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變

楊蘊秋騎着馬很低調地進了京城。

他的馬車有點兒顯眼,太大了,直接讓周大力弄去郊外的莊子上。

他帶着其他人乾脆騎馬而行。

孫家在京城的宅院早就修整好,下人們一早知道主子回來,一個個地精神抖擻,家裡的傢俱全是嶄新的,一切被褥新做好翻出來曬過,丫鬟們個個抹上最名貴的胭脂水粉,管家,小廝,家丁,侍衛,個個都穿着簇新的衣衫,一大早兒就列隊迎接。

這座皇帝新賞賜下來的大宅院,半年前就在修,周圍鄰居們敢怒不敢言地被各種嘈雜聲折磨了好幾個月,如今新主人總算要露臉,大家都很好奇。

孫兆明在京城到算不上多麼有名,畢竟是地方官,就算做到封疆大吏的位置,人們提起來,最多隻會稱讚一句位高權重,可他權力再大,到底沒在中央,對京城這些人沒多大的影響力,和那些宰相,六部堂官,京城的皇親國戚相比,知名度要小得多,何況他這次又不是回京城任職,只是參加大宴罷了。

不過,於家的五小姐例外。

這日,一得到楊蘊秋,也就是孫兆明即將進京的消息,五小姐就拉着她表哥孫兆陽一起去鳳陽樓找了二樓的雅座坐下。

孫兆陽在三年前進了東宮做長史。

他本來是在翰林院任職,任職三年,於家就託關係想讓他去任州長史或者司馬,或者選一大縣,爲一任,縣令,混些資歷,慢慢升上來便是,誰也沒有想到,他居然不管不顧地進了東宮。

不過,雖然只是進入東宮,似乎手無實權,他在京城的名聲卻並不小,依舊是京城大部分少女少婦的偶像。在士林裡也是譭譽參半,總的來說,稱讚他的人還是要多一些。

兩個人只要了一壺茶。

五小姐於舒曼一言不發,嘴脣略薄,長眉鳳眼,按照後世的說法,她是狐狸相,擱在殷朝,便是過分妖媚。

她似乎也知道自己的長相容易招人誤會,總是冷着臉冷漠寡言,而且還學了點兒騎射功夫,就是些花架子,可她一身騎裝,帶着一大羣粗壯丫鬟在京城街道上橫衝直撞的模樣,滿京城的人都時常看見,幸虧人們對美女總是寬容些,否則她恐怕早就仇家遍地。

“……那個人究竟是什麼樣子?”

“看來五小姐很好奇。”孫兆陽大笑道,“你放心,我這個弟弟就皮相而言,比我好得多。”

匆匆十年過去。

孫兆陽三十多歲,已經是中年人,嘴上蓄鬚,顯得成熟穩重許多,再不是當年翩翩佳公子的模樣,面相似乎也比過去多了幾分溫和,不似以前那般鋒芒畢露。

“來了。”

他俯下身子,倚在欄杆上,目光幽暗。

五小姐皺眉,看着楊蘊秋騎着馬慢悠悠走到樓下,一擡手就拎起手裡的茶壺扔了下去。

周圍幾個客人愕然,全都一個動作探下頭。

連孫兆陽都被這位小姐嚇了一大跳。

只見下面的一行人連速度都未曾變一下,楊蘊秋身邊,穿着普通衣物,瘦瘦弱弱的小廝從馬上拿起傘撐開。

那茶壺就順着傘罩滾下來,他伸手一接,很輕巧地拎住,扭頭看向自家少爺。

楊蘊秋使了個眼色,李大就跳下馬進了鳳陽樓,把茶壺還給店小二,店小二連連道謝,捧着茶壺趕緊上去,又沏了一壺茶水給孫兆陽他們。

擡頭看到孫兆陽,楊蘊秋愣了一下,心下嘆息——十年前的孫兆陽外表再討人厭,氣息還是比較正的,沒想到,十年不見,這人神魂上的氣息渾濁至此。

李大回來,一行人就繼續慢慢悠悠地走人,從頭到尾,楊蘊秋沒有多看五小姐一眼。

走了一段路,李大才問:“少爺,上面就是未來少夫人?”

“怎麼?看不順眼?”楊蘊秋看他的臉都扭曲,說話的時候幾乎可以用咬牙切齒來形容,不由失笑搖頭。

李大到底不敢詆譭未來的女主人,可心裡卻免不了爲自家少爺委屈,那女人長得再漂亮,身份再高貴,在他心中,只有自家少爺不喜歡的,沒有自家少爺配不上的,她要是溫柔體貼也就罷了,現在到好,莫名其妙地隨便弄茶壺砸人,還砸的是自家少爺!

這種女子,哪裡能當他家少爺的賢內助。

楊蘊秋其實也很驚訝——他一直以爲現在那些大家閨秀都一個模子,沒想到居然出了個例外。其實也不怪他,他整日殷朝地球兩邊的事情都要做,更要緊的是終日修行,怎麼會隨意去關注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女子,哪怕是他未婚妻也不會在乎。

而於家的五小姐,本也是世家千金中的另類。

李大在那兒腹誹,人家於舒曼更是不甘願,身爲一個在這個年代,被父母喪事耽誤了佳期,已經算得上‘老’的女人,還不是那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部分時候,都有可能碰上一個心儀之人,她也一樣,當然不會再中意楊蘊秋。

小女兒的心事,一時半會兒楊蘊秋沒心情理會。

他再一次見到穆南笙,頓時就知道,差不多到時候了。

十年前穆南笙即便是老人,也是精神旺盛的老人,十年後,他兩鬢花白,步履蹣跚,聽聞年前他連續有小半個月病重,沒有上過朝,幸好過年的時候病情好轉,要不然今年的年終大宴,還真舉辦不了。

皇帝已經年老體衰,太子和其他幾個王子尚且年幼,那些王爺們卻正當壯年。

楊蘊秋彷彿已經感覺到亂世那充滿血腥味的氣息。

穆南笙坐在勤政殿召見的楊蘊秋,言語依舊溫和親切,可楊蘊秋卻覺得他眼睛花了,人也衰老憔悴,坐在那張龍椅上,果然是個最消耗人精力的事情。

一連數日,楊蘊秋拜訪完京城的同窗好友,長輩老師,孫知府也親自來到京城,三媒六聘,定下了他娶於五小姐爲妻的日子。

五小姐的年紀也大了,好不容易守完孝,於家當然同意,沒想到轉眼就出了大事——日子剛定下來不久,於舒曼居然私奔逃走了。

於家的人找遍了整個京城,愣是沒找到人,急得焦頭爛額,他們不知道,楊蘊秋卻是清楚,那位五小姐和靖王府的一個畫師好上,兩個人偷偷摸摸混在靖王的馬車上面,已經混出京城去,雖然這是自己的未婚妻,可楊蘊秋並沒有多事去向於家通報消息。

一個人的命運是由她自己掌握,將來五小姐是幸福美滿,還是貧賤夫妻百事哀,最終後悔,傷身傷情,他可管不着。

只是,於家丟不起這個臉,孫家也丟不起這個臉,偏偏這事兒看似私密,可真正有頭有臉的人家,幾乎全都一清二楚,一時間於家和孫家的大家長連出門交際都擡不起頭。

楊蘊秋可沒管這些,參加完年終大宴,聽穆南笙說了一大堆燃情的話,又置辦了不少綾羅綢緞,珠寶首飾託蘇知府帶回去給他孃親。

還見到了兩個疑似是燕王和景王的幕僚,當然,表面上這兩個人和兩位王爺全無干系。都是遊說他像王爺靠攏的,反正是許諾將來高官厚祿,這些一般人都抵抗不了的東西。

楊蘊秋卻長嘆——歷史上明明已經有很多教訓,狡兔死良弓藏,幫助帝王打天下的功臣,又有多少能全身而退,善始善終。

在京城廝混了幾日,楊蘊秋就回了東川,完全沒有理會那位私奔的未婚妻。他也沒有精力管兒女情長的小事。

回了東川,便將所有能用的人手都發動起來,增加軍隊,增加各種兵器鎧甲的生產,槍支彈藥也要多生產一些。

不過這玩意殺傷力大,而且容易泄密,楊蘊秋只讓直屬的侍衛隊,還有一小部分實驗性的部隊使用,其他的軍士,拿着鋼刀長毛,穿着古裝版防刺服已然足夠。

東川,尤其是大本營青州的準備工作其實已經做得差不多,就等什麼時候皇帝駕崩,太子登基,亂世來臨,當然,亂世要是不來,他們增強實力也沒什麼不好,這年頭,家家養私兵,只有私兵纔是安全保障。

楊蘊秋反而閒下來。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大學課程上,利用時間差,他早就讀完了大學四年的課程,進入深入的研究中。

他做的筆記,寫下來需要討論的各種問題,積攢了厚厚的兩大本子,弄得石天來石老爺子跟着了魔似的幫他解決問題,偏偏能讓楊蘊秋覺得需要討論一下的東西,根本不是石天來腦子一轉就能解答,還得查資料,找其他人討論,在實驗室整夜整夜的工作。

幸虧楊蘊秋髮現不對,不顧老頭不高興地鬧騰,又把筆記本搶走了,要不然,這位老教授說不定會過勞死。

日子一天天過去,終於,喪鐘敲響,全國爲君王服喪。年僅十二歲的太子靈前登基,下詔讓諸位王爺進京。

楊蘊秋和王逸他們坐在專門開闢出來的戰略情報室裡,對着三維地圖做研究,偏偏這幾個都不是軍人,也沒多少軍事知識,幸好有娃娃在,能把一切情況分析之後建模提前實驗,保證勝利屬於自己,而且他們的優勢極大,大到可以碾壓一切,就算局部可能出現些差錯,大戰略方面肯定是他們贏。

尚德元年,四月十八,天子欲囚禁景王,景王提前得到消息,逃離京城,回到永州封地,第一個打起清君側大旗。

楊蘊秋得到消息,不由苦笑:“還是皇子皇孫們好,就是叛亂也能打清君側的旗號,而且失敗了大不了被圈禁一輩子,絕對沒有什麼株連九族的可能。”

青州這邊就當沒這回事兒,連年豐收,糧庫裡的糧草讓所有人吃上三年五年也沒大問題,就是大量的戰爭難民安置起來有些費力。

楊蘊秋現在偶爾出門,老聽見有些閒人在茶寮裡抱怨,擔心戰火燒到青州他們家鄉來。

戰火當然沒燒到他們家鄉,可是計劃沒有變化快,楊蘊秋本來想明面中立,暗中支持衛王奪位,穩定形勢。

衛王的性情他還算了解,屬於那種有原則的好人,即使當了帝王,也不會是特別強勢的皇帝,對地方實權派很有好處。

結果,他還沒有行動,整個局勢就完全不受控制了。

先是天子忽然就在自己的寢宮裡中箭身亡,刺客也咬牙自盡,然後商王莫名其妙地和景王打了起來,再之後幾位王爺就一團亂戰。

楊蘊秋提前預測過這種亂局,但萬萬沒有想到會這般快,緊接着,戰亂髮生還不到一天,才三個時辰而已,邊關告急,草原瓦塔族大舉入侵,而且一日之間連下三城,直入中原腹地。

“得了……”楊蘊秋捂着額頭無語,“王逸還是劉勝來着,你們不是說最近新考覈合格的學生裡面,有二十多個軍校畢業生,他們一直叫囂着要做將軍,提前給他們機會,都儘快通過考覈過來實戰演習,這場面我可控制不了,願怎麼樣,怎麼樣吧。”

娃娃如魚得水地混跡戰場,拍攝了無數恢宏壯闊的戰爭場面,然後告訴楊蘊秋,據它所知,這一切都是一個已經死了的女人計劃安排好的,從殺死天子,挑撥兩個王爺的關係,打亂那些王爺的部署,讓他們慌亂不堪,做出不理智的決定,一切的一切,早在三年前就有一個因爲和親,而被兄長送去草原換榮華富貴的宗室女,提前安排好了。

楊蘊秋沉默良久:“算了,情況並不算太壞,就當讓咱們那些學生多點實戰經驗,你發個信息,所有願意上戰場博取功名,而且覺得自己有能力的都能去,並不只是軍校生,醫生護士可以救助傷兵還有難民,其它行業的學生也自己找自己能做什麼。”

反正都要把殷朝玩壞了,乾脆就放開手腳來吧。

楊蘊秋自己也沒閒着,八月十五日,他做了掛名的元帥,帶領勤王義軍先拒瓦塔族於上門關,各種作弊手段頻來,滅了瓦塔族將近四萬人,硬是讓那位雄心勃勃的族長灰溜溜從哪來回哪去,然後又轉戰千里,各地平亂,他們的大軍走得到是不急,每到一地都秋毫無犯,還先救助平民,不到半年,大半個殷朝的江山全歸楊蘊秋所有,除了京城那一塊兒之外。

這種情況,誰都沒有想到!

連楊蘊秋自己也沒有想到——不過,熱兵器對上冷兵器,在戰場上一輪齊射就會嚇得那些軍士以爲是老天降罪,沒有失敗也舉手投降,再加上娃娃全方位的信息通報,天時地利人和,他們全都擁有,會出現眼下的情況,到也不是不可能。

第21章 匕首第129章 夜宴第169章 驚訝第101章 複試中的綁票行爲第226章 驚變第30章 覺醒第193章 很亂第99章 抓捕第34章 賤賣第63章 寶石第119章 實習第166章 皇帝第105章 幼稚第191章 賭棋第227章 靈堂第106章 紮營第111章 考試第83章 成就第163章 生計第135章 刺客第127章 回校第165章 來臨第61章 見識第13章 學習第74章 科舉第196章 鬧夜第132章 三年第52章 火爆第81章 麻煩第9章 震驚第29章 父親第194章 預料第19章 圓月第189章 糊塗第93章 機甲賽第25章 紛擾第174章 戰事第66章 正氣第51章 籌劃第227章 靈堂第156章 幻術第141章 震驚第一百七十一章第136章 戰爭第175章 災難第224章 作傳第43章 記恨第121章 交談第83章 成就第169章 驚訝第200章 相見第1章 逃離第65章 多想第85章 女子第135章 刺客第100章 小心眼第150章 始末第188章 天牢第140章 鄉親第3章 劫第123章 秘聞第151章 穿越第44章 地下三樓第20章 勸慰第163章 生計第163章 生計第122章 篩選第110章 禮物第184章 漫畫第2章 生活第142章 鬧劇第81章 麻煩第11章 車禍第129章 夜宴第55章 基地第173章 北疆第200章 相見第80章 離京第116章 同學第28章 幸運?第97章 土豪第93章 機甲賽第180章 赴約第158章 人情第139章 跟蹤第225章 幽都第120章 襲擊第114章 開學日第160章 鬼語第69章 事端第九十八章第17章 修理第13章 學習第123章 秘聞第163章 生計第158章 人情第162章 噁心第185章 先賢第26章 瘴第101章 複試中的綁票行爲
第21章 匕首第129章 夜宴第169章 驚訝第101章 複試中的綁票行爲第226章 驚變第30章 覺醒第193章 很亂第99章 抓捕第34章 賤賣第63章 寶石第119章 實習第166章 皇帝第105章 幼稚第191章 賭棋第227章 靈堂第106章 紮營第111章 考試第83章 成就第163章 生計第135章 刺客第127章 回校第165章 來臨第61章 見識第13章 學習第74章 科舉第196章 鬧夜第132章 三年第52章 火爆第81章 麻煩第9章 震驚第29章 父親第194章 預料第19章 圓月第189章 糊塗第93章 機甲賽第25章 紛擾第174章 戰事第66章 正氣第51章 籌劃第227章 靈堂第156章 幻術第141章 震驚第一百七十一章第136章 戰爭第175章 災難第224章 作傳第43章 記恨第121章 交談第83章 成就第169章 驚訝第200章 相見第1章 逃離第65章 多想第85章 女子第135章 刺客第100章 小心眼第150章 始末第188章 天牢第140章 鄉親第3章 劫第123章 秘聞第151章 穿越第44章 地下三樓第20章 勸慰第163章 生計第163章 生計第122章 篩選第110章 禮物第184章 漫畫第2章 生活第142章 鬧劇第81章 麻煩第11章 車禍第129章 夜宴第55章 基地第173章 北疆第200章 相見第80章 離京第116章 同學第28章 幸運?第97章 土豪第93章 機甲賽第180章 赴約第158章 人情第139章 跟蹤第225章 幽都第120章 襲擊第114章 開學日第160章 鬼語第69章 事端第九十八章第17章 修理第13章 學習第123章 秘聞第163章 生計第158章 人情第162章 噁心第185章 先賢第26章 瘴第101章 複試中的綁票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