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疏勒戰局規劃

軍衣的承包,在奈家正式加入競爭行列之後就告一段落,因爲奈家提出了一個讓莫賀等人都目瞪口呆的建議,奈布說,唐軍有大功勞於疏勒,疏勒百姓能夠保全性命全靠着唐軍及時入城,因此疏勒坊間的百姓希望能夠向唐軍表達一點敬意,免費爲唐軍十三府將士提供一套棉衣。

在張邁和疏勒二十五家富商面前,奈布的話說得很謙恭,但所有的富商卻都驚呆了,十三府將士共計一萬五千六百人,每人一套棉衣的話,那就是一萬五千六百套,這可是一個巨大的數字,莫賀自忖自己要是換了自己,這樁捐獻搞下來也非不可喪盡七八成的家財不可。雖然奈布自稱是“坊間百姓聯名”,並也聯合了幾十家小商人,但大家等心裡都清楚,那些小商人能出得多少錢?最終出大頭的還是奈家,奈布拉上那些小商人,不過是爲了避免太出風頭罷了。

楊定國等都對奈家的這份誠意深爲感動,聚會之後討論起軍衣城堡的歸屬,諸將以及倉、戶、兵三曹參軍事都認爲應該交給奈家。畢竟奈家和唐軍還在俱蘭城時就已經合作,雙方所建立起來的信任,也比其他家族深厚得多。

張邁沒有駁回諸將諸曹的看法,卻道:“生意可以交給奈家,不過不能只交給奈家,最好是再找一家,讓兩家形成競爭關係,避免壟斷。”諸將大多聽不懂壟斷什麼的有什麼關係,但聽張特使這麼說,總覺得沒錯。

鄭渭道:“那要交給誰呢?莫賀?還是畢克?”

郭師庸一聽立刻表示反對:“不行!這些人不行!大家想想,這兩戶奸商,在我們圍困疏勒時乾的是什麼事情!雖然那時是在胡沙加爾治下,但他們在圍城之際卻大發國難財,疏勒的百姓對他們可都是恨得牙癢癢啊!如此人物如此品性,將來要是遇到危難,仍然會繼續趁火打劫,將我們的軍衣交給他們,我不放心!只怕他們會在衣服裡頭弄虛作假,要是凍傷凍死了軍士,那可是要誤大事的啊。”

諸將諸曹聽了都暗暗點頭,五大糧商因搶先投靠了唐軍,所以保住了性命財產,疏勒易手以後他們也儘量協助唐軍維持糧價,但都護府高層對這些人並不待見,倉曹參軍事已經在籌劃着構建一個新的糧食銷售系統,以取代五大糧商所壟斷的民間銷售體系。

倉曹參軍事郭太行道:“那要不,另一半就仍然交給民部吧。我們的衣服,一直都是民部的大嫂大姐們做的,結實耐用,從來沒什麼差錯。”

楊定國等都點頭稱是,張邁卻道:“不,咱們現在和以前不同了,以前在新碎葉城時或者在行軍途中時,大都護府是軍民一把抓,吃喝拉撒什麼都管,但現在我們定居下來了,有了一座大城市,有些功能必須砍掉,大都護府不能管得太多。而且靠着民部的大嫂大姐們,一來形勢變化了,這些軍眷未必還能全副心思來做這些事情,二來靠她們是又費力效率又低,軍衣之類,還是要交給效率更高的商家爲宜。不過這戶商家,得是我們信得過的人才行。”

諸將諸曹就議論起哪戶商家信得過又有這個能力,張邁轉頭鄭渭:“我聽說,你讓鄭漢去學做生意了?”

鄭渭笑道:“怎麼在這裡說起這事?嗯,沒錯,我們畢竟是生意人出身,我是將整個人都交給咱們唐軍了,可也希望鄭家的商脈不要斷,所以讓弟弟去學做生意。”

張邁道:“鄭家對我們唐軍貢獻良多,新碎葉城時代得到的接濟就不說了,就說當日我們攻佔怛羅斯、俱蘭城以後,雖然幫你收復了家產,但你轉手就將全副身家都捐作了軍資,直到今天,你們全家也只靠着你一份俸祿過活,你們本是俱蘭城首富,如今卻變得如此清貧,這不行,傳了出去,會讓人說幫助唐軍的就是這樣的結果,咱們的名聲會臭掉的……”

諸將都笑了起來,楊定國也道:“對,我們是該彌補一下鄭家的。”

郭太行道:“可怎麼彌補呢?張特使,副大都護,我可先給你們交個底,這兩個多月我們修渠壩、練新軍、趕冬衣、補城牆、獎賞有功將士,錢糧可是有出沒進!接下來半年都要勒緊腰帶過日子了,要想從倉曹中撥出一大筆錢來,恐怕不成。”

鄭渭道:“倉曹的底細我清楚,我們現在確實不能亂花錢了,彌補我鄭傢什麼的,以後再說吧。”

“我們既然已經掌握了這個地區的政權,要想彌補一個家族,未必需要自己掏腰包。”張邁道:“我的意思是,將軍衣的生意,一分爲二,不但要做一套棉衣,還要做一套夏衣,一共是兩套衣服,一半交給奈家,另一半,就讓鄭漢也成立一個工坊,讓鄭漢來做。”

鄭渭吃了一驚,道:“阿漢?那可不行!他才幾歲!哪裡做得成這樣的大事?”

張邁笑道:“我說行,那就行,若是出什麼差錯,回頭拿我是問。實在不行時,讓鄭豪卸下軍職,回家輔佐他。奈家說要免費幫我們做棉衣,這份心意我們領了,但他家對我大都護府也是有功勞的,咱們也不能讓他太虧,這樣吧,我們以低價租給他一千五百名奴隸,租期一年,並撥給他一片土地,讓他做工坊,倉曹中的棉花,亦以低價賣給他一批,如此人力物力都有了,應該能幫他省下一大筆錢。阿漢那邊,免費撥給他一批棉花,一千五百名奴隸,也免了租金,以兩年爲期,土地、工坊類於奈家,但運作的錢就要他自己去籌措了。兩家第一批做出來的衣服我們不付錢,但如果質量不錯,以後這生意我們會繼續交給兩家經營的。”又對郭太行道:“第一批衣服雖然,但質量仍然要把緊,一件次品也不收。”

諸將、諸曹聽張邁如此安排,都覺得乃是善策。

軍衣之事告一段落後,疏勒的商業格局便另有一番微妙的調整。進入一月下旬後天氣越來越冷,大昭寺主持法如大師派了一個弟子並一個老農來見張邁,道:“天氣驟冷之下,要防驟熱,如果葛羅嶺山口一解封,那這場仗怕就要開打了。”

張邁對於天氣的變化,不如這些老人有經驗,聽了這話趕緊召集諸將商議,諸將心中非但沒有詫異,反而高興,都道:“這場仗,我們可盼了兩個多月了!”

若在疏勒還未攻下時,唐軍是不願意和薩圖克衝突的,這時卻恨不得薩圖克趕緊來。疏勒地區已經堅壁清野,唐軍又背靠堅城,有兵有糧,怕個什麼?薩圖克不來則罷,若是敢來,唐軍高層都有把握要將他擊敗殲滅。

張邁道:“打我們是不怕的,問題是這場仗該怎麼打,該在哪裡打。”

郭洛道:“我覺得,最好進兵託雲,守住葛羅嶺山口,就是扼住了回紇人進來的咽喉,這樣可保必勝,而且無論仗打多久,都不會影響到我們新一年的農牧。”

楊定國、郭師庸等都點頭稱是,楊易卻道:“不行!不能封住葛羅嶺山口,不但不能封住,還得讓他們進來!”

郭洛爲之一愕,他和楊易在新碎葉城時是天然的同盟軍,但近兩個月來,兩人在軍政意見上的歧異卻變得越來越明顯,郭洛氣度變得越來越沉着,而楊易在屢勝之下卻變得越來越有衝勁。

“讓他們進來?”郭師庸皺眉道:“那可是一招險棋啊!如果封住葛羅嶺山口,那麼我們至少能夠確保不敗,但要是放他們進來,那就難保萬無一失了。”

“萬無一失?天下沒什麼萬無一失的仗!”楊易道:“山口以西的形勢,我們是一點都不知道,聽天方教的俘虜說,在葛羅嶺封山之前他們已經佔據了訛跡罕,如果薩圖克處理得好的話,那他就可能已經同時佔有了訛跡罕與怛羅斯,雖然丟了疏勒元氣大傷,卻仍然有一戰之力。這人和薩滿、八剌沙袞那邊畢竟都有很深的關係,要是他能把這兩方面都擺平,然後全力西向來攻我們,那就會在葛羅嶺山口東西與我們形成拉鋸戰。”

郭師庸道:“就算是在葛羅嶺山口開戰,對我們也不會不利。”

“不會不利,但也不會有利!”楊易道:“葛羅嶺山口離疏勒城約三百里,離訛跡罕的距離也相當,在那裡開戰,雙方補給線一樣的長,彼此優劣勢都不明顯,到最後戰局可能會變成我們過不去,他們也進不來。這樣的戰局可能會持續好幾年的。”

安守業道:“那也不錯啊,葛羅嶺山口地勢險要,不用派太多的兵力應該就可以守住,我們正好利用這段時間休養生息。”

楊易雙眼一睜,叫道:“可是這樣一來的話,我們立國的規模就會很侷促,如果東面高昌回紇也陳兵東境,那我們就得兩面設防,雖然也可能守得住,但往後我們的局面就很難打開了。靠着疏勒、莎車兩地,再怎麼修養生息,能積累起多少力量?等銳氣一失,人心思安,咱們這些人只怕也會變得不思進取!”

郭師庸道:“你的話說來倒也成理,只是若放薩圖克進來,能關門大狗,將他殲滅於疏勒城下自然是好,但萬一軍事進展不如意,讓戰爭持續太久,對疏勒只怕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要是誤了農時,明年我們吃什麼去?且疏勒是新得之城,雖然經過瓦爾丹一事,百姓大多歸心,當初我們圍城之際曾放出種種謠言說薩圖克已經被我們殲滅,若他們發現薩圖克非但未死,反而出現在城下,會發生什麼變故實在是難以想見。”

雙方各執一詞,楊易着眼於未來,郭師庸着眼於現實,各有各的道理,楊易覺得應該以取勝爲略,郭師庸則因爲當先爲不可勝,然後再謀勝,雙方爭執不下,一齊等張邁決斷。張邁道:“郭都尉和楊都尉所言都有理,不過我以爲,對薩圖克的這一仗,我們不能只爭取不敗,而必須爭取必勝,不但要必勝,而且要大勝!大家別忘了,葛羅嶺山口那邊,還有郭大都護和一幫生死未卜的兄弟,如果對薩圖克不能取得一場壓倒性的勝利,我們如何將他們接回來?”

這句話一說,所有人心頭一震,楊定國撫須長嘆,郭洛的眼淚更是一下子流了下來,道:“特使說的對!這一仗我們勢在必勝!而且必須是取得壓倒性的大勝!”

郭師庸亦默默點頭,不再反對。

軍帳會議既然決定了去向,諸將當即商議作戰的計劃,討論了兩日,決定將疏勒以西進一步堅壁清野,在天氣轉好之後,牧業人口全部全部暫時遷往莎車地區,這種遷徙雖然會造成一定的耗費,但西域的牧業大部分是遊牧狀態,定居牧業其實反而不多,莎車地方的水草也不比疏勒差,所以牧民們聽到命令之後各有準備,卻也沒有很大的牴觸。

唐軍高層之中,十三府兵將也都重新配備,軍帳會議決定升楊易、郭洛、郭師庸、楊定邦、安守敬五人爲中郎將,調楊易領三個折衝府的兵力駐守下疏勒,慕容春華爲副將,調安守敬領三個折衝府的兵力守莎車,副大都護楊定國以及戶曹、法曹、功曹三衙門也隨軍前往,同時命大昭寺法如大師也率僧衆前往莎車立寺。兩個行將成立的棉衣工坊等戰時難以發展的手工業,還有部分的鍛造也,也都將隨楊定國起行。

唐軍的這些準備已經相當明顯,那是要以疏勒城當作一個堡壘,將疏勒地區闢爲一個戰場了。

民間遷徙預計在二月初進行,安守敬要先趕往莎車與慕容春華換防,因問張邁:“若戰事起時,于闐提出來援,我們是否答允?”

張邁對這事早就考慮過了,亦曾和郭洛郭師庸等商議,這時說道:“這次我們和薩圖克鬥,欺的是薩圖克千里遠來,無法補給,他兵力來得少了我們不怕,兵力要是來得多了,我們更高興!至於我們這一邊,軍隊的數量反而不是重點,主要是精銳善戰,能夠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就行了。”

安守敬道:“我明白了。”

郭洛巡四門佈置防務,郭師庸又調集了兩萬民壯加以訓練,作爲緩急之際的助防人馬,一切調度停當,只等薩圖克來。

石拔將獠牙棒擦得光亮異常,整天擔心薩圖克不來,奚勝道:“放心,這疏勒是他的老家,如今被我們奪佔了,只要他還有一口氣,拼了命也一定要設法奪回去的。”石拔道:“希望你這句話沒落空了纔好。”

楊清帶了一批壯丁壯婦,督促着數千奴隸採集柴薪入城,楊易的妻子安氏年初病逝了,留下了兩個孩子,大的三歲,小的一歲,他本來要帶去下疏勒,楊清認爲不妥,覺得這個父親不會帶孩子,便暫交楊定邦的夫人帶,隨楊定國前往莎車了。奚勝的新夫人伊氏接替了安氏的位置,負責起石油餾取的工作,她雖然對這一行當不熟,卻自有如王二嫂子之類的積年婦女教她。

安西唐軍的第一夫人郭汾也沒閒着,帶了一批婦女孩子,負責照料留在疏勒的羔羊,這日天氣放晴,有個牧婦跑來相告,說城南河灘邊長出了一片青草,郭汾大喜,道:“我們的羊兒這可有鮮草吃了!不用吃那些草料了!”

就要騎馬出去踏勘,走到城門,忽然感到一陣噁心,暗中一驚:“可別是生病了,我以前騎馬再怎麼顛簸也不會這樣的。”停了一下覺得沒什麼事情,這才又出城,來到河谷附近,但見河冰已破,岸邊果然有一片青青翠翠的嫩草,經過幾個月滿目都是白雪荒涼的日子以後,這時再瞧見青草,郭汾的心情登時開朗了起來,然而下馬仔細看看那草芽,卻搖頭道:“這草還太嫩了,現在就放羊來吃了它,會將草根都吃絕了,還是再等等吧。反正城內苜蓿還夠。”

就要回城,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臉色一變,侍從婢女們慌道:“夫人,怎麼了?”

郭汾將那件事情在心裡盤桓着,叫道:“趕快回去!”這兩日她頗爲勞形,這時又勞了神,頭暈眩了起來,更感不適,身子竟在馬上一晃,衆侍從婢女都慌了,趕緊要來扶,郭汾已緩了過來,掙脫道:“你們這是幹什麼,我有那麼弱麼!”

仍然騎馬回城,問起張邁的去向,郭魯哥家的說:“特使今天去工坊看陌刀打造了。”郭汾道:“讓魯哥去請他回來。”

不久張邁匆匆趕了回來,叫道:“汾兒病了?請醫師沒有!”

原來郭汾很少在張邁出外辦事時特地派人去叫喚,有時便是該吃飯了,或者夜色已深也未如此,這次忽然叫得這麼急,郭魯哥家的便以爲出大事了,對丈夫說夫人只怕是病了,郭魯哥趕去工坊,張邁一聽,嚇得趕緊丟下手頭的事回來。

郭汾見張邁滿頭大汗地跑進來,笑道:“我沒病,誰告訴你我病了?”

張邁這才鬆了一口氣,喘息了一下,才笑道:“嚇得我!”喘息了一會,才問這麼急叫自己回來,可是有什麼要事。

郭汾道:“今天我出城去,在河岸上見發了一片青草呢,所以趕緊叫你回來告訴你。”

張邁怔了一怔,笑道:“你十萬火急把我追回來,就爲這麼點事?”

“這麼點事?”郭汾道:“雖然這兩個月你也沒跟我說你們在做什麼打算,但我好歹也是騎過馬打過仗的,見我哥哥在城門內外這麼安排還看不出你們的計劃麼?哼,這麼點兒事,河谷上青草可是長了有一片了啊!還這麼點兒事!”

張邁剛纔牽掛的是郭汾的身體,腦子裡想的是家事,一時轉不過彎來,這時再被妻子一提點,也吃了一驚,叫道:“哎喲!青草都長出來了?怎麼會這麼快啊!”

(未完待續)

第七十七章 小將突圍第二一七章 草原鬼面軍之二第一三四章 攻佔之後第十章 最後一鎮!第一三五章 有冤抱冤有仇報仇!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一零三章 四面唐歌第二十七章 收取焉耆第一六三章 士子之心第十一章 圍攻焉耆第九十二章 南征之志第二十九章 嶺西異動第二三五章 餌無好餌第二四一章 爺們漢唐娘們宋第一五零章 兵臨撒馬爾罕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第三十九章 第一日開始第二五六章 伏擊第三章 撲簌迷離第一六九章 通牒第九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九十八章 如瘋如狂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五十九章 暗夜悲哭第二八一章 滾出雲州寫在章節後第四十一章 水的問題第二十九章 嶺西異動第三十一章 家畜之安第四十七章 取水部隊第二五三章 人心馬力第一八五章 借道中原_北討契丹!第一零一章 從此兄弟不睨牆第二三四章 兩手第三二八章 打援第十二章 盟友的遲疑第二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二九一章 石敬瑭之死第十一章 圍攻焉耆第八十章 猛將之志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一九七章 渡渭奇襲之二第二八一章 滾出雲州第二十二章 亂世安得兩全法第二二八章 國家的未來之二第八十一章 烽火臺上第七十六章 羣賢策集第一八九章 哪裡人氏第二六六章 上京會戰之一第二十五章 兩筆賬之一第一五三章 疑慮第一三八章 晉北鉅變第一六六章 司馬歸來第九十七章 鬼門關第一一三章 戰後的難題第一六六章 司馬歸來第八章 玉石俱焚第一五九章 梟雄落日第三百章 淮北事件第五十五章 攻佔怛羅斯之一第七十二章 信心第一一九章 汗血西來第二十一章 論茶第二十七章 收取焉耆第一九四章 汗血陰影第一五三章 中原板蕩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一一七章 鐮刀的威力下第三十六章 後顧第二 二 二章 危機降臨第七章 龍驤營 第二更 求票!第二十二章 緩衝之國第一二零章 百工至 百具隨第二四九章 全面緩衝期的到來第一百章 冥河易帥第一一八章 隱戶第八十章 西域縱橫之二第一一九章 定涼計第九十八章 張邁再升官?第一四八章 我們唐軍又贏了!第五十四章 換將第一三零章 目標——俱蘭城!第二十五章 火煉銀山第六十六章 輪臺風蕭蕭第一三一章 血塗門之三沒人品又欠債……第二五八章 大會戰前夕第八十六章 大唐英雌之二第四十八章 碎葉沙漠決勝第三十六章 以戰養戰第九十六章 疏勒往事之二第二八五章 定州軍議第二三四章 兩手第五十四章 招魂第三章 搜兵第五十七章 馬象大戰第二零九章 度盡漠北第十九章 特使後人第一六零章 隔岸觀火第一二五章 士子西行之二
第七十七章 小將突圍第二一七章 草原鬼面軍之二第一三四章 攻佔之後第十章 最後一鎮!第一三五章 有冤抱冤有仇報仇!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一零三章 四面唐歌第二十七章 收取焉耆第一六三章 士子之心第十一章 圍攻焉耆第九十二章 南征之志第二十九章 嶺西異動第二三五章 餌無好餌第二四一章 爺們漢唐娘們宋第一五零章 兵臨撒馬爾罕第一二一章 同牀異夢之一第三十九章 第一日開始第二五六章 伏擊第三章 撲簌迷離第一六九章 通牒第九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九十八章 如瘋如狂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五十九章 暗夜悲哭第二八一章 滾出雲州寫在章節後第四十一章 水的問題第二十九章 嶺西異動第三十一章 家畜之安第四十七章 取水部隊第二五三章 人心馬力第一八五章 借道中原_北討契丹!第一零一章 從此兄弟不睨牆第二三四章 兩手第三二八章 打援第十二章 盟友的遲疑第二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二九一章 石敬瑭之死第十一章 圍攻焉耆第八十章 猛將之志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一九七章 渡渭奇襲之二第二八一章 滾出雲州第二十二章 亂世安得兩全法第二二八章 國家的未來之二第八十一章 烽火臺上第七十六章 羣賢策集第一八九章 哪裡人氏第二六六章 上京會戰之一第二十五章 兩筆賬之一第一五三章 疑慮第一三八章 晉北鉅變第一六六章 司馬歸來第九十七章 鬼門關第一一三章 戰後的難題第一六六章 司馬歸來第八章 玉石俱焚第一五九章 梟雄落日第三百章 淮北事件第五十五章 攻佔怛羅斯之一第七十二章 信心第一一九章 汗血西來第二十一章 論茶第二十七章 收取焉耆第一九四章 汗血陰影第一五三章 中原板蕩第七十五章 棄否第一一七章 鐮刀的威力下第三十六章 後顧第二 二 二章 危機降臨第七章 龍驤營 第二更 求票!第二十二章 緩衝之國第一二零章 百工至 百具隨第二四九章 全面緩衝期的到來第一百章 冥河易帥第一一八章 隱戶第八十章 西域縱橫之二第一一九章 定涼計第九十八章 張邁再升官?第一四八章 我們唐軍又贏了!第五十四章 換將第一三零章 目標——俱蘭城!第二十五章 火煉銀山第六十六章 輪臺風蕭蕭第一三一章 血塗門之三沒人品又欠債……第二五八章 大會戰前夕第八十六章 大唐英雌之二第四十八章 碎葉沙漠決勝第三十六章 以戰養戰第九十六章 疏勒往事之二第二八五章 定州軍議第二三四章 兩手第五十四章 招魂第三章 搜兵第五十七章 馬象大戰第二零九章 度盡漠北第十九章 特使後人第一六零章 隔岸觀火第一二五章 士子西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