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應對

另有蹊蹺,另有蹊蹺,究竟有什麼蹊蹺之處?到是說出來!

吳宓氣得臉色發青,要不是他自幼就憋屈慣了,本人也不是那等習慣於遷怒旁人的君王,恐怕身邊一連串的小太監都得受牽連,挨板子。

童文確確實實是病死的。

吳宓一開始就調查過。

好幾個御醫確診,童文就是急症身亡,可就是看不出是什麼病症,忽然就死了。御醫們也說,這種情況以前一樣發生過。

別說體弱的孩子,還有身在壯年,健健康康,忽然就莫名其妙死了的,不是什麼特別稀奇的事兒。

其實要是換了別的大臣的兒子,死了也就死了,怎麼也不至於惹來皇帝的關心,但眼下這個卻是不同,童老將軍正爲了國家在北疆浴血拼殺,他唯一的孫子,帶回京城,交到了皇帝的手中,除了是爲了孫子的安全之外,多多少少也有一點兒充當人質的意思在。

洪朝的高級將領們,家族一般都留在京城。

童家以前也不例外,只是家族子嗣凋零,老人們都不長壽,如今死得只剩下了童林和他孫子相依爲命,他纔會和孫子一起呆在北疆。

這次把孫子帶回京城,童林走時,根本沒想再把人帶走,就是希望孩子留在國都,讓皇帝照料,也表明自己的忠誠。

現在到好,人家重臣留下來的‘人質’,咯嘣一下,沒了!

坐在書院明亮的書房裡面,吳宓卻一點兒欣賞各種新書的意思都沒有,只是嘆氣:“童將軍要是在京城那還好些,怎麼偏偏就是將軍走了之後。孩子才……”

楊蘊秋無語,良久才意思意思地寬慰:“童將軍是聰明人,他會明白,陛下絕不會害了童文。這麼做。對陛下來說,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的確如此。

吳宓總算略略鬆了口氣。

楊蘊秋卻知道,他口中說無妨,心裡卻明白,就算童將軍信任這個陛下。這個小皇帝也信任童將軍,無論是誰想出的這一局,他都已經成功了。

吳宓下令,嚴禁那些流言蜚語出現。

奈何,既然是流言,當然越是堵塞,越是流傳的更加囂張。

滿城的人都在傳說。童文死的時候,面色青黑,很明顯是被毒死的,而且。他生前和宓妃的弟弟起了衝突,那位國舅爺還撂下狠話,說讓他見不到明天的太陽,結果,童文還真就這麼去了。

傳流言的人很聰明,真話謊話夾雜,一點兒都不像是胡亂猜測。

宓妃是萬歲的表妹,宓妃的弟弟,既是國舅,又是小皇帝的表弟,從小就頗受寵愛,難免有些跋扈,前些日子,的確和童文起了紛爭,也吵鬧過一陣子。

但吳宓心裡清楚,他那表弟很知道分寸,絕對不可能真去殺了童文,別說殺外面的大臣之子,這小子連自家的下人婢女,也是捨不得重罰,連吳宓家的那個舅舅陳沖,也時常憂心自己的兒子外表驕橫,卻過於心軟,擔當不起家業。

沸沸揚揚的流言無法遏止,整個京城的老百姓都議論紛紛的。

天壹茶樓位於方州的繁華街面上,對面就是皇家書院,整個茶樓本身並不起眼,裝飾也不算奢華,但往來的文人墨客很多,頗有雅韻,很多書院的學生都喜歡來此地閒坐片刻,喝上兩杯香茗,順便欣賞一下牆上的字畫。

楊蘊秋帶着崔懷信找了個座位,兩人才在書坊中轉過一圈,此時有些口渴,便叫了一壺熱茶,茶葉不算好,甚至比不上高義平日裡供給學生們飲用的,可也足以解渴。

他們二人,都不算是特別挑剔。

“環境還不錯,只是太吵鬧了些。”崔懷信聽了一耳朵京城八卦,忍不住嘀咕了兩句。

楊蘊秋一笑,拿摺扇輕輕敲了敲他的頭。

茶樓裡平日也有說書先生說幾回書。

這日,說書先生卻不見蹤影,臺上是一瘦骨嶙峋,相貌平常的中年人,身着一襲青色的長袍,斯斯文文。

他一上臺,整個天壹茶樓便安靜下來。

楊蘊秋到覺得這人面熟,去年通考之前,這人就曾到自家書院拜訪,似乎是皇家書院的一教習。

皇家書院名列天下四大書院之一,雖說近年來隱隱有被自家書院壓下的趨勢,但也不是尋常人能進得去的,他們書院的教習,多有不凡之處,何況,他還是這樣的相貌。

如今選官也好,入書院也罷,也要選相貌,凡是那等國字臉,相貌好的,多容易入朝爲官,連書院選擇教職員工,那也要看看是不是一身書香,讓人心生親近之意,若是長了一張不大妥當的面孔,除非是才傾天下,否則怕是很難出頭。

他能做了教習,楊蘊秋覺得,這人的口才想必出衆。

正想着,那教習忽然冷笑一聲:“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爲國家憂,昔年童勇毅,童老將軍爲國征戰,左眼盲,右腿斷裂,依舊長吟此詩文,他家三子爲國捐軀,小兒子童林童將軍也爲國征戰三十年之久,童家爲我朝駐守北疆,如今可好,童將軍尚在邊關,其唯一的根苗卻讓人害去了性命,也不知道童將軍聞之,會有何種心情……”

他口舌利索,字字誅心。

在座的那些平日裡沒事兒還喜歡談論談論朝政的書生們,更是來了精神,看這樣子,到是認定童文之死,別有內情,朝廷故意隱瞞了他的死亡真相。

“陛下此等做法,實在太讓忠臣良將心寒,縱然無法做到大義滅親,也不可如此敷衍,人家童文在北疆時都未死,何故來了京城,就夭折了去……”

“哼,危言聳聽!”

崔懷信臉色頓時一變。

最近京城裡的各種流言,他們這些學生也不是沒聽過。可書院裡的學生,畢竟和皇上接觸的多些,且楊蘊秋從來都是教導他們,切不可只看表面。所以哪怕京中的流言。都是指摘權貴的,他們還是從中感覺到了異樣的不安。

“百姓們本就喜歡聽各種權貴不法的消息。越是這類消息,越是有人相信,我輩讀書人,本該明辨是非。當此國家紛亂之際,他們不但不爲國憂慮,反而推波助瀾,實在不該。”

崔懷信的聲音不低。

一句話,惹得在座的那些書生紛紛側目。

“你這是什麼話?我們說的,有哪裡不對?童文乃是我書院的同窗,難道他死了。我等還能不爲他討回個公道?”

好幾個皇家書院的學生忍不住怒目而視,還有兩個站起身來,一臉憤怒。

崔懷信絲毫不懼:“你們想爲同窗討回公道,當然應該。但那就能隨意揣測了不成?你們說童文之死有內情,拿出證據,找出真相,去擊響登聞鼓面聖就是,現在蠻人入侵,你們如此唯恐天下不亂,信口雌黃,難道聖賢書都讀到了豬肚子裡去?”

這話夠惡毒。

皇家書院的學生們登時讓氣得臉色發白,不由惱羞成怒:“胡說八道,我看,你不是害死童文的人,也必然和害死他的人有關,否則,你何苦爲兇手狡辯?”

崔懷信大笑:“真是笑話,你不是說童林是權貴害死的?我家三代赤貧,就是現在,不打短工還繳納不起束脩,要是真是我害了童文,那可是你冤枉了人家權貴,還讀書人呢,前言不搭後語,真爲我們讀書人丟人。”

他這麼一堵人家的話,弄得所有人面色不善,連站在臺上侃侃而談的先生,也有些說不下去。

楊蘊秋失笑,拱了拱手,便對崔懷信道:“沒用的,人們總是傾向於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想改變人的想法,可並不容易,走吧,該回去做功課了。”

崔懷信老老實實地跟着楊蘊秋離開茶樓,只是心中更是不安。

“先生……”

“不要問我,我不是神仙,無法預知未來……學校裡也儲存一些糧食,還有,圍牆加厚,你帶幾個人,在外面纏上一層鐵絲,我會想辦法弄點兒別的防禦手段。”

楊蘊秋知道,自家的學生也是個聰明的,他能看出這件事幕後說不定有黑手,就算沒有,只是意外,也造成了一個結果——被動的君臣相疑。

吳宓就算相信童將軍的忠心,滿朝文武也不會賭這一份忠心,他又不是那等強硬的皇帝,很難違逆重臣的意見。

而童林,就算相信自家孫子之死,只是個不幸的意外,或者就算死因有問題,他自己還是願意忠於朝廷,可他的忠誠始終只是放在心裡,外人又看不到他的心,他又遠離京城,身在北疆,該怎麼才能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忠誠?

諸般雜事纏身,他還有和蠻人,尤其是蠻人裡面的英傑聞人鷹周旋的精力?

崔懷信悶悶地應了。

楊蘊秋笑了笑,他到覺得,洪朝的國運未盡,即便真出事兒,也只是暫時的波折,再說,哪怕改朝換代,吃過蠻人苦頭的老百姓們,還有那些讀書人,也不可能再讓蠻人入主中原,現在的混亂,不過是因爲北疆的戰事到底還遠而已。

楊蘊秋的所思所想,並不能影響到現實世界的不如意。

歌舞昇平的洪朝都城,彷彿被陰霾所覆蓋。

楊蘊秋帶着自家學生回到學校,又笑着安撫了幾句,令學生們安安心心地讀書,那些本來一心一意要去北疆的小子,現在憂心方州的情形,到不喊着走了,也算萬幸。

一連好幾日,他那幾個提刑司的好友都不曾來學校蹭吃蹭喝。

這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兒,尤其是傅雪青,別看這位總是冷着一張臉,好像很不注重物質上的享受,其實嘴巴特別的挑剔,自從吃過楊蘊秋這兒的飯菜以後,從此再也不肯吃別的東西,他搭檔都快愁死了,要知道,他們這個行業的人,難免不離京。就算不離京,工作也忙,根本不可能天天到楊蘊秋那兒吃飯。

最後沒辦法,只好派了兩個提刑司的黃衣提刑。到楊蘊秋的廚房裡學了幾手。只要能簡簡單單地做一些家常菜就行,然後這傢伙出去辦案。身後就跟了兩條尾巴,專門爲他做飯吃,也不知道人家那兩個黃衣提刑,就這般被當做廚子。會不會心裡不痛快。

雖然人不過來,消息還是傳了過來。

最近一段時間,整個提刑司,不對,不只是提刑司,整個京城裡比較重要的衙門全都忙碌起來,就是爲了童林那個寶貝孫子的案子。

提刑司更慘。誰讓它直屬於皇帝,皇帝下了令,他們就不得閒。

“問題是——真的不像有兇手的樣子!”

這種事,他們也沒辦法杜撰一個兇手給皇帝。給京城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書生們交代。

“先生,如果陛下先把那位國舅爺殺了,把他的頭給童將軍送去,能不能平息風波?”

顯然,在學校裡,哪怕好幾個先生三令五申,不要隨便亂傳這些八卦,學生們還是不能不在意,一有機會,依舊要圍着楊蘊秋問一問的。

只是才入學不到半年的小師弟這次一開口,不等先生回話,就讓崔懷信給打壓了:“胡說什麼,陛下要真這般做,豈不是代表,當真是國舅爺害死了童文,陛下也會有御下不嚴的罪責,這也就罷了,若是當真下次定論,童將軍不想離開北疆,他也得回來,朝中重臣,怎麼可能讓和朝廷有仇,和陛下有仇的將軍,掌管天下兵馬?”

幾句話,打擊的小師弟,耷拉下腦袋,好半晌才道:“如此說來,此事豈非無解?明明……明明……”明明事情沒有那般嚴重,童將軍忠心耿耿了這麼多年,又是滿門忠烈,不會輕易就造反,陛下也不是個糊塗的……可怎麼事情就變得這般莫名其妙了。

“咱們是不是想得太多?”

幾個學生忍不住咕噥了句。

說到底,這事兒現在看來還並不嚴重,最多也就是小皇帝因爲沒照顧好童將軍的孫子,而感到懊惱,即便京城裡有流言,也有些大臣勸萬歲將童林召回,但皇帝絲毫沒有應允的意思,而且,他也不可能會同意。

臨陣換將?別開玩笑了。

現在的確是有點兒亂,但還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吧?

楊蘊秋聳聳肩,“行了,都去做功課,你們的任務只是讀書。”

就算一羣學生覺得自己想得太多,可京城的流言甚囂塵上,並不摻假。

這些學生正年輕,也正是‘憂國憂民’的時候,他們朝氣蓬勃,總覺得自己能夠改變世界,整日爲了流言的事兒發起如何遏止流言的討論。

楊蘊秋聽了半天,親眼見到自家學生們傻傻的,疲於奔命地奔波於各處學校,和那些學生們辯論,甚至還去茶樓酒肆宣傳,希望大將必要隨意傳播小道消息,以免影響北疆的戰局。

至於結果?

楊蘊秋見好幾個學生信心滿滿地出去,蔫頭蔫腦地回來,而流言不但沒有停止,還更嚇人了些。

“先生……”

“行了,給你們出個主意。”

楊蘊秋摟住崔懷信的肩膀,笑道:“傻孩子,你要知道,如果是一個小道消息冒出來,人們會爭相追捧,兩個的話,大家就要考慮追捧哪一個,等到同一件事,有十幾種,甚至上百種說法的時候,人們就會把這事兒當個笑話,聽過便忘了。”

崔懷信秒懂。

制止流言很難,傳播流言?那還不簡單。

一羣人再次行動,這一次,沒過幾日,滿京城童文之死的說法,就鋪天蓋地而來,有說他是被童林的仇家所殺,有說他是中毒而亡,有說他是失戀自殺,當然,也有人說,他早年就體弱多病,童將軍之所以帶他回京城,就是因爲他身體不行了,想請御醫看一看,還有人說,他是努力讀書,纔給累死的,各種真的,假的,不真不假,有真有假的消息四處傳揚,頓時把京城的老百姓給弄得昏頭轉向。

吳宓趕緊下了一道旨意,上面詳詳細細地記述了好幾個仵作的驗屍報告,證明童文確實是心臟衰竭,驟然死亡,並沒有什麼前因後果。

這下子,京城的老百姓反而比較相信朝廷的判斷了。

雖然成功,學校那幫學生到都不怎麼高興。

而且,崔懷信心裡還很不舒服。

其他學生也一樣,都又去給童林上了一炷香。

楊蘊秋得承認,他的法子很損,對亡者不敬,而且,即便如今壓下流言,童文的死,也並不是假的,這裡面的變數太大。

恐怕就是吳宓,也不敢保證,還讓童林做這個大將軍,就真的是最合適的事情。

吳宓表面上確實相信了童文的死亡就是自然死亡,但私底下並不肯鬆懈,還是嚴令提刑司徹查,事無鉅細,一定要把童文自回京以後,所接觸的人,所發生的事情,都給調查清楚。

這事兒太過巧合,無論是童林離京的時候,童文驟然死亡,還是忽然而來的流言,似乎都有些不對,也由不得他不多考慮一下。

第一百七十一章第39章 招聘第162章 噁心第29章 父親第133章 瑣碎第189章 糊塗第21章 匕首第52章 火爆第28章 幸運?第196章 鬧夜第170章 思想第173章 北疆第18章 賽場第126章 隱蔽第46章 狗血第46章 狗血第100章 小心眼第224章 作傳第23章 忌辰第149章 露相第82章 掌控第41章 麻煩第157章 畫像第177章 戰爭第187章 亞京第193章 很亂第118章 反噬第147章 仙師第142章 鬧劇第167章 驚嚇第12章 閉關第173章 北疆第194章 預料第140章 鄉親第46章 狗血第82章 掌控第147章 仙師第73章 漏底第89章 書本第134章 站穩第73章 漏底第33章 借宅第62章 熱鬧第146章 熱鬧第57章 進山第61章 見識第192章 破解第148章 攀巖第143章 封印第101章 複試中的綁票行爲第187章 亞京第78章 驅鬼第112章 高分第68章 出行第一百五十五章第148章 攀巖第17章 修理第179章 威脅第一百九十章第150章 始末第161章 手段第80章 離京第39章 招聘第45章 儀器第57章 進山第88章 功德第86章 進京第24章 出發第192章 破解第11章 車禍第103章 脫困第203章 周家?第27章 協力第一百九十章第12章 閉關第89章 書本第201章 住所第92章 炎黃星系第91章 宇宙第100章 小心眼第133章 瑣碎第59章 蟒蛇第73章 漏底第141章 震驚第51章 籌劃第8章 飛劍第45章 儀器第140章 鄉親第151章 穿越第115章 享受第80章 離京第185章 先賢第86章 進京第94章 有鬼第38章 盛名第25章 紛擾第128章 火了第193章 很亂第86章 進京第182章 退去
第一百七十一章第39章 招聘第162章 噁心第29章 父親第133章 瑣碎第189章 糊塗第21章 匕首第52章 火爆第28章 幸運?第196章 鬧夜第170章 思想第173章 北疆第18章 賽場第126章 隱蔽第46章 狗血第46章 狗血第100章 小心眼第224章 作傳第23章 忌辰第149章 露相第82章 掌控第41章 麻煩第157章 畫像第177章 戰爭第187章 亞京第193章 很亂第118章 反噬第147章 仙師第142章 鬧劇第167章 驚嚇第12章 閉關第173章 北疆第194章 預料第140章 鄉親第46章 狗血第82章 掌控第147章 仙師第73章 漏底第89章 書本第134章 站穩第73章 漏底第33章 借宅第62章 熱鬧第146章 熱鬧第57章 進山第61章 見識第192章 破解第148章 攀巖第143章 封印第101章 複試中的綁票行爲第187章 亞京第78章 驅鬼第112章 高分第68章 出行第一百五十五章第148章 攀巖第17章 修理第179章 威脅第一百九十章第150章 始末第161章 手段第80章 離京第39章 招聘第45章 儀器第57章 進山第88章 功德第86章 進京第24章 出發第192章 破解第11章 車禍第103章 脫困第203章 周家?第27章 協力第一百九十章第12章 閉關第89章 書本第201章 住所第92章 炎黃星系第91章 宇宙第100章 小心眼第133章 瑣碎第59章 蟒蛇第73章 漏底第141章 震驚第51章 籌劃第8章 飛劍第45章 儀器第140章 鄉親第151章 穿越第115章 享受第80章 離京第185章 先賢第86章 進京第94章 有鬼第38章 盛名第25章 紛擾第128章 火了第193章 很亂第86章 進京第182章 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