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

南洋很重要,可在胡楚元的心目中,這終究只是他的二級戰線。

如果不能穩住中國的絲業和茶業,一切都還是徒勞的,即便他在南洋折騰的再厲害,那也只是無根的浮萍,很快就會凋零。

他對葉文瀾和葉湘雲的信任度是有限的,可還是將南洋公司的事情先交給他們處理。

他甚至不打算去山口洋,而是要去沙撈越的石隆門。

可是,葉湘雲很坦白的告訴胡楚元,那裡已經很難找到華人了。

1861年,三條溝公司和大港公司合併後成立的十二公司決定佔領古晉,並且也實際上的成功了,但是,他們的計劃功虧一簣,並沒有殺死布洛克王朝的創立者詹姆士-布魯克。

詹姆士-布魯克逃離古晉後,迅速在英資公司的幫助下,獲取了大量的軍事援助,並挑唆和利誘當地的達雅人、馬來人聯合進攻石隆門,最終在石隆門血腥屠殺了所有華工。

大約六千多人的華工,包括老幼婦孺全部被殺死,部分逃入西加裡曼丹荷蘭人轄管區的三千多名華工,也陸續被荷蘭人殺死,以至於這一消息被封鎖,幾乎沒有多少人知道實情。

葉湘雲之所以能夠知道這一點,正因爲他們和荷蘭人有着密切的合作關係,荷蘭人也沒有避諱的告訴了他們,並做爲一個例子警告蘭芳公司。

聽葉湘雲說完,胡楚元徹底的陷入了沉默,在場的張靈普、顏士璋和伍淑珍也說不出話來。

是的,胡楚元是一個識時務的商人,以賺錢爲己任。

此時此刻,他再也無法忍耐。

即便十二公司有錯,或者是被逼無奈,他也無法忍受這種事情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是的,這就是南洋,屠殺華人有理,即便無理也無罪,屠殺土著就是犯罪,屠殺白種人更是驚天大罪,要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強國的血腥報復。

只是死了幾個傳教士,八國聯軍就打入中國,要求四億兩白銀的賠款。

死了近一萬名的華人,滿清在做什麼?

草啊。

胡楚元只覺得自己怒火已經要到了極限。

他彷彿已經看見那遍野的屍體,血,赤紅色的鮮血在河水中流淌着,婦孺老人都被燒死在山洞裡,她們掙扎着,掙扎着,期望能夠出現奇蹟,能夠有人解救她們。

這一刻,他的心在滴血。

經歷了漫長的沉默後,他終於開口,夾雜着前所未有的恨意,和張靈普道:“這裡的事,就靠你了!”

張靈普緩緩而堅毅的站起身,抱着拳,眼睛裡快要噴出火焰,和胡楚元一個字,一個字的答道:“大人,屬下萬死不辭!”

胡楚元沉默的點着頭,可他知道,光靠張靈普一個人是不行的。

現在,也絕不是張靈普冒然涌現的時刻。

這件事要經過更爲細緻的安排和策劃。

詹姆士-布魯克已經死了,血債只有他的繼承者,他的外甥,那個主導屠殺的人——查理士-布魯克來還。

他要讓整個布魯克王朝來償還,哪怕這是一個由英國政斧支持的沙撈越王國。

他沉默的在心裡尋思着,尋找一個可以絞殺布魯克王朝的可能姓。

過了很久,他才冷冷的擡起眼簾,和葉湘雲問道:“就在婆羅洲,現在還有什麼地方是我們可以踏足的?”

葉湘雲想了想,道:“樂敦,土著們稱爲倫杜,在沙撈越最北端的港口小鎮,位於加央河的入海處,背靠加丁山。那裡也有金礦,大概有兩千多名客家人和福州人住在那裡,以打漁和淘金爲生。從樂敦向西南,翻過加丁山就是荷蘭人的地盤,向東南一百餘里就到了石隆門和古晉。石隆門前面是古晉,後面是一個山谷口,穿過山谷就到了荷蘭人的地盤,很多人就是死在谷口。”

胡楚元問道:“我們的船能直接進入樂敦嗎?”

葉湘雲道:“這幾年是可以了,沙撈越王國越來越弱,沒有精力管理那裡。”

胡楚元稍加思量,道:“那行,你替我安排一下,我們這裡就去那裡看一看實際的情況。”

葉湘雲謹慎的點着頭,道:“大人放心,我一定給您安排好。”

胡楚元揮了揮手,讓他下去準備一份儘量詳細的婆羅洲地圖,供他參考。

他已經決定去樂敦實地考察一遍,可是,林泰曾、劉步蟾這些人也得要穩住,必須讓他們先到馬尾港。

只要他們進了港,後面的事情就都在胡楚元和何璟的計劃中。

這天晚上,胡楚元就將葉富請到自己的房間,談了談要去一趟沙撈越的事,想讓葉富務必留住林泰曾等人,等他回來之後再說。

聽了這番話,葉富沉思了片刻,不免有些擔憂的和胡楚元問道:“敢問提調大人,此事是不是葉文瀾葉大人安排的?”

聽他的意思,似乎也知道一些內情,胡楚元就點了點頭,道:“確實是這樣。”

葉富道:“大人,不是我不信任葉文瀾這個人,實在是您的安危重於一切,大事都繫於您一人身上。請您稍微再多等幾天,我和鄧世昌在新加坡找些同鄉的商人,聯繫一些廣東籍的武勇陪同您,由鄧世昌陪您去,順便和林泰曾他們借百餘隻槍,以防萬一。”

頓了頓,他又道:“如果沒有劉步蟾,我們倒是可以和林泰曾、葉祖珪說一說,讓他們動用炮艇護衛。眼下肯定是不方便了,南洋這一帶的海盜很猖獗,常用海航線還算安全,前往樂敦和古晉的航線就有點偏僻了,很容易遭遇海盜。這樣吧,我再儘量聯繫一艘裝有火炮的商船,防止萬一。”

胡楚元微微頷首,安全終究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和葉富又商量了片刻,就讓葉富出去辦理這些事。

最近這個月的南海風浪較大,颱風很多,爲了避免萬一,五艘炮艇要等到月底纔會繼續啓程,沿着海岸線航行,途徑越南抵達兩廣。

可也有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了,如果劉步蟾執意要連船帶人都一起孝敬給李鴻章,那他很可能在廣州通風報信,在廣州港口驗船,直接將五艘炮艇劃歸南洋水師。

買船的經費雖然是兩江衙門出資,名義卻歸屬南洋水師,負責買船的人又是李鴻章,這裡面的糊塗賬太多,很難算清楚。

幸好,劉步蟾等人暫時不會急着走。

胡楚元也只能是先讓葉富盡力勸說葉祖珪等人,不要冒險一搏,免得自毀前程。

等了兩天,葉富和鄧世昌在新加坡的廣東會館裡找了幾個可靠的華商,租了一艘專門用打海盜的木帆船,僱了七十多個敢拚命的廣東籍水手,又從林泰曾和葉祖珪的清兵水師營裡借了一批洋槍,由鄧世昌負責統領,陪同胡楚元一起前往樂敦。

胡楚元從太古洋行租的泰昌號是一艘遠洋商船,和這個時代的大多數要橫穿馬六甲海峽的遠洋商船一樣,爲了抵禦隨時可能出現的海盜,船上擁有兩門4.5英寸口徑的阿姆斯特朗火炮,以及兩門47毫米口徑的哈乞開斯五管轉輪火炮。

在馬六甲海域一帶,這樣的商船還算安全,再加上一艘裝着四門青銅炮武裝帆船的陪同,尋常的海盜是不敢冒險搶劫的。

凌晨時分出發,在蔚藍色的大海上航行了四個小時,泰昌號在中午時分才逐漸抵達淡美蘭島和山口洋之間的海域。

荷蘭人在這裡設有海軍基地,負責打擊附近海域的海盜,同時也就牢牢鉗制住了整個西婆羅洲的出口,一律要得給他們交稅。

漸漸能夠看到陸地的時候,船上的人也發現了荷蘭人的艦船,並且是極其快速的駛過來。

聽到這個消息,胡楚元立刻從船艙裡走出來,用望遠鏡遠遠的觀望着對方的艦船。

這看起來似乎不是一艘很先進的戰艦,船上依然掛着風帆,船體規格約有三千噸的排水量,和泰昌號差不多。

旗枙上,尼德蘭王國的三色旗在風中飄揚,耀武揚威,彷彿在宣誓着他們的權勢。

看着這面旗幟,胡楚元心裡冷笑的罵道:算他媽個屁東西,也就敢在亞洲欺負一羣土著。

見張靈普過來,他就將望遠鏡給了張靈普,又和葉文瀾問道:“他們是不是要過來查看?”

葉文瀾在這一帶的經驗豐富,搖了搖頭,道:“不至於,他們對英國人的商船還沒有那麼猖狂,只是做做樣子,或者是來打個招呼。”

張靈普看了一會兒,和胡楚元道:“應該是一艘三千噸位左右的老式巡洋艦,外面都沒有包一層薄鋼板,即便是扯上風帆也未必能追上咱們。”

胡楚元哦了一聲,更加不放在心上,回到自己的船艙裡,繼續和葉文瀾、葉湘雲談一談婆羅洲的情況。

果不其然,那艘荷蘭巡洋艦隻是遠遠的通過旗語和泰昌號交流一下,詢問附近海域的情況,隨即就離開了。

不久,站在泰昌號的甲板上,胡楚元就能看到了山口洋那漂亮的深藍色的海岸線。

山口洋位於加裡曼丹羣島的西海岸線上,整個海岸線呈月牙形狀,對港口有着很好的保護作用,受熱帶季風的影響,西海岸本身也比北、東和南海岸要平靜很多。

等船漸漸駛進港口,城鎮也就一目瞭然的出現在眼簾中。

胡楚元聽說了無數次的山口洋港鎮並不算大,因爲海港條件良好,周邊沿海灣又存在着大片的熱帶平原田地,明朝時期就有很多華人在這裡落足,逐漸開拓出一個熱鬧而繁華的城鎮。

在這裡,通用的語言是客家話。

然而,真正的管理者是荷蘭人。

在泰昌號停下來不久,立刻就有幾名荷蘭官員帶着一些土著人上船檢查。

雖然船上沒有貨物,荷蘭人還是強行索取了一百洋圓的港口租金和治安稅,以後每停一天都要加收十二個洋圓,如果有貨物上船,那就要收取不低的出口關稅。

等荷蘭人檢查結束,胡楚元才上岸,在張靈普和鄧世昌等人的陪同下,看看山口洋的實際情況。

相比英國人,荷蘭人在治理殖民地上的本事是非常差的,加上長期和清朝廷、華人的衝突,對華人的態度也是非常惡劣。

可以說,印度尼西亞的第一次屠華事件就是荷蘭人挑唆的,他們這麼做的目標只是要奪取華商在當地的經濟利益和貿易特權。

從那以後,類似的事件就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在另一邊的新加坡和英國殖民地,這樣的情況就幾乎沒有發生過,英國人對於殖民地內部的民族糾紛一貫採取分地治理的方式,而不是單純粗暴的壓制,更不會放縱土著和華人相互火拼。

這個時代的荷蘭人只是一羣唯利是圖的殲商,一定要讓他們流光最後一滴血,他們纔會懂得尊重別人。

假如可以,殺光也再所不惜。

連胡楚元這樣的人都會爲之憤怒,恨不得將所有南洋的荷蘭人殺光,足以證明此時的荷蘭人是多麼的可恨。

當然,天地會、和順堂、蘭芳公司這些人也不是好東西。

即便打着反清復明的旗號,社團終究還是社團,都只是扶不上牆的爛泥巴。

在山口洋轉了一圈,胡楚元主要是在觀察本地商鋪的經營狀況,由此來判斷當地的經濟水平和特點。

他重點觀察的對象是外銷物資,棕櫚、橡膠的種植還沒有任何的發展,主要的外銷物資是甘蔗、土糖、香料、硬木。

據胡楚元所知,由於國內目前的經濟狀況還湊活,窮人雖然很多,富人也不少,每年至少要從南洋進口300萬兩銀子的硬木料,幾乎都用於打造傢俱。

這是葉文瀾主做的市場之一,也是南洋商行未來的主要盈利點。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一十章 阿薩姆(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員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戰了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二百零八章 無功不受祿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二十六章 日本人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二百零六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鮮這個小國很重要第三十七章 富紳雲集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國,新的起點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一百一十章 阿薩姆(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七十二章 梅啓照的政績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蘭灣戰役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二十一章 傳世之寶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登乾的恐嚇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倫敦會議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留學生的未來第二百四十六章 琉球島戰役(四)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詭道也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二十章 顏士璋推薦的七個人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八十六章 官不與民爭富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二百七十三章 人人有錢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九十七章 華蘅芳和太古洋行第五十七章 密帳第二百五十章 胡維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