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長江之西

即便已經是開春的季節,華中地區的天氣依然寒冷。

長江江面上所有來來往往的船隻,似乎都被這天氣所僵化了,站在遠遠的岸邊望過去,彷佛每一艘船隻的行駛速度都是那麼緩慢。有時候曹錕不自覺的會想,如果時間也能像這些船隻一樣,稍微變慢一些,或許今時今日的情況就不會顯得這麼倉促。

從宣佈反對帝制到現在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再到此時此刻即將面對來自北方的軍事壓力。表面上來看,這一切都在他本人的預料之中,不過自己所能預料的只是步驟順序,但是對於這個步子的跨度多少是有幾分失散。

北洋軍事改革委員會海軍部就座落在長江岸邊的一棟西式小樓裡。之前的一段日子裡,曹錕幾乎很少會到這裡來,畢竟軍事改革委員會這個帽子很大,但實際上也只是一個形式罷了,真正能接受“改革”的軍隊又有多少?海軍部現在能指揮的幾艘軍艦,都是幾百噸位的小炮艇罷了,用他本人的話來說,放在洋人面前這些根本就不能稱爲“艦”。

正是由於北方的局勢越來越嚴重,曹錕不得不經常出入海軍部這裡,儘可能協調湖南、江西兩省的海軍艦隊接受委員會的領導。他雖然對海軍一竅不通,但是也知道只要手裡掌握更多的艦艇,武漢這邊就越能顯得安全,哪怕真是倒了八輩子大黴,在前線失敗的一塌糊塗,能扼守住長江一線,一切都還是有迴轉的機會。

目前對他來說最有利的並不是手裡掌握的這些軍隊,而是時間。只要能在時間上拖延下去,等到國內反帝制的聲浪愈演愈烈,那這次“革命”就算是成功了。所以守住長江,就能守住漢口;守住漢口,就能守住整個大局。

早上十點鐘參加完海軍部這邊的例會,整個會議顯得空洞乏味,充斥着官腔官調和空談。就連曹錕這個大老粗都能聽得出來,海軍部這邊的官僚們根本毫無作爲,就如同許多官府的官員那樣,無非是頂着一個頭銜來混一口飯吃罷了。

會議散場之後,曹錕將海軍部副委員主任徐良基叫到二樓的陽臺上。站在這個位置,正好便能將陷入朦朧的長江一覽無餘。

“部裡整日在做什麼,在想什麼,在盤算着什麼,這些都不重要。這個部存在不存在,對我來說也根本不重要。良基,你應該清楚我派你到這裡來的用意。”

“是,委員長是希望卑職能撐起北洋海軍的名義……”徐良基顯得有幾分侷促。

“我問你,你撐起來了嗎?名義在哪裡?海軍呢?”曹錕稍微加重語氣問道。

“委員長,部裡這段時間都沒有放鬆對湖南、江西兩省的聯絡,不過湯司令那邊說護國軍就在長沙,必須將艦隊留在岳陽加以戒備;李將軍那邊態度一直模糊不清,又是推說段芝泉走馬上任之後局勢不明朗,又是推說馮將軍有特別的交代。”徐良基很是無奈的說道。

“換句話說,這段時間你什麼都沒做成。”曹錕絲毫不留情面的說道。

徐良基不知該如何辯解,只能抽着一張臉低頭不語。

曹錕深深吸了一口氣,眼光望向遠處的長江江面,語氣漸漸凝重的說道:“李純、湯薌銘這些人到底不是自己人,無非是坐而觀望罷了。但是他們也應該明白什麼叫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個道理。若是咱們這次沒鬧起來,他們今後就只能當一輩子的奴才。”

徐良基說道:“委員長,雖然卑職沒能將之前您交代的工作完成好,不過這段時間在與江西方面聯絡時,倒是也聽說了一些消息。李將軍之所以遲遲不肯響應委員長您的號召,並非是對目前局勢不看好,而是要提防江蘇那邊那會有動作。”

曹錕問道:“哪裡來的消息?”

徐良基進一步說道:“李將軍的副官是在下的同學,這幾日偶有書信聯絡,是他告訴我這個消息的。雖然也不能確定是否屬實,但既然李將軍當初願意站出來與委員長一起宣佈反對帝制,多少算是表明了決心和立場。理應不會毫無大局觀瞻。”

曹錕譏諷的說道:“大局觀瞻就是一個屁。”

徐良基臉色露出幾分尷尬,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過了一會兒之後,曹錕這才放緩語氣又說道:“不過,要麼魚死網破、要麼脣亡齒寒,我料想李純那廝肯定還是明白這個道理的。罷了。既然江西那邊弄不來軍艦,那就跟洋人們聯絡一下,英國人也好、日本人也好,只要能站在咱們這邊,條件都可以慢慢談。”

徐良基微微怔了怔,他雖然唯曹錕之命是從,但在道德和個人良心上多少是有幾分擔待。不過心中一堵也僅僅是一瞬之間,最終他只是點了點頭,說道:“卑職明白了。”

就在這時,曹錕的副官王弼臣站在陽臺門前喚了一聲:“大人,有電文。”

曹錕回頭看了一眼王弼臣,隨即示意徐良基先行退下。

等到徐良基離開後,王弼臣這纔來到陽臺上,站在曹錕稍後的位置,畢恭畢敬的說道:“大人,洛陽那邊發來消息,中央陸軍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先頭部隊已經在二月十六日抵達鄭州,目前部分軍隊正在向許昌轉移。中央近衛軍前沿司令部設置在鄭州。預測後續部隊會在七天之內陸續完成集結。”

曹錕稍微頷首,這些情況已經不是什麼新鮮消息了。他轉而問道:“北京那邊還沒有消息嗎?這次到底是派段芝泉下來,還是誰?”

自從段祺瑞進京之後,新華宮對於相關軍事上面的保密措施立刻得到改善。那些被困在新華宮瀛臺的反帝制官員們,幾乎越來越沒辦法打聽到更多消息,就算有一些風言風語,要想傳遞出來也幾乎不可能。

中央近衛軍的幾個師長目前人都還在北京,在沒有回到各自部隊之前,這些人也都是三緘其口,哪怕有再多的牢騷也不敢因爲個人情愫而耽誤大事。正因爲如此,漢口這邊能夠獲悉的消息只是一些大概,很多詳細的消息尚且不得而知。

王弼臣回答道:“今晨剛剛收到電文,據說新華宮那邊並沒有委派段芝泉南下,而是啓用了袁項城的侄子袁肅。”

曹錕聽到“袁肅”這個名字時,不禁身軀震動了一下。他趕緊轉過身來看着王弼臣,語氣極其認真的追問道:“竟然是袁肅?可是確切的消息?”

王弼臣緩緩點了點頭,鄭重的說道:“應該不會有錯了。”

曹錕大感驚訝,說道:“怎麼會是他?上個月纔有消息說袁肅會反對帝制,再說之前他可是親自與中華革命黨人進行過密談。這會兒又出任南下的總司令,太讓人匪夷所思了。”他說完這番話之後,臉色愈發顯得疑惑,心中不停的盤算着這到底怎麼回事。

當初他獲悉袁肅與中華革命黨人有所來往,本以爲袁肅可以是加以利用的對象,雖然對方是不起眼的小角色,可其勢力所在的位置,以及與袁世凱的親屬關係,只要利用的到位必然還是能夠成爲一枚夠分量的炸彈。

更何況就在兩個月前他收到北方一些官員發來的電報,這些人都認爲袁肅是有意願與漢口這邊達成合作,甚至還有張謇千方百計託人傳出來的話,表示其在天津與袁肅做過單獨的會談,足以證明袁肅的心意。

“大人,不得不說,這事確實太匪夷所思。你們,是不是我們立刻把袁肅與中華革命黨人接觸的消息放出來,如此一來多少能製造一些混亂和猜忌。袁肅畢竟是一個年輕後生,讓他來執掌近衛軍總司令一職,下面那些老將們肯定多有不服氣,放出這個消息必然正好能給他們借題發揮的口實。”王弼臣建議的說道。

“沒錯,你說的沒錯。不管情況到底是怎麼樣,袁肅這樣到處耍花招,足以證實他是一個奸猾的小人,是該給他一點顏色瞧瞧。”曹錕沉着臉色說道,他最討厭就是那種兩面三刀的人,尤其還是在自己面前耍這樣的花招。

“如此,那在下就先去安排了。”

在得到曹錕的示意之後,王弼臣轉身要退出陽臺。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曹錕忽然又出聲叫住了自己的副官。

“大人,還有什麼吩咐嗎?”王弼臣回身問道。

“袁項城爲什麼會任命袁肅當這個總司令?是袁肅自動請纓的嗎?”曹錕心頭尚且有許多疑問,總覺得這些疑問如果不能解決會讓自己錯失一些良機。

“這個目前還不清楚,至於沒有確切的消息。但是從洛陽那邊傳出來的風聲,似乎是說袁項城一開始是打算請段芝泉出馬南下,不過段芝泉堅辭不就,反而推舉袁肅代爲出任總司令。外面都認爲這個說法很荒誕,段祺瑞和袁肅根本毫無交集,甚至還有幾分矛盾,而且是一個沒資歷、沒輩份的年輕人,豈能堪此大任?”王弼臣解釋的說道。

聽完副官的話,曹錕低頭沉思一陣,總覺得這件事確實有很多蹊蹺的地方。不過以他對段祺瑞的瞭解,段祺瑞是一個極其有原則的人,不可能因爲私人恩怨而不顧大局,若是說袁肅真有這個能耐,段祺瑞必然不會不去推薦。換言之,也就是說袁肅是歪打誤撞才當上這個中央近衛軍的總司令。

“這樣,暫時先不要放出關於袁肅的風聲出去。反正時間尚早,對他、對我們來說都不急於一時,且先看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再做定論。”一番猶豫之後,曹錕最終改變了之前的決定,語氣頗有顧慮的說道。

“這……大人說的不錯,那就先這樣吧。”王弼臣雖然覺得曹錕的變化很奇怪,不過細細向來確實也不必急於一時,反正謠言的證據就掌握在自己手上,什麼時候放出去都能造成重大的影響。

“另外。”沉默許久之後,曹錕忽然又開口說道。

“大人?”

“讓洛陽那邊派一些人到鄭州去,看看能不能找機會跟袁肅聯絡聯絡。”曹錕說道。

“大人,您該不會認爲袁肅其實還是懷着反帝制的心思吧?如若真是如此,這會兒北京附近的軍隊大舉南下,北方正是空虛的時候,他完全可以趁這個時候採取行動。到時候大事足可一舉而定。就算袁肅真有什麼顧忌,希望能先跟我們這邊達成協議,那也應該早早派人主動聯繫我們了,何必還要等到我們去聯繫他?”王弼臣多少是猜出了曹錕的用意,於是忍不住的勸說了道。

“你不懂,在咱們北洋裡面有許多人我都能看透,就算看不透多少也算得上了解。但唯獨這個袁肅我是一點都不瞭解,看上去是一個很有原則、很有正義感的人,但越是這樣的人,越是不能掉以輕心。總之一句話,既然現在拿不準這件事,這件事又未嘗不是一次機會,就先且走且看。”曹錕很有深意的說道。

“既然大人這麼認爲,卑職自然無話可說,只是還是希望大人能多一個心思,千萬不要太對這件事抱以希望。”王弼臣說道。

第14章 ,事與願違第40章 ,問題所在第17章 ,遇孫連仲第100章 ,不期而遇第24章 ,人滿爲患第54章 ,藉機靠攏第75章 ,三兩天內第5章 ,進諫工業第100章 ,不期而遇第33章 ,不容忽視第56章 ,見林伯深第30章 ,雙面處理第118章 ,臨別之談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4章 ,出水芙蓉55章 突發事件第72章 ,突發事件第66章 ,所謂顧慮第50章 ,上海晚會第33章 ,散播謠言第9章 ,停火談判第58章 ,似是而非第1章 ,太子一黨第67章 ,撮合婚事第67章 ,國會危機第21章 ,軍事部署第2章 ,痛下狠手第93章 ,鄭州事變第44章 ,事在北京第52章 ,各有意外第6章 ,討價還價第36章 ,仁卿態度第91章 ,募工募役第8章 ,似有變故第47章 ,護國帷幕第59章 ,意外事件第84章 ,最後談判第99章 ,到突破口第1章 ,太子一黨第9章 ,世事難料第96章 ,告一段落第74章 ,亂中生財第69章 ,急流直下第61章 ,汽車公司第76章 ,淮安打探第33章 ,一波又起第14章 ,少壯北洋第13章 ,不合時宜第50章 ,遇段祺瑞第81章 ,王磷同憂第73章 ,私見張謇第71章 ,英式裝備第98章 ,三方度勢第65章 ,局勢急轉第68章 ,返回保定第21章 ,公所典禮第88章 ,軍政發展第39章 ,結交豪紳第49章 ,信使突來第91章 ,別有陰謀第84章 ,長江之西第12章 ,故設伏擊第56章 ,奇襲湖南第8章 ,似有變故第61章 ,汽車公司第75章 ,先有計劃第29章 ,深夜闖營第24章 ,其人之道第72章 ,開營訓練第73章 ,諮議之事第47章 ,會衆豪紳第28章 ,根本隱患第50章 ,叔父認侄第82章 ,少更於老第86章 ,三旅番號第14章 ,事與願違第51章 ,英人扶持第51章 ,英人扶持第23章 ,臨行安排第70章 ,梟雄末路第97章 ,另有剖析第91章 ,別有陰謀第77章 ,顧秉鈞言第6章 ,日本妥協第99章 ,到突破口第35章 ,制訂政策第61章 ,鄭家大少第35章 ,刀俎魚肉第42章 ,忠言逆耳第13章 ,以寡敵衆第91章 ,募工募役第1章 ,太子一黨第7章 ,階段總結第59章 ,安山喪禮第18章 ,京城氣象第86章 ,三旅番號第44章 ,下有對策第67章 ,保定信函第16章 ,善後之計第97章 ,制式武器
第14章 ,事與願違第40章 ,問題所在第17章 ,遇孫連仲第100章 ,不期而遇第24章 ,人滿爲患第54章 ,藉機靠攏第75章 ,三兩天內第5章 ,進諫工業第100章 ,不期而遇第33章 ,不容忽視第56章 ,見林伯深第30章 ,雙面處理第118章 ,臨別之談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4章 ,出水芙蓉55章 突發事件第72章 ,突發事件第66章 ,所謂顧慮第50章 ,上海晚會第33章 ,散播謠言第9章 ,停火談判第58章 ,似是而非第1章 ,太子一黨第67章 ,撮合婚事第67章 ,國會危機第21章 ,軍事部署第2章 ,痛下狠手第93章 ,鄭州事變第44章 ,事在北京第52章 ,各有意外第6章 ,討價還價第36章 ,仁卿態度第91章 ,募工募役第8章 ,似有變故第47章 ,護國帷幕第59章 ,意外事件第84章 ,最後談判第99章 ,到突破口第1章 ,太子一黨第9章 ,世事難料第96章 ,告一段落第74章 ,亂中生財第69章 ,急流直下第61章 ,汽車公司第76章 ,淮安打探第33章 ,一波又起第14章 ,少壯北洋第13章 ,不合時宜第50章 ,遇段祺瑞第81章 ,王磷同憂第73章 ,私見張謇第71章 ,英式裝備第98章 ,三方度勢第65章 ,局勢急轉第68章 ,返回保定第21章 ,公所典禮第88章 ,軍政發展第39章 ,結交豪紳第49章 ,信使突來第91章 ,別有陰謀第84章 ,長江之西第12章 ,故設伏擊第56章 ,奇襲湖南第8章 ,似有變故第61章 ,汽車公司第75章 ,先有計劃第29章 ,深夜闖營第24章 ,其人之道第72章 ,開營訓練第73章 ,諮議之事第47章 ,會衆豪紳第28章 ,根本隱患第50章 ,叔父認侄第82章 ,少更於老第86章 ,三旅番號第14章 ,事與願違第51章 ,英人扶持第51章 ,英人扶持第23章 ,臨行安排第70章 ,梟雄末路第97章 ,另有剖析第91章 ,別有陰謀第77章 ,顧秉鈞言第6章 ,日本妥協第99章 ,到突破口第35章 ,制訂政策第61章 ,鄭家大少第35章 ,刀俎魚肉第42章 ,忠言逆耳第13章 ,以寡敵衆第91章 ,募工募役第1章 ,太子一黨第7章 ,階段總結第59章 ,安山喪禮第18章 ,京城氣象第86章 ,三旅番號第44章 ,下有對策第67章 ,保定信函第16章 ,善後之計第97章 ,制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