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bookmark

以前,只要肖有時間,我們會一起去安老院做義工,那時的日子,過得簡單充實。現在,既然學習越來越輕鬆,除了行走拍攝,我在慕尼黑乾脆也兼了一份義工。

同樣選擇在老人院做義工,除了我熟悉一些安老院的庶務之外,另一個理由其實很簡單,那些和肖共同做過的事,令我懷念。

地球是圓的,地球村裡的老人,儘管膚色和生活方式不同,但大家都有個共通的特點,年紀越大,越害怕孤單,越擔心自己是負累,所以大多老人在老人院裡,都是不快樂的。

或許是人種膚色的原因,我成了老人院裡的小亮點,熟悉了之後,大家都叫我瓷娃娃,其實就是中國女孩的意思。

時常笨拙地包一頓餃子,時常做點小手工,老人們卻因爲我這點根本不值一提的小事開心不已,這讓我很心疼,所以加倍動腦筋,每次去探視老人們,都會帶去驚喜。

爸爸媽媽和我遠遠相隔,可是一聽到我說要什麼中國結,剪紙畫,得知我的用途後,結結實實地給我寄了一大箱子。

生活,因爲我的多一點心思,回饋給我更多的驚喜,老人們的巧克力糖果,還有暖暖的關懷,更多的關愛,像潮水般涌來。

時光飛逝,轉眼夏天就過去了,臨近十月,慕尼黑的城市氣氛逐漸升溫,世界著名的慕尼黑啤酒節又稱“十月節”到了。

這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持續兩週,是慕尼黑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爲了讓啤酒節保持其傳統氣氛,讓老人和小孩也可以參與其中,從2005年開始,活動主辦者提出了,“安靜的啤酒節”的口號,規定啤酒館的經營者在晚上六點之前只能演奏傳統的吹奏樂,音樂的分貝不得超過85分貝,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演奏流行音樂和打擊樂器。

所以啤酒節熱鬧中依然有序,隨着同事們置身其中,過往完全不沾酒的我,也開始小酌兩口。

當地的同事看見我“斯文”喝酒的樣子,都紛紛取笑,因爲大家的酒杯都是一升裝的大杯子,我這麼個“酌”的方式,不知道要喝到猴年馬月,其實這裡的啤酒質地很好,味道純正,而酒精含量比其他地方的啤酒要低,僅爲4.5%,只是我自己過不了心理關而已。

笑着推說要拿穩相機,大家就沒進一步要我喝酒,其實在國外有這麼一個好處,這裡不像中國,沒有人勸酒,更沒人爲了你喝不喝酒還鬧得滿臉通紅,說什麼不給面子之類的氣話。

拿着相機,記錄着這盛大的慶典,每年啤酒節的第一個週日,來自全德國各個州的人們穿上富有特色的民族服裝,演奏音樂,浩浩蕩蕩的穿過慕尼黑的市中心,最後來到啤酒節的現場Theresienwiese。

人們把自己打扮成古代衣着考究的貴族公爵,身披綾羅綢緞的王妃貴婦,駕着鮮花裝扮的古典馬車,風度翩翩的從觀衆的目光中走過。也有不少人很樸實的穿着農民過節穿的衣服,看上去也相當好看。

參加的人從老到少,樣樣不缺。表演的人物也是豐富多彩,從阿爾卑斯山下的牧童,萊茵河畔的磨房主,到科隆教堂的修女,北德普魯士的老翁,我的鏡頭下,記錄了人們的歡笑,也記錄了我的心情。

記得去年的今天,我還窩在宿舍裡說什麼也不肯外出,當時珍邀我參加啤酒節慶典和遊戲,被我一概拒絕,那時的我,把自己緊緊的包裹起來,苦大仇深地過着顧影自憐的日子。

回想榮格說的,Tearsintheeyesmorebright,dropofbloodtheheartstrong。流過淚的眼睛更明亮,滴過血的心靈更堅強。深深地笑話自己的嬌柔,原來我錯過了那麼多。

我在生活的浪花裡,感受着跌宕起伏,還以爲生命就像做過山車,這一刻是巔峰,下一秒就可能跌落谷底無法翻身。卻沒曾想,經過那麼多波折,沉澱下來,才明白生命沒有想象中的精彩與壯闊,它是平淡而安定的。

這樣的道理,有些人要花上一輩子動盪的時光去思考,而我何其幸運,朋友導師們早早地帶我走出了這個怪圈,提醒着我生命的美好與可貴。

沉浸在慶典人羣的歡樂裡,我拍下了一張又一張照片,傳給了我最愛的肖。希望他能感受到我的快樂,感受到我漸漸的復甦……

不要拿自己的生活跟別人比,因爲你無法知道別人的人生經歷。不要讓任何人或外在的因素主宰你的幸福,除了你自己!

和爸爸媽媽視頻,不再是以悲傷結束話題的負擔,看着遠隔重洋的父母,幸福和想念成爲了主題。

爸爸的嘮叨,媽媽的囉嗦,成了我生活裡最閃亮的點綴,在生活上和工作上多了無數無形的指點照應。

鏡頭下的照片因爲我的心情鮮活了起來,我的部落格里,安老院裡“福”字下老人的笑臉,阿爾卑斯山麓的皚皚白雪,讓我的鐵桿“粉絲”越來越多,爸爸和媽媽Vincent和阿迪鄧姐和阿MING,還有現在的同事們。

晚上,我敲鍵盤的時間越用越多,MSN上和我聊天的部落格里等着回覆的,這樣的日子過得竟然也很充實快樂。

我養成了早起的習慣,就連放假也不睡懶覺,和周公疏遠的代價,讓我嘗試到了慕尼黑早晨的清新空氣,早上外出慢跑時,看看路邊的小花小草,眺望一下民宅窗臺上的藤蔓鮮花,心情要多爽朗就有多爽朗。

從同事的嘴裡,我知道我氣色比以前好了,由衷地感激榮格,在街邊的雜貨小店裡,淘了一張泛黃的老舊名信片,寫下我的祝福後郵寄了出去。

隔過了一天,下班的時候,榮格像個孩子似的歡快,疾步走到我的辦公桌前,俯下身擁抱我。

公司的同事們好奇地笑着,友善地詢問榮格,“什麼事,這麼令你高興呢?”

榮格把名信片高高地舉了起來,興奮地說,“穆,我愛你,噢!天吶!”

看着榮格興奮的樣子,我和大家一樣摸不着頭腦了,“什麼事情?這麼高興,跟我有關嗎?”

“對啊,真的很感謝你,穆,這張名信片裡的風景,你知道嗎?那是我小時候生活過的農莊哦,現在早就不復當年的模樣了!所以,有這樣的記錄,真好啊,太感謝你了!”

心裡嘀咕,你生活過的農莊就值得這麼開心?可是看見榮格興奮的樣子,還是忍不住替他高興。

“你知道嗎?我的母親,她是這個農場的女傭,父親離開她後,她獨自撫養我,當時,農莊的主人叫母親讓我跟他學習農田的耕種,我母親斷然拒絕了。”

大家一致好奇地問,“爲什麼呢?”

“母親對我說,知識能改變命運,在農場裡做事沒什麼丟人的,但她希望我能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當時農莊的主人據說還笑話我的母親,說她異想天開,但是我的母親從未放棄過培養我認真學習和快樂生活的想法。”

“所以當我拿着全額獎學金去美國留學的時候,母親驕傲極了!”

“我留學回來時,農莊已經幾異其主,最後完全改建了,所以,我沒有機會故地重遊,很遺憾。”

“那裡有我母親的夢想,也是我培養夢想和努力的地方,對我來講十分有意義啊!”榮格萬分感慨地說着他的故事。

心裡怦然一動,感動於那個農村孩子的韌勁和努力,也不由慚愧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

我生長在知識分子家庭,從來沒有因爲經濟上的問題受到過困擾,學業事業都相對順利,所以當我在愛情生活中受到挫折時,我就變得惶恐不安怨天尤人,這不正正說明了我的弱點嗎?

沒有韌勁,沒有對生活對挫折的承付能力,所以,我最終選擇逃避,就像媽媽說的那樣,我把事情拖着,處理的不清不楚,實際上就是自私的表現啊。

自己一方面說愛着某人,一方面逃避着他,嘴上說祝他幸福,心裡又牽掛着他,希望他不要真的忘記自己,所以,我纔會憂鬱,纔會不安,真是庸人自擾啊……

榮格激動地看重名信片,看着笑着,然後緊緊地擁抱我,真誠地對我道謝。

其實,真正需要道謝的不應該是他,而是我,是我一直受着他的點撥,那是真正的受惠。

快樂的榮格很快就決定把快樂延續下去,晚餐是他請客。八小時後的榮格,活潑健談,他兒時的經歷,成長的趣事,留學時的艱辛,工作中的成長,都成爲他的話題娓娓道來。

吃着薰蹄,喝着啤酒,每個同事都在講述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我一直安靜地聽着笑着,直到身邊的同事拍拍我,“穆,介紹一下你吧!或者說說你的中國。”

啞然失笑,“我的中國?中國可不是我的,她屬於十三億人口哦。”

“聽說中國很美,是嗎?”另一位同事好奇地問。

微笑着點點頭,“是啊,那裡有我的故鄉,我的家在廣州,是一個很大很親切的城市。”

“粵曲老房子大榕樹木棉花……還有喝早茶。”沉醉在對家的回憶中,我的嘴角自然上揚。

“喝什麼?”大家都沒明白。

“早茶。”這下不知道該怎麼具體形容了,“傳統的叫一盅兩件,呵呵……”我使勁抓着腦袋,不知道該怎麼表述才能讓大家明白。

“哦?什麼兩件?”“穿的?”“風景?”“不對,穆剛纔說可以喝的。”這下好了,可把大夥的興致都調動起來了,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想象猜測着。

“就是早上很早起牀,去酒店,然後呢,叫一壺茶,叫一些點心吃。”費力地講述着我認爲理所當然但又講不明白的事。

“點心?是什麼?”“哎喲,那不就是吃早餐嗎?”我的一句話又引發問題了。

“點心啊,就是糕點小吃嘛,鳳爪排骨牛肚什麼的。”我糾結地解釋着。

“什麼是鳳爪?”“牛肚?是牛肉嗎?”“排骨?誰的?”

被同事們的七嘴八舌纏得我立時一個頭兩個大,好在榮格最後大笑了起來,“好了,停!”“你們別這麼問了,你們看穆的表情,多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