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災難

接到戰報,吳宓當時就臉色發青,在朝中大發雷霆之怒。

不只是如此,朝中的官員們也快氣瘋了,童林的臉色漲紅,差點兒沒昏過去,還有幾個老家就在定州齊州的,當場痛哭流涕。

能不哭?

蠻人過境,向來雞犬不留,他們老家的那些親眷,恐怕真剩不下多少了。

吳宓還算反應夠快,連忙調兵遣將去支援,又親自去請童老將軍出山。

童林在京城還沒享受幾天太平日子,就趕緊再次披掛上陣。

楊蘊秋也不免有些憂慮。

這陣子天氣不大好,除了京城之外,各地一直下大暴雨,聽說已經有好幾個地方鬧起了水災,朝廷補救措施還算及時,奈何再及時,也是傷亡無數。

如今戰事再起,恐怕天下保持了這麼久的太平,也有些岌岌可危了。

時空門還不知道何時能恢復正常。

書院裡那一堆學生,都很關注北疆的事情。

這一段時間,童林時常來學校,和學生們混得很熟,雖說礙着他以前大將軍,現在堂堂鎮國侯的身份,學生們也不好隨意和他說笑,可童林在北疆呆了三十多年,行伍出身,生性爽快,並不難說話。和他在一處時間長了,自然而然也就熟悉起來,多多少少也有些沒大沒小。

一羣學生,如今已經不只把童林當名將,當偶像,而是當成更親近幾分的朋友。

“先生,崔將軍會贏嗎?”

楊蘊秋一邊翻書,一邊讓這些坐立不安,學習都開始不專心的小子們寧心靜氣地練字。此時聞言,連頭也不擡:“你們也讀過不少書,什麼時候聽說過戰爭有必贏的道理?不過看雙方力量對比而已,現在朝廷應對失誤,北疆那邊。損失慘重,新軍一時半會兒不易調動,便是輸一兩次,也並不奇怪,但聞人鷹想就此佔我大好河山,純屬癡人說夢!”

他說的話。雖說冷漠了些,卻很好地安撫了學生們的一顆心。

確實如他所言。

楊蘊秋已經在這個世界呆了好幾個寒暑,對各種情報消息的掌控,已經加強了許多,童林重新接管北疆的軍務,把那些朝廷派過去。還不知道天地有多寬廣的小字輩教訓了一頓,令他們老老實實地縮在後面學習,不許再碰指揮權,總算險險地把聞人鷹的人馬,從齊州趕了出去,奈何,洪朝的軍隊已經損失慘重。尤其是北疆,有好些世家大族,連自己的家丁都給折損了一大半兒,定州已經被其所佔據,想要奪回來,並不容易。

童林也不急着攻打,反正定州都讓對方禍害得不像樣子,剩不下什麼人,也剩不下什麼東西,乾脆收攏難民。流民,令大家恢復生產,休養生息,據城而守,輕易不出城和聞人鷹交戰。就算交戰,也是一出即退,只吃掉對方小股滲透進來的騎兵,並不肯大規模決戰。

幾乎日日有戰報,從北疆傳過來。

書院裡,楊蘊秋跟沒事兒人似的,該做什麼,還做什麼,連吳宓有時候暴躁地跑他的地盤上抱怨,他也不理會。

至於學生們三句話必談北疆,他也不管。

只是,好幾個不大喜歡讀書,更喜歡武功的學生,居然跳出來說要去北疆,要去殺蠻人什麼的,他就有那麼一點兒頭痛了。

“……安心讀書,不必擔憂,童將軍是老將,心思最是清楚,他據城而守,抵消了蠻人馬背上的優勢,我們有城池,有糧食,財力物力都不缺,且齊州地勢偏高,易守難攻,哪怕聞人鷹,想在老將軍面前佔便宜,也並不容易,他老人家胸有成竹,你們就放下心,好好讀書吧。”

學生們被教的太有主意了,也不是什麼好事。

那些年長的,成熟的小子們到還好,雖說也掛念北疆戰事,但心性已然成熟,並不會隨便做出讓家裡人擔憂的事情,可偏偏有幾個才十四五歲的少年。

此時十五歲算是成年,可年歲上算成年,心性上卻還幼稚些的,不在少數,而且學生們聚在一處,總是很容易一時衝動。

楊蘊秋半夜三更,忽然被人叫醒。

城門的守衛拎着一串兒十四個學生直接給他送了回來。

十四個小子最大的十六,最小的十二,全是在書院呆了才一年多的新生,一個個耷拉着腦袋,悶不吭聲地跪在院子裡。

楊蘊秋:“…………”

“先生,如今北疆站起,國無寧日,我等讀聖賢書,習了一身的好武藝,豈能不爲聖上分憂?”

“先生,我們要去投軍。”

“先生,我家就在齊州,雖說舉家搬遷入京城,可家中父老鄉親們,恐怕已經遭逢大難,爲人子孫,怎麼不爲族中老幼報仇雪恨?”

“先生……”

楊蘊秋哭笑不得:“果然是伶牙俐齒,把心思都動到先生頭上來了。”他搖搖頭,嘆道,“私自離校,理應受罰,先全去教室抄寫校規三百遍,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

先生的威嚴不容挑釁,學生們都不敢多說,老老實實地去教室抄寫。

大概是熟能生巧,才幾天工夫,居然抄得差不多,天天死纏着楊蘊秋不說,還去和另外兩個先生糾纏。

“哎,學生們的心都散了。”

那兩個先生當然不能由着他們胡來,奈何,幾個小子的身手都不錯,還是那種聰明伶俐的,對書院裡的奇門陣法,瞭解最爲深刻。

其中還有一個叫王寶柱的鄉下小子,居然能隨手就用靈石佈置法陣,天資甚好,連楊蘊秋都動了一點兒正式收徒的念頭。

若非他很清楚,這種下層位面並不穩定,學生們不可能通過時空門往返,他走了就不一定還能回來。他指不定就真收下一兩個弟子,同走修行大道。

可現在不成,修行之路,並不容易,他如果教到一半兒。就消失不見,只會給孩子帶來天大的麻煩,他又不是長生久視的高手,想在人家腦子裡種下傳承,也不可能,至於留下秘籍。典籍?那純屬做夢,不是說修士不能靠自學成才,而是你得有那個環境,在眼下這樣一個修士也沒有的環境裡,半點兒薰陶都沒受過,有先生教導。還不一定能夠成功,如果沒有……還是老老實實別想那麼多的好。

即便不能修行,這十幾個小子,還是把書院折騰的雞飛狗跳。

過了幾日,不只是他們,其他人也讓說得蠢蠢欲動。

楊蘊秋想了半天,乾脆不再阻攔。只道:“我會書信一封給童將軍,他要是想要你們,我給你們打點行囊,你們去就是,可人家要是不肯收,你們就老老實實讀書習武,別搗亂!”

這些小子頓時大喜。

當初童將軍在時,便極喜歡他們,沒少誘拐,想來這次也不會不同意。

一幫學生一天到晚地等着童將軍的回信。楊蘊秋一改往日懶散,每天都要課堂小測,他們考試本來就多,如今更是多了三倍。

學生們讓考得昏頭轉向,到也稍微收了收心。

等了幾日。楊蘊秋送出去的信件,估計還沒有到北疆,居然傳來了一則不大好的消息。

“什……什麼?”

一聽到消息,崔懷信的聲音都變了,“怎麼可能?童文怎麼會……會死了?胡說的吧?”

楊蘊秋的臉色也不大好看。

本來應該在皇家書院認認真真讀書,當個嬌生慣養公子哥兒的童文,也是童林唯一剩下的小孫子,居然死了!

還是得了急症,根本來不及救治,一眨眼就去世。

“童將軍如果知道,怎麼得了?”

吳宓顯然也這般想,第一時間就封鎖消息,奈何他這個皇帝,至今爲止,在朝政上的掌控力還是有點兒不行。

他想封鎖消息,消息一經傳得滿天飛。

吳宓的臉色鐵青,滿身焦躁。

楊蘊秋還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小皇帝如此不安。

“現在只希望北疆距離京城遙遠,消息閉塞,千萬別傳到童將軍的耳朵裡,否則軍心不穩……那……那……”

北疆的確偏遠,但很多士兵將官的家眷都在方州,尤其是戰時,消息傳送速度,可比他們想象中要快得多。

沒幾日,就聽說童林將軍聽聞噩耗,當場吐血,現在已經臥病在牀了。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的氣氛凝重又緊張。

書院裡那些小子們,這會兒也安生許多,他們就是再想去北疆,到底都不是笨蛋,氣氛如此緊張,連他們一向淡定自若的先生,似乎也有幾晚上開始熬夜,心神不寧,他們怎麼敢這時候搗亂?

楊蘊秋坐在桌前,自己和自己下棋。

娃娃剛剛打完一場單機遊戲,這會兒懶洋洋地趴在桌子上,笑嘻嘻地道:“秋哥,你這次就是來玩的,愁什麼愁,真亂起來,你正好做做功德,就算賺外快了。”

楊蘊秋翻了個白眼,顯然,娃娃也聞出不大對的味道。

自己似乎……是個災星,凡是他所在的地方,一定會發生戰亂,不是天災,就是人禍,看看,本來洪朝安安穩穩,即便有點兒小亂,也一直在朝廷能夠控制的範圍之內,楊蘊秋一直覺得,大概再安穩個幾百年,安穩幾朝,應該不是難事。

沒想到,自己無意中踏入,不過是開了一家書院,並沒有過多的接觸這個世界,沒多大工夫,那些安穩了好些日子的蠻人就叩關。

別人可能會覺得,他做這種聯想,很是勉強。

聞人鷹是蠻人中出類拔萃的領袖,人家要一統天下,和他一個窩在京城教書的教書先生能有多大的關係?

奈何楊蘊秋無論穿越哪個位面,每一次都要出事,就沒有一次清閒,也難怪他心裡彆扭。

就說這一回,怎麼就巧合到如此地步,好好一孩子。長到十三歲,馬上要成年,小時候雖然說有那麼點兒體弱多病的意思,可如今已經養的健健康康,沒什麼大礙。結果,童林前腳去北疆,人家孩子後腳死了。

想那孩子在北疆這麼多年,什麼苦都吃過,堅強活到現在,如今送回京城享福。到把自己給享到了地府裡去,換成任何一個人,都會心有不甘。

童家只剩下這一根獨苗,楊蘊秋是相信一位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能夠抵擋這種災難,因爲他見的災難太多。感受過得痛苦也太多,白髮人送黑髮人,固然會讓他傷心,卻不足以壓垮他。

但他相信沒用,得朝廷百官,和皇帝相信他,纔有用。

“希望別發生什麼大事。”

可惜。冥冥中自有天定。

應該說,合情合理的,朝中有一些重臣上表,希望替換童林。

吳宓也遲疑,但在這方面,他還有理智:“臨陣換將,是爲不祥。”

可那些重臣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老將軍的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又乍聞噩耗。聽說當時就吐了血,起不了身,病重如此,我等怎能讓老將軍就這樣折在戰場上,如果臨陣之時。主帥不幸身亡,豈不是更加不妙,就算不請童林童將軍回京,也應該派出一位有分量的監軍,可在危急之時,接替童將軍的職務纔是。”

大家依舊不習慣叫他侯爺,還是將軍叫的順口。

吳宓想了想,終究還是派出他堂兄,信王吳宗,作爲監軍,去了北疆,他想的還不錯,吳宗是出了名的耿直之人,對皇室忠心耿耿,而且因爲是王爺,和童林沒有任何齟齬,應該能夠相處的不錯,不至於隨便給童林添麻煩。

這種應對之策,也算是理所當然的事兒,換成任何一個帝王,應該都會做相同的選擇,童林應該也不至於不滿。

吳宓忙碌起來,沒空到學校聽課,卻時常叫學生們去給他送筆記。

楊蘊秋並不理會,只是開始收購各種治療外傷的藥草,呆在學校裡,自己配藥,還把藥方賣給了幾家藥鋪,讓他們也幫忙一起。

他配的藥物十分管用,賣藥方的錢財也多,得來的錢財,都讓他購買了藥物,糧食,鹽之類的東西。

“我怕很快就有難民,還是想怎麼出一點兒力,幫幫那些因爲戰爭家破人亡的可憐人再說。”

果然,大批的難民從定州齊州兩地開始向外擴散,本來按說不應該到京城的,奈何,這時節難民太多了,各地想都收容安排,一點兒也不容易,還是有很多人奔向京城。

一來京城討生活容易,二來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皇帝總不能不管。

朝中也有明白人,提前做出的應對措施,也算是挺完善的,施粥舍藥,安頓流民,爲了預防瘟疫,朝中還派出醫官,給流民檢查身體。

楊蘊秋也幫了忙,他們書院在郊區,正好分流一批流民,在流民們來之前,他就組織學生,還有讓周圍的村子裡的村民們,替他製作了很多蒙古包類型的帳篷,反正他帶着樣品,製作起來不算很困難。

果然很有用。

京城已經下了三天的大雨,要是沒有這些帳篷,流民們來到京城,恐怕也穿不上乾爽的衣服,吃不上一頓熱熱乎乎的飯菜。

學生們分批出去幫忙,煮的糧食都不是什麼精細的米麪,也夾雜了一些野菜,都是自己在山上採摘。沒辦法,京城米麪糧價不低,來的流民又多,能省一點兒,還是要省下一點兒。

楊蘊秋也不怕別人說他是收攬民心,誰讓他開的是書院。

書院裡的學生們,難道還不該有一些菩薩心腸?

他一帶頭,其他四大書院也坐不住了,這些年來,這四大書院漸漸讓他們書院壓過了風頭,如今人家先考慮的,總是楊蘊秋的書院,一旦無法通過入學考覈,還過不了預科班的考覈,纔會選擇四大書院,雖說那些書院的山長們,心裡也不痛快,但無疑,所有的讀書人,都很關注楊蘊秋這座書院的動態。

現在這類積德行善的事情,凡是還有一腔熱血的讀書人,都不會錯過。

一時間,固然有源源不斷的流民,涌向京城,京城中的老百姓卻發現,街面上並沒有到了那種特別混亂的地步。

而且,家裡缺少壯勞力的,還有更多挑選的餘地。

能跋山涉水來到京城的,大部分都是體格健壯的年輕人,年老體弱的,病病歪歪的,還有那些年幼的小孩子們,大部分根本到不了京城。

再加上官府救濟及時,一時間,京城到彷彿比以前還要安定。

京中沒亂,吳宓也稍稍放鬆了一點兒,心裡還對楊蘊秋反應如此迅速,感激了三分,琢磨着那位開辦書院不容易,賺錢比四大書院要少得多,在關鍵時刻還能時時惦念朝廷,果真是忠心耿耿。

安撫了流民,吳宓騰出手來,又是籌集糧草,給北疆那邊送去,還得盤點戶部,打仗都是要花錢的,而且花得還不少,他們洪朝這些年戶部有些儲蓄,但向來不多,這次一場大戰,還不知道庫房頂不頂得住。

看着越發空空蕩蕩的戶部庫房,吳宓正撓頭,然後就聽到了一些很不好的消息,在京城裡面流傳,不知道什麼人胡說八道,有鼻子有眼地傳說——童林之孫,童文的死另有蹊蹺。

第17章 修理第38章 盛名第125章 爆破第101章 複試中的綁票行爲第174章 戰事第94章 有鬼第123章 秘聞第95章 查探第160章 鬼語第87章 正軌第7章 機緣第175章 災難第137章 誓言第119章 實習第78章 驅鬼第112章 高分第九十八章第130章 賽事開始第156章 幻術第134章 站穩第126章 隱蔽第58章 借宿第174章 戰事第80章 離京第134章 站穩第142章 鬧劇第79章 法陣第54章 明路第196章 鬧夜第108章 壽宴第一百五十五章第12章 閉關第165章 來臨第125章 爆破第23章 忌辰第111章 考試第83章 成就第228章 對峙第30章 覺醒第40章 課程第41章 麻煩第28章 幸運?第194章 預料第137章 誓言第23章 忌辰第121章 交談第74章 科舉第103章 脫困第105章 幼稚第84章 大變第163章 生計第122章 篩選第138章 優勝第54章 明路第15章 教育第110章 禮物第134章 站穩第53章 划算第71章 救人第54章 明路第144章 出行第118章 反噬第165章 來臨第142章 鬧劇第84章 大變第32章 遊戲第202章 解析第184章 漫畫第175章 災難第122章 篩選第8章 飛劍第146章 熱鬧第7章 機緣第35章 黑暗第114章 開學日第88章 功德第44章 地下三樓第145章 新鮮第九十八章第88章 功德第37章 故人第165章 來臨第50章 初至第40章 課程第8章 飛劍第102章 試探第22章 劍舞第16章 打工第49章 下降第5章 價錢第87章 正軌第9章 震驚第55章 基地第54章 明路第115章 享受第119章 實習第44章 地下三樓第177章 戰爭第129章 夜宴第138章 優勝
第17章 修理第38章 盛名第125章 爆破第101章 複試中的綁票行爲第174章 戰事第94章 有鬼第123章 秘聞第95章 查探第160章 鬼語第87章 正軌第7章 機緣第175章 災難第137章 誓言第119章 實習第78章 驅鬼第112章 高分第九十八章第130章 賽事開始第156章 幻術第134章 站穩第126章 隱蔽第58章 借宿第174章 戰事第80章 離京第134章 站穩第142章 鬧劇第79章 法陣第54章 明路第196章 鬧夜第108章 壽宴第一百五十五章第12章 閉關第165章 來臨第125章 爆破第23章 忌辰第111章 考試第83章 成就第228章 對峙第30章 覺醒第40章 課程第41章 麻煩第28章 幸運?第194章 預料第137章 誓言第23章 忌辰第121章 交談第74章 科舉第103章 脫困第105章 幼稚第84章 大變第163章 生計第122章 篩選第138章 優勝第54章 明路第15章 教育第110章 禮物第134章 站穩第53章 划算第71章 救人第54章 明路第144章 出行第118章 反噬第165章 來臨第142章 鬧劇第84章 大變第32章 遊戲第202章 解析第184章 漫畫第175章 災難第122章 篩選第8章 飛劍第146章 熱鬧第7章 機緣第35章 黑暗第114章 開學日第88章 功德第44章 地下三樓第145章 新鮮第九十八章第88章 功德第37章 故人第165章 來臨第50章 初至第40章 課程第8章 飛劍第102章 試探第22章 劍舞第16章 打工第49章 下降第5章 價錢第87章 正軌第9章 震驚第55章 基地第54章 明路第115章 享受第119章 實習第44章 地下三樓第177章 戰爭第129章 夜宴第138章 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