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

bookmark

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

李憲擡起頭,看着福寧殿前的御階。

這是他無比熟悉的地方。

熙寧元年開始,他每隔兩年,都在這裡陛辭。

大行皇帝會站在福寧殿的高臺上,目送他離開。

李憲低下頭,看着自己的雙手,虎口滿是老繭,厚實的大腿內側,也都是繭子。

自熙寧元年王韶獻平戎策,主持河湟拓邊,他被大行皇帝挑中,去古渭輔佐王韶以來,已經過去了差不多整整十九年。

十九年間,南征北戰,戎馬西北。

讓他從當初的小黃門,成爲了如今威震四方的大宋熙河經略。

老實說這一路上,李憲無數次想過,自己是否還能回到熙河。

但,當他看到汴京城的那一瞬間。

李憲知道,他回不去了。

爲什麼?

他是上個月的辛酉日(二十八)在熙州接到的要求他回京面聖述職的旨意。

四月甲子(初一),在安排了蘭州、河州、會州以及定西城的防禦守備後,他率部啓程從熙州出發。

當夜,他率部夜宿古狄道旁的一座廢棄的山神廟。

是夜他睜着眼睛,看了一整夜的狄道星星。

卻並沒有等到來自汴京的天子旨意。

這讓李憲如夢初醒!

大行皇帝已經駕崩了!

他再也等不到大行皇帝的旨意了!

四月丙寅(初三),他率部進入秦州境內,還是沒有朝廷的旨意。

他似乎被遺忘了一樣,沒有人來催促他,也沒有人來告訴他應該走什麼道路,從那個方向入京。

而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過去,每有戰事或者當他要入京時。

每隔三天,只要道路沒有阻斷,天子的旨意就會準時到他手中。

雖然這些旨意都是七八天前甚至十幾天前,從汴京降下的,用急腳馬遞送到了他手中的時候,常常局勢已經完全不同。

可李憲已經習慣了!

習慣按着汴京在七八天前甚至是十幾天前的旨意做事。

所以,當他在四月乙巳,因爲山洪阻路不得不繞行一百里的時候,他忽然就和左右說道:“此番回京,我當上表爲大行皇帝山陵按行使!”

其後雖然有過動搖,有過猶豫。

但等到他看到汴京城,卻依然還是沒有任何旨意。

甚至都沒有使者來問他爲什麼這麼久了還未到京城。

李憲就已經知道,他該退了。

哪怕他今年才四十三歲,也該退了。

朝廷已經漠不關心!!

他是內臣,一旦沒有廟堂上的天子支持,就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李都知……”一個年輕的內臣,出現在他面前。

李憲擡起頭,看着對方。

他認得這個人,元豐二年,他回京述職,在大內遇到李舜舉,彼時李舜舉身邊似乎就跟着這個小黃門。

如今,當年稚嫩的小黃門,已經是新君身邊的近臣。

“大家有旨意,請李都知坤寧殿面聖!”

李憲恭恭敬敬的對着福寧殿一拜:“臣,謹遵旨意!”

然後跟着這個年輕的內臣,向前走去。

穿過福寧殿旁的迴廊時,李憲聽到了那個年輕的內臣,壓低了的細微聲音:“都知,大家昨夜曾叮囑我,務必囑託都知:娘娘面前切記切記,謙卑恭順,不可提及任何與熙河有關的武備、征討之事……”

李憲低着頭,靜靜的聽着。

他一路上,已經聽過無數少主的傳說。

純孝、仁聖、聰俊。

據說才八歲,就已經能讀通春秋,闡發聖人之教,恭以孝子之行,奉兩宮爲至親。

就連太師文彥博,也和人說:少主年雖幼衝,卻已頗具人君法度,聖王之姿,宋室中興可期矣!

昨日紫宸殿便殿上,少主無意間一句,看似無的放矢的話。

讓他麾下大將王文鬱,變成了朝野上下稱頌的:忠勇之將。

韓琦韓忠獻舉薦的大將,還能不忠不勇嗎?

於是,已經有人在提議,是不是可以讓王文鬱留在汴京,出任三衙管軍?

等那個年輕的內臣說完,李憲就回答道:“大家教訓,老臣銘記在心!”

“都知心中知道就好!”對方道:“娘娘慈聖,見不得打打殺殺……”

李憲繼續低頭,但他已經聽出了對方的弦外之音——陛下喜歡打打殺殺?

嗯!?

於是,內心的火焰,再次燃起。

他才四十三歲。

等得起!

……

坤寧殿,帷幕落下。

李憲亦步亦趨,到了帷幕前,見着那帷幕內影影綽綽的身影,當即跪下來拜道:“臣憲,恭祝皇太后殿下、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都知請起!”帷幕中的太后聲音平緩。

“石得一,給都知賜座!”

於是,昔日的大行皇帝身邊的大貂鐺,出現在李憲身側。

他將一張木墩放到了李憲身後,兩人視線交錯,李憲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些對他的讚賞。

李憲讀懂了石得一的意思。

太后對他的急流勇退很欣賞?

於是,李憲恭敬的坐下來,他儘量彎着腰,低着頭,不去看帷幕內,只是用着低柔的聲音說道:“臣在回京路上,已經多次聽說,大家孝順娘娘的種種事蹟……”

“臣聽着,實在是爲娘娘高興,也爲社稷慶幸……”

他雖然是邊帥,但也是內臣出身,對怎麼哄宮裡面的人開心,實在是太懂了。

果然,帷幕內的太后,一聽這個就笑了起來:“連都知在熙河都已經知道了嗎?”

李憲低着頭,說道:“何止熙河……”

“不瞞娘娘,臣這一路上,在秦州、鳳州、京兆等地,都聽到了當地的百姓在談論呢!”

“大傢伙都言:聖君在位,兩宮慈聖,今後天下百姓就有福了!”

帷幕中的太后說道:“果然如此嗎?”

“臣怎敢欺瞞娘娘?”李憲立刻起身拜道:“臣若有一字虛言,乞娘娘斬臣宣德門外!”

自從鄭俠以後,內臣們就紛紛學會了這一招。

尤其是在說這種好話的時候,先將自己的命押上去!

這樣一來,上面的人肯定很開心。

果然,太后非常開心,在帷幕中笑了起來。

接着,就聽帷幕裡,一個稚嫩的童聲說道:“朕聽說都知,已經自請爲父皇山陵按行使?”

“是!”李憲連忙弓身回答:“臣深受大行皇帝恩遇,實在無以爲報……”

“只恨不得隨大行皇帝而去……”

“都知真忠臣也!”大家在帷幕裡說着:“母后,兒想賞點什麼給都知……”

李憲胸口喘息起來。

就聽着太后道:“我兒自己做主就可以了!”

於是,李憲聽到了帷幕中傳來了一點輕微的金屬響聲。

緊接着,一隻小小的,用黃金鑲嵌着的玉虎,就被人送帷幕裡送到了李憲手中。

“這是朕隨身攜帶的一件小東西……”

“都知收下吧!”

李憲立刻跪下來,恭恭敬敬的磕頭:“陛下隆恩,臣無以爲報!”

“都知是父皇忠臣!”大家道:“也當爲朕的忠臣!”

“往後記得,務必忠心社稷,忠心於朕!”

“大家教誨,臣必銘記在心!”李憲顫抖着說着。

一半是表演,一半是真心。

因爲李憲已經通過這短暫的簾前對話,至少確認了一點:少主雖然年幼,但談吐清晰,思路正常。

果然是國家聖君!

有着這樣的聖主在朝李憲相信,他必可起復!

帷幕內的皇太后,對李憲的恭順,似乎非常滿意,也道:“官家既賞了玉虎,本宮也賞都知一件東西吧!”

便吩咐着簾中的女官:“去將本宮在大相國寺請來的那尊藥師王佛取來,賜給李都知……”

“是……”

於是,片刻後,一尊大約兩尺高的惟妙惟肖,慈悲莊嚴的藥師王佛玉像被送到了李憲面前。

李憲立刻對着帷幕拜道:“娘娘慈聖,菩薩心腸,臣感激涕零!”

帷幕中的太后道:“都知往後,記得用心侍佛……”

李憲馬上就拜道:“臣謹遵娘娘慈旨!”

來前,少主就命人囑託過他了。

他如何還會犯錯?

……

送走李憲後,趙煦看着向太后的神色。

他已經知道,向太后對李憲方纔的表現,頗爲滿意。

而李憲有他賜的玉虎,向太后賜的玉佛。

想來,就不會有人敢隨意的加害、陷害於他了。

這樣一來,李憲只要有恰當的醫療和合適的療養。

健康必然比上上輩子被貶黜後要好的多,說不定,將來還能給趙煦經略一方!

即使不能,留在汴京,擔當參謀出任西蕃、西夏問題顧問,也應該沒有問題。

“母后……”趙煦輕聲問道:“李都知,既已要卸任熙河路的差遣,您和太母,可選好了接替者?”

向太后聞言,搖搖頭,道:“暫時還未有人選……”

然後她就對趙煦笑着道:“此事六哥也不必憂心,自有都堂上的宰執們處置!”

向太后已經問過鄧潤甫了。

鄧潤甫告訴她,類似這樣的邊帥任命,都堂上過去都是要討論半個月甚至更久的。

“哦!”趙煦點點頭。

向太后頓時樂了:“六哥有想法?”

對六哥嘗試朝政,甚至嘗試進行人事安排,她一直都是鼓勵的。

雖然六哥年紀小,未必能做好。

可是,正因爲如此,纔要鼓勵他!

哪怕錯了也沒有關係,反正是在大內的母子談話。

趙煦卻是搖搖頭:“兒,哪裡知道什麼大將、大臣……”

“這好辦!”向太后頓時就吩咐着:“石得一,去將都堂前些時日造好的天下帥臣玉冊取來……”

(本章完)

第738章 工商大興的汴京城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862章 高麗藥丸?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616章 御前會議(1)142.最後一天,求月票!161.第152章 撤退160.第151章 傾軋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352.第334章 黑化的舔狗儂智高第866章 跳腳的孔家第791章 漣漪第37章 間幕:兄弟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393.第373章 掮客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第513章 城管祖師爺(2)425.第402章 學區房第685章 回朝述職的人們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849章 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家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第60章 朕的錢!!!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413.第392章 童貫的野望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第586章 逼捐(3)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12章 劉惟簡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第498章 熙河(1)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707章 毫不掩飾對趙佶的惡意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850章 飛昇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664章 趙煦的親民形象第632章 器以藏禮,禮以出信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733章 神宗皇帝:風能進,雨能進,吾不能進!386.第366章 謀國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第821章 廢稅(1)368.第348章 交子務342.第325章 預算326.第310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第26章 曾布374.第354章 弟弟們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第831章 部署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90.第89章 至善至仁(1)【求月票】第594章 戰前(1)371.第351章 漣漪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826章 張網115.第111章 呂惠卿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第595章 戰前(2)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
第738章 工商大興的汴京城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862章 高麗藥丸?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616章 御前會議(1)142.最後一天,求月票!161.第152章 撤退160.第151章 傾軋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352.第334章 黑化的舔狗儂智高第866章 跳腳的孔家第791章 漣漪第37章 間幕:兄弟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393.第373章 掮客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第513章 城管祖師爺(2)425.第402章 學區房第685章 回朝述職的人們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849章 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家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第60章 朕的錢!!!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413.第392章 童貫的野望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第586章 逼捐(3)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12章 劉惟簡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第498章 熙河(1)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707章 毫不掩飾對趙佶的惡意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850章 飛昇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664章 趙煦的親民形象第632章 器以藏禮,禮以出信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733章 神宗皇帝:風能進,雨能進,吾不能進!386.第366章 謀國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第821章 廢稅(1)368.第348章 交子務342.第325章 預算326.第310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第26章 曾布374.第354章 弟弟們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第831章 部署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90.第89章 至善至仁(1)【求月票】第594章 戰前(1)371.第351章 漣漪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826章 張網115.第111章 呂惠卿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第595章 戰前(2)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