 放手對敵第一六五章 心狠手辣第五十二章 坐忘峰上第六十一章 大局將定第七十八章 魔長道高第二一四章 兩女再會第二六七章 艱難抉擇第二一九章 爲道日損第二六六章 兩難之地第一七七章 轉移寒氣第二八八章 方家之事第一二三章 各展身手第四十七章 蝠王來襲第一七七章 轉移寒氣第一七九章 爭與不爭第一九二章 婚前紛爭第一六二章 緊追不捨第二*章 城頭糾纏第四十章 六派合謀第八十三章 女兒心態第一九一章 應對天完第一五四章 秘道情動第一六零章 糾纏不休第二八四章 曉之以理第一七零章 長春蠱滅第九十四章 各自淵源第一七九章 爭與不爭第四十一章 朱家獒犬第二十七章 闖毒龍洞第二五零章 夜襲呼應第二七一章 功虧一簣第一三五章 巧之又巧第一一三章 面對心魔第八十七章 火燒眉毛第一零一章 一夕貪歡第三十九章 西行之前第二七四章 敵手輪轉第八十五章 兩處無眠第一八三章 後院安定第一三六章 謝遜之策第二九三章 洛陽之戰第一三零章 路上癲狂第二一七章 如切如磋第八十二章 憂愁憤恨第一三五章 巧之又巧第六十章 力敵鷹王第二十七章 闖毒龍洞第二七七章 大戰落幕第五十五章 峨嵋救場第一三五章 巧之又巧第二五六章 奮力掙扎第三零零章 殺敵奪志第一七五章 再見藍瀾第一一二章 異樣柔情第十四章 阿離之師第二九六章 失道寡助第十三章 再赴峨嵋第一二一章 門外聽春第二六五章 力解危機第一七五章 再見藍瀾第一九六章 顛倒幻想第六十八章 綠洲休憩第一七八章 非此即彼第二四五章 激戰落水第六十九章 沾染外魔第二五一章 奉元來使第一四九章 再入山莊第二二六章 刺客來歷第二二二章 分道而走第二十九章 阿離遇敵第二九零章 花好月圓第八十二章 憂愁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