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新朝新氣象,李唐既立,舊朝的東西就理該被改掉了。
於是李淵坐上龍椅後,首先便下詔廢除大業律,命令裴寂、劉文靜等人編纂審定律令,設置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生,共三百多人,各郡縣學校也都設置學員名額,改郡爲州,改太守爲刺史。推演大唐五行的運行屬土德,顏色以黃色爲尊。
武德元年六月初一,李淵提拔百官衆臣,以李隱爲中書令,李世民爲尚書令,在名義上讓李隱與李世民兩人分掌百官,當然,這更多是一種榮譽性質的,畢竟無論是李隱還是李世民,都手握着李唐王朝的重兵,再管理百官,權勢可就要大過天了。
李淵又任命黃臺公李瑗爲刑部侍郎,相國府長史裴寂爲右僕射、知政事,司馬劉文靜爲納言,竇抗、蕭瑀爲內史令,李綱爲禮部尚書、參掌選事,掾殷開山爲吏部侍郎,屬趙慈景爲兵部侍郎,韋義節爲禮部侍郎,主簿陳叔達、崔民同爲黃門侍郎,唐儉爲內史侍郎,錄事參軍裴爲尚書左丞;禮部尚書竇璡爲戶部尚書,蔣公屈突通爲兵部尚書,長安令獨孤懷恩爲工部尚書。李瑗是李淵的侄子;獨孤懷恩是李淵舅舅的兒子。
初六,唐皇李淵祭祀四親廟主。以李淵之祖李虎爲景皇帝,廟號爲太祖,祖母爲景烈皇后;父李昞爲元皇帝,廟號爲世祖,母親獨孤氏爲元貞皇后;追諡正妻竇氏爲穆皇后。每年祭祀昊天上帝、皇地祗、神州地祗,以景帝配享,祭感生帝、明堂,以元帝配享。
初七,李淵大封親族,立世子李建成爲皇太子,封晉國公李隱爲晉王,秦國公李世民爲秦王,齊國公李元吉爲齊王,宋國公李智云爲宋王,李秀寧爲平陽公主,剩下的三個女兒也各爲公主。
之後,李淵又封宗室李神通爲永康王,黃瓜公李白駒爲平原王,李孝恭爲趙郡王,另有李氏宗親李孝基、李叔良、李神符等十數人,也都被一一得封爲王。不過這些宗室被封的王,都爲二字王,比之李淵親子李隱等人的一字王,要差上一籌。
就在唐朝中的衆人,都在爲王朝新立、官爵升遷而欣喜的時候,忽然卻傳來了幾個不好的消息,首先的西秦薛舉,再次率軍十數萬大舉進犯,散兵遊騎已到達豳、岐一帶,兵鋒甚強。
再有朔方樑師都寇掠靈州,迦樓羅王朱粲進犯宣州,河西之地的大涼王李軌,也加強了雙方邊境的駐軍,似乎蠢蠢欲動,意圖對李唐不利。
唐王朝面臨着建國之後的第一場挑戰。
李淵於是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敵之策,李隱和李世民同時出列,都言要帶兵前去對付薛舉的大軍,因爲李隱和李世民都知道,此時進犯李唐的勢力中,以薛舉兵力最強,威脅最大,只要將薛舉擊敗,其他的勢力都不足爲慮。
李淵看了看李隱,又看了看李世民,一陣猶豫不決。
右僕射裴寂似乎看出了李淵的心思,建言道:“秦王曾與薛舉交過戰,知己知彼,臣以爲讓秦王迎戰薛舉,比晉王更爲合適。”
今年李隱有平定稽胡叛亂的功勞,而李世民出征洛陽卻無功而返,所以在李淵心中,其實是希望讓李世民前去迎戰薛舉的,只是見李隱請戰之意甚濃,一時間不好出言拒絕,臉上纔會顯露出猶豫之色。
而李淵此時聽了裴寂之言後,便有了充足的理由拒絕李隱的請求,不過就在李淵正要開口之時。
兵部侍郎趙慈景出言反對道,“臣不贊成裴大人之言,秦王對薛舉知己知彼,薛舉對秦王亦是知己知彼,薛舉上次大敗於秦王,此次再來,豈能沒有應對之策,所以派晉王出戰反而更爲妥當。”
李建成、李世民等人看向趙慈景的目光,這時都有了些許不同意味,顯然都以爲趙慈景是李隱的手下之人了。而李隱對於對於趙慈景會在這時幫自己說話,也是感到大爲詫異,因爲他知道趙慈景並非是投靠他的中樞官員。
其實這時李唐王朝的內鬥跡象並不明顯,趙慈景也只是出於自身對於軍事上的理解,纔會那樣說的。
趙慈景和裴寂兩人又互相爭論了一會後,李淵看向李隱道:“晉王,你有和看法?”
李隱道:“兒臣並無其他看法,全憑父皇做主。”
劉文靜這時瞥了一眼李隱,似乎有意出言助他,然而李隱卻對他微微的搖了搖頭,劉文靜感到有些詫異,卻也沒再多言。
李淵沉吟一番後,終於做出了安排,派李世民率大軍西出長安,迎戰薛舉,命李隱率軍北上,擊退樑師都,再讓宣州刺史周超攻朱粲,西北各州刺史加強防備,警惕河西李軌趁機偷襲。
“父皇,兒臣有一個請求。”李淵做出命令後,李隱神色平靜的說道。
李淵道:“晉王有什麼請求,儘管道來,朕定滿足你。”
李隱道:“兒臣希望父皇能派右驍衛大將軍劉弘基,與納言劉文靜,雖我一同前去迎戰樑師都。”劉弘基因爲在入關中的表現突出,被李淵評爲戰功前三,所以這時已被提拔爲右驍衛大將軍,兵權甚重。
李淵原本是想讓劉弘基與劉文靜都隨李世民前去迎戰薛舉的,但不願再駁了李隱之意,便點頭答應了李隱的請求。
朝會散去後,劉文靜追到李隱身邊,低聲道:“晉王爲何要將這個立功的機會讓給秦王?”
李隱有些意味深長的笑道:“正如剛纔兵部侍郎趙慈景所言,薛舉此次有備而來,我那三弟要想取勝,可沒上次那麼簡單了。”
去年十月份,李世民率兵在扶風大破薛舉軍,並追擊到壠坻才返回,薛舉狼狽逃回隴右後,仍是大爲驚慌,問他的臣屬:“自古有天子投降的事情嗎?”
薛舉這樣問,便是起了投降之意了。
黃門侍郎、錢唐人褚亮與李唐的許多官員都私下交好,所以極力贊同薛舉降唐,“南越王趙佗歸附漢朝,尊榮不減,蜀漢劉禪侍奉晉室,樂不思蜀,前陳的蕭琮,降隋後也一直地位顯赫高貴,這種轉禍爲福的事自古就有。”
然而,褚亮說完話後,卻有人立即跳出來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