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王溥來信

bookmark

王溥乘轎歸家,一入府門,便讓人準備茶水,說是一會兒會有貴客到訪。

然後步入後院,給母親請安,磕頭行禮。

王溥生於官宦世家,出身太原王氏祁縣房支,對於禮節特別重視,甚至到了偏執苛刻地步。

一日三次探望,早晚各一次,下朝回來一次,哪怕身體不適,亦不曾落下。

甚至於王母心情不好,不願見他,他也會在門口叩三個頭。

故而京中上下無人不知,宰相王溥至純至孝,名傳天下。

王溥畢恭畢敬地說着:“孃親,父親寄來信件,詢問母親何時歸返。”

王母道:“不回去,除非老東西死了,老不羞的玩意。”

王溥的父親叫王祚,很有心計,文武雙全,掌管鹽鐵事務,也統領過行營兵馬抵抗契丹,擔任過三司副使負責財政大權,也幹過地方刺史,護佑一方平安。現在任鄭州團練使,負責鄭州軍備防務。

王祚去年與府中丫鬟眉來眼去,行苟且之事,給王母抓了一個現行,氣得病倒暈闕。

王溥得知之後,立刻處理了丫鬟,壓下了此事,將母親接到身旁服侍。

王溥道:“母親,事情都查清楚了,那丫鬟家裡困難,才動了別的心思。父親知道錯了,還府上的侍婢都給遣散了,就留了一些老僕。”

他苦口婆心地勸着。

主要是父母若分別太久,容易讓人說閒話。

王溥最見不得家風出現問題,影響自己清譽。

說動了母親,王溥退出了內堂。

果真得到下人稟報,魏仁浦正在客廳等候。

王溥快步來到客廳:“道濟兄!”

魏仁浦也回了禮,然後急不可耐地說道:“齊物兄,官家病情嚴峻,已經不能主事,現今最重要的是求穩。惟穩方能度過當前困局。可文素兄近來手段激進,倒不是不能理解其擔憂之事。可事有輕重緩急,這四方不穩,江南、巴蜀、河東、嶺南,皆懷二心,強敵契丹更不用說。”

“當今唯有羅統軍的武勳,能震懾四方,讓周邊宵小不敢作祟。哪怕真有外戚之患,也是未來之事。不將當前難關渡過,放眼考慮未來,這不是遠見,是愚蠢。”

魏仁浦有些氣急敗壞。

這世上有人重利,有人重名,但不乏一些真正願爲天下先的仁人義士。

魏仁浦便是這般人物。

隨着大周的主心骨倒下,大周開始陷入內憂外患之境,魏仁浦看着事情越來越危險,卻無力迴天,那種感覺讓他抓狂。

王溥沉吟片刻,道:“道濟兄,你得理解文素,官家命我們執掌文武,所謂何事?還不是爲了避免武將再度坐大……避免驕兵悍將盛行?致使天下再度陷入動盪,再度出現禮法崩壞,道德淪喪的景象?”

“這……”魏仁浦一時語塞,也確實如此,在郭榮改革之前,軍頭實在不像話。

王溥道:“羅統軍深知武夫掌權之弊政,想必也會理解文素兄的。”

一語中的。

魏仁浦瞬間聽明白了,範質這就是逮着羅幼度來欺負。

羅幼度有仁心,識大體,明曉局勢,知輕重緩急。

範質以大周的未來逼迫羅幼度退讓妥協。

他再賭羅幼度不敢鬧,一旦大鬧,大周很有可能玩蛋大吉。

換做李重進、張永德這樣的武夫,範質不敢如此大膽,因爲他們不講道理。

而羅幼度恰恰是個講道理的人……

魏仁浦一時間不知怎麼開口,捫心自問,他不想看到武夫掌權的,這數十年來,血淋淋的例子,數不勝數。

可另一方面,他對範質抱有一定的懷疑:範質的行政能力無庸置疑,可面對周邊強敵,內部驕兵悍將,範質真的能夠鎮得住他們?

確實……

郭榮給了他們很大的權力,已經壓過了武臣。

可魏仁浦覺得過於虛幻,他們的調兵權在正常情況下確實可以調兵。

非正常情況呢?

統兵大將抗拒,兵士是聽他們的調令,還是統兵大將的軍令?

王溥說道:“再看看吧,文素兄不是沒有分寸之人。真正過激了,你我再出面勸說制止吧。”

魏仁浦長嘆道:“也只好如此了。”

歷史上魏仁浦就給範質、王溥忽悠瘸了,以爲自己相識多年的好友跟自己一樣,一心爲公。

結果到最後趙匡胤黃袍加身,這才反應過來,組織部分朝臣反抗,終因勢單力薄,被鎮壓了下去。

送走了魏仁浦,王溥微微搖頭,嘆道:“文素過剛,道濟過迂。你們二人,焉能成事?”

**********

冀州。

羅幼度率部南下,近乎十萬大軍沿着漳水而下。

浩浩蕩蕩的兵馬帶着凱旋之勢沿着河流南下,一路上他們遇城繞城,遇田繞田,不擾民也不麻煩地方官員,全軍上下皆棲息野外,無一人抱怨。

若說此前,羅幼度是大周屈指可數的名將,那今時今日的他,已經從名將晉升爲名帥。

將與帥,一字之差,相去千里。

這日,大軍在漳水附近休息。

羅幼度看着趙普傳來的消息,源自於王著的醜聞。

翰林學士王著喝酒在大街上裸奔,成爲整個汴京的笑柄。

羅幼度眯着眼睛,分析着此消息背後的意義。

忽然得到通傳,說是營外有汴京故人求見。

羅幼度心底好奇,將趙普的信件收好,讓人將所謂的故人請到了營帳。

看着一臉大鬍子的瘦弱男子,羅幼度微微皺眉,他可不記得自己有這麼一位故人。

瘦弱男子先除去了自己臉上的大鬍子,作揖道:“在下王貽孫,拜見羅相公……”

他還想說話。

羅幼度立刻起身上前道:“原來是王大夫,你的文章,某拜讀了不止十遍!”

他只知道王貽孫是朝散大夫,做學問寫文章的,但寫的是什麼,完全不知道。

王貽孫受寵若驚,說道:“羅相公擡愛,晚生惶恐。家父有一封私信呈交,現今官家重病在身,難以理事,京中上下人心惶惶,還望相公能夠儘快回京,以鎮大局。”

羅幼度深深作揖道:“替我向令尊道謝。”

王貽孫將鬍子貼好,告辭離去。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羅幼度打開了王溥密信,開頭便表明了範質與趙匡胤已經將相聯合!

------題外話------

謝書友九星包子的五千賞,數字書友的一千五百賞,繼書道的百賞,謝謝支持!

第四十章 錦囊妙計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得選了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一百六十二章 驚嚇 神器第二十二章 交手第七章 再訂方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壞妄想症第五章 差距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六章 無可彌補的差距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五十五章 攻取渝關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五章 大王,臣……不敢第五章 內應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691章 回宮第七十二章 李景傳位第五十三章 上頭的慕容延釗第666章 狠辣第683章 城破第五十章 “撤!”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六十九章 大飽眼福第三十六章 自導自演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六十章 郭榮的無奈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十六章 攻不攻嘛!第十一章 收復二州 獨自領兵第七章 蕭綽薦才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一百二十八章 幹你……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三章 情報網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四十四章 殺手鐗第六十七章 全線潰敗第695章 明智的真臘國王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一百八十章 聚兵第二十八章 意在渝州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三十二章 旅了個遊第四十一章 青樓見聞第四十三章 難求一知己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686章 亡第三十七章 多才多藝第二十七章 窮慣的好處第一章 荊南事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又懷了……第三十六章 自導自演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第三十六章 自導自演第二十二章 收心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動的感覺第四十二章 我行我素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報第二十二章 交手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四十三章 和州攻防第三十四章 相互試探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十七章 審問(第六更)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一百六十九章 雍靖第696章 遠謀不如實利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七十章 發機飛火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一百七十七章 向西求援,發動聖戰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三十一章 入宮受封第五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二十五章 爲敵造勢第680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二十一章 給醜醜選伴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675章 大仁大義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賣,就搶第八十九章 臣敢!
第四十章 錦囊妙計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得選了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一百六十二章 驚嚇 神器第二十二章 交手第七章 再訂方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局之差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壞妄想症第五章 差距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六章 無可彌補的差距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五十五章 攻取渝關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五章 大王,臣……不敢第五章 內應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691章 回宮第七十二章 李景傳位第五十三章 上頭的慕容延釗第666章 狠辣第683章 城破第五十章 “撤!”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六十九章 大飽眼福第三十六章 自導自演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六十章 郭榮的無奈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十六章 攻不攻嘛!第十一章 收復二州 獨自領兵第七章 蕭綽薦才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一百二十八章 幹你……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三章 情報網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四十四章 殺手鐗第六十七章 全線潰敗第695章 明智的真臘國王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一百八十章 聚兵第二十八章 意在渝州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三十二章 旅了個遊第四十一章 青樓見聞第四十三章 難求一知己第二十一章 魏王入京第686章 亡第三十七章 多才多藝第二十七章 窮慣的好處第一章 荊南事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又懷了……第三十六章 自導自演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第三十六章 自導自演第二十二章 收心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動的感覺第四十二章 我行我素第三十九章 皇家日報第二十二章 交手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四十三章 和州攻防第三十四章 相互試探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十七章 審問(第六更)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一百六十九章 雍靖第696章 遠謀不如實利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七十章 發機飛火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第一百七十七章 向西求援,發動聖戰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三十一章 入宮受封第五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二十五章 爲敵造勢第680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二十一章 給醜醜選伴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675章 大仁大義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賣,就搶第八十九章 臣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