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最後的陌刀?火龍舞

長安以西、鳳翔府以東的平原上。

渭水在南邊泛蕩着波瀾,寒風從北部吹來,將一列車陣吹得異常冰冷。

郭威在這裡結車成陣,車陣自然不可能延綿百里,因此工事兵在百數十里的戰線上安插了大小一百多個營寨,有些營寨埋伏了步兵,有些營寨埋伏了弓弩兵,有些營寨只是空營,有些營寨堆滿了柴草,有些營寨甚至埋藏了炸藥。步兵、弩兵、長刀兵輪流在各營寨中流動,車陣扼道路之咽喉,一百多個大小據點則限制了石晉軍隊的攻擊。

當石晉軍隊進攻車陣時,附近的營寨會射出弓箭,或者突出騎兵,作爲掩護或者輔助攻擊。當石晉軍隊進攻營寨時,車陣後面會推出騎兵或步兵,與石晉的軍隊進行營寨的爭奪戰。

在過去的十幾天裡頭,劉知遠很吃郭威的虧,當他爭搶一個戰略制高點——天字乙號寨時,折從適引騎射兵從外圍飛射,晉軍付出了相當的代價才逼入寨內,唐軍步步撤出,可就在晉軍發出勝利的呼聲時,大火從天而降,地火從天冒起,可怕的火焰吞沒了天子乙號寨的一切,攻入城中的數百精兵與寨子一起變成了灰燼。

在十七天的時間裡,劉知遠拔除了唐軍二十五個據點,卻已經付出了超過六千人的代價,由於這二十五個據點的喪失,車陣的左翼便暴露了出來,郭威下令在騎兵的掩護下車陣後移二十里,這裡又有一羣新的營寨據點。

然而對劉知遠來說,損失最大的不是兵員,而是時間。在破除了郭威三分之一的戰略縱深,然而時間也過去了半個多月,這時候,石敬瑭明白了過來。

“郭雀兒在拖延時間!”

代表石敬瑭來巡視軍情的桑維翰,對劉知遠說:“這樣下去,要推到鳳翔府,少說還得再花一個月,要攻破鳳翔府,那得等到來年的春天!再要攻到張邁所在的秦州,那得到什麼時候!”

“這個我曉得。”劉知遠說道:“但是郭威並非易與之輩,本來車兵是早被淘汰的兵種,但他加以改造,卻在這個特殊的地形中發揮了作用,車、騎、步、弩結合,再加上火器犀利,又有精兵隨時準備突擊,兵力雖然比我們少,但我們的進攻急不得!急了,就會露出破綻,到時候,反而是欲速而不達。”

“那大將軍的意思是?”

“得等!”劉知遠道:“一步步來,郭雀兒已經被我壓制住,我們也只能這樣推進,越要快,只會越慢。”

“陛下只怕沒這個耐性!”桑維翰冷笑道:“陛下的耐心,已經被磨得快盡了!契丹、孟蜀,也不斷在向我們施壓!契丹已經縱下數百里,孟蜀也已經逼到了秦州之南,而我們卻還被扼在這裡,連鳳翔府的城牆都望不見,大將軍叫陛下如何在契丹、孟蜀前面擡起頭來!”

劉知遠淡淡道:“那是沒辦法的事。如今張邁三面受敵,套南朔方兵馬已被突破,夏州也已被圍,但這些都只是外圍,契丹能夠突破本是意料中事,真正堅硬難摧的,是張邁最後的這一層防禦:北方是正在環馬高地與契丹相持的陌刀戰斧陣,東面就是郭威的這個車陣。這兩個,都不是想突破就能突破的。其實,陛下與其催我出戰,倒不如向孟蜀施壓——現在最能直搗張邁腹心的,就是他們!”

————————————這場戰役,契丹、石晉、孟蜀三面圍攻,三面攻擊中,契丹離得最遠,但戰果顯著,石晉一開始就遇到了郭威,所以步步難進,只有孟蜀離張邁所在的秦州最近,又未遇到頑強的抵抗,所以局部勝利也得來最易。

如今孟蜀兩路大軍,一路已經奪取了蘭州金城的附屬城銀城,但蜀軍奪城之後卻沒能繼續擴大戰果攻佔金城,而只是吞併銀城後與金城相持;另外由孟昶統領的大軍更是逼到了渭河南岸,隔河就望見了秦州。

可是,孟昶也並未立刻進行渡河戰,這時候秦州屯聚着張邁的龍驤鐵鎧軍,鷹揚軍和汗血騎兵團也忽然偃旗息鼓,不知去了哪裡。這三大戰力乃是天策唐軍最核心的騎兵。王處回認爲,如果蜀軍在契丹、石晉兩軍到達之前就單個兒渡河作戰,說不定會獨立對上天策軍的三大騎兵!在關中平原這種地形,以步兵爲主的蜀軍如何是龍驤、鷹揚、鐵鎧三大騎兵集團的對手?

“張邁的詭計,必是圖謀各個擊破——他以郭威車陣拖延石晉,以陌刀戰斧陣拖延契丹,而誘我們率先攻打秦州,若我們孤軍挺進,定會跳入張邁設下的陷阱!爲今之計,莫若催促契丹、石晉,只要他們能夠突破環馬高地以及鳳翔府,三方會師秦州城下,那此戰就萬無一失了。”

對於他這個推論,孟昶深以爲然。這時天氣已經越來越冷,風也越來越幹,來自成都溫潤皇宮中的孟昶,連握刀都覺得難受!要他在這樣的氣候下冒險渡河,獨個兒去面對張邁的主力,孟昶沒那麼傻!

反正蜀軍已經推到了張邁眼皮底下,這個時候,孟昶當然最有理由要求另外兩方加快進兵速度!

——————————————長安城內,石敬瑭接到孟昶第四次催逼之後再坐不住,他已經西出長安城門三次,但前方劉知遠遲遲未能突破郭威的車陣佈防,這讓他大感丟臉。

劉知遠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但是石敬瑭認爲現在是非常時期,他敏銳地覺察到:既然張邁的意圖是拖延時間,那麼自己就絕對不能讓他拖延時間!甚至付出損兵折將乃是局部失敗,也要打破張邁的拖延策略!

“告訴劉知遠!”石敬瑭第五次派出了使者:“我不管他用什麼手段,三天之內,我要駕臨鳳翔府!”

跪接命令之後,劉知遠眉頭緊摶!這道命令,讓他極其難受!只要再突破郭威的這一層防禦,那麼就能抵達鳳翔府城下。可是要突破這一層防禦,三天的時間太少了。

“這個時候,我們不能亂!誰先亂,誰就要出岔子。”副將勸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郭雀兒如今雖然被我們壓在下風,但是仍然有反擊之力!我們不能貿然進行沒把握的進攻!”

“但是,陛下的考慮,並不是沒有道理!”劉知遠道:“張邁的大戰略,很明顯已經是在拖延。他的部署,南部虛而東北實,肯定是在等待着什麼機會將我們各個擊破!我們給他時間,就是給他機會去扭轉整個大勢,若是大勢扭轉,那時候就算我們軍力保全也沒用了!”

“各個擊破?他是要先擊破誰?”

“這個還看不明白。”劉知遠道:“但龍驤、鷹揚、汗血三大騎兵至今未動,他們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是張邁企圖突破的地方!”

說到這裡劉知遠忍不住罵道:“其實現在最能試出天策虛實的,就是孟蜀!若是孟昶有膽量渡河一戰,不管勝敗如何,張邁都得露底!”

“可如何張邁就埋伏着等蜀軍往坑裡跳呢?”

“那對大局沒影響!”劉知遠道:“只要試出張邁的虛實,就算孟昶全線戰敗,我們與契丹聯手也仍然能夠取勝!”

————————————————在劉知遠心中,蜀軍的出現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只是牽制輔助的作用,而並非決定性的力量。

但對孟蜀來說卻不然,要他們用自己的生死做賭注,爲石晉、契丹一探張邁虛實,孟昶和王處回都還沒有這麼偉大。

————————————————“那現在我們該怎麼辦?”副將問道。

“沒辦法,君命難違,而且我也不想再這麼拖下去了。”劉知遠道:“傳令下去,從全軍之中挑選八千精銳!我親自引兵出戰!這一次,我用自己來賭一次!”

晉軍的行動出現了變化,劉知遠彷彿不顧傷亡,催動着大軍飛蛾撲火一般向車陣涌去!車陣在這種猛烈的衝擊下幾次幾被攻陷,但晉軍的代價卻更大,進攻的人馬倒下了一批又一批,鮮血染紅了車陣外面的土地,火焰燒紅了戰車,然而郭威所在的指揮台卻依然屹立。

“劉知遠坐不住了!”郭威拿着千里鏡,看着當下的戰局,對身邊的楊信說道。正在進行激戰的是步弩弓射,騎兵們反而閒着。

楊信道:“這樣單靠車陣步弩,兄弟們壓力太大,請都督許我出戰!待我去衝殺一陣!”

郭威道:“不,現在車陣的壓力雖大,但應該還扛得住。我說劉知遠坐不住,倒不是指他的正面進攻。”

“都督你是說……”

“正面進攻,看似猛烈,其實還是虛的!”

“這樣的進攻,還是虛的?”

“對!”郭威道:“這樣的進攻,傷亡之大難以估計,但就算取勝了又能怎麼樣?不過是將我逼退罷了。付出的代價和他能收取的戰果不成對比。因此這樣的進攻,必然是爲更大的圖謀打掩護!”

“都督是指,劉知遠另有詭計?”

“是!”

“會是什麼詭計?”

“我也想不明白。”郭威道:“車陣有我正面抵擋,北面側翼有折從適,南邊就是渭水,我自認這個佈置已無破綻,他就算要耍詭計,還能怎麼耍?但我有預感,他一定要耍詭計!”

“那怎麼辦?既然想到對方有詭計,那我們就該有所防範!”

郭威看着車陣前沿慘烈的激戰,沉默許久,才道:“咱們想不到劉知遠要幹什麼!防範,未必防得住,但至少得有所行動!”

楊信道:“都督!劉知遠若是步步推進也就算了!他既然想要出奇制勝,那麼防禦必定出現破綻,請許我出戰,待我去偷襲他的主營!”

郭威遲疑着,道:“以奇易奇,未必是好事。再說你若孤軍偷襲,若不能全身而退……”

楊信道:“此戰干係東線防禦,更干係着整個戰局的成敗!若是不能得勝,我們所有人都無法全身而退!”

郭威沉默了好久,道:“那好吧,不過……不要偷襲劉知遠的主營了。”

“那……”

“既然要冒險,我們就鬧一場更大的!”

————————————北路戰線的環馬高地,戰爭狀況已經大大改變。

耶律德光終於不再堅持一戰決勝,他接受了撒割和課裡的建議,轉由於他們兩人主持戰局。在三天的時間內,撒割和課裡、徒離骨各領大軍,對環馬高地發起了無間斷的攻擊!

環馬高地的地形限制了胡馬十數萬人一起涌上也沒有便宜,這時大軍卻分別以撒割、課裡、徒離骨所部爲主力,分班休息,每次七萬大軍涌上,發動死攻!

契丹的兵力並沒有二十一萬之衆,也就是說契丹的三班倒並非將兵力平均分配爲三撥,而是交叉分配。

契丹戰馬一匹接一匹倒下,大唐陌刀一柄接一柄折斷!一開始奚勝還企圖讓兩成部隊輪流休息,但沒多久便被契丹三大將逼得每一個時辰都將所有的戰力投入戰場——若不如此就無法應付!

這是車輪戰術,而且是契丹傾盡全力所進行的車輪戰術!每一次的進攻,契丹人也都在拼命!尤其是外圍部族,他們的頭顱和鮮血都被廉價地拋灑在環馬高地附近!

耶律德光對於陌刀戰斧陣的堅強十分詫異,撒割、課裡和徒離骨每一次的用兵都無可挑剔,契丹戰士的進攻也毫不留力!如果不親眼目睹,沒有一個契丹人願意相信在這樣的攻擊之下,還有人能撐過兩天!

但是奚勝卻熬到了第三天!

三十六個時辰過去,就連輪換休息的契丹人也被拖得有些疲倦了!

而唐軍呢?奚勝便是三十六個時辰沒閤眼!大部分的將士也是如此。人就是鐵打的,這時也都熬不住了!

兩萬唐軍雙眼佈滿了血絲,許多人已經完全是靠着榨乾生命最後的精華,以意志力在支撐自己的行動!

“奚將軍!”赤丁的戰馬已經被累得吐血,“我們,能否撤退?”

“撤退?”劉黑虎充滿血絲的眼睛一睜。

“陌刀戰斧陣,乃是我軍精銳……”赤丁低聲說:“我等輕騎,死了幾萬都不要緊,但陌刀戰斧陣……不能丟啊!請讓陌刀戰斧陣撤退,我來斷後吧!我等死了,於天策無損,於大唐無損……”

不等他說完,劉黑虎已經大怒起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最精銳的部隊,當然是在最艱險的時候用!龍驤軍是怎麼出來的?鷹揚軍是怎麼出來的?楊信的槍王神騎是怎麼出來的?那都是在最危險的戰鬥中殺出來的!撤退?現在撤退!那我們以後在其他部隊面前還怎麼擡得起頭來!”

他昂起了頭,叫道:“陌刀戰斧陣可死於此,卻不可敗於此!可折於此!卻不可辱於此!陌刀可以再造!但我們若將一個怯懦行徑留給後人,那陌刀戰斧陣就真的毀掉了!”

赤丁聽得滿面羞愧,奚勝也道:“黑虎說的對。陌刀戰斧陣是存,還是毀,不在我們的生死,而在我們的勇怯!現在只剩下一步了,我知道大家都很艱難,但我們退不得!”

他撫按着赤丁的背脊,道:“不過赤丁你的話也不是完全沒道理。這裡有三百多陌刀戰斧傷病,你用你的人馬,將他們帶走吧。”

“啊?”赤丁大感詫異。

奚勝道:“這些人,如今已經不能再戰,但他們卻懂得如何運用陌刀,他們也經歷過了這場血火的洗練,知道怎麼教導以後的少年子弟!這些兄弟,就是陌刀戰斧陣的種子!你將他們帶走吧,帶回去!”

“我不走!”赤丁道:“要走,應該是我們走!”

“你留在這裡,作用已經不大了。”奚勝道:“最遲在今晚,一切就要發生了!”

“什麼?”

猛地北方號角吹響!契丹的又一輪密集進攻又開始了!

奚勝哈哈笑道:“來了,來了!”

赤丁道:“來了?”他側耳聽了聽,道:“我怎麼聽不出這號角和前面幾次有什麼區別……”

“契丹的號角沒有區別,”奚勝道:“但是,我們的兄弟卻已經到了極限。我們沒有力氣支撐過今晚了。今晚,就是最後的一戰!赤丁聽令!”

“在!”儘管疲累,赤丁卻還是肅然領命。

“率領本部人馬,將不能再戰的傷兵帶走!”

“奚將軍……”

“你要抗命麼!”奚勝一怒!

赤丁頭一低,道:“屬下領命!”

——————————陽光昏黃,伴隨着冷風,將環馬高地照耀得異常淒冷。

隨着夕陽沉下,大地越發昏黑。

奚勝感到自己的頭腦似乎也不能保持靈活了,有一種昏熱在旋轉,讓自己幾乎不能做出最準確的判斷。

但他總算還有一個堅定的念頭在:“打下去!打到最後!”

這時候,南方傳來一道命令,是張邁的親筆:“軍情自決!”字最後兩筆卻有些歪斜,顯得有些猶豫。

“自決?”奚勝嘿的一笑,他彷彿看到張邁在秦州聽到環馬高地苦戰的戰報之後,顫抖着手含淚寫下了這一道命令:“元帥是說,如果我現在覺得擋不住,就能撤退了麼?嘿嘿!元帥啊,連你也小看了我陌刀戰斧陣的決心!”

他對劉黑虎道:“這些年的萬里征戰,我學到了一件事情。”

“請奚將軍教導。”劉黑虎忽然變得客氣了起來。

奚勝整理了一下自己越加昏熱的頭腦,道:“戰前的部署,是很重要的,但能否發揮作用,卻要看將士是否用命,就是這麼簡單。”

這不算什麼大道理,但在此刻說將出來,卻另有一種力量。

劉黑虎道:“就是說,如果我們作戰不夠勇敢,那麼元帥的所有謀劃就將全部落空嗎?”

“是!”奚勝道:“我們所進行的事情,換了秦西十餘州九萬大軍來,這環馬高地是二十四個時辰也守不住!但我們守住了!因此……”他將張邁的紙團揉碎了,道:“元帥固然是英雄,但我們手下的這些兄弟更是英雄!沒有他們的拼命,就無法成全大唐的輝煌!這場大戰將來能否勝利,不是靠謀劃出來的,而是靠我們和楊都督用命拼出來的!”

——————————這一波攻擊,剛好又是輪到徒離骨打頭,契丹大營內,撒割對課裡與蕭緬思說:“唐軍的力氣已經耗盡了!死戰就在今夜!”

課裡道:“那麼,我們也該早做準備。”

撒割讚道:“奚勝真是了不起!雖然我們發動車輪戰,但如果留一點力量,只怕就沒辦法將他們拖到現在的程度,他竟然能夠支撐到這個地步!如今就連我們的兒郎也都累了,也都疲了!今晚在陌刀戰斧陣崩潰的那一瞬,唐軍鐵騎必定衝出,這是他們的乾坤一擊,這一衝必定雷霆萬鈞!”

他有些沉重地看着一柄折斷的陌刀,陌刀將士有一個傳統,如果戰場失陷,將會盡力在最後將陌刀砸碎,以免陌刀流落敵人之手!

撒割道:“陌刀戰斧陣的防禦如此可怕,即將出現的衝擊可想而知!只怕也會超乎我們的想象!今晚這一戰,或許我們會出現退敗!甚至是大退敗!”

“那怎麼可能!”蕭緬思道。

“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撒割道:“我契丹騎兵,和漢軍不同,漢軍陣勢堅穩,不易敗,一敗則容易全軍崩潰。我軍易來易去,其實容易擊敗,但敗後仍能重新聚集。就算張邁集結了麾下所有戰力,他最多隻是將我們衝退數百里,將我們追趕過靈州夏州,追趕過黃河銀山,獲得打敗契丹的美名,這就是他們能做到的最大戰績!但要全殲我們,則絕無可能!”

撒割說的,乃是胡漢兵種的特點,遊牧騎兵易勝易敗,但不易全殲,漢家軍隊要想打敗遊牧軍隊其實不難,但要殲滅他們,那卻是千難萬難,就算有十倍的兵力也未必能夠做到。

課裡沉吟起來,道:“所以如果今夜是大決戰,那麼張邁的目的,就不會只是擊敗我們!”

“是。”撒割道:“用陌刀戰斧陣的性命,來換取一勝,未必值得!就算用來換取大勝,那也未必值得!所以我料他們今晚的目的,必在斬首!”

“你是說……陛下!”

“不錯!”

撒割道:“若用陌刀戰斧陣來換陛下,那……那就夠本了!”

蕭緬思心中暗驚,這些話,當着耶律德光的面,卻是誰也不敢說的。

課裡道:“那麼今晚,我們就有兩件事情要做了!第一件,是趁機殲滅陌刀戰斧陣,再一舉重創衝出來的唐軍起兵!這件事情,我來做!”

撒割道:“至於第二件,就是保護陛下!這一件,我來!”

蕭緬思沉吟道:“我不信唐軍能夠衝到陛下跟前!我契丹男兒,可不是吃草長大的!”

撒割道:“對方今晚必定拼命,一夫拼命,萬夫難當,更何況對方是準備已久,這一衝必定難以抵擋,就算腹心部,也有可能會一時間被找到破綻!”

蕭緬思道:“好,如果真是如此,我也必死力護駕!”

——————————“譁——”

在吐谷渾以及阻卜部等兩萬人涌過去後,腹心部也踏過了馬嶺河,巨大的吼聲震盪着黑夜,今晚的肉搏到來了!

赤丁準備妥當,來向奚勝告辭,劉黑虎道:“我先上去!”忽然覺得後腦一痛,暈了過去。奚勝對赤丁道:“他也沒力氣再戰了,將他帶走。”赤丁一愣,奚勝喝道:“快走!”

赤丁含淚領命去了。

奚勝取出陌刀,撫摸了一下兩邊刀鋒,道:“今日與你,一同殺胡!”

一招手,八百純陌刀兵隨他踏出,走下高地。

前方數千人在混亂的夜色中涌來,奚勝定眼看時,卻是東胡室韋部,奚勝哈哈笑道:“來得好!”以秦腔吟道:“青海長雲暗雪山!”

八百陌刀將士齊聲應道:“孤城遙望玉門關!”

室韋騎兵已經衝近,他們聽不明白這秦地腔調所吟誦的唐詩是何意思,就要踩踏過去時,陌刀軍背後的工事兵將忽然朝天放出二十條火龍,火龍竄天而起,照耀得百丈方圓大是光亮!

步騎已經衝進,步兵從高地而下,騎兵仰面衝鋒,奚勝背後陌刀忽然閃出,吟道:“黃沙百戰穿金甲!”

甲字出口,八百陌刀如牆而進!冷豔的刀光在火龍的照耀下變成金黃,黃色的光芒如夢似幻,一陣滾動,便聽馬蹄悲鳴,人馬腑臟亂滾,拋灑下坡!

血肉噴灑之中,八百陌刀將士齊聲應道:“不破胡虜終不還!”

陌刀陣數步踏出,室韋前鋒二千人盡滅!

後來的胡兵聞得唐詩,見得刀光,嚇得屁滾尿流!

契丹騎兵陣勢便有後撤之勢!

徒離骨大駭,急催兵馬前進,吐谷渾、胡化漢兵心中既怯,又不肯就做炮灰,雖然有督戰隊在後威脅也不肯戮力而前!

奚勝趁機殺下,但過處,兵不留行,擋着斃命!

耶律德光在馬嶺河對岸高處,用千里鏡望見,忍不住驚呼道:“漢家竟然還有這等男兒!”

這時馬嶺河已被填斷,上游河水四溢,將周圍變成一片沼澤般的泥濘,只是泥濘不深,拖得馬腿,陷不得全馬。

課裡大呼一聲,有數百騎兵猛衝過來!這些騎兵全部用銅鐵爲皮包裹,或兩騎,或三騎,或四騎,全部都用鐵索忽鎖,又將馬上騎士捆死在馬背上,騎士們不得不手持長槍挺而向前,衝過馬嶺河後將馬尾點燃,戰馬吃驚,不顧死活猛衝過來!這是與敵俱亡的敢死陣勢!

陌刀刀光閃耀,但刀鋒劈得開銅皮,卻也不能如劈開皮肉一般順暢,只一窒之間,馬蹄已經臨身!人力畢竟擋不住馬力!

陌刀陣已被衝破了兩個口子!

奚勝喝道:“地滾戰斧!”

三百戰斧兵從後滾出,陌刀長,戰斧短,陌刀將士身材高壯,戰斧將士卻是身材矮壯,三百戰斧兵滾將出來,斧頭直劈馬腿!契丹戰馬的銅鐵皮裹住了馬頭馬身,裹不住馬腿!一腿斷折,一馬栽倒,一馬栽倒,連着數馬!剎那間倒成了一堆堆!

陌刀將士以陌刀回撩,猶如劈瓜斬菜!

此刻戰場之慘烈驚世駭俗,那些外圍兵馬全部被嚇破了膽!就算有十倍之衆,也都不敢上前!

卻有一彪飛騎迎難闖來,契丹諸軍齊聲大叫:“阿魯掃姑!阿魯掃姑!阿魯掃姑!”

奚勝笑道:“契丹腹心部三大驍將,也要出動了麼!”

那正是契丹猛將阿魯掃姑,腹心部三大驍將之一,他所率領的千騎也正是契丹腹心部三大精銳部隊之一!雖只千騎,卻是千能破萬!

這時陌刀戰斧陣雖然屠戮了銅皮馬,陣勢卻也稍亂了,阿魯掃姑趁勢殺上,他力大無窮,闖入陣中之後以七十三斤重鐵棒狂砸,陌刀雖然無堅不摧也折不得他的重鐵棒,棍風到處,死傷狼藉!

千騎倏忽進退,無人能擋!

“好阿魯掃姑!果然是猛將!”奚勝吟道:“胡瓶落膊紫薄汗!”殘存五百陌刀聞詩背靠成圓,應道:“碎葉城西秋月團。”

衆陌刀向外,結陣成圓,外圈三百五十人,三百戰斧埋伏於內!戰斧手之內又是五十陌刀,正是裡外三圈!

阿魯掃姑依舊狂砸過來,外圈抵擋不住,戰斧手要砍馬腿,阿魯掃姑鐵棍長達九尺,他手臂又異於常人,伸出時連帶兵器超出丈許,向前下方几個撩動,擋着筋斷骨折!

戰斧都尉眼看難以抵抗,叫道:“明敕星馳封寶劍!”

戰斧衆都滾了開去,讓開一條路來。

奚勝笑道:“看我夜戰取樓蘭!”卻將陌刀反握在手中,周圍士兵一看都散出兩丈開外。

奚勝大踏步迎了上去,阿魯掃姑騎的是千里馬,轉眼間已經奔近,大叫:“今日我阿魯掃姑便建首功!”重鐵棒向下狠砸!

奚勝就在人馬極近的一剎那,猛地一個旋身,這一刀有個名堂,喚作“陌刀反旋斬”!乃是陌刀貼身近戰的絕技,需得有敵人刀劍刺到眉睫眼睛也不轉瞬的定力、視赴黃泉如歸家的無比勇氣,以及毫釐也錯失不得的精準判斷力,再加上激發人體體力極限,再借得旋身之勢方可施展,唐軍那麼多人,能練成這一招的只有楊定國、郭師庸、奚勝和劉黑虎,如今郭師庸戰死,楊定國年老,舉世就只奚勝與劉黑虎能使。

電光火石之間,周圍三丈人人覺得寒風砭體,陌刀如閃電一般旋過,在重鐵棒尚未砸下的那一瞬將千里馬連同阿魯掃姑一起攔腰斬斷!

耶律德光在遠處驚駭得大叫一聲,手中千里鏡幾乎脫手!

奚勝使了這一招後但覺全身疲累欲死,連刀幾乎都拿不住了,周圍陌刀兵趕緊上前護持,但這一刀之威卻震懾整個戰場,跟着阿魯掃姑來的精銳千騎雖然驍勇,在阿魯掃姑迎風斷成兩截的那一刻也全都呆住。

戰斧都尉喝道:“殺!”

刀斧滾動,又是一輪屠戮!

奚勝這一刀震得契丹萬衆萎靡,環馬高地上唐軍本來已經被打亂了陣勢,岌岌可危,這時鼓起勇氣,死命反攻,竟然有了反敗爲勝之勢!

————————————耶律德光大怒道:“此戰若殺不得這奚勝!以後我漠北漠南將士,見了陌刀便不敢再戰!”因舉刀道:“今夜之戰,必要踏平環馬高地!”

契丹腹心部一齊應命,腹心部三驍將的另外兩員大叫道:“我們替阿魯掃姑報仇!”

正是拽剌化哥與窟魯裡!

阿魯掃姑所統領的千騎不愧是精銳中的精銳,雖然首腦被殺,又身陷重圍,剩下的數百人還是負隅頑抗!拽剌化哥與窟魯裡率衆衝上,陌刀圓陣又臨危機!

殺到這個地步,契丹人已無暇驅趕外族爲炮灰,那些外圍兵馬看見陌刀就腿軟,幾乎也都插不上手!

拽剌化哥首先突入,接應上阿魯掃姑的殘存兵馬,闖破了戰斧陣,五十陌刀兵急忙保護奚勝,奚勝長吸一口氣,振臂推開他們,長吟道:“秦時明月漢時關!”

五十陌刀近衛一齊流淚,應道:“萬里長征人不還!”不再顧念奚勝,轉身撲入敵羣,但殺一個夠本,兩個有賺!

拽剌化哥引兵衝近,連殺五個陌刀兵,已經衝近奚勝!

奚勝讚道:“好猛的胡將!”又是反手持刀,拽剌化哥想起他就是如此殺了阿魯掃姑,吃了一驚,但想千萬契丹將士都看着自己,如何能夠後退?咬牙衝上,交鋒時猛地一勒馬,那千里馬人立而起,拽剌化哥長矛刺下,透入奚勝左肩,便在此時刀光一閃,千里馬雙蹄齊斷!

原來這陌刀反旋轉耗費的氣力、精力極大,無法連續施展,奚勝這第二次用力氣、精準便都不足,只劈斷了馬腿。

拽剌化哥滾在地上,奚勝這時已經掄不動陌刀,便棄長用短,拔出橫刀殺敵!一刀劈斷了拽剌化哥右臂!

契丹腹心部一起搶上,救回了拽剌化哥!

奚勝隨手在地上抓起一把溼泥,塞在傷口止血,他見這一輪自己竟然又未死,哈哈一笑,長吟道:“但使龍城飛將在!”

尚未死去的三十餘陌刀近衛齊聲應道:“不教胡馬度陰山!”

環馬高地上已經混亂了的近萬唐軍將士,聞言一起高唱:“不教胡馬度陰山!”

奚勝哈哈大笑,便揮橫刀前衝!他只一人,又沒了陌刀,但契丹腹心部這時已經被他的神勇鎮住,竟然齊齊後退!

窟魯裡甚是駭然,這時他已經突破戰斧圈,但一時竟然不敢上前殺奚勝,只是叫道:“騎射準備!射!”

他身後帶來的乃是契丹精銳中的精銳,不止能衝殺,還能騎射!猛地五十餘騎收刀用弓,連珠箭發,百弦震動!

奚勝腳邊一個雙腿斷折的陌刀將士隨手抓起障刀,一手撐地,奮力飛身而起,擋在奚勝身前!箭雨之下,障刀哪裡擋得完全?那將士便成了刺蝟一般!

奚勝左額、左肩、左胸,也插了十幾支羽箭,卻仍然屹立不倒!右手抓起地上一把戰斧,道:“陌刀可折,不可予敵!”對着自己的陌刀砸下!將陌刀砸斷!

這時陌刀戰斧陣已經力竭勢窮,可是龍驤軍也罷,鷹揚軍也罷,汗血騎兵團也罷,卻都並未現身!

撒割不由得懷疑起來,喃喃道:“難道自己錯了麼?”

窟魯裡就要衝上梟首,忽然背後衝出一彪騎兵,約五六百人,卻是赤丁,大叫道:“大唐鐵騎在此,不得放肆!”

這批騎兵其實只是輕騎,戰鬥力在唐軍騎兵中只是中上,還比不得腹心部,更比不得腹心部中的三大精銳!

但這時腹心部爲奚勝所懾,赤丁等又爲奚勝所激,個個都不要性命,死命前衝,竟然將窟魯裡衝下坡來!

————————耶律德光大怒道:“契丹男兒,什麼時候變得如此膽怯!”抓下自己鑲嵌了寶石的皮帽,大叫道:“取得奚勝首級着,士兵拜將,大將封侯,我再將這帽賞賜給他!見帽如見朕!”

韓延徽本來已經被這場大戰嚇得在旁邊發抖,這時驚道:“陛下,不可!這不合禮節!”

但哪裡有人聽他的?寶石還是有價,但君主之帽猶若人君本人!令一傳出,契丹三軍雷動,齊搶環馬高地!

就在十餘萬人踏過馬嶺河之際,奚勝仰天長笑,道:“元帥!我不負你!大唐,我不負國家!”下令:“火龍舞!”

一直藏在陌刀戰斧陣後面的工事兵馬上行動,契丹但聽得砰砰砰的也不知道是什麼聲音!但見環馬高地上竄起了數百火龍,落到了高地各處,竟然引發地地底也噴出了火焰!

課裡驚叫道:“不好!中計了!”

原來這環馬高地的各處,有許多地方都埋藏了火藥!這時唐軍的火藥尚未有極大的殺傷力,未必能直接殺人,卻能驚馬!再加上所有馬嶺河南的據點有不知多少引火之物,更有唐軍士兵拿着煉油彈直接向契丹騎兵衝去,來個與敵俱亡!

火龍狂舞!

殘存的陌刀將士在烈火之中狂笑!

跨過馬嶺河的契丹胡馬都亂了起來。

每一柄陌刀倒下,都換來一小隊契丹騎兵的混亂。

契丹人自相踐踏。雖然無敗象,但已有了亂象!

——————————夜,黑得令人害怕,環馬高地上的火焰又燒得人發瘋!

就在黑暗與火焰的空隙中,有一片緊密得出奇的鐵蹄聲猛然逼近!

————————————

(未完待續)

第二六二章 驚破奇議第二六一章 取之於敵 用之於民第一六零章 貨殖府後人第五十八章 火牛雷豬第三二七章 奪港第三十五章 溯姓第十五章 八倍山第一四二章 幽州告急第一三五章 之一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十八章 我們相信你第二章 新軍大換血第十章 最後一鎮!第二九四章 下臺階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一六四章 三十萬衆戍輪臺第七十七章 小將突圍大遼立國之二第六章 改姓毀宗第二十九章 嶺西異動第二二六章 風雪入雲州第二八六章 河北烽火第二十一章 論茶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九十章 風至敦煌第一五八章 布哈拉易主第二三六章 大國之滅第一二八章 四大佛國第一二八章 火燒浮屠城之三第五十九章 血矛鐵印第三二三章 朝綱第二十章 各就各位第六章 改姓毀宗第八十三章 車陣的威力第十五章 八倍山第二七五章 大戰餘緒第一二三章 羣龍動第一二九章 瑞雪兆豐年第九章 阿羯田山第一 一三章 龍戰於野之一第一零八章 高昌城外第一章 海市蜃樓第一三七章 蕭關第二七五章 大戰餘緒第三零八章 一路向西第一五三章 疑慮第九十六章 契丹王子第二五一章 誰的土地誰的家第三十三章 兵逼高昌第四章 鄭家往事第一一零章 不把禍根留給子孫!第七十八章 狹路相逢之二第三十一章 獻祭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第一七六章 韓家父子第二三一章 大遼立國之一第三三零章 收第二五二章 三月賭約第四十章 大唐真的沒了第一二六章 火燒浮屠城之一第一四三章 戮胡十萬成我名第八章 化胡爲漢第五十六章 昭山夜宴之二第二三五章 餌無好餌第二一五章 佛度漠北第一六五章 萬里西域盡華族第五十七章 狼牙初試之一第一一二章 糧食問題第二九四章 下臺階第三十七章 和平一統——不戰而取河西!第十一章 黑虎陌刀將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二零三章 戰後外交第四十八章 西征開始第五十六章 揭羅大戰前夕第一七四章 會師第一四七章 以攻守城第一零八章 高昌城外第二十三章 回紇使者第一六二章 套南失陷第四十一章 水的問題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二十四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一三零章 目標——俱蘭城!第五十六章 昭山夜宴之二第五十七章 狼牙初試之一第四十五章 嬌客第二十二章 緩衝之國第二一五章 佛度漠北第一零七章 碎葉——大西征的起點!第一二四章 窺敵第九十五章 敦煌易主第八章 沙陀故土第五十八章 火牛雷豬第二十章 各就各位第三零三章 最後的陰謀第三十二章 套問第一三五章 北庭分裂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六十八章 城外野戰
第二六二章 驚破奇議第二六一章 取之於敵 用之於民第一六零章 貨殖府後人第五十八章 火牛雷豬第三二七章 奪港第三十五章 溯姓第十五章 八倍山第一四二章 幽州告急第一三五章 之一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十八章 我們相信你第二章 新軍大換血第十章 最後一鎮!第二九四章 下臺階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一六四章 三十萬衆戍輪臺第七十七章 小將突圍大遼立國之二第六章 改姓毀宗第二十九章 嶺西異動第二二六章 風雪入雲州第二八六章 河北烽火第二十一章 論茶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九十章 風至敦煌第一五八章 布哈拉易主第二三六章 大國之滅第一二八章 四大佛國第一二八章 火燒浮屠城之三第五十九章 血矛鐵印第三二三章 朝綱第二十章 各就各位第六章 改姓毀宗第八十三章 車陣的威力第十五章 八倍山第二七五章 大戰餘緒第一二三章 羣龍動第一二九章 瑞雪兆豐年第九章 阿羯田山第一 一三章 龍戰於野之一第一零八章 高昌城外第一章 海市蜃樓第一三七章 蕭關第二七五章 大戰餘緒第三零八章 一路向西第一五三章 疑慮第九十六章 契丹王子第二五一章 誰的土地誰的家第三十三章 兵逼高昌第四章 鄭家往事第一一零章 不把禍根留給子孫!第七十八章 狹路相逢之二第三十一章 獻祭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第一七六章 韓家父子第二三一章 大遼立國之一第三三零章 收第二五二章 三月賭約第四十章 大唐真的沒了第一二六章 火燒浮屠城之一第一四三章 戮胡十萬成我名第八章 化胡爲漢第五十六章 昭山夜宴之二第二三五章 餌無好餌第二一五章 佛度漠北第一六五章 萬里西域盡華族第五十七章 狼牙初試之一第一一二章 糧食問題第二九四章 下臺階第三十七章 和平一統——不戰而取河西!第十一章 黑虎陌刀將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二零三章 戰後外交第四十八章 西征開始第五十六章 揭羅大戰前夕第一七四章 會師第一四七章 以攻守城第一零八章 高昌城外第二十三章 回紇使者第一六二章 套南失陷第四十一章 水的問題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二十四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一三零章 目標——俱蘭城!第五十六章 昭山夜宴之二第五十七章 狼牙初試之一第四十五章 嬌客第二十二章 緩衝之國第二一五章 佛度漠北第一零七章 碎葉——大西征的起點!第一二四章 窺敵第九十五章 敦煌易主第八章 沙陀故土第五十八章 火牛雷豬第二十章 各就各位第三零三章 最後的陰謀第三十二章 套問第一三五章 北庭分裂第二三零章 牛馬疲春第六十八章 城外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