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闖王自成】

故此明陝西三邊總督:汪喬年,就說道“軍隊疲憊了,糧餉又缺乏,現在讓本督前去抵擋正強大無比的敵人,這一旦出去,便如同拿肉去喂老虎,但爲了鞏固中原地區的民心,本督還是得去一次。”

於是就收召散亡的陝西明軍,在調集邊防寧夏七衛、延綏總鎮榆林衛、固原衛總鎮、平涼衛,等地陝西都指揮使司精銳明軍,湊了步騎兵三萬人。

在率領明援剿總兵:賀人龍、明固原衛總鎮總兵:鄭嘉棟、明臨洮衛總兵:牛成虎、明西安府總兵:張國欽、明平涼府總兵:張應貴,等部將領進駐在河南府雒陽縣境內。

這次又聯合了明保定府總督:楊文嶽,一起共擊李賊。

次日,兩支明軍渡過河去,奔向龍口村。

而闖王:李自成、流寇:曹操(羅汝才)也在上游架起浮橋,打算奔赴汝寧府,但偵察到有兩個總督的軍隊開來,就把精銳兵力都埋伏到了樹林中,佯裝統領闖軍與農民軍從浮橋上過河西去。

明援剿總兵就讓後邊的騎兵去偵查敵情,但騎兵回來稟報道“賊兵要向汝寧府去了,還架起浮橋,就要渡過河走了。”

這讓明陝西三邊總督:汪喬年、明保定府總督:楊文嶽,連夜召集諸將們商議戰況,決定明早開戰。

到了9月初6日卯時,兩支明軍一起進攻,半路上一個明軍騎兵,跑回來說道“流寇正在渡河。”

使得明軍們又往前追去,但又有一個騎兵,卻跑回來報告道“流寇已有一半人馬渡河。”

於是兩位總督又追了三十里,來到了汝寧府汝陽縣孟家莊,時間已是正午了,明援剿總兵:賀人龍、明大寧都指揮僉事:虎大威,就說道“今日人困馬乏的,不如明天再戰吧!停止前進就地紮營休息。”

所以各營明軍士兵們,在休息了一會就連忙下馬解甲,把武器靠攏在一堆,放邊上排着,大家還派出人手到村子裡去尋找鮮草餵馬。

待流寇與闖軍們暗中發覺後,猛然間從林子裡殺了出來,伏兵們都衝上來跟明軍搏鬥。

但是關鍵時刻,明援剿總兵:賀人龍,有一千騎兵卻不參戰,他想保存勢力,只剩下明陝西總鎮總兵:李國奇,派出自己的部下迎擊流寇,但沒能取勝!

結果陝西明軍、保定府明軍都敗下陣來,致使明援剿總兵、明大寧都指揮僉事逃往開封府沈丘縣。

就連明陝西總鎮總兵也跟着一起逃跑,三路明軍幾乎全部敗逃了。

各路明軍們在聽聞開封府臨潁縣讓流寇佔據,之時明平賊將軍:左良玉,立刻率軍破城屠殺流寇,奪回被劫掠的東西。

此事讓闖王:李自成,得知大怒,他連忙捨棄開封府前去與左家軍會戰,明平賊將軍自知抵不過,就退到開封府郾城縣內,但卻被闖軍圍城!

關鍵時刻東林黨部最正直的人,明陝西三邊總督:汪喬年,立刻召集諸將們尚議道“郾城縣危在旦夕,如果本督現在到郾城縣先去救援,賊兵氣勢威猛,我軍很難跟他們爭鋒,本督倒是聽說開封府襄城縣離郾城縣只有一百二十里,賊兵的老營都在此處,我們要是以精銳兵力去攻打,李賊必然要回救,那麼郾城縣之圍也就解除了,解圍之後我軍打擊賊兵的前軍,左家軍攻擊它的背後,定可以擊潰賊兵。”

將領們聽後覺得有理就把步兵、火炮營留在了河南府雒陽縣,只挑選一萬精銳騎兵晝夜兼程地前進。

當他們在汝州郟縣住宿時,明襄城縣貢士:張永祺,連忙趕來迎接他們。

2月初2日,明陝西三邊總督進入了開封府襄城縣內,嚇得闖王三弟:李自敬,連忙帶領部下軍隊跑去報信。

明陝西三邊總督則立刻下令把明援剿總兵:賀人龍、明固原衛總鎮總兵:鄭嘉棟、明臨洮衛總兵:牛成虎,分爲三路駐紮在城東四十里地靠向開封府郾城縣。

而明陝西三邊總督自己,則統兵與明河南總鎮總兵:李萬慶、明平涼府總兵:張應貴,一起駐守在開封府襄城縣外。

闖軍果然很快就解除了對開封府郾城縣的包圍,轉過頭來救援襄城縣。

2月13日,闖軍先在開封府襄城縣東面與明西安府總兵:張國欽,部明軍交戰。

數以萬計的闖軍從四面八方撲過來,斬殺了明西安府總兵,嚇得其餘明軍們陣腳大亂,關鍵時刻明援剿總兵:賀人龍,竟然直接帶領部下不聽軍令,領兵撤軍了!

至於明固原衛總鎮總兵:鄭嘉棟、明臨洮衛總兵:牛成虎,則是出兵抵抗,可怎奈闖軍太多不得已而撤退!

另一邊被解救出來的明平賊將軍:左良玉,不但沒有配合夾擊,反而他也撤兵了。

這下使得明陝西三邊總督徹底成了光桿司令!他嘆氣道“這兒就是本督的墳墓了。”

接着就率領騎兵一千多人下馬把守城牆,闖軍們挖地道填火藥攻城,明軍們也打地洞看闖軍所挖的地道,還用長矛刺殺闖軍。

2月17日,闖軍拉動火炮攻城,配合步兵駕雲梯上城樓奪城,明平涼府總兵:張應貴,在指揮作戰中被流寇炮彈炸死,闖軍入城內街道上與明軍交戰。

緊接着闖王:李自成、與曹操:羅汝才,先是發現了明河南總鎮總兵:李萬慶,也就是之前的老故人,流寇(射塌天)打算勸他歸降,給個立功機會讓他殺了汪總督。

然而明河南總鎮總兵竟然也以忠臣自主,拒不投降,還發射火銃射向闖王身邊的流寇,致使闖王大怒,下令士兵們放箭射殺!

之後闖軍就圍住了血戰中的明陝西三邊總督:汪喬年,他手刃數賊之後被俘,見到闖王也拒不下跪,當場就被挖出膝蓋骨,還依然北拜京城方向並大罵流寇。

接着又被闖軍們割掉舌頭,但仍然以手指着闖王含糊噴血,最後被闖軍帶去城外五馬分屍!

3月初3日,流寇革左五營與老回回(馬守應)合兵,以步騎數萬攻打鳳陽行都督府壽州,在南下聯合西營八大王(張獻忠)攻打廬州府六安州,其中兩袁營兵馬也斡旋於流寇與闖軍之間,配合攻城劫掠。

4月18日,闖軍再次圍攻開封府,朝廷廷聞訊,急命明五司總督:丁啓睿、明保定府總督:楊文嶽、明平賊將軍:左良玉、明大寧都指揮僉事:虎大威、明江西總鎮總兵:楊德政、明浙江總鎮總兵:方國安,等部將領率軍18萬(號稱40萬)前往開封府救援。

各路明軍們會師在開封府祥符縣朱仙鎮內。

這是一場決定了大明帝國在中原命運的戰爭,早在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7月18日,宋軍主帥宋太子少保兼開府儀同三司、武勝軍與定國軍節度使:岳飛,就統率了十萬兵馬北伐。

曾在北虜治下的京西北路潁昌府、淮南東路郾城縣一帶,打敗了金越國親王領左丞相兼侍中都元帥、行臺尚書省:完顏宗弼(漢名:金兀朮)迫使金軍北逃,撤到開封府汴京朱仙鎮死守…。

因此這次帶兵出戰的明五司總督:丁啓睿,也想學學大宋鄂忠武嗣王:岳飛,那樣在開封府祥符縣朱仙鎮一戰成名,今後也好名垂青史。

可是關於誰先進攻以及如何相互配合的問題,卻讓明將們吵成一鍋粥,因爲他們都清楚,除了手裡的嫡系精銳外,普通募兵的素質和同僚們的軍事道德水平都不宜高估。

面對已經在開封府祥符縣朱仙鎮外設防的闖軍步兵陣地,沒有紅衣大炮以及重火器的明軍們也是非常無奈!

大部分明將都希望在對峙中,闖軍因補給困難而率先撤走。

而闖王爲了殲其援軍,採用了圍城打援戰法,以部分老弱兵力繼續圍攻開封府祥符縣,製造出圍城的假象,自己在親率主力佔領開封府祥符縣朱仙鎮西南的有利地形,斷其通往開封府襄城縣的官道。

還在朱仙鎮西南沿着河水挖掘深壕,壕寬丈餘高環繞百里,以備伺機殲敵,等援軍臨時湊集時,卻因爲內部矛盾重重,不肯聽令於明五司總督的調遣!

此刻明毅宗:朱由檢,放出了在刑部大獄中的孫傳庭,帶他到武英殿內封爲「兵部左侍郎」並詢問道“愛卿有何平定良策?

在天牢裡關了三年之久的明兵部左侍郎:孫傳庭,根本就不知道當初落荒而逃的李賊,如今是有多大的陣勢,他還以爲外面的戰場是幾年前的狀況?

於是就回答道“給臣五千精兵,足矣平定戰亂。”

明毅宗聽了他的回答,喜上心來連忙設宴接風,並且抽調一部分京軍勇衛營交給他,命他火速趕赴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去接替汪喬年出任陝西三邊總督。

在離京回到了他闊別三年的崗位上時,明兵部左侍郎:孫傳庭,才發現全國形勢已經大變,流寇們漫山遍野!饑民則望不見頭。

當初自己在皇帝陛下面前誇下海口,現在重新估算一下策略(非練兵兩萬,餉銀百萬兩不可!)

明陝西三邊總督兼兵部左侍郎:孫傳庭,剛到陝西承宣布政使司上任,皇帝陛下就命令他出關去救援開封府,同時還下了一道密令處死明援剿總兵:賀人龍。

賀人龍乃是有名的長腿將軍,早在崇禎十三年,明兵部尚書:楊嗣昌,圍剿西營八大王(張獻忠)、曹操(羅汝才)之時,他就從夔州府開縣撤兵逃回陝西承宣布政使司,以致流寇突破重圍從容進入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隨後又在開封府項城縣戰役和襄城縣戰役中,他兩次拋棄主帥逃跑,導致戰事失敗,兩位督師(傅宗龍、汪喬年)被殺。

再加上賀人龍與闖王:李自成、西營八大王(張獻忠)都是延安府米脂縣人,所以朝廷懷疑他暗中通敵,因此密令明陝西三邊總督捕殺賀人龍。

第二百一十一章【隕雹飛霜】第一百六十九章【西平兵敗】第一百七十七章【登上龍位】第十六章【遍地烽火】第二百零三章【戰前旗祭】第二百四十七章【出征韃靼】第一百二十九章【太后干政】第九十五章【軍營細作】第一百九十章【趨之若鶩】第三十六章【星原燎火】第二百八十九章【君主華夷】第二百九十章【勸說三桂】第二百七十三章【黑影身份】第一百三十八章【攻其不備】第一百四十三章【薩爾滸戰】第一百八十七章【西部糾紛】第一百三十一章【呂宋都督】第一百九十九章【風雲怪誕】第二百八十三章【點凡成聖】第一百八十七章【西部糾紛】第九十章【朝不保夕】第一百四十一章【忠臣良將】第一百一十五章【南遷之意】第二百四十六章【永樂大帝】第二百六十九章【旱魃謎魅】第七十七章【羅剎南侵】第一百五十四章【拉攏蒙古】第一百七十章【廣寧之敗】第一百零一章【哱拜叛亂】第二百三十章【召集百官】第二百零八章【見布政使】第六十九章【糧草被劫】第一百四十九章【星落雲散】第八十七章【四面楚歌】第一百六十六章【談婚論嫁】第一百零五章【面縛歸命】第一百六十二章【追悼大會】第五十七章【營救縣主】第一百四十六章【會師大同】第一百一十六章【封貢幕府】第八十章【劫持酋長】第八十七章【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一章【祭祀典禮】第二百七十六章【幕府爭端】第一百五十二章【傳旨李朝】第一百五十四章【拉攏蒙古】第二百四十一章【胡惟庸案】第一百七十七章【收復遼南】第一百三十三章【戰事興起】第二百零四章【沾花惹草】第二百二十三章【廣武對峙】第二十五章【進軍中都】第一百一十九章【興師問罪】第三十八章【闖王自成】第二百四十四章【燕王靖難】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一百五十七章【移宮案件】第八十二章【平涼之戰】第二百零五章【強搶民女】第二十章【流竄山西】第八十章【劫持酋長】第二百七十七章【歐陸戰爭】第一百四十三章【迎戰邊軍】第三十八章【闖王自成】第一百七十九章【怦然心動】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一百一十六章【封貢幕府】第一百四十八章【偶變投隙】第一百八十章【巧獲太子】第二百二十章【戰一片石】第一百零八章【東征李朝】第一百二十八章【拯救琉球】第九十五章【建州貝勒】第七十一章【魚死網破】第六十九章【糧草被劫】第一百九十一章【隔岸觀火】第二百六十六章【韃靼勢強】第一百四十二章【銜悲蓄恨】第二百五十三章【少年天子】第一百七十二章【端本清源】第一百一十一章【祭祀典禮】第九十八章【幕府爭貢】第三十五章【大有收穫】第二百六十三章【王庭內鬥】第二百一十章【調虎離山】第一百二十二章【稷山之勝】第六章【落入賊窩】第一百八十九章【單挑惡狼】第二百六十三章【王庭內鬥】第三十七章【李闖勢大】第五十九章【濟南之危】第二百五十一章【放棄交趾】第九十四章【西南爭端】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匯聚】第二百八十章【盟軍襲寇】第五十二章【偶遇世子】第一百五十一章【一落千丈】第一百三十三章【戰事興起】第三十七章【李闖勢大】第五十五章【命懸一線】
第二百一十一章【隕雹飛霜】第一百六十九章【西平兵敗】第一百七十七章【登上龍位】第十六章【遍地烽火】第二百零三章【戰前旗祭】第二百四十七章【出征韃靼】第一百二十九章【太后干政】第九十五章【軍營細作】第一百九十章【趨之若鶩】第三十六章【星原燎火】第二百八十九章【君主華夷】第二百九十章【勸說三桂】第二百七十三章【黑影身份】第一百三十八章【攻其不備】第一百四十三章【薩爾滸戰】第一百八十七章【西部糾紛】第一百三十一章【呂宋都督】第一百九十九章【風雲怪誕】第二百八十三章【點凡成聖】第一百八十七章【西部糾紛】第九十章【朝不保夕】第一百四十一章【忠臣良將】第一百一十五章【南遷之意】第二百四十六章【永樂大帝】第二百六十九章【旱魃謎魅】第七十七章【羅剎南侵】第一百五十四章【拉攏蒙古】第一百七十章【廣寧之敗】第一百零一章【哱拜叛亂】第二百三十章【召集百官】第二百零八章【見布政使】第六十九章【糧草被劫】第一百四十九章【星落雲散】第八十七章【四面楚歌】第一百六十六章【談婚論嫁】第一百零五章【面縛歸命】第一百六十二章【追悼大會】第五十七章【營救縣主】第一百四十六章【會師大同】第一百一十六章【封貢幕府】第八十章【劫持酋長】第八十七章【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一章【祭祀典禮】第二百七十六章【幕府爭端】第一百五十二章【傳旨李朝】第一百五十四章【拉攏蒙古】第二百四十一章【胡惟庸案】第一百七十七章【收復遼南】第一百三十三章【戰事興起】第二百零四章【沾花惹草】第二百二十三章【廣武對峙】第二十五章【進軍中都】第一百一十九章【興師問罪】第三十八章【闖王自成】第二百四十四章【燕王靖難】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一百五十七章【移宮案件】第八十二章【平涼之戰】第二百零五章【強搶民女】第二十章【流竄山西】第八十章【劫持酋長】第二百七十七章【歐陸戰爭】第一百四十三章【迎戰邊軍】第三十八章【闖王自成】第一百七十九章【怦然心動】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一百一十六章【封貢幕府】第一百四十八章【偶變投隙】第一百八十章【巧獲太子】第二百二十章【戰一片石】第一百零八章【東征李朝】第一百二十八章【拯救琉球】第九十五章【建州貝勒】第七十一章【魚死網破】第六十九章【糧草被劫】第一百九十一章【隔岸觀火】第二百六十六章【韃靼勢強】第一百四十二章【銜悲蓄恨】第二百五十三章【少年天子】第一百七十二章【端本清源】第一百一十一章【祭祀典禮】第九十八章【幕府爭貢】第三十五章【大有收穫】第二百六十三章【王庭內鬥】第二百一十章【調虎離山】第一百二十二章【稷山之勝】第六章【落入賊窩】第一百八十九章【單挑惡狼】第二百六十三章【王庭內鬥】第三十七章【李闖勢大】第五十九章【濟南之危】第二百五十一章【放棄交趾】第九十四章【西南爭端】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匯聚】第二百八十章【盟軍襲寇】第五十二章【偶遇世子】第一百五十一章【一落千丈】第一百三十三章【戰事興起】第三十七章【李闖勢大】第五十五章【命懸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