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蟄伏待機,涓流以蓄

“聽說,你在殿前還鬧了點事端出來?”李貴妃又提起另一件事。

朱翊鈞正要拿此事做文章,好插手人事,李貴妃主動提起,他自無不答。

他朝左右擺了擺手,吩咐道:“你們都下去吧。”

李貴妃點了點頭,宮女太監應聲退了出去。

他這纔將殿前的事情,與李貴妃說了一遍。

臨了,還補充道:“孩兒是看母親對高拱有些生氣,這纔不忿,想與他討個說法,也不知會這樣。”

女人嘛,只要是爲了她,做點什麼出格的事,反而會更感動。

李貴妃瞪了他一眼:“什麼高拱,叫元輔!”

雖然是瞪人,但臉上的笑意卻絲毫沒有收斂。

她接着話茬,繼續道:“按你處置的意思,是這小太監離間上下,非是高拱跋扈了?”

得,這稱謂跟這語氣,朱翊鈞立馬聽出了李貴妃對高拱的感情色彩。

心中也再度確認,等這位母親加太后位之日,就是高拱離開內閣之時。

“母親,此事縱然有些別的說法,但這高拱必然也逃不了一個跋扈囂張,否則怎麼能讓我在殿外下不來臺。”

他這母親也是個順毛驢,哪怕是決定給高拱轉圜一番,留一個體面致仕,也得注意方式方法。

李貴妃果然輕哼了一聲,顯然是戳到她心坎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拱跋扈也不是這一件事了,她對其成見已深。

她伸手給朱翊鈞理了理衣飾,隨口說道:“那你還給大伴難堪,司禮監提督太監可是他乾兒子。”

這話的寵信,不要太明顯,比之高拱,強上太多了。

朱翊鈞打蛇隨棍上,繞到李貴妃身後,給她捶肩:“母親,不是我非要給大伴難堪。”

“一來,那小太監無論是離間上下,還是攝於高拱不敢實言,都是欺君罔上,無君無父之輩。”

“這種人當值文華殿機要,司禮監多少也有失責之責,陟罰臧否,是人君之責,孩兒或不敢忘。”

“再者,面上高拱佔了理,又揪着不放,孩兒只能處置一二,免得耽誤了臨朝勸進的大事。”

李貴妃意外地看了自家孩子一眼。

自家兒子今日當真是轉了性一般,談吐之間有條有理,着實聰慧,也難怪百官多有誇讚,有人君之相。

她眼睜睜看着朱翊鈞短時間有了這麼大的變化,只覺得不可思議。

又想起今晨東宮的事……莫非真是大行皇帝庇佑?

她按下心頭嘀咕,還是忍不住誇了一句:“嗯,還算周全。”

說罷,她又好奇道:“那讓馮大伴再擇一人頂上去就是,面子裡子都有了,非要把蹴鞠踢到你娘這裡來作甚。”

朱翊鈞適時地頓了頓捶肩的手,而後才一聲不吭地再度輕捶了起來。

李貴妃很是敏銳察覺,出聲問道:“我們母子連心,有什麼話說不得?”

朱翊鈞紅了紅臉:“母親,不是說不得,只是一時有些不好啓齒。”

李貴妃擺了擺手,懶得言語。

朱翊鈞這才說道:“母親,馮大伴本就提督東廠,又兼管御馬監內衛,這是內廷顯要位置。”

“幾日前,母親又將他提到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內廷機要盡在一身,繁忙得很。”

“就如散朝後,大伴便去處置奏疏,不能在跟前侍奉。孩兒這幾日,多次想尋他都尋不到。”

“所以,孩兒想趁着這個機會,請母親給孩兒再劃撥個大太監,身前聽用。”

說罷,他還討好地替李貴妃揉了揉肩頸。

給領導進讒言,誰不會啊。

馮保能玩高拱威脅論,能抹黑他調皮搗蛋,他自然也可以有樣學樣!

司禮監一把手掌印,稱之爲內相,二把手提督東廠,二者相互制衡。

李貴妃深宮婦人,不懂其中門道,讓馮保如今一人身挑兩職,他當然有必要點醒李貴妃。

至於效果,就看李貴妃對馮保的信任程度了,大不了多來幾次嘛。

果不其然,李貴妃聽後,眉頭皺了皺,若有所思。

過了一會兒才心不在焉地接上話:“所以你想讓跟我要誰?”

朱翊鈞低下頭,恭謹道:“全憑母妃做主。”

他頓了頓:“不過,孩兒今日夢到皇考,思念漸盛,母親能否挑選裕王府舊人,好多跟孩兒說說皇考以前的事,緩解哀思。”

裕王府就是先帝登基前的府邸,也是朱翊鈞出生長大的地方。

他沒有指名道姓要誰,自然是其中另有門道。

這宮裡太監不少,但要是加上裕王府潛邸、以及大太監這兩個限制條件,可就不多了。

裕王府有大太監資歷的,也就五六人。

陳洪、孟衝這種裕王府出身的大貂璫,先帝登基後,便先後做了司禮監掌印太監,而今都被李貴妃厭惡。

又有與先帝感情深厚的,自請去爲先帝修建陵墓,下半輩子也只能與先帝作伴,了此殘生。

再除去已經年事已高,頤養天年的。

如今能用之人,其實也兩人。

一人叫陳算,一人叫張宏。

但朱翊鈞心中清楚,李貴妃只可能選中後者。

爲什麼?因爲前者正在陳皇后身前聽用。

所以,他這是給了領導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題。

限定範圍內挑選,又給了領導決定的權力,這才叫雙贏嘛。

以他今天的表現,這點要求,他相信李貴妃還是會答應的。

至於張宏其人。

此人侍奉過前身幼時一段時間,記憶裡可謂恭敬有加,也頗爲得力。

先帝數次賞過他,誇他是個忠心的好奴婢。

更妙的是,此人不甘心趨附孟衝、馮保,屢遭打壓,提督太監一職不大不小,多少也是一番恩情,又方便他拿捏,正合適不過。

李貴妃卻沒細想,只是神遊似的點了點頭:“嗯,這事我省得了。”

本就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她還在思量馮保是否攬權過重,此事她半點不在意地應下了。

朱翊鈞見目的達成,心底鬆了一口氣。

李貴妃擺了擺手:“好了,你回宮好好溫習經典吧,內閣可是給你加擔子了。”

朱翊鈞躬身應是:“孩兒謹記。”

說罷,他狀似不經意突然提起:“對了,母妃,今日殿上議了好些事,不知最後怎麼處置,母妃能否給兒臣指點講解學習一二。”

李貴妃沒好氣道:“哪有這麼快,皇后那邊看過,纔會由我過問。”

朱翊鈞奇怪道:“母后那邊不是從來不管這些嗎?”

李貴妃搖了搖頭:“皇后雖懶得處置,總送到我這裡,但禮制上不能亂來,畢竟是正宮皇后。”

“好了,等明日我看過,再跟你講解,快回去溫習課業吧。”

李貴妃再次趕人。

朱翊鈞無奈,只能起身離開。

……

下午本來還有御射需要學習,但正值喪期,此事也暫時取消。

朱翊鈞卻有些不樂意,體育課怎麼能不上呢。

現代發現萬曆皇帝的遺體,可是有腿疾的。

如今他沒感覺雙腿有什麼不適,那就只能後天引起的了。

要麼是愛吃甜的,糖尿病導致的骨骼問題,畢竟前身一口齲齒就知道有多愛吃糖;要麼就是痛風,這也不是毫無根據,萬曆皇帝在起居注中,總說自己腿上長了幾個疙瘩。

他現在倒是準備少吃糖了,但這體育課也不能落下不是。

既然騎射停了,他就乾脆在慈慶宮裡活動了一番,又簡單打了套五禽戲——這本是他爲自己退休後準備的。

稍微出了些汗才停下,讓人伺候沐浴。

此時沐浴是因爲晚膳後,還需要去乾清宮,爲先帝跪靈。

雖說只是走過過場,待一會就能走,但沐浴一番也是免不了的流程,這都是孝期不可少的事。

此時天色尚早,正好溫習課業。

他出閣日講之後,只學習了《大學》、《尚書》兩門課業。

因爲前身資質一般,也僅僅只斷句讀、熟誦唸,反倒是一手字,練得還算有模有樣。

吩咐太監將桌案挪到向陽的地方,迎着日光,施施然翻開一本《大學》,嗯,嶄新的,果然是學渣。

他搖了搖頭,開始誦讀了起來。

朱翊鈞對這些四書五經並不排斥,畢竟,這可是聖人之學。

不好好熟悉一番,怎麼借殼上市?

儒家這舊瓶,是時候裝裝他的新酒了。

……

“乾爹,這提督太監的位置,孩兒我屁股還沒坐熱乎呢!”

一名太監跪在馮保的膝下,阿諛地奉上茶抱怨道。

太監進宮,向來需要投靠某位大太監,得了賞識的,能認個乾爹。

乾兒子收乾兒子,一連串多了,這大太監,也就有了老祖宗的叫法。

“閉嘴!”馮保突然作色,一腳將他踹開,“再多說一個字,織造局你也別去了!”

眼前這乾兒子,自然就是今天被皇太子跟內閣一起施壓,擼下來的提督太監。

他心情正是不好的時候,哪裡會聽人在這裡聒噪。

乾兒子嚇得一個激靈,連忙連滾帶爬溜了出去。

這時又有一名太監從屋外小跑了進來,兩人錯身而過。

剛進來的小太監連忙跪在馮保身前:“老祖宗!”

“皇太子午膳後,去了皇貴妃那裡。”

“隨後皇貴妃便跟左右問起了裕王府潛邸太監的事!”

馮保臉色一變。

他的前任掌印孟衝,可就是裕王府潛邸太監!

難道,真是高拱蠱惑了皇太子,企圖讓孟衝東山再起?

今晨,在文華殿前他吃了悶虧時,就有這個想法,此時似乎印證了他的猜測。

馮保來回在房間內踱步,皺眉不已。

他似乎想到了什麼,臉色突然變得猙獰,轉身說道:“去,把馮林叫過來。”

馮林是他乾兒子中最得力的。

他執掌司禮監分身乏術,東廠就由這位乾兒子處置。

不一會,一名面向有些陰柔的太監走了進來。

“乾爹,您找我?”

說着,就躬身到馮保身側,攙扶着馮保的胳膊。

馮保突然一把拽住他的手,冷聲道:“孟衝今日在做什麼?有沒有人與他交通?”

他生怕孟衝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早就安排了人手,盯着他。

馮林將孟衝今日行止事無鉅細地彙報了一遍,就連如廁用了多久,都沒有漏下。

又補充道:“至於有無與人交通……乾爹,孟衝這老梆子,這幾日都有人前去探望,有兩宮女官交接事宜的,也有給內閣傳話的,我們都不好攔着。”

馮保眼神越發不善,喃喃道:“好啊,果然是賊心不死,內閣是高拱的人吧!?”

孟衝司禮監掌印的位置,就是高拱舉薦給先帝的,二人來往本就密切。

馮林低着頭:“應該就是元輔。”

自家乾爹可以直呼高拱名諱,他卻不敢。

馮保藉着攙扶,又坐回了榻上,一時沒有言語。

一刻鐘過去,房間裡只有二人呼吸的聲音。

終於,馮保突然輕笑一聲,神色莫名道:“讓孟衝落水吧。”

語氣輕飄飄,卻透着陰冷。

宦官之間的鬥爭,比外廷要赤裸數倍。

尤其是失勢的太監,死在某個角落,都再正常不過。

馮林一怔,五體投地:“孩兒這就去辦。”

正當二人對答時,房間門突然又被敲響。

得了首肯的小太監一進門就稟報道:“老祖宗,皇貴妃點選了張宏,接了司禮監提督太監的位置。”

馮保一怔,喃喃道:“張宏?”

馮林遲疑道:“乾爹,那我這事還辦嗎?”

馮保擺了擺手:“去辦吧,省得我整日提心吊膽。”

後者會意,當即出了門去。

小太監卻有事還未稟報完,他又連忙爬了起來,湊到馮保耳邊:“老祖宗,還有一事,外廷那位傳話了。”

“說元輔要彈劾你,正在寫奏疏呢,讓您好生防範,拖上幾日,局勢就明朗了。”

馮保神情一震:“高拱在寫奏疏彈劾我!?”

他下意識又重複了一遍。

好個高拱!他還沒動手,此人竟然已經在準備暗算他了!

這可不是小事,他這掌印,是李貴妃臨時授命,不是先帝親封,也就牽涉李貴妃沒人追究,但若是較真起來,就麻煩了。

這事也只有李貴妃能壓住。

但是,如今正是新君還未登基的時候,就怕李貴妃爲免橫生枝節,拿他當棄子。

馮保心思百轉。

眼下是沒法一棍子打死高拱的。

只有等到新君登基,李貴妃在禮法上站得住腳後,才能罷黜了高拱。

這也是他一直沒發動的原因——那句十歲天子何以治天下,他可還等着時候進言給李貴妃呢!

而所謂拖延幾日,局勢明朗,就是等新君登基的意思。

至於怎麼拖延幾日……馮保立刻有了主意。

他想明白其中關節,不由恨聲道:“高拱,我必讓汝好看!”

轉頭吩咐小太監:“去,回信,就說,高拱上奏第一時間告訴我,我會想辦法。”

高拱既然要上奏兩宮彈劾他,必然不會走會極門到司禮監,只會找別的路子,這樣看,孟衝倒是殺對了。

此外還得知道高拱上疏的時機,而這就需要外廷配合了,否則屆時失了先機,動搖了李貴妃,就不妙了。

小太監退了下去:“小的這就去傳話。”

只剩下馮保在殿中,神色陰晴變幻。

……

朱翊鈞剛用過晚膳,準備去往乾清宮,就有太監進來稟報。

“殿下,貴妃娘娘派人來,說是挑了張宏到您身前聽用,明日一早就來慈慶宮跪安。”

果然,不出他所料,最後還是挑中了張宏。

朱翊鈞點了點頭。

他思忖片刻,對着太監吩咐道:“別明日一早了,我現在要去乾清宮跪靈,讓他即刻來先帝靈前見我。”

時不我與,他如今沒有自己的耳目,寸步難行,可謂一刻也等不得。

再者,先帝靈前見一見這位潛邸大太監,自有一番別的思量。

-----------------

注1:二十三日丁丑,大學士沈一貫題:“該文書官盧受口傳聖旨:'腿上生了幾個熱疙疽,走不得。享遣官,出旨來此。’臣恭擬上進,伏候聖裁。方茲夏序亢,溽暑蒸,聖躬至重,調攝宜周。臣驚聞傅言,不勝。謹附悃款,上申起居。惟願節宣性情之和,導迎禎祥之願,膺天景貺,民蕃臣不勝瞻依之至。謹具題知。”——《萬曆起居注》

第2章 母慈子孝,機心蕃茂第46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34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第22章 哀哀君父,洶洶子民第46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第19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40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第48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46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第26章 蛛絲馬跡,風雨將至第51章 君臣相見,殊深軫念第16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第47章 黯然失色,運籌畫策第46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18章 俯首稱臣,孤家寡人第46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2章 母慈子孝,機心蕃茂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第37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第19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48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2章 母慈子孝,機心蕃茂第22章 哀哀君父,洶洶子民第37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第7章 孝事兩宮第41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第47章 黯然失色,運籌畫策第7章 孝事兩宮第7章 孝事兩宮第47章 黯然失色,運籌畫策第38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第16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第40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第6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第44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41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第20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第17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第6章 暗流涌動第48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49章 南來北往,詐以遨賞第28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第7章 孝事兩宮第8章 蟄伏待機,涓流以蓄第49章 南來北往,詐以遨賞第8章 蟄伏待機,涓流以蓄第43章 暗伏驚雷,捨我其誰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49章 南來北往,詐以遨賞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26章 蛛絲馬跡,風雨將至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第24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44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22章 哀哀君父,洶洶子民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40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第31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31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第24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第28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第35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第41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第16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第20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第34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第31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第36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第35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第43章 暗伏驚雷,捨我其誰第2章 母慈子孝,機心蕃茂第7章 孝事兩宮第42章 金石之交,分道揚鑣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16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35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第20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第44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46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15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第19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48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
第2章 母慈子孝,機心蕃茂第46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34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第22章 哀哀君父,洶洶子民第46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第19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40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第48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46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1章 天狗食日,穿越萬曆第26章 蛛絲馬跡,風雨將至第51章 君臣相見,殊深軫念第16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第47章 黯然失色,運籌畫策第46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18章 俯首稱臣,孤家寡人第46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2章 母慈子孝,機心蕃茂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第37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第19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48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2章 母慈子孝,機心蕃茂第22章 哀哀君父,洶洶子民第37章 當軸處中,各顯神通第7章 孝事兩宮第41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第47章 黯然失色,運籌畫策第7章 孝事兩宮第7章 孝事兩宮第47章 黯然失色,運籌畫策第38章 撲朔蹊蹺,作浪興濤第16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第40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第6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第44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41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第9章 拿腔做勢,篋書潛遞第20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第17章 愁思意冗,有恃無恐第10章 貪腐枉法,日講太甲第6章 暗流涌動第48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49章 南來北往,詐以遨賞第28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第7章 孝事兩宮第8章 蟄伏待機,涓流以蓄第49章 南來北往,詐以遨賞第8章 蟄伏待機,涓流以蓄第43章 暗伏驚雷,捨我其誰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49章 南來北往,詐以遨賞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26章 蛛絲馬跡,風雨將至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第24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44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22章 哀哀君父,洶洶子民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40章 追根究底,殺心自起第31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第13章 各有謀算,飛蛾赴焰第31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第24章 和衷共濟,求同存異第28章 日升月恆,居中平衡第35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第3章 權柄操弄,大局爲重第41章 矙瑕伺隙,肆行無忌第16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第20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第34章 循循善誘,半推半就第31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發第36章 銖稱寸量,分廷相抗第35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第43章 暗伏驚雷,捨我其誰第2章 母慈子孝,機心蕃茂第7章 孝事兩宮第42章 金石之交,分道揚鑣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16章 軟刀割心,墮溷飄茵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35章 疾風勁草,穩中向好第20章 積弊成病,勉從勸進第44章 殺人試鋒,白虹貫空第46章 赦賞天下,雲行雨洽第15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第5章 文華殿上,再行辭讓第19章 坊間傳聞,異薹同岑第48章 截鐙留鞭,如日中天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第12章 天下大弊,攘爭名器第29章 踐祚之初,羣然噪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