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向前看

呂兗在臨朔宮文山殿內熬到了下直,匆匆翻閱了下公函,多是關於易定、成德兩個戰場的,見沒有任何“新聞”,便跨上馬兒,徑奔會川鄉鄧村宅邸——明日休沐,不用上直,不回家作甚?

呂兗祖籍幽州安次,與韓延徽是同鄉,原幽州幕府下級官僚。大夏攻佔幽州後,作爲少數留任的本地出身的官員,呂兗得任北平府兵曹參軍事,依然是個小官。

呂兗在幽州爲官多年,城內銅馬坊有宅,又於薊縣郊野置莊,已經是徹徹底底的府城人了。

會川鄉在府城東南八里,鄧村就在邊上,一會就到了。

到村頭後,他下了馬,牽着步行。沿途遇到村社百姓,都笑着打招呼,沒一點架子。

“呂官人。”快到自家門前時,隔壁新來的一戶主人出來打招呼。

“你是?”呂兗擡頭看了看,興建數月的宅子似乎已經完工,之前主人一直未出現,今日總算見到了。

“小人突呂不,契丹人。”主人回道。

“突呂不?難不成是契丹八部之突呂不部族人?怎以部落爲名?”呂兗奇道。

“非也。”突呂不苦笑道:“小人幼失怙恃,兄長不管,出門艱難求生。後與一渤海士子學習中土文字、典章,得空練些武藝,替人當杖家,勉強餬口。這名字,也是胡亂取的,久而久之,就這麼叫了。”

“可有姓氏?”呂兗問道。

“小人曾爲奧姑餘廬睹姑之隨從,前往營州,被賜姓耶律。”耶律突呂不回道。

呂兗看了看他的年紀,好像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暗歎一聲,道:“如今是在薊縣安家了?”

“正是。”耶律突呂不說道:“奧姑已被聖人冊封爲婕妤,原本親隨沾了光,盡皆赦免罪責,放散至薊縣,落戶爲民。”

“你既學過文,該取個正經名字。”呂兗聞言有些同情。

幼失父母,卻並不自暴自棄。相反,在餬口的同時,想盡一切辦法習文練武,有這等心志,何事不成?呂兗就欣賞這等有上進心的少年郎,無論蕃漢。

“不敢。”憋了半天,耶律突呂不蹦出了倆字。

“爲何?”呂兗勸道:“少年郎今後若還想上進,耶律突呂不這名字是不成的。”

突呂不沉默良久,終於嘆道:“其實我已有名。奧姑賜我耶律之姓,聖人賜我名全忠。”

“這……”呂兗有些驚訝:“不意你還見過聖人。”

耶律全忠臉上的表情十分糾結,呂兗從未想到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人也會如此多愁善感。

“見過。”耶律全忠落寞地說道:“太醫署的醫官替奧——耶律婕妤把脈,證實已有身孕。聖人大悅,耶律婕妤趁機爲我等求情。聖人召見,席間賜我名全忠。”

“原來如此。”呂兗點了點頭,隨即又看了看旁邊新起的屋宅,道:“皇恩浩蕩,賜了伱不少財貨啊。”

宅子其實不錯,雖然只有一進,但足有三間房,兩側還有廚房、柴房、牲畜棚。

牲畜棚之內,竟然還栓着兩頭牛、十來只羊。

家門敞開着,隱隱看到一些傢俱,還挺齊備的。

這是厚賞了啊!看來聖人對新封的耶律婕妤非常寵愛,連帶她的隨從也各有賞賜——好吧,或許得賞的只是少數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被聖人賜名的。

聽呂兗說“皇恩浩蕩”,耶律全忠卻苦笑了起來。

這其實是恥辱!

營州之戰,萬餘大軍被李存孝打得稀里嘩啦,一潰數百里。高家兄弟臨陣倒戈,殺節度使蕭室魯,將營州獻了出去。

殺帥造反,這在中原司空見慣,但對契丹而言,委實過於震撼了。其深層次的原因,很多人不願意明說,但耶律全忠已經想明白了:漢人根本看不起契丹,即便投奔過來,也是一時權宜之計,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再度投回去。

有這兩條,還不夠恥辱嗎?

好,如果還不夠。那麼大薩滿餘廬睹姑作爲阿保機的親妹妹,被夏人皇帝霸佔,日夜侍寢,甚至還懷上了仇人的孩子,夠不夠恥辱?

耶律全忠到底是契丹人,看着自家的家鄉、同胞混成這個鬼樣子,說不心痛是騙人的。

呂兗似乎能明白耶律全忠的苦悶,道:“路還很長,小郎君珍重了。”

契丹人爲自己部落的頹勢而難過,作爲燕人,呂兗又何嘗不是呢?只不過正如他所說的,路還很長,人要往前看。今上看樣子也不像是會倒行逆施的,相反還很有手腕,已經在向滄景、幽州兩鎮士人示好了,呂兗也恨不起來,甚至還想加入……

******

天高雲淡,秋風正好。

吃罷早飯後,呂兗牽着馬兒,與十一歲的兒子呂琦並轡而行。

營州刺史種覲仙途經鄧村時,非常喜愛小兒,願收他爲弟子,悉心教導。

自家兒子被名滿魏博、滄景的種夫子看中,那可是大造化。因此,雖然兒子年歲還小,呂兗還是狠下了心,讓家中僕人護送,把兒子送往柳城,拜入種覲仙門下。

今日便要啓程了。

耶律全忠一大早就起來了,在田間修葺溝渠。

活很多、很累,幹到日上三竿,他便坐在田埂上休息。

村中來了七八戶夏州移民。他們也不見外,直喚耶律全忠爲“小契丹”,與他開着玩笑,有時候也會借農具給他,教他新的農業耕作方法。

“小郎君家裡有這麼多牲畜,事情就簡單了。”一位黑臉大漢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一畝地可以養十餘隻羊。你要是嫌累呢,種了牧草後,直接把羊趕進去放養,養個十隻以上不成問題。如果勤快點,割草餵養,那興許可養十五隻。別小看這五隻的差距,五年、十年下來,你比別人多掙多少?你將來還要娶媳婦,這時就該勤快點。”

耶律全忠默默聽着。

黑臉大漢名叫嶽三郎,一副漢人打扮,也說着漢話,但那碩大的耳環說明了一切:這個以漢人自居的傢伙,其實就是個党項子。

嶽三郎講起農事頭頭是道,很多是耶律全忠聞所未聞的,聽得他將信將疑。再看看嶽三郎右手虎口、手掌以及左右食指、中指上厚厚的老繭,說他不是玩弓多年的武夫,怕是都沒人相信。

這種人和你講如何種田養牲畜,靠譜嗎?

“怎麼?小郎君不信?”嶽三郎說了半天,見人家沒動靜,黑臉上騰起一股怒氣,道:“這是聖人遇仙,得傳授仙法,然後教給大夥的。我在家中幫父兄幹了多年活,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夏州苦寒之地,原本才能打多少糧肉?根本不夠吃的。現在呢?混個肚飽不成問題。若非老父亡故後,我被兄嫂趕了出來,都不願離開夏州的。”

耶律全忠一窒,他怕這黑臉大漢打他。

依他在契丹八部多年的掙扎求存經歷來看,這廝絕對殺過人,不是什麼良善之輩,但對今上卻敬畏有加,直呼神人。

“小契丹不信,我信。”塗二湊了過來,笑道。

嶽三郎看了一眼塗二,蒲扇般的大手使勁拍了拍,以示讚賞。

塗二是個靺鞨人。從涿州山裡遷出來的,據聞是前唐初年靺鞨突地稽部族人。

當年劉黑闥在河北起事,勇不可當。太宗李世民率軍征討,一時難以取勝。於是派人聯絡前隋年間內遷的粟末靺鞨突地稽八部,令其從幽州南下至定州,襲擾劉黑闥糧道,立下大功。

酋豪被賜姓李,得封國公。二代李謹行在幽州“僮僕數千”,聲勢已經十分巨大了。

大夏進取幽州,靺鞨後裔有的降順,有的被剿滅,有的被強遷至湖北道。安置在鄧村的靺鞨人也有五六家,大部分人連個大名都沒有。編戶齊民之時,不許以“突地稽”爲姓,令取漢名。

清查戶口的官員嫌麻煩,統一錄以屠、塗二姓,然後問個家中排行,寫上去就交差完事了——塗二就是這麼來的。

“好!”嶽三郎大喜,道:“以後我怎麼種麥子、種牧草、養牲畜,你跟着做就是了,保管吃不了虧。將來若見得利處,請我吃碗酒便是。”

“一定,一定。”塗二忙不迭地答道。

他信嶽三郎,沒有別的原因,這廝能打。能打的人,一定是有本事的,信他的沒錯。

“其實嶽三郎說得倒也沒錯。”呂兗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

只見他下了馬,踩着田埂下到地頭,左右看了看,道:“成片的好地啊。朝廷想盡辦法,讓大夥的地都連成一片,便是爲了推一些新的東西。我在府城見到了不少關西農學的學生,馬上就會下到各縣,開辦農學,督促生產。今歲打營州、山後,掠了不少牲畜,估計慢慢都會發下來。嶽三郎,你既熟稔三茬輪作制,當教一教大夥,可不要敝帚自珍。”

“官人這是什麼話?”嶽三郎笑道:“鄧村便是我家,自然要相互幫襯。將來上了陣,還得一起搏命呢,都自己人。”

“過些時日,村中還會安置五戶營州契丹百姓,勿要欺辱他們。”呂兗又道。

耶律全忠心中一震,忙問道:“營州契丹?”

呂兗看了他一眼,道:“沒錯。朝廷有詔,悉遷營州及山後契丹俘民入臨渝關內,盧龍十州、滄景三州都有安置,甚至連湖北道的郢、復、安三州都在安置範圍之內,總計萬餘戶吧。”

“這樣一來,營州豈不是沒契丹了?”耶律全忠問道。

“不會再有了。”呂兗點頭道:“營州是大夏正州。朝廷有旨,令發曹、宋、滑、汴四州少地貧民至營州落籍。前唐時營州除了軍鎮外,就只有柳城一縣,大夏新置五縣,自然需要填充戶口。”

正州就是正州,不是羈縻州可比的。營州那地方,看樣子朝廷要動真格的了,又是派種覲仙這種有名望的文臣出任刺史,又大發移民,還新置縣鄉,做得比前唐時還徹底,決心十分明顯。

“前唐時,營州只有一縣、數千口編戶之民,聖人這是要做什麼……”耶律全忠喃喃道。

呂兗有些憐憫地看了眼耶律全忠,道:“營州東南接安東府,東北與渤海國接壤。安東府已整飭數年,民皆安樂。渤海國慕中土華風,教化甚深,又城池遍地、人煙稠密,所產之稻米,即便幽州亦有所耳聞。少年郎是聰慧之人,當知其意矣。”

簡而言之,渤海國有五京十府三獨奏州,戶籍之上就有一百多萬人口,實際未知。全國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漢化,整體以農耕爲主,放牧、捕魚爲輔,一應制度也是照抄的前唐,具備很好的廢藩置縣的條件。

農業區域,朝廷會派流官治理。草原牧場,該放就放,不會直接抓在手中——奉聖郡王一出來,呂兗就想明白了。

作爲渤海國與關內的連接通道,營州是必然要好好治理的。以前條件也許不具備,但在遼澤逐漸淤出陸地的現在,卻可以嘗試了。

“其實,最近河東那邊有不少契丹人逃過來,向朝廷乞降,都是烏隗、突舉等部的,當年滯留河東,如今卻待不住了。”呂兗又道:“今上有天可汗之志,皆視其爲赤子,令徙居襄陽,落籍各縣。小郎君非常人也,該向前看了。我看你勤學向上,今後經義上若有不明之處,可找我問詢,定不推辭。家中還有些書籍,你若想借閱,儘管來拿。耕讀個幾年,或可嘗試考學。新朝清明,普通士子考學,沒前朝那麼難,還是有機會的。”

“多謝官人。”耶律全忠鄭重一揖,道。

呂兗坦然受之,並不言語。

呂琦好奇地看了看,旋又轉過頭去,他的心思已經飛到了柳城。

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四十章 會蕭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1170章 康福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1214章 名城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四章 調查(四)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十一章 移民第十九章 西路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八章 暗流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一章 家人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1078章 秉政第三十章 憂慮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一章 遭遇戰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十九章 西行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十二章 舊事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十一章 移民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五十三章 追!第十一章 聯絡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三章 牛市第587章 不動搖第1208章 明朗第一章 基本盤第四十章 軍心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1281章 皇莊第三章 議帥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五章 嗢末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1312章 交代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二章 兄友弟恭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六十章 登高第十八章 東出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1271章 郡王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1162章 河東道第1130章 心思第二章 林場第1181章 泰山宮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第十九章 朔州第四章 團伙第四十九章 餘波第一章 機會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六十二章 車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972章 深入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六十一章 輕視
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四十章 會蕭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1170章 康福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1214章 名城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四章 調查(四)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十一章 移民第十九章 西路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八章 暗流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一章 家人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1078章 秉政第三十章 憂慮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一章 遭遇戰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十九章 西行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十二章 舊事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十一章 移民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五十三章 追!第十一章 聯絡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三章 牛市第587章 不動搖第1208章 明朗第一章 基本盤第四十章 軍心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1281章 皇莊第三章 議帥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五章 嗢末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1312章 交代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二章 兄友弟恭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六十章 登高第十八章 東出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1271章 郡王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1162章 河東道第1130章 心思第二章 林場第1181章 泰山宮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第十九章 朔州第四章 團伙第四十九章 餘波第一章 機會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六十二章 車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972章 深入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六十一章 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