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黃蛇嶺

隋朝的吏部侍郎楊恭仁,在聊城之戰後,趁亂逃出了聊城,最後被唐魏州總管元寶藏俘獲,將楊恭仁押送到長安。(元寶藏是在李密兵敗北邙山後,被魏徵勸降大唐的。)

李淵和楊恭仁是老相識,於是楊恭仁官拜黃門侍郎,隨即又任命爲他涼州總管。

楊恭仁一向熟悉邊境事務,瞭解羌、胡各族的虛實,涼州百姓與夷族對他都心悅誠服,蔥嶺以東地區的不少國家國,都前來長安朝拜,獻納貢品。

當初,李淵爲隋朝的殿內少監時,宇文士及爲隋的駙馬都尉兼尚輦奉御,李淵與他的關係很是要好。

宇文士及隨宇文化及到黎陽時,李淵便親筆寫詔書召宇文士及,宇文士及那時便暗中派家僮從小路赴長安與李淵聯絡,之後又託使者獻金環表示歸回長安。

宇文化及到魏縣,兵力日益衰弱,宇文士及勸他歸順唐朝,宇文化及不聽,封德彝便在那時勸宇文士及在濟北征收督運軍糧,以靜觀其變。

宇文化及稱帝,立士及爲蜀王,宇文化及死後,宇文化及和封德彝便從徵糧的濟北前來長安降了唐。

當時宇文士及的一個族妹,還是李淵後宮中的昭儀,因此宇文士及很快被李淵授予了上儀同之銜。

李淵因爲封德彝是隋朝舊臣,在江都時爲虞世基幫兇,諂媚虛僞而不忠誠,狠狠地斥責了他一番,罷免了他的官職遣返回家。

不過封德彝被趕出長安後,並未離去,他知道李淵做了皇帝后,尤好女色,於是四處打探能增強房中術的佳方,苦苦尋找多時後,還真被他找到了,親測有效而無副作用後,便通過宇文士及,將佳方獻給了李淵,希望以此謀求進身。

李淵得知封德彝所獻的佳方後,感到十分高興,馬上便拜德彝爲內史舍人,不久又升遷他爲侍郎一級的官員。

除了鄭善果、楊恭仁、宇文化及和封德彝這些人外,另外還有二十多個隋朝舊臣,在宇文化及死後,從河北趕赴長安,被李淵授予了官職。雖得了不少人的效力,但李淵仍常常嘆息,若是李神通能帶兵攻下聊城,將傳國玉璽獻來,那就更好了。

李淵對傳國玉璽的渴望,也是絲毫不低於竇建德的。

四月二十五日,李淵開始獎賞李隱平河西,李世民滅朱桀的功勞。拜李隱爲太尉、雍州牧,進授右威衛大將軍,詔涼州以及關北諸州兵馬皆受李隱節制。

李淵封賞了李隱後,又拜李世民爲司徒、豫州牧,右武侯大將軍,詔蒲、陝、河北諸總管兵馬皆受其節度。

隋唐之制,三師(太保、太傅、太師)和三公(司空、司徒、太尉)皆爲正一品的官職,在名義上無所不統,算是最高榮譽性質的頭銜了,現在也就李隱與李世民兩人獲得了此等殊榮。

大唐在地方沒有實行州牧制度,所以李隱所封賞的雍州牧和李世民的豫州牧,也是屬於榮譽性質的,但是,其中的差別,卻已透露出李淵對兩人以後安排。

雍州即爲長安京畿之地,現在已全爲大唐所有,李隱自是不可能對這些要地進行管理,而豫州卻是中原地區,再加上蒲、陝、河北諸總管兵馬皆受李世民節度,可知李淵這已是表明了要讓李世民去攻略中原的了。

而涼州以及關北諸州兵馬皆受李隱節制,李隱能以此對付的,也就樑師都和突厥人而已,樑師都不足爲慮,只因投靠了突厥人,與突厥人是爲一體,大唐纔沒對付他,而突厥人實力強悍,又豈是此時的大唐能招惹的?

所以此種安排後,李隱已似乎要被閒置很長一段時間了。

李隱對此並未說什麼,也沒有絲毫的不滿之意,因爲他知道不需他做什麼,事情自會有轉機。

轉機之地,便在河東地區。

李淵派遣殿內監竇誕、右衛將軍宇文歆協助幷州總管、齊王李元吉鎮守晉陽。竇誕是竇抗的兒子,娶了李淵的女兒襄陽公主。

李元吉性情驕橫,生活奢侈,有幾百名奴婢侍妾,喜歡讓他們穿上戰袍,作打仗的遊戲,前後死傷了很多人,李元吉也曾受傷。李元吉的奶媽陳善意苦苦勸說,那時李元吉喝醉,聽到她的話很生氣,竟命令力士將自己的奶媽陳善意給活活打死了。

自從上次被李隱狠狠的教訓一頓後,李元吉也安生了多時,但隨即惡性再犯,常和竇誕遊獵,踐踏百姓的莊稼,還讓人造了三十車捕捉鳥獸魚蝦的網,有時捕捉動物感到無趣了,便以此逐人。

李元吉還放縱身邊的人槍奪民物,在大街上以箭射人,看人避箭的樣子。夜裡打開王府大門,公然在別人家做出**之事,百姓都十分憤恨,宇文歆屢次規勸元吉都不聽,於是向李淵上表報告了李元吉的情況。

今年正月二十二日,李元吉獲罪被免官,李淵讓他擇日返回長安。

李元吉在晉陽逍遙自在,自是不願返回長安受李淵管束,竇誕爲他想了個辦法,讓他收買一些太原的名望父老,赴朝中向李淵要求挽留自己。

李淵也不放心將太原道交給別的人,有了這麼個藉口後,便又重新任命李元吉爲幷州總管,繼續讓他鎮守晉陽。

然而事實將會向李淵證明,將龍興之地交給李元吉鎮守,是個多麼不智的決定。

四月末,幷州黃蛇嶺。

自宋金剛投靠劉武周,向他獻了“進取晉陽,南爭天下”的計策後,劉武周便積極的籌備着,經過大半年的準備後,終於率兵數萬,屯軍這黃蛇嶺(榆次縣北),進逼晉陽,軍鋒甚盛。

劉武周的軍中,有着數千突厥的精銳騎兵,是他這數月來,苦心向始畢可汗求得的,爲他南侵的最大依仗之一。

今年二月,就在李隱平河西之時,始畢可汗本想召集劉武周與樑師都一起進攻大唐,向大唐索要歲幣的,但他行到夏州之時,卻忽然病逝了,東.突厥可汗之位,由始畢可汗的弟弟俟利弗設繼承了,是爲處羅可汗。

第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216章 朱桀滅第八十八章 善後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七十五章 當有李氏爲天子第二十三章 攀登懸崖第五十八章 濟水之戰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122章 竇建德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238章 先發制人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122章 竇建德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263章天策上將第122章 竇建德第174章 整治私鹽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155章 李、王初交鋒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一章 李家郎第140章 劉武周起馬邑第六十七章 楊廣再撤兵第122章 竇建德第236章 吳國第265章 皇家矛盾第130章勸父造反第178章 江都之亂(上)第五十四章 騎兵突擊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楊廣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215章 玄甲軍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242章 援軍第四十二章 薩水慘敗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220章黃蛇嶺第九十五章 草原之夜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八十章 河東第四十二章 薩水慘敗第四十二章 薩水慘敗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123章 自立爲主第181章 儒生入敵營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六十五章 洛陽城外第266章 告發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132章 突厥再南下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196章 不降唐第223章 四方攻唐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131章 天下崩壞第173章 報復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177章 煙花三月第256章 攻伐第101章 樓煩郡第四十八章 打!第266章 告發第201章 河北戰局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235章 勸尉遲第201章 河北戰局第205章 下套第七十九章虎將第六十七章 楊廣再撤兵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273章 暴風雨前夕第168章 羣芳館【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八十章 河東第四十八章 打!第194章 李隱平隴右(下)第254章 洛陽八要地第250章 回河內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204章 東宮第127章 大海寺之戰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203章 雞鳴狗盜第216章 朱桀滅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十一章 俏書生第122章 竇建德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
第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216章 朱桀滅第八十八章 善後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七十五章 當有李氏爲天子第二十三章 攀登懸崖第五十八章 濟水之戰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122章 竇建德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238章 先發制人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122章 竇建德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263章天策上將第122章 竇建德第174章 整治私鹽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155章 李、王初交鋒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一章 李家郎第140章 劉武周起馬邑第六十七章 楊廣再撤兵第122章 竇建德第236章 吳國第265章 皇家矛盾第130章勸父造反第178章 江都之亂(上)第五十四章 騎兵突擊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楊廣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215章 玄甲軍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242章 援軍第四十二章 薩水慘敗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220章黃蛇嶺第九十五章 草原之夜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八十章 河東第四十二章 薩水慘敗第四十二章 薩水慘敗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123章 自立爲主第181章 儒生入敵營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六十五章 洛陽城外第266章 告發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132章 突厥再南下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196章 不降唐第223章 四方攻唐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131章 天下崩壞第173章 報復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177章 煙花三月第256章 攻伐第101章 樓煩郡第四十八章 打!第266章 告發第201章 河北戰局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235章 勸尉遲第201章 河北戰局第205章 下套第七十九章虎將第六十七章 楊廣再撤兵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273章 暴風雨前夕第168章 羣芳館【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八十章 河東第四十八章 打!第194章 李隱平隴右(下)第254章 洛陽八要地第250章 回河內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204章 東宮第127章 大海寺之戰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203章 雞鳴狗盜第216章 朱桀滅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十一章 俏書生第122章 竇建德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