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

bookmark

第六百七十一章烤串

蘇油對綠箬其實是非常欣賞,要說如今的女孩子,哪種最接近後世,除了西南夷,也就只能是名妓了。

當然,名妓有時也是豪富們的禁臠,類似後世被包養的小明星。

比如大蘇在杭州當通判,對那個綽號叫“九尾狐”官妓,大蘇就敢趁知州不在的時候放良:“五日京兆,判斷自由;九尾野狐,從良任便。”

而對那個叫姓周的花魁,大蘇就只敢寫:“慕周南之化,此意誠可嘉;空冀北之羣,所請宜不允。”

沒辦法,花魁娘子是知州陳襄的心頭肉。

大宋制度,官員與官妓的關係不能過密,但是尋租關係天然存在,該發生的事情就一定會發生。

所以綠箬把愛情當做信仰,堅定追求張小七,最終成全了好事,蘇油對這女孩還是非常尊重的。

“張小七獨佔花魁”,去年張麒回來娶了綠箬小娘子,汴京城裡都傳成佳話了。

老尹家又給寫成了平話,說道是張小七自幼無父無母,後蒙蘇油收留,因排行老七,哥哥們愛惜他,重活都不捨得讓他幹,結果長大成了浮行浪子。

直到得遇花魁,才收束性子,立誓要將花魁娶到。

花魁定下三個條件:一是要有能娶自己的本錢;二是要爲國家立下有足夠的功勞;三是要表現出對自己的愛意。

張小七翻然醒悟,轉身就跟着蘇少保去了陝西,其後深入青唐與藩王貿易,得了不菲的家資;回來後將地圖獻於經略司,爲國立下大功;中間還認識了三元帥哥馮京,最後千里奔回,在迎仙館一曲鳳求凰,贏得了美人心。

天從人願,恰好馮京當任開封府尹,於是張小七去求得了脫籍文書,攜美而歸。

蘇油回京之後聽說此事,不由得爲綠箬的聰慧感到佩服,這故事,絕對是綠箬運作出來的,放到後世,這就叫洗白人設。

張麒不求仕進,但其實一直就是蘇油的貼身秘書,對蘇油來說,重要性不亞於蘇小妹。

綠箬看得非常明白,張麒娶了自己,仕途也就無望,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一舉扭轉了自己老公在汴京市民心目中的形象。

浪子回頭金不換,婚前是浪子,婚後成了好人,再捐一個員外郎之類的散官,在開封府佔定好口碑,加上家財萬貫,關係深厚,這就安穩無比。

而綠箬,從今就貼上了“張麒老婆”的標籤,加上蘇油,足以讓那些對自己有覬覦之心的豪強勢家登徒子,打消念頭。

這也是綠箬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放眼整個汴京,甚至是整個大宋,除了蘇家,去哪裡都不會有自己的幸福。

所以小娘子把自己安排得妥妥的,反倒是張麒以前心性不穩,對成家立業不怎麼上心,廢了綠箬不少心思,委屈了不少眼淚。

要不是真喜歡張小七到了骨子裡,堂堂汴京花魁,也卑微不到這份上。

張麒的女人緣,在蘇油眼裡一直就是一個謎,反正他就從來沒有看出張麒哪裡有值得女人高看的地方。

可能就跟自己的老頭緣,在別人眼裡一樣的吧。

蘇油笑道:“嫁給七哥,當真委屈嫂嫂了,今後七哥有怠慢的地方,自管來找我或者找薇兒,我讓哥哥們收拾他。”

扁罐揮舞着小拳頭:“打,打不乖。”

衆人都笑了,蘇油將扁罐抱起來親了兩口,促狹道:“扁罐乖,不能打,打了小七叔,疼的還不是小七嬸。”

衆人又是大笑,綠箬頓時鬧了個大紅臉:“早聽說叔叔調皮。原來真是。”

蘇油怕綠箬面子薄,趕緊打岔問道:“剛剛的曲子是什麼名字?可真好聽。”

綠箬說道:“這是陳隋調,前朝流行江南的《玉樹後庭》和《春江花月》就是其本部曲子。”

“本是琵琶曲,我將之減緩放慢,加以調整潤飾,合爲一曲,取名爲《春庭》。”

蘇油讚歎:“等八娘和二十七娘回來,讓她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高手。”

“其實音樂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既然你能製出此等美妙的樂曲,對平均律的音律,調試,音程,和絃,節奏,轉調等理論,理解應當相當深刻了。”

說完看了張麒一眼:“小七哥也是竹管高手,我覺得你們以後可以繼續你的事業,給大宋編寫出一部樂理專著來。”

“不過我就不行了,幹不了這個,填詞素來都是我的苦手。”

綠箬笑道:“叔叔過謙了,讓你與大蘇來填詞,就好比江海難容於杯杓,泰山難置於條案。”

蘇油搖頭:“哪裡那麼誇張。”

不過轉念一想似乎還真是如此,大蘇後來創豪放一路,還被易安居士批評爲不能唱,而蘇東坡自己也承認自己平生三不如人——喝酒,下棋,唱曲。

種誼過來了:“老師,該你烤肉了。”

蒟醬這東西,其實川南,二林多的是,其實就是一種胡椒類植物。

同樣的東西還有好幾種,蓽茇,萎,蒟,都能找到。

當然比起天竺胡椒,滋味的濃郁程度和純淨程度還是要差上一些。

同樣的東西還有茴香,大茴香,小茴香,用來烤肉,味道都不如安息茴香。

安息茴香,其實就是孜然。

蘇油在陝西,紅花都能搞到,安息茴香,胡椒這些東西,要搞到不難,只看你留心不留心。

如今的菜籽油也不是沒有,不過一是有些辣,而來產量還不高。

小妹通過種植豌豆和培養金魚,對於動植物性狀分離,雜交技術,已經有了深刻的理解。

金魚如今已經培育出了一個珍貴的品種——蛋種,不過喜歡蛋種金魚的是程文應史洞修這類大商賈,而且喜歡金黃色和銀白色的,原因很簡單——看起來就好像活的金元寶和銀元寶。

而文人雅士仕女們,喜歡的是背鰭和尾鰭都非常修長飄逸,體態優雅的那種——文魚。

而蘇油最愛龍睛,其實也沒有別的原因,因爲這是他後世最喜歡的品種,也是大宋如今最常見的品種。

這又是新的文化風潮——玻璃魚缸加金魚,士大夫家必備。

這個生意被小妹獻給了兩宮太后,作爲對皇宋慈善基金的貢獻,如今鄭州皇莊正在大力培養。

精品金魚,能夠賣到兩貫錢一對。

但是大宋人不把雅事弄得複雜那就不叫大宋人。

要將魚缸養得漂亮,必須時常換水,刮缸壁,要將缸底養出一層厚厚的地毯狀綠苔,而水清得讓金魚如同遊在空氣當中那般,才當得起“會養魚”三個字。

更可怕的人家,還有訓魚人,能讓魚跟着指揮棒排隊列陣,前進掉頭,交叉行進,纔是“魚待詔”的級別。

而搞出這一套道道的蘇油,家中反而就用大腳盆,這裡有個雅名——“木海”隨便散養。

小扁罐最喜歡的就是看魚魚,喜歡蹲那裡一看就是半天,然後就會聽見蘇油暴喝:“男孩子要站起來尿!”

因此油類植物的雜交培育,鄭州莊子也在進行,這功勞蘇油當然不會給呂惠卿他們控制的司農寺。

烤肉串,蘇家客人喜聞樂見的集體活動。

天氣再熱,也抵擋不住大家烤肉的熱情。

還有石薇給大家調製的涼茶酸梅湯,酸甜酸甜的,就着烤串喝一杯,那感覺,給個神仙都不換!

衛樸挺不習慣可貞堂這種氛圍,就跟蘇家的烤菜一樣,太濃烈太熱鬧。

不過他耳朵賊好,對旁邊給他剝蝦的沈括問道:“少保在那邊幹嘛呢?怎麼一會一個人問好?這是來了多少客人?”

沈括朝那邊看了一眼:“衛老你聽茬了,那不是在問好,那是在問——好了沒?”

催菜呢!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回府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飽便飛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曆法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議政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錢也不好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六百九十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回府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應變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槳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與生存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七十八章 指點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來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風氣和國格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二百八十章 寫文章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完本感言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機車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鐵甲艦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設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四百七十六章 誰也改變不了誰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後世之美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儀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說第三百零九章 計謀被識破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回府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飽便飛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曆法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議政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錢也不好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偷城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六百九十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回府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應變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槳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六百七十一章 烤串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活與生存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周全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七十八章 指點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浙風味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來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風氣和國格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二百八十章 寫文章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完本感言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機車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鐵甲艦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學堂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設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訓小輩兒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四百七十六章 誰也改變不了誰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後世之美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儀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說第三百零九章 計謀被識破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