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仁多保忠

就在兩人亂打機鋒的時候,樑屹多埋進來了:“益西威舍,堂妹要見你。”

蘇油問道:“怎麼了?”

樑屹多埋給吉多堅贊合什行禮,告了聲罪,纔在蘇油身邊附耳說了幾句。

蘇油站起身來:“大師,公務繁忙,我先去了,夏國窮蹙,但是計點積蓄,卻是不少的。是到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時候。佛事需要什麼準備,儘管遣人來告便是。”

順州城離興慶府百里,秉常的詔旨經嵬名濟和樑屹多埋二人傳達之後,十萬大軍,十萬生丁,五萬麻魁,二十五萬大軍一朝離散。

嵬名濟,代表的是王族,樑屹多埋,代表的是後黨。

也就是說,在蘇油的干預下,夏國的政治力量中,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團裡,理智的那些人,佔了上風。

三方已經重新達成了政治妥協,形成了新的政治穩定,打造出了新的統治階層。

大宋是宗主,秉常的政治交接毫無瑕疵,是其意志的真實體現,合法性這一塊,無論在交趾占城還是西夏,蘇油永遠拿捏的死死的。

興慶府的內亂,是夏人自己造成的,相反,侵略者反而扮演了混亂終結者和社會秩序重建者的角色,這尼瑪披上哈達就是聖人!

而宋軍入城之後的表現同樣如此,蕃軍僕從裡邊還有作奸犯科的,但是蘇油下了嚴令,只要被新軍的憲兵隊抓到,全部當街及時處置。

而生丁和麻魁們返回興慶和三州,不但沒有被歧視,蘇油還給他們發放了衣物、食品和路費,告訴他們回家照顧好家人,好好休息,安心等待春暖之後官府安排的大生產。

益西威舍的聲名在蕃人裡邊本來就卓著,哪怕是敵國的蕃人。

而四州的漢人,比蕃人簡單得多,只要搞定豪強大戶就行。

而搞定豪強大戶,本身就是蘇油最擅長的業務,六歲就能整合眉山江卿的人物,經過二十多年的錘鍊,簡直已經是爐火純青。

興慶府一帶的漢人,是農耕的主要力量,平心而論,他們遭受嵬名氏和梁氏的盤剝其實不算太狠,不過因爲地位和生產力比宋地低下,因此就凸顯了出來。

所以蘇油治理寧夏平原的手段很多,甚至比在內地還多了一道神器——提高漢戶的政治地位。

可以說蘇油對治理好夏國原有的疆土,是很有信心的,在路上與樑屹多埋講了自己的思路後,樑屹多埋也不禁感慨。

天不生我蜀國公,西夏萬古如長夜。

不過現在先要解決小樑後的問題。

嵬名阿吳已經被嵬名濟上次過來就帶走了,最新的官職是定州太守,十萬西夏大軍,被打散成了四部,分別駐守定州、攤糧城、省嵬城、克夷門。

那是興慶府北面的幾處大關隘,是右廂朝順軍司的防禦範圍,主要防範北面白馬強鎮軍司的家樑大軍。

據說家樑收到秉常的旨意後,痛哭了一場,然後整頓大軍,進兵圍了攤糧城,沿賀蘭山西北山麓南下,直抵興慶府西面的長城隘口。

嚇得高遵裕連忙調兵遣將,將手底下最厲害的蘇烈、曹南、劉世恆調到唐徠渠邊嚴防死守。

攤糧城是諒祚修建的夏國後方糧食儲備基地,如果家樑拿下那裡,這仗還有得打。

於是興慶府內不少宋朝的反對者都蠢蠢欲動,結果沒有等來家樑攻陷攤糧城的消息,卻暴露了自己的政治立場,迎來的是大宋白手套李文釗的清洗。

幹完這件事後,高遵裕才移文蘇油,說李文釗在清洗興慶府頑固勢力的過程中,有偏濫的跡象。

於是蘇油出面申斥,認爲富平侯跟興慶府的舊統治階層有很深的積怨,不適合在呆在興慶府,讓他帶兵回了靈州。

反正李文釗都是要回靈州的,這最後一份投名狀,讓趙頊倍感舒適。

所以李文釗並沒有被加罪,當然,也不可能得到什麼賞賜。

然而趙頊緊跟着給了李文釗一道詔書,高度讚揚了李文釗外祖野利仁榮在夏國大興文教之功,追封爲廣惠王,並賜下金帛,命李文釗給野利仁榮修整陵墓,尋訪直系後人守護。

李文釗當然感恩戴德。

說起玩這些政治花活,哪怕是趙頊這個成色普通的中原帝王,都能吊打一百個西夏君主。

兩人騎馬並行,一路閒聊着來到順州。

仁多保忠騎在一匹駿馬上,在順州東門等候。

見到兩人的儀仗過來,仁多保忠下得馬來,跪倒在地:“仁多保忠見過益西威舍。”

蘇油看了樑屹多埋一眼,上前將仁多保忠扶起來:“仁多將軍無需多禮,大軍離散之際,貴部三千人馬堅持守護主母,這份忠勤卻是很多人做不到的,辛苦了。”

仁多保忠臉上一紅:“部族都鬧着要回去,我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蘇油問道:“仁多部的牧場在哪裡?”

仁多保忠說道:“在賀蘭山大陷谷,益西威舍知道那個地方嗎?”

蘇油點頭:“剛知道,這幾日搜檢夏國圖書,文冊,方知道那裡是元昊的北行宮,避暑勝地。還建有規模宏大的寺廟,有高聳入雲的雙塔,對吧?”

宋軍入城,可以說秋毫無犯,不僅如此,還成了諸多夏人心目中的救星。

賞給之類的,將梁氏和叛黨的家抄了就已經足夠,蘇油也犯不着縱兵大掠。

他要新軍入城的第一件事,就是保護圖書,典章,戶籍,地冊,各處衙門,倉儲。

還有藥房。

仁多保忠喜道:“對就是那裡,那裡西邊是攤糧城,東邊是省嵬城,北面還有巨大的草場,南邊是漢人的麥地。”

說完有些擔憂:“聽說家先生圍了攤糧城,族人擔心圖幹部和野利部會侵略我們的草場,所以都鬧着要回去。”

蘇油說道:“不用擔心,這些事情我會一一解決。家先生乃國士,我們定會大用,賀蘭草場是夏國北面的屏障,那裡還是你們的,只要看好門戶,守護好北方就行。”

仁多保忠說道:“夏國有家先生和益西威舍,一定會更繁榮的……大陷谷爲高山阻擋,冬日裡也比較溫暖,水草也俱豐美,冬日裡婦人孩子在那裡都比較好過,當年兀卒……啊不元昊,常攜妻小在那裡遊玩……”

蘇油點頭:“可惜啊,大宋的外官,尤其是像我這種,通常不能攜帶家小。其實我家夫人跟你們的性子更接近,最喜歡飛鷹放箭,逐獵奔馳,要是知道有這般好去處,只怕是半年不着家。”

仁多保忠這纔想起來國公夫人的名頭:“石娘子威震河套,自囤安寨一戰之後,夏人傳國公乃大威德金剛轉世,國夫人就是威德金剛懷中明妃金剛露漩臨凡。”

蘇油搖頭:“哪裡這麼神異,我家夫人乃天師道嫡傳,我自幼學習的也是儒家經典。”

樑屹多埋在一邊起鬨,一副別以爲我不知道你的秘密的樣子:“吉多大師布法的時候說過了:大威德金剛,可以變化形象,調伏男女八天,男女閻羅;

能讓被調伏者能安順守己,不再爲非作歹,製造障礙,侵襲衆生;

能發出‘啪’、‘吒’等威猛咒聲,眉有怒紋,極似烈火;

有大悲無別的菩提心;

能用遍佈天空的八種威猛暴怒降伏梵天;

能運用各種神通講授十萬經續;

事業宏偉,能協助修道者成就無上事業。”

“還說不是你?”

“呃……”蘇油都無語了:“牽強附會,你們蕃人夷人喜歡胡亂給人起小名的脾性,要不得……”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東川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經濟學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此君臣民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樣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罰銅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八十七章 私奔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老漢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八百章 內奸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八百一十章 聯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遺囑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一百七十章 快遞小哥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九百零五章 人民戰爭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樂之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二百零六章 箭課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七百一十九章 舉措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又見董非第七百五十章 海鮮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蘇油的背鍋俠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二百八十章 寫文章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六百七十章 分析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寧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習題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爲懼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東川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經濟學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歸來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此君臣民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不一樣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罰銅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八十七章 私奔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車陣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老漢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十六章 倉舒轉世第六百二十章 利弊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八百章 內奸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八百一十章 聯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九百四十八章 審理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遺囑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一百七十章 快遞小哥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九百零五章 人民戰爭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樂之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二百零六章 箭課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戰略調整第七百一十九章 舉措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又見董非第七百五十章 海鮮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蘇油的背鍋俠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二百八十章 寫文章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六百七十章 分析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寧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習題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爲懼