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

“棘手?有天子、你、我聯手,還有誰能擋?”秦浩明霍然站起身,揮舞着雙手霸氣地說道:

“不要管太多,鄭家只要負責把沒交保護費的商船劫下來,其他的一律本督來對付。

本督倒是要看看,有誰肝膽來捋虎鬚。”

這就是秦浩明要求鄭家加入海關總署的原因,以他的目前戰艦,尚不足遊弋整個南海,也沒有實力對付如此多的海商。

後顧之憂解決,鄭芝豹舔舔嘴脣,一臉希翼地看着兄長鄭芝龍,等待他的答覆。

乖乖,一船收三千兩紋銀,他們一年就有千萬之巨。若是加收幾十倍上去,雖說只有三成歸鄭家,可幾千萬還是輕輕鬆鬆。

“行,那就先試試。”

鄭芝龍原本就是一方梟雄,如此巨大的利益擺在眼前,豈有錯過的道理。

“不過秦督也要多加小心,這些海商背後站着都是江南東林黨人,若是他們聯合起來,勢力不容小覷。”

鄭芝龍到底沉穩些,又補了一句。

“哈哈哈痛快!”秦浩明哈哈大笑,心懷大慰,“鄭總兵無需憂慮,須知東林代表江南,可江南卻非東林。這裡面,可不是鐵板一塊。

從長江向南直至兩廣、福建,無數的工坊,無數的海商,無數的豪門,若是使用得當,便是縱橫天下的本錢。

爲天子可救國救民,爲定邊可開拓四海,這就是本督的志向。

至於前期的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只要本督能給他們帶來利益,這些都不算什麼。”

秦浩明的心裡,有一盤大大的棋局,此刻正隨着鄭芝龍的加入,漸漸拉開帷幕。

“利益?”

鄭芝豹困惑的撓撓頭,收人家如此鉅額保護費,還有什麼利益大得過?

“兩位將軍,家國天下,天下國家,既有家亦有國,南北方萬千是家,合起來便是國,上有天子朝廷,下有億兆黎庶,這便是大明。

聽本督一句,這海關總署的利益,咱們收個五六年是沒有問題的,可要想世世代代,天下恐怕沒有這樣的好事。

畢竟,億兆黎庶的錢財,不可能由一家一姓長期把持。天子也好,本督也罷,還有你們鄭家,見好就收,纔是正理。

希望你們有心裡準備,如此,也不枉你我相交相識一場。”

鄭芝龍歷史上雖然走錯路,可畢竟沒有做什麼壞事,秦浩明這算是給他一次機會,希望他能識趣。

“謝謝秦督指點。”

鄭芝龍微微頜首,不知所想。

“走,帶你們按摩去!”

事情一切順利,秦浩明聳聳肩,站起身朝外走去。

休息一下午,晚飯之前,秦浩明叫過李想,低聲耳語。

秦浩明離開鼓山軍官招待所時,已是月朗星梳之際,鑽入鬆軟舒適的車廂,馬車便緩緩啓動,向總督府駛去。

李想如同秦浩明的影子,適時出現在馬車旁,熟稔地進入車廂,等待着秦浩明的問詢。

看着他一本正經的鬼樣子,秦浩明無奈搖搖頭,隨意問道:“安排得怎麼樣?”

李想笑道:“一切順利,就等秦督發令!”

“算了,一起跟你走一趟,這些太監可蠻橫得緊,出發。”

月光下,秦浩明露出淺笑,志得意滿。

福州城,市舶司李太監官邸。

“快看呀,下雪了!”一着翠色衣裙的丫頭拿手掩着嘴,半晌才尖聲叫喚,召來更多的人。

漫天的鵝毛大雪簌簌飄落,地下薄薄積雪,映得一天一地的銀裝素裹。

寒風一陣比一陣夠勁兒,像小刀子割着似的,直吹得人骨頭都生疼了。

滿園的紅梅,瞬間開得盛意恣肆,在水銀樣點點流瀉下來的清朗星光下如雲蒸霞蔚一般,紅得似要燃燒起來。

花瓣上尚有點點白雪,晶瑩剔透,映着黃玉般的蕊,殷紅寶石樣的花朵,豔到了極致,卻倒讓人心裡生出一絲悽然。

四周萬簌俱靜,香楠木香几上的銅製小香爐薰煙嫋嫋,合着楠木的清香,如淡雅的蘭花香息,飄忽鼻端。

清冷的月光從雕外窗櫺外灑了進來,地上似凝了一層如紗般淡薄的白霜。

李太監依窗而立,焦慮不安的雙手在窗櫺上來回的敲來打去。

這夜靜謐的讓他煩躁不安,緩緩的闔了闔酸澀不堪的眼瞼,望着庭院裡梧桐樹上凋零的落葉,長長地吁了口氣。

花殘葉枯,只要是花草樹木皆擺脫不了這凋謝的命運。那麼人呢?

攏了攏兩鬢已有幾許斑白的發須,眼角的紋路此時顯得更加的深刻。

推門走出書房,硃色官袍在夜空中翻飛得猙獰,墨青色的官靴踩在冰涼的青磚上瑟瑟作響。

冰颼颼的夜風穿堂而過,幾許殘敗零散的花瓣在枝上微微的顫晃,潮溼的空氣裡帶着某種香甜的味道,那美麗得幾近柔弱的花瓣就輕輕的盤旋於地面之間,像極了初冬簌簌飄落的雪花。

隨着一陣沉重的腳步聲,蜿蜓曲折的迴廊盡頭,一縷微弱昏黃的光線出現在他面前,投在滿是墨綠色青苔的小徑之上,泛着一層幽幽的光暈。

一面容慘淡,額上已浸滿一層密密冷汗的灰衣老者,手提琉璃燈躬身立於他身前。

是李福——李府的大總管。

平日說話做事沉重、穩定,在李太監手下當差幾十年來從未見他如今日般驚惶失措之態。

他做事一向井然有序,從未出過任何茬子,如今看他手足失措的模子,想來必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李太監眉目緊蹙,是有所悟。

微微顫抖着雙手,驀然轉身,厲聲道:“快走,出去瞧瞧!”而後,大步流星地向前院而去。

一入中庭,便隱隱聽見府裡一片喧譁,燭火亮如白晝。這突如其來的光線讓他一時不能適應,微眯起那佈滿皺紋的雙眼以緩和燭火刺目的光線。

“總督府帶着一大批軍漢把府邸包圍了!”

李福提着琉璃燈緊隨其後,慌亂的抹了一把頭上的冷汗,上氣不接下氣地道。

廳中的家僕丫鬟聞言全都面面相覷,驚慌之色,盡收眼底。

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
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六百五十一節 調教太子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六百三十一節 彼其娘之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二百四十一節 王樸伏罪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一百三十節 知音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五百一十一節 奪取旅順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二百九十四節 與民爭利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