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論商

順字行是張惟功一手創立,開張時才四個店,現在已經在九城之中開了八個分店,每個分店都有五六十個夥計,除了少數用來撐場面的在外請的中年掌櫃外,全部都是年紀在十幾歲的少年。

開店之初,當然也是歷受艱辛,好在,他是在夾縫中硬擠出來的道路,所選的經營方式和種類,除了會搶京郊苦力所呆的腳行和山西老倌們的塌鋪生意之外,並沒有觸動其餘的權貴們的生意,開業之初到現在,兩年時間,迅速冒起,等到了要引人矚目的時候,現在是已經初成氣候。

當然,開業之初,他的身份和在宮廷之中的地位還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大興縣和宛平縣兩縣沒有找過麻煩,鋪行與和買之役,火夫的力役,從來沒有人煩擾過他,五城兵馬司有時候幫着攆走一些來搗亂的宵小,當然,順字行自己的武力值就夠高的,小小的衝突,自己就能解決了。

發展到如今,惟功已經打算擴大經營的種類,穩中求變,同時,他也發現了一些跡象,順字行的經營方式十分成功,利潤豐厚之極,已經到了引起水池底下大鱷魚們注意的程度了。

……

“李東主好,有日子不見了。”

老蔡迎上前去後,立刻就是很熱情的和李文昭打起招呼。不過眼前這兩個南方商人眼力極佳,已經知道他不是當家主事的人,打了兩聲招呼後,李文昭和宋錢度就擠到張惟功身邊來,長揖致禮,口中道:“在下給張同知大人請安。”

“免禮,兩位想來是來照顧生意的。”惟功攙扶起兩人,聲音中帶着叫人愉快的語氣,對兩個青年商人笑道:“來上門的就是主顧,在這裡我亦未曾穿官服,大家就是以商對商好了。”

“呵呵,大人真是豪言快語啊,在下李文昭,南京商人,做毛皮生意。”

“在下宋錢度,做的是絲綢和瓷器生意,也做一些布匹。”

兩人自我介紹的時候,惟功笑眯眯的聽着,待他們說完,他便立刻道:“宋兄是不是松江府上海縣人,家裡在蒙元時是海商?”

“是的……”宋錢度吃驚於張惟功的年幼,更加吃驚張惟功的博聞廣知,吶吶道:“我家還是在南宋時就開始經商,蒙元時最興盛,本朝國初時太祖高皇帝禁海,後來就轉做絲綢北運,生意就馬馬虎虎,不能和祖上時比了。”

李文昭失笑道:“尊府一年最少幾十萬銀子的大生意,居然只是馬馬虎虎嗎?”

宋錢度低了低頭,但還是有點傲氣的道:“祖上在元時,每年獲得當在十萬以上。”

“呃……”

這個數字實在有點驚人,饒是李文昭是南京的富商子弟,也是很難想象,一個海商家族,一年獲純利十萬兩銀以上是什麼概念。

惟功看看兩個南方商人,笑着道:“上海舊名華亭,宋時番商輻輳,宋廷就在上海設立提舉司和榷場,蒙元時,至元二十九年,以民物繁庶,割華亭五鄉,立縣於鎮,隸松江府,其名上海……”

“大人真是博學。”

“在下今日長學識

了。”

雖然宋錢度是上海人,家族是南宋到蒙元的海商世家,但對上海歷史倒沒有張惟功清楚,至於李文昭,也就只有瞠目結舌的份了。

“上海至京師三千八百里,至南都八百里,至蘇州境八十里,多少商人販運松江棉布至南都一帶發賣,至淮泗、兩湖,閩浙,利市不小,宋兄家族怎麼在松江不做棉布生意,反而做起別的來了?”

“正如大人所說,棉布乃松江特產,所以鄙處的人蜂擁而上……做的人多了,就不如不做。”

“原來如此!”

棉花在明初時種植面積還不大,到明朝萬曆年間,最廣泛和最成功的種值區就是松江府,今上海地區和蘇州一部份,面積廣,土地和自然條件好,產量高,棉農熟悉,採摘和成品都有很完整的流程,除了松江,就屬山東兗州種值棉花也最成功。

在這個時代,普通百姓穿着的都是麻布,在唐宋時,冬天富人也不過蓋蠶絲夾絮的被子,到此時,棉製品算是推廣開來,棉花也成爲松江府最大的收入來源,由棉花產生的各種布匹,也就獲利頗豐。

利益高了,當然是蜂擁而起,做的人多了,竟爭激烈,利潤空間自然下降。

“不愧是幾百年的商人世家,宋兄真是一語中的。”

張惟功點了點頭,微笑着道:“小弟要趕往潞河驛,有一些急務要去辦,兩位東主請在這裡隨意,有什麼事情,交待給老蔡就行了。”

“多謝大人關照,若有機會,在下想置酒請大人赴宴,可以聊的久一些。”

“我正有此意。”惟功落落大方,立刻答應下來。

兩個南方商人大喜過望,還想攀談,但街角已經又過來十餘個騎馬的少年,全部是氈帽箭衣,與這邊的打扮相似,神采氣度,全部是出塵非凡,一見之下,便知道張惟功的伴當都趕過來,兩個商人才不得不退後。

“晉材和國峰跟着,希忠留下看家,大夥走吧。”

趕過來的是已經十六,接近成人的張用誠,兩年半不到,已經生的長身玉立,俊俏非常,眼神之中,透着難以言狀的睿智光芒。

這個少年,是順字行總行的大掌櫃,甚至有一些不明就裡的商人以爲他就是順字行的東家,但張用誠從來知道進退,總是能將惟功宣揚出去,這兩年多,惟功的主要精力還是在督導衆人習武和朝廷之中,他和張惟賢斗的不亦樂乎,兄弟倆人不知道出過多少次牌,互斗的事,在朝中已經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了。

這種情形下,順字行能發展到如今的地步,八家分店都大賺其錢,令惟功賺的盆滿鉢滿,張用誠實在是功勞非淺。

張用誠身邊,是周思進,李守拙,王樂亭、佟士祿、錢文海、馬光遠、趙之臣,都是這兩年嶄露頭角的少年,都是分店的掌櫃或二櫃,在練兵時,也是排頭或隊長,加上王國峰和周晉材,十餘少年都是人中之傑,不論氣質打扮,或是身手形態,都是百裡挑一,難得的齊楚人才。

他們簇擁在張惟功身邊,更凸顯的惟功非比常人,在這麼一羣優秀

的少年之中,如果一打眼看過去,最先的目光,肯定還是會落在惟功頭上,然後纔會去注意其餘的少年。

“走吧。”

惟功的棗紅馬已經八歲口,漸漸從青壯到垂老,但這兩年他還是一直騎這匹老馬,翻身上馬,馬兒一聲長嘶,他哈哈一笑,兩腿一夾,便是帶着衆人向東便門方向急馳而去。

惟功一羣人離開,留守的陶希忠和老蔡一起招呼李文昭和宋錢度兩人,幫忙卸貨,將大宗貨物送到庫中,兩人發貨的地方都不相同,而且是十幾家商鋪,但陶希忠着人記下之後,將憑單送到兩人手中,就算是寄存成功。

“兩位哪怕是想在通州或口外提,只要提前和俺們說好,一切都不成問題。”

“那到不必。”李文昭含笑道:“在下要發的貨物,時間地點鋪名都填好了,照舊便是。”

從店門處出來,兩個南方商人都已經是兩手空空,跟着他們的夥計也是如此,各人面面相覷,宋錢度還是有點兒心中不安,問道:“這樣便是成了?”

“呵呵,成了。”李文昭笑道:“兩日之內,所有貨物發送完畢,到口外是十天之內,然後有憑單回執,收貨的老闆要簽字的。”

“我真是難以想象,想出這麼樣的妙招的居然只是一個少年。”

“他可不平常……宋兄,我們找一個酒樓,仔細說說吧。”

“也好。”

兩人議論時,倒也沒有揹人,適才那個眼露神光的老者也是聽了個滿耳,臉上更顯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待兩個南方人走遠了,這個老者才向自己身邊的一個青年男子問道:“你覺得如何?”

那個男子用不屑的口吻道:“吳惟賢將他吹的天上人一樣,也不過就是一個求田問舍的庸人罷了。經商賺錢,簡直是武人之恥。”

“這個他是有不對的地方,但我對他的才智倒是很欣賞,而且,他的身手確實很不錯啊。”

“是不錯……”這一下青年男子也是不能否認了,只得點頭道:“適才兒子看那一箭了,正面很近距離射出,力道控制的十分完美,角度刁鑽,行有餘力,這少年的射術真的如神了。”

他的話確實是事實,要知道大野豬的皮比牛皮還結實的多,一層接一層的松脂裹在身上,加上沙土和草根等雜物,天長日久,比盾牌還結實,一箭穿過,明顯還有餘力,這個腕力,加上對面射箭的定力,準頭,已經只能用完美來形容了。

“他剛剛對沾衣跌的描述,爲父聽了……”老者緩步而行,身爲一個口音很重的外鄉人,倒是仍有閒庭信步之感,步伐之中,充滿着自信。他沉聲道:“很有道理啊。還有,你對他這個商行怎麼看?”

“不過就是腳行的變種,仗着他的官職和英國公府的信譽取信於商人。”

“你呀,說的太簡單了……”老者臉上露出一抹笑容,竟是說不出的動人,他緩緩搖頭,和聲道:“能想出這樣主意的,在軍中也是帥才了,你居然說的這麼簡單,你小子,這一輩子當個副總兵就到頂了吧!”

(本章完)

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三十章 講官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五十二章 加官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三章 殺良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九章 習武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
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三十章 講官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五十二章 加官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三章 殺良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九章 習武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