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

bookmark

餘佑漢說這些話是沒有任何誇張之處的。秀才的身份對一個大家族或者官宦之家來說可能是雞肋,但是對其他小點的家族或者平民百姓來說,哪怕沒有聘禮甚至是倒貼,還是有大把的人樂意至極。

畢竟得到秀才資格,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坎。成爲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這些可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秦浩明聽了淡然一笑,也不解釋,葉紹梅對他而言不過是毫不相干的女人,兩者間沒有任何交集。如果非要扯上什麼關係,只能是往恩怨上說,悔婚在這個年代可是非常侮辱人的舉動,特別是作爲男方被女方悔婚,不然也不會出現書呆子撞柱自殺這一出。

不過這些跟他都沒有關係,他現在想做的就是如何發展。

時間已經迫在眉睫,風花雪月的事情離他太遠。神州大地已經腥風血雨,可是華夏民族最大的浩劫還沒有到來,璀璨的華夏文明即將被茹毛飲血的野蠻人破壞殆盡!

毫不否認,秦浩明是個大漢民族主義者。說句實在話,他可以允許李自成這樣的農民起義軍坐龍庭,雖然說對社會有一定的破壞性。但畢竟他是漢人,他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也都是漢族人民,對於漢人同袍有香火之情,不會大肆屠殺漢人。這只不過是歷史上正常的改朝換代,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而已。

可是對於滿清韃子,這就不是僅僅是異族,還是**裸的野蠻人。他們屠殺漢人那是沒有底線,他們的底線就是殺到漢人完全臣服爲止!殺到你們全部自稱奴才!殺到華夏民族幾百年以後都不能真正崛起!殺到漢之文明差點滅絕!

去他馬的狗屁融合,這種融合不要也罷!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來到這個年代,秦浩明是絕對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哪怕粉身脆骨也在所不惜!這就是他心中的吶喊!

可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何其難也!所以說,他現在哪裡有閒情逸致考慮葉家小姐和葉家,那又不關他的事情。當然,如果是自己的女人那又另當別論。

“我現在這樣暫時是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倒是你有沒有相好的女子,趕緊叫媒婆提親去。我跟你講啊,這種事情下手要快,不然就後悔了嘍。”

有些事情不方便跟餘佑漢商量,秦浩明只有順着他的話往下說。

餘佑漢卻是目瞪口呆盯着秦浩明,看來好友這次受到的刺激很大,居然主動開起玩笑,再也不是什麼之乎者也,一副老學究的模樣,千萬不要是神經錯亂纔好啊!

“放心吧,我的試百戶大人,兄弟腦袋沒有撞壞,毋須擔心!只是有些事情想清楚了,人生在世除了道德文章,還有許多美好的東西需要珍惜。更何況時下烽煙四起,正是吾漢家兒郎建功立業之時,想想原來日日說什麼聖人教化,未免有些迂腐,如今想來可笑至極。”

秦浩明指着自己的腦門,對猶自呆若木雞的餘佑漢大聲笑着說道。

餘佑漢感覺腦袋有點不夠用,這位兄弟自從清醒以後思想跳躍太大,自己有點跟不上節奏。一會兒要死要活,一會兒貪戀錢財,現在又要棄筆從戎,這一出出鬧得是爲那般啊?

“浩明,你我兄弟二人打小相識相知,過往無論做什麼事兄弟都表示支持贊同。唯有此事望慎重考慮!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引之於個人亦可相同,浩明寒窗苦讀十餘載,十六歲高中臨浦案首,何等意氣風發。今雖鄉試不中,但只是僅此一次而已,尚需堅持不懈繼續努力,爭取下次高中榜首纔是,怎可如此輕言放棄?”

餘佑漢真心不希望自己的好友棄筆從戎,大明朝崇文抑武世人皆知,武人身份和文人相差甚遠。好友雖然性格迂腐生人勿近,但才情學識臨浦有口皆碑,假以時日必然是舉人老爺,自己今後還要他多多照拂。

“國之不存,民將焉附。若是太平盛世,學學道德文章寫寫八股文倒也無妨。可是亂世已經來臨,百無一用是書生,秦某不想韃子鐵騎南下時空自"shenyin"。既如此,何不投筆從戎早做準備,尚有一線生機也未可知?”

秦浩明半真半假向自己在這個年代唯一的朋友闡明心志,同時把對滿清韃子的憂慮也摻雜其中,倒是想看看這個作爲大明基層軍官的好友會說什麼。

“浩明多慮了,韃子只是疥癬之疾無足道哉!只要朝廷剿滅反賊便可騰出手來全力收拾他們,區區蠻夷還不是手到擒來。”

餘佑漢滿不在乎大大咧咧說道。

秦浩明搖搖頭心裡微微嘆口氣,現在是崇禎十一年夏,距離大明滅亡只有不到區區六年的時間。但是整個大明王朝誰也沒有意識到大廈將傾,即使是在對滿清韃子屢戰屢敗的情況下。

秦浩明也不打算反駁好友的話,因爲他知道,餘佑漢的言行代表的是大明的骨氣。

不錯,明朝是沒有漢朝的霸氣:“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也沒有唐朝的強盛:“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更沒有沒有宋朝的繁榮:“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但是它有自己的錚錚鐵骨,令前者全部黯然失色。

щщщ¤тt kΛn¤¢ o

縱觀整個明朝戰史,秦浩明發現明軍無論多麼慘,面臨的情況有多麼危急,都絕不用女人換取和平,絕不割地賠款。哪怕如暴民軍大軍壓城,哪怕如瓦剌大軍圍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不論是哪種情況,都絕不認輸。

明朝:“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仍然寧死不遷都,依舊秉承“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古訓。

即使到了現在明末這種內憂外患中,大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清軍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

不可否認,明朝軍隊的單個戰績在世界上不是最好的,但是明朝確實是世界上所有歷史超過了百年的帝國之中,唯一沒有與其他國家或勢力簽定任何不平等條約,也唯一從不向任何勢力屈服的王朝——哪怕是暫時的。

試問,作爲自詡身爲漢家兒郎的秦浩明,又有什麼理由不喜歡錚錚鐵骨的大明王朝?

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三百四十一節 下套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六百五十六節 徐徐圖謀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三百二十八節 軍事會議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三百零五節 隻身許國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
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六百六十二節 援兵抵達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三百四十一節 下套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六百五十六節 徐徐圖謀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二百二十九節 家宴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三百二十八節 軍事會議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三百零五節 隻身許國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