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爭相附

bookmark

一連多日,

頂着烈日,揮汗如雨,收割碾打,脫粒揚揚。

武懷玉每天就主要負責後勤,天天要殺豬宰羊,人多吃的也多,尤其是這下苦力的搶收時節。

武家的麥收伙食飯菜是油水最多的,可就算如此,收完麥子,也幾乎人人掉了幾斤肉,不少人手上更是磨起許多血泡。

烈日暴曬下,人人都曬黑了幾度。

不過收穫也是喜人的,武家清河兩岸平原上三千多畝良田,除去佃租出去的,自家耕種的還有一千餘畝,再除去種桑種麻種土豆玉米紅薯油菜的,依然還有八百畝。

麥子打場揚揚,顆粒入倉。

錢管家高興的把收成給懷玉報喜。

“足足兩千五百一十七石,一畝收三石不止,”

老武在一邊以爲管家弄錯了,“往年都是兩石多,最多兩石半,今年咋多收這麼多?”

錢管家便請功似的道,“咱家莊子去年開始養豬羊、雞鴨,能出許多糞肥,漚好後施在田地,地力增加不力。另外,冬天時,還又挖了許多塘底淤泥,再弄了不少草木灰下到地裡,”

種地需要肥,而此時百姓種地最缺的也是肥。

光靠平時拾點糞,和竈裡燒的那點草木灰太少了。

武家搞養殖,增加了不少糞肥,加上草木灰、塘泥、蠶沙等,還有一個就是武家的榨油坊,油坊裡榨豆油、菜籽油、胡麻油等剩下的油餅,這玩意也是上好的肥料。

武家甚至還從屠宰廠買那些剃下的骨頭回來,這些東西完全沒有肉,也沒啥價值,但是燒成骨灰後撒在地裡也很有肥力。

當然,主要還是糞肥,而且武家的這種糞肥不是普通的糞,而是以廄肥爲主,廄肥主要就是廄欄裡的墊草,經過豬牛羊的踐踏與糞尿充分混合後,一段時間就成爲廄肥,再出欄腐熟漚制,就能成爲上等的肥料。

也可以直接窖肥,把秸杆、落葉甚至一些雜草等,混合上泥土、糞尿,窖漚積制而成。

唐人也早認識到肥料的重要性,但一般百姓也沒那麼多條件。

武家在這方面捨得額外花點錢投入,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今年風調雨順,地力充足,水澆充沛,夏麥畝產達到了驚人的三石。

這個產量放在後世,完全屬於歉收,畢竟才三百來斤,而後世麥子一畝能達到千斤。

不過在這個時代,麥子畝產平均只有一石左右,這不得不說是高產大豐收了。

錢管家很興奮,雖然他一直看着這些麥子成熟,心裡也早有個大概底細,可如今稱量入倉,還是很自豪,這也有他一份功勞啊。

“咱家三原租出去的那近兩千畝地,有半數是純租地的五五分成,還有一些是提供了耕牛種子農具的,七三分成,也有一些是提供耕牛農具的四六分成,之前定課,我粗略算過,這些地,咱們能收差不多三千石。”

“今夏,僅清河鄉的三千來畝地,咱家就能收五千五百多石麥子,實際上自家還有三百多畝沒種麥子,這收成,咱這十里八鄉估計也沒有過啊。”

錢管家還很遺憾,“可惜比三年前,這糧價都跌了十倍不止,要不然咱家這麼多糧,得換多少錢帛。”

武懷玉倒對這五千多石新麥,沒啥太大感覺,任誰名下有十幾萬畝地,一年起碼能有十萬石糧收入,誰還在乎五千來石。

“新麥收下來了,要做好入倉存儲,要防鼠防蟲防潮還得防火。接下來大家還要辛苦一下,咱們家還要把麥地翻了,趕緊種玉米,今年這些麥地都種玉米,等秋後玉米收了,剛好又能種了麥子。”

“佃戶們的租子,不急着催繳,等大家忙完這茬,咱家按老規矩,釀些麥浮子酒,給佃戶們送去,請大家過來喝酒。”

地主送麥浮子酒,也是提醒大家該交租了。

“麥子雖收完了,但來幫工的鄉鄰,還有隴右朔方這些遠來的麥客們也是十分辛苦,我看可以備些酒肉,發完工錢後,請大家好好吃一頓,”

“今年大家收麥的工錢要給足,不要剋扣,另外額外再加點打賞,大家的辛苦和努力我是看在眼裡的,都很認真,沒有誰偷奸耍滑,”

“相公仁善,也就咱家了,麥收完了還請他們喝頓酒還給賞錢。”

“跟大家說,歡迎他們明年再來。”

錢管家跟懷玉彙報個事,“二郎收了那小石頭做隨從,每月給他三百錢,一年還給他家三千錢,好些麥客都十分羨慕,不少麥客都來找我,說希望也能留在武家莊園做事,長工、佃戶都行,就是佩服相公做事的這豪爽、仁善。”

這些想留下來的麥客,大多是些未成丁年輕人,雖然老家有家人,可畢竟年輕又窮,光棍一條,遇到這樣好人家,就想留下來,做麥客很辛苦,而且是季節性的,很快就幹完,如果能夠留在武家,卻是個鐵飯碗。

他們也打聽過,如果留下來,有兩種選擇,一是直接做僱傭的長工,包吃包住甚至包兩季衣裳,然後按年給糧和錢,這個就是努力幹活就行。

另一種就是做武家的佃戶,這種佃戶就是承租武家一塊地,武家提供田地耕牛種子農具甚至是住所,他們就提供個人,相比起當長工,他們要個人負責一塊地,或是幾個人合夥負責一塊地,最後地裡產出,按二八或三七這樣的分成上繳租子。

後一種做佃戶更辛苦些,但如果幹的好,收益也能高些。

對武家來說,兩種方式也各有好處,比如長工的話,適合武家自耕的地,種什麼,如何種,這些主家說了算,有助於莊園經濟。而佃戶的話,主要適合去承包一些散地小地塊,種什麼隨意,也不需要額外管理,但因是分成,他們自己會有很高的積極性。

在武家莊園人手自耕不足的情況下,適當的招一些這種佃戶也不錯,因爲武家提供耕牛農具種子肥料等,所以分成拿的也更多,比直接把地租出去,收益確實要高點。

“你挑一挑,這些天收麥時比較賣力忠厚的,又比較青壯的,可以留下來,年紀太老太小,還是算了。”

成丁在家要服役也是留不了的。

錢管家把這些記下。

又問起即將入倉的五千多石糧食。

“今夏關隴豐收,聽說關東也是豐收,這糧食估計還會跌,咱這麼多糧食也不能都存在倉裡啊。”

“咱在長安郊外,還怕糧食賣不出去?關隴再豐收,關中仍是年年有很大的糧食缺口,要從關東甚至江淮千里迢迢運進京的,咱們家現在長安城裡也有糧鋪,直接在自家水碾房加工好拉到長安鋪子裡賣,這點糧食還怕賣不出去嗎?”

自己加工自己直接運長安賣,不必經過糧食商人中間層層盤剝,利潤還是可以的。

當然要是不嫌麻煩,武家也可以組織人手,把這糧食直接拉到朔方靈鹽去支邊,然後換取鹽引,到鹽倉支鹽販賣,這利潤也不錯。

有渠道是不用擔心的。

只有普通百姓,多餘的糧食只能是賣給糧商,甚至是在剛收穫後這個最低價的時候賣出,他們沒辦法。

武家這樣的大地主是不同的,有的是辦法變現。

如果不是能預估到未來幾年糧價只會跌跌不休,甚至跌倒鬥米三四錢,武家這樣的實力,就算把糧食全囤在倉庫裡都沒關係。

糧食也是可以當錢用的,把糧食當做本錢去放貸,要是黑心點,哪怕借一還二,也是十分暴利。

長安是個巨大的糧食消費市場,以後人口增加,糧食需求更大,相比起從江淮、關東等地運糧過來,就在長安附近生產的糧食,那肯定有極大的成本優勢的。

武懷玉自家還有碾房、還有糧鋪,從種植生產到加工到銷售,一條龍服務,沒有中間商,利潤更高。

五千石糧,放在長安,頂多也就是一天的消耗量而已。

傍晚。

武懷玉跟樊玄符這兩位主家相公娘子,親自給大家發工錢。

武家就是這麼大方爽快,下午才收工掃尾,傍晚就馬上發工錢。

一個個排隊上前。

每個人做了多少天,來時說好多少錢一畝,都是一文不少,全是上好的開元通寶官錢,不是私鑄不是劣錢,更沒有找理由剋扣工錢。

麥客雖辛苦,但工錢並不高,麥客不是按天算工錢,而是按畝算,厲害的老麥客一天能幹上十五六個小時,能收三四畝,熟練的一天也起碼得收兩畝才行,一天收一畝的那是剛出道的小麥客,或是年紀大了的老麥客。

按行市約定,收麥一畝,給麥兩升,如果遇倒伏等情況,可以加補一點,要是麥客割的不好造成浪費,也會扣錢。

最好的麥客,一天能收四畝麥子,能得八升麥,現在鬥麥也才二十錢左右,八升麥才十六文錢?

普通的一天割兩畝,得四升麥,八文錢?

那些菜鳥一天才收一畝,那隻得四文錢?

看似極不合理,但麥客們的汗水確實不值錢,出來一天能吃兩三頓飽飯,甚至見點葷腥已經很不易了。

此時多數長工,一個月的工錢,往往也就是五斗粟加五斗麥,甚至有些年紀小的,可能還低至每月僅五斗粟。

苦力在任何時代都是不值錢的。

長工們包吃包住,往往一年一套春衣,兩年一套冬衣,每年還會有頭巾、布衫、皮帶、鞋子一套。

麥客那就是純賺點汗水錢。

辛苦趕一季收麥,短則半月,長則一月,但最後也賺不到多少,能給家裡帶回些糧食或一點錢,已經很不容易了。

第301章 緋聞第93章 不敗神話第1273章 廢蘇立武第28章 合作伙伴第476章 武半聖第168章 咱被盯上了第773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1026章 小呂宋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691章 反擊第35章 金鐗贈懷玉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761章 嫡系第26章 公侯世家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210章 皇后家的心意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396章 彈章如雪又如何第35章 金鐗贈懷玉第1240章 欲走呂宋難脫身第192章 殿上爭封第364章 高陽許氏河東裴第233章 四絕第1223章 君臣再會大明宮第1257章 驪山再聚徵遼起第203章 祥瑞第511章 火槍營第265章 袁天罡與李五戒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10章 捉錢令史第735章 李靖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373章 蘭陵公主賜武家第708章 百日第1266章 武氏又滅一國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627章 滅國擒王終雪恥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1268章 蘇定方必敗無疑第104章 共赴黃泉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1256章 爲何要謀反?第1068章 朕累了第3章 渭北三原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229章 六扇門 小妾第1267章 搶灘登陸夜奪城第1133章 不慌第1086章 與民爭利第18章 高攀不起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927章 老鄉第221章 逼債第470章 好地主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112章 雷爆太子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404章 鼻子被打歪了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80章 李三娘子第323章 崑崙奴第1047章 朕全都知道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480章 雲家的追隨第563章 咄咄逼人博陵崔第1291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1129章 雨夜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1280章 太子的懷疑第504章 范陽盧第780章 殘陽如血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717章 邕州都督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609章 賜婚永樂縣主第309章 投名狀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364章 高陽許氏河東裴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1291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1149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1159章 焉耆龍王第180章 朝天子第342章 榆林第555章 功高難封天子愁第871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18章 煉金術士第507章 交易
第301章 緋聞第93章 不敗神話第1273章 廢蘇立武第28章 合作伙伴第476章 武半聖第168章 咱被盯上了第773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1026章 小呂宋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691章 反擊第35章 金鐗贈懷玉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761章 嫡系第26章 公侯世家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210章 皇后家的心意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396章 彈章如雪又如何第35章 金鐗贈懷玉第1240章 欲走呂宋難脫身第192章 殿上爭封第364章 高陽許氏河東裴第233章 四絕第1223章 君臣再會大明宮第1257章 驪山再聚徵遼起第203章 祥瑞第511章 火槍營第265章 袁天罡與李五戒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10章 捉錢令史第735章 李靖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373章 蘭陵公主賜武家第708章 百日第1266章 武氏又滅一國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627章 滅國擒王終雪恥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1268章 蘇定方必敗無疑第104章 共赴黃泉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1256章 爲何要謀反?第1068章 朕累了第3章 渭北三原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229章 六扇門 小妾第1267章 搶灘登陸夜奪城第1133章 不慌第1086章 與民爭利第18章 高攀不起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927章 老鄉第221章 逼債第470章 好地主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112章 雷爆太子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404章 鼻子被打歪了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80章 李三娘子第323章 崑崙奴第1047章 朕全都知道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480章 雲家的追隨第563章 咄咄逼人博陵崔第1291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1129章 雨夜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1280章 太子的懷疑第504章 范陽盧第780章 殘陽如血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717章 邕州都督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609章 賜婚永樂縣主第309章 投名狀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364章 高陽許氏河東裴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1291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1149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1159章 焉耆龍王第180章 朝天子第342章 榆林第555章 功高難封天子愁第871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18章 煉金術士第507章 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