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與8月9日發生的兩場戰役因時間相近、位置相近,而被歸併爲一場戰役。又由於戰役爆發在安貝格附近,故而被稱爲“安貝格會戰”。
安貝格會戰的兩場戰鬥中,巴伐利亞軍共傷亡過兩萬人,被俘的有數千人,軍旗、武器損失更是不計其數。與之相對,法軍傷亡總數未超過千人,軍旗、武器完好無損。
火帽和槍騎兵是此次會戰法軍得以取勝的最大功臣,但是,由於雙方的兵力對比懸殊,加之一方是歐洲知名戰將,另一方是無名之徒,故而真正的功臣被忽視,人數和將領的素質成爲了他人關注的焦點。
褒揚者讚頌了路易在兩次戰鬥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戰術變化,貶損者通過將功績算在“人數”上來貶低路易的指揮能力。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戰鬥結束後,路易收攏了部隊,也俘獲了不少俘虜。在衆多俘虜中,他見到了一個熟人——菲利普?馮?福爾巴克。
“雖然很遺憾,但顯然你又一次成爲了我的俘虜。”路易對着一身污泥的菲利普打趣道。
菲利普抖了抖綁着白‘色’繃帶的左手後說道:“陛下,我是被您的火炮彈片擊傷了,所以纔不得不做您的俘虜。”
“真的很不幸,但這就是戰爭。”路易惋惜地嘆了一聲,立刻板起臉嚴肅說道,“你們兄弟曾說過不會再成爲我的敵人,很顯然,你們食言了。我也沒有辦法將你們繼續當做客人一般對待了,你們只有作爲俘虜了。”
前一次戰鬥後,法軍俘虜了不少巴伐利亞俘虜,但因爲次日還有一場‘激’戰而不得不放過。今次戰鬥後,巴伐利亞軍主力被殲,巴伐利亞境內將不會再有力量反抗,若再度仁慈地釋放俘虜,反倒會養虎爲患。所以路易不會再仁慈。
“對此我無話可說,陛下。”菲利普坦然地接受了對自己的處置,但當他將被士兵押解離開之際,他伸長着脖子反身對路易喊道:“陛下,無論如何我都想要再爲您效勞。無論我的身上穿着的是巴伐利亞軍服,還是法蘭西軍服。”
菲利普的話挑動了路易的心,不過現在也不是考慮政治的時候,路易非常清楚,繼續戰鬥纔是最優先的。
安貝格距離巴伐利亞180公里,途中還有巴伐利亞殘兵和多瑙河阻攔。法軍每日行軍30公里,大小戰役又打了十場,殲滅巴伐利亞軍隊一萬餘,最後在8月16日兵不血刃地進入了慕尼黑。
法軍到達慕尼黑時,慕尼黑的守軍只有一個民兵團、一個騎兵團和一個炮兵連。巴伐利亞選侯本‘欲’和因戈爾斯塔特伯爵逃離,卻被事先包抄至城西的槍騎兵俘獲。
慕尼黑的東面和南面道路通往奧地利領地,唯有西面的道路通向中立的自由市奧格斯堡和符騰堡公國。巴伐利亞選侯和因戈爾斯塔特伯爵想攜帶財產逃往那兒,先保住‘性’命和自由,再圖謀後計。
路易原打算先派槍騎兵開路,後派步兵跟進,繼而將整座城包圍。因此,除了西面,東面亦有槍騎兵派往。不過,結果卻出人意料。首先是慕尼黑因羣龍無首而投降,其後便是槍騎兵俘獲了巴伐利亞選侯和因戈爾斯塔特伯爵及一馬車金銀財寶。
慕尼黑王宮的王座廳中,路易高坐在放置於王座廳北面的王座上。
王座的靠手和椅‘腿’都被鍍了金,椅面和椅背上都鋪設了暗紅‘色’的天鵝絨墊子,因而看上去尊貴無比。它被放置在離地一階臺階的平臺上,平臺也是暗紅‘色’的,兩者的‘色’調十分契合。不過,路易一眼便看出這張王座並非區區一個巴伐利亞選侯能擁有的。想到前前任巴伐利亞選侯曾藉着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混’‘亂’時期短暫地成爲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所以他便料定這張王座應該屬於那位以巴伐利亞選侯身份登上皇位的皇帝——查理七世。
巴伐利亞選侯和因戈爾斯塔特伯爵被反縛雙手押解了進來。他們的上身只穿着白‘色’的襯衣,身上一件值錢物都沒有,唯一值錢的只有頭頂的假髮。
巴伐利亞選侯也算是一國君主,因戈爾斯塔特伯爵也算是一國繼承人,看着他們狼狽的樣子,路易左右的將領們只覺滑稽地笑了起來。對他們而言,巴伐利亞選侯不過是路易扶植上臺的一個傀儡、乞丐、小丑,他在對法宣戰的同時,也成爲了罪人、叛徒。因此,將領們只認巴伐利亞選侯爲罪犯,而非是戰俘,更非君主。
路易舉起右手輕輕一揮,對左右說道:“給他們鬆綁。”
士兵爲巴伐利亞選侯和因戈爾斯塔特伯爵鬆綁之時,路易也開口問道:“選侯殿下,伯爵閣下,我並不認爲法蘭西和巴伐利亞之間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你們爲什麼要對法蘭西開戰?”
恢復自由的巴伐利亞選侯甩了甩手腕,無奈地感慨道:“陛下,您太強大了,強大得令我們坐立難安。”
“這就是你將巴伐利亞拖入戰火的原因嗎?”路易冷冷一笑,反問道,“我怎麼聽說這其中和俄羅斯有些關係?”
巴伐利亞選侯眉頭緊鎖,嚴肅道:“陛下,我本不想對您開戰,我只是想維護德意志的秩序。奧地利和普魯士過於強大會危機帝國各邦的安寧,巴伐利亞作爲帝國內僅次於奧地利和普魯士的大國,必然首當其衝。”
“這個理由還恰當。”路易默默點了點頭。
巴伐利亞選侯與身旁的因戈爾斯塔特伯爵對視一眼,隨後壯着膽子問道:“陛下,現在巴伐利亞已經戰敗,您打算如何處置巴伐利亞?”
“處置?我喜歡這個詞。”路易深吸了口氣,不假思索地說道,“首先,你將巴伐利亞拖入一場戰爭,這件事已經證明了你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君主,這樣的君主不會被上帝容忍,因此,你不再具備繼續擔任巴伐利亞選侯的合法‘性’。”
“陛下!我……”巴伐利亞吃了一驚。他知道法蘭西國王有這個力量,可他從未想過自己就這麼失去了一切。
因戈爾斯塔特伯爵暗暗竊喜,他想到開戰前的投誠行爲,因而自以爲是地認爲法蘭西國王會將選侯之位‘交’給他。
路易將目光轉向巴伐利亞選侯的繼承人因戈爾斯塔特伯爵身上,嚴肅地對他說道:“伯爵閣下,在開戰之前你曾經有投誠行爲。雖然我理解爲投誠,但因爲你是巴伐利亞人,所以你的行爲應該是背叛,你背叛了巴伐利亞。”
“陛下……”因戈爾斯塔特伯爵驚訝了,驚訝得難以言語。
巴伐利亞選侯也驚訝了,他沒有想到一直主戰的弟弟居然會在開戰前做出背叛之事。
路易道:“一個曾經有叛國行爲的人是沒有資格成爲這個國家的領袖的,在你背叛這個國家的時候,你便失去了這個國家所能給你的一切權利,同樣的,這個國家對你也沒有任何義務。你和你的哥哥一樣,失去了選侯之位。而且因爲你的罪行比你的哥哥要大,所以從現在開始,你的因戈爾斯塔特伯爵的爵位被取消。”
因戈爾斯塔特伯爵不知該說什麼了,他難以想象,自己的巴伐利亞選侯繼承權,自己的因戈爾斯塔特伯爵的爵位,居然就被法蘭西國王三言兩語剝奪了,這是理論上只屬於皇帝的權力。
路易在宣佈完對此二人的處罰後,又對他們說道:“以你們二人的所作所爲,我可以認定你們是戰爭罪犯。因此罪名,我現在對你們宣判,判處你們流放罪行。你們不能再留在巴伐利亞,意大利、法蘭西、荷蘭,隨便你們挑一個地方。”
剝奪爵位是‘私’刑,判處流放是公罪,路易在公‘私’之間分得極爲明確。
巴伐利亞選侯和因戈爾斯塔特伯爵再也沒有了申辯的機會,法蘭西國王一旦開口便不會收回所說之話。他們也未有權利爲自己挑選流放地。巴伐利亞選侯將被送往法蘭西,因戈爾斯塔特伯爵將去荷蘭,他們都不再將有自由。
廢黜巴伐利亞選侯及其繼承人之後,路易召集了巴伐利亞的內閣大臣。他以法蘭西國王的身份‘插’手了巴伐利亞的內政,儼然以非正式的巴伐利亞選侯自居。在此情況下,巴伐利亞內閣被迫同意了他的種種要求,包括同意廢黜原選侯及其繼承人、開設議會、削弱貴族權利等條款。
路易非常想將自己的其中一個兒子立爲新的巴伐利亞選侯,但如今戰事爲結束,考慮這些爲時尚早。不過,爲了這個最高目標,他首先要做的便是打破巴伐利亞原有的制度。
代表着原統治家族的君主專制制度被廢除,一項項旨在保護‘私’人財產和人身自由、平等的法令由他之手發出。如此一來,原有的權貴便大受打擊,新興的權貴在興起之後亦將對法蘭西感恩戴德。只要這一新制度繼續,那巴伐利亞必然會出現一羣親法派權貴,屆時便方便做任何事。
ps:兒子太多,王冠太少,繼續打!
推薦票、訂閱、收藏,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