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收心

bookmark

羅康叡莫名打了一個寒顫,有些驚懼的看着自己的老爹。

或許在世人眼中,自己的父皇是可比秦皇漢武的賢君聖主,可羅康叡卻知道自己這不靠譜的老爹,喜歡捉弄人。

羅幼度真沒捉弄羅康叡的意思。

不過父母嘛,總想着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個好夥伴,相互進步,而不是跟着混小子搗蛋。

但有寇準在,羅幼度相信任何人都沒本事帶壞自己的寶貝兒子。

華夏數千年曆史,性格剛直性烈的文臣不少,但你找不出一個能更寇準比肩的。

寇準十九歲考取進士,隨後踏入仕途。

這還沒當幾年官就跟宋朝的皇帝趙匡義在朝堂上發生了言語衝突,趙匡義氣得是甩袖想走。

寇準初出牛犢,一個箭步,拉着趙匡義的衣服,很禮貌地請他坐下。

其實就是老子話沒說完,你他孃的想走?

至於澶淵之戰時,綁架宋真宗上前線就不用說了。

這件事情宋真宗吹了一輩子,還屁顛屁顛地去泰山封禪,一副自己打贏了強大的遼國,可以跟歷代封禪君王一樣,享受後世敬仰。

寇準性烈,註定人緣不佳,但他的政治才能在華夏諸相里都有一席之地。

有這樣的人在一旁盯着自己的兒子,別的不說,至少不會帶偏。

至於怎麼忍受寇準那臭脾氣,那就與他無關了。

就當給醜醜提前練習城府吧。

一舉兩得。

羅幼度當天夜裡就收到了秦翰的詳細情報,如他這樣身份入宮的小黃門,祖宗三代都會查清楚。

什麼原因,什麼情況,都一清二楚。

得知秦翰竟是少見的天閹,腦中浮現那唯唯諾諾的模樣,心中也是恍然。

這是自卑,帶來的不自信。

羅幼度當即決定將秦翰留在身邊聽用。

當羅幼度的侍從最簡單不過了,他的行政事務,從不假手他人。

隨身內侍多是跑腿研墨的工作,最難的也不過是傳達旨意,或是出宮尋人覲見。

羅幼度有心讓秦翰找回自信,安排他從最簡單的事情幹起。

秦翰爲人本就機敏能幹,只是不夠自信,導致了給人一種不靠譜的感覺。但只要他克服自己,以他的潛力,立刻就能兌現自己的天賦。

“仲文,朕記得你功夫不錯?”

羅幼度並未擡頭,而是看着面前的考卷。

東去春來,羅虞朝廷第一次全國省試即將開始。

他面前的就是此次省試的考題。

考試的題目由五名出卷人各出多個題目,羅幼度從諸多題目中選擇出一封考卷的量,然後進行封存。

在解封之前,理論上只有他這個皇帝知道題目。

秦翰恭敬答道:“奴婢自幼習武,練習槍棒,懂些武藝。”

羅幼度將考卷收入錦盒之中,封上了封泥,遞給秦翰說道:“等會會有一隊兵士到來,你拿着錦盒,在他們的護送下前往禮部,親手交道薛居正的手上,看着他將錦盒封存。晚上辛苦你與兵士在屋外守着,直至明日開卷,回來覆命。”

秦翰呆了呆,他自是知道錦盒裡放的是什麼東西,怎麼也想不到羅幼度會將如此重擔託付。

他所缺的正是認可。

秦翰很慎重地說道:“屬下定不辜負陛下信任。”

羅幼度道:“朕信你。”

簡單的三個字,好似一股暖流在秦翰心中流過。

第二天秦翰盯着兩個黑眼圈前來複命。

“陛下,薛侍郎於今日一早取出了考卷,奴婢查過封泥,確實無損。”

羅幼度瞧着秦翰的模樣,知他定然一夜無眠,守在庫房之外,讚道:“辛苦了,給你一天假,下去休息吧,明日再來報道。對了……”他想到了什麼,從桉几上拿過幾本厚厚的書,說道:“這些是朝廷整理出來的兵書,你且拿去好好研讀。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來問朕。”

在軍事理論上,羅幼度自信足以領先這個時代。

秦翰呆呆的看着手上的兵書,眼淚水都滾了下來。

秦翰也不知道羅幼度爲何如此對待自己,只覺得如此恩情,這輩子都報答不了,雙手捧着書道:“謝陛下賞賜。”

這並非秦翰小題大做,而是爲了所謂國家安定,歷朝歷代都有對兵書的禁令。

莫要覺得《孫子兵法》春秋戰國就出現的東西便爛大街了,魏武帝曹操就曾下令“科禁內學、兵書”。

南北朝、隋唐亦是如此。

《貞觀律》卷三《職制律》,明文規定,諸玄象器物、天文、圖書、讖書、兵書、《七曜歷》、《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違者徒二年。

兵書古來就不是能夠在市面上流通的東西。

歷史上的宋朝初期,更是如此。

唐朝只是不允許私人,也就是百姓學習,軍中將官,將門世家還是能夠學到的。

宋朝初期,奉行守內虛外的理念,對兵書管理更加嚴格。

趙匡胤、趙匡義時代即頒佈了限禁令,宋真宗時期,外患內憂的加劇,再次“申嚴私藏天文、兵法之禁”,甚至禁止民間及軍人私藏私習,亦不允許外國使節求購,連軍人都不允許私習……

然後趙宋朝廷發現將兵士控得那麼嚴實,最終結果就是給遼國、西夏吊起來暴打。

不得已出於國防需要,趙宋發一些兵書給邊防將領,讓他們提高自身軍事水平,兵書纔有所解禁。

到了神宗朝,在王安石變法,兵書才真正被允許在民間流通。

五代十國武夫當政,兵書的管制並不嚴格,不少書局都有售賣,但也不是尋常百姓能夠擁有的。

羅幼度直接贈送一套兵書,在秦翰眼中自是彌足珍貴。

但其實兵書這玩意羅幼度自己並不怎麼在意。

這東西修行全靠個人,不是手上有《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就能打仗的。

故而他並沒有特別下令封禁,但也沒有推廣,畢竟大多人都用不上。

只是命人將《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靖問對》等兵書進行校訂、凋印,廣泛的傳閱軍中。

百姓可以不學,但是軍人哪有不學的道理。

羅幼度看着感激涕零的秦翰,這也是穿越者最大的優勢,在優質股最落魄的時候投資優質股,微笑着揮了揮手,道:“下去休息吧!”

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四十一章 青樓見聞第701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八章 打賭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七十一章 燕地盡附第680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二章 活下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讓本殿說服他吧第五十三章 不留一人一地第五十三章 風水不好第十七章 北漢投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賣,就搶第六十五章 李謙溥出兵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五十章 這裡莫不是天堂第五十章 定難軍事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第四十五章 截斷後路第五十九章 趙匡胤,不可典禁軍番外:三個女人第七章 再訂方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衝突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二十三章 現在投降,還來得及嘛?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二十二章 收心第三章 破敗國都第十三章 蕭家長女第七章 結交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四十四章 對決第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四十七章 地獄景象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四十四章 誰還玩老套路?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六章 效仿諸葛第二十四章 召見士紳第四十八章 有喜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十八章 老少兩狐狸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十二章 拋棄 會師第660章 後遺症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三十一章 收繳財權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第二十八章 發酵第四十章 勞模石守信第三十七章 進與退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虞契丹騎軍入城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五十五章 記憶中的叔父第三十六章 攻城 襲後第七章 結交第二十九章 討要花蕊夫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猥瑣發育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八章 奇貨可居第六十章 郭榮的無奈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虞契丹騎軍入城第三十八章 不急,就快了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67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二十七章 知我者,羅幼度也!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708章 諸國降王侯長第七十三章 王溥來信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向西求援,發動聖戰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五十二章 符家姐妹與折賽花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五十七章 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狀元、探花
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第五十三章 一席之地第四十一章 青樓見聞第701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八章 打賭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七十一章 燕地盡附第680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二章 活下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就讓本殿說服他吧第五十三章 不留一人一地第五十三章 風水不好第十七章 北漢投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賣,就搶第六十五章 李謙溥出兵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五十章 這裡莫不是天堂第五十章 定難軍事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第四十五章 截斷後路第五十九章 趙匡胤,不可典禁軍番外:三個女人第七章 再訂方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理念的衝突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二十三章 現在投降,還來得及嘛?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二十二章 收心第三章 破敗國都第十三章 蕭家長女第七章 結交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四十四章 對決第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四十七章 地獄景象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四十四章 誰還玩老套路?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六章 效仿諸葛第二十四章 召見士紳第四十八章 有喜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十八章 老少兩狐狸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十二章 拋棄 會師第660章 後遺症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三十一章 收繳財權第四十六章 求穩之策第二十八章 發酵第四十章 勞模石守信第三十七章 進與退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虞契丹騎軍入城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五十五章 記憶中的叔父第三十六章 攻城 襲後第七章 結交第二十九章 討要花蕊夫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猥瑣發育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八章 奇貨可居第六十章 郭榮的無奈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虞契丹騎軍入城第三十八章 不急,就快了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67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二十七章 知我者,羅幼度也!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708章 諸國降王侯長第七十三章 王溥來信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向西求援,發動聖戰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五十二章 符家姐妹與折賽花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五十七章 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姊夫,打輕一點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狀元、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